楼主:
laptic (无明)
2025-05-08 11:08:54标题: 关税战降温?美中本周瑞士会谈 也可能触及出口管制议题
新闻来源: https://udn.com/news/story/124373/8724724
联合报 记者陈熙文、陈宥菘/连线报导
美国官方在六日宣布,财政部长贝森特、美国贸易代表葛里尔八日将前往瑞士,预计本周
末与中国大陆的经济高层代表会面。虽然美方未提及中方高层,但大陆官方昨天也宣布,
大陆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九日至十二日将访问瑞士,访问期间将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身
分,与美方牵头人贝森特举行会谈。
这将是中美关税战爆发以来,中美两国首次开启经贸高层会谈,也被视为美中破冰之旅。
贝森特认为,双方会面可能聚焦缓解美中情势。知情人士也透露,美中这次的谈判不只关
税,也可能谈到出口管制等议题。
美中互称是对方想要见面
大陆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则说,美方近期不断表示希望与中方进行谈判,这次会谈是“应美
方请求”所举行。
美国总统川普六日与加拿大总理卡尼在白宫会面。针对美中贸易战,川普说,中国大陆想
要见面,他们的货船因为关税已在太平洋上掉头。如果中国大陆想要谈判,美国愿意,双
方会在合适时间点见面。
美国财政部表示,贝森特计画八日前往瑞士与中国大陆经贸代表见面;贝森特对美国大众
新闻表示,美方原本计画与瑞士协商,后来发现大陆团队也将旅经欧洲并经过瑞士,美中
双方于是约定十日、十一日连续两天会面。贝森特表示,美中之间有共同的利益,都认为
现状无法持续下去,特别是对大陆而言。
贝森特指出,美中祭出的高关税形同两国禁运,美国并不想与中国大陆脱钩,美国只希望
有公平的贸易。至于谁先联系谁?贝森特说,美中之间有非常多的接触点,没有谁先联系
谁的问题。
大陆商务部发言人表示,近期美方透过多种管道“主动”向中方传递讯息,希望就关税问
题“谈起来”。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中方
“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该发言人并引用“听其言而观其行”,表示美方如果企图
以会谈为幌子,继续搞胁迫讹诈,中方绝不会牺牲原则立场,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大陆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昨天表示,中方对对话持开放态度,但任何对话都必须建立在平等
、尊重、互惠的基础上。任何形式的施压胁迫对中国都是行不通的。
贝森特:对话聚焦缓解情势
贝森特说,美中同意在瑞士对话,双方会在周末两日决定讨论的主题,他认为对话会聚焦
在缓解情势,而非大规模贸易协议;美中必须先缓解情势才能继续前进。
这将是美中爆发关税战后,双方高层首度面对面会谈。专家指出,美中把会谈包装为在各
自的欧洲行程后“顺便”见面,而非单独特定会谈,美方声明也未提中方官员名字,意在
降低外界期待,暗示会谈不会有重大突破。
───────────────────────────────────────
中美开启贸易谈判,对比七年前的三大不同:地点、人选、经济压力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vgpg8m0vlko/trad
陈岩
BBC中文
5月7日,距离特朗普宣布“解放日”关税超过一月,中美政府各自宣布将派代表在瑞士举
行会谈。
几乎整整七年前(2018年5月3日和4日),中美进行了第一轮贸易谈判,一些事情似乎并
未改变:两国依然是特朗普和习近平执政,美国还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特朗普对关税
情有独钟;另一些事情似乎让世界局势今非昔比:俄乌战争挑战了战后的世界秩序,特朗
普的MAGA倾向“背刺”盟友,一场新冠疫情让中国经济受伤不轻,但中国制造2025总体上
取得成功。
深入这次会谈的细节,中方的代表是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他将于5月9日-12日访问瑞士
;美方代表是财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他们也将在本周前往瑞士。再有双方的关税
规模远高于特朗普第一任期时(2018年)的贸易谈判,当时美国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
商品加征25%的关税,现在则高达145%。
“这些会谈是个好兆头,”经济学人智库(EIU)首席亚洲经济学家马志昂(Nick Marro
)向BBC中文表示,但这很可能只是一个漫长而曲折过程的开始,因为双边经济纠纷不仅
仅关乎关税,还包括中国的经济失衡、美国的出口管制等议题的紧张局面。“任何暗示局
势缓和的举措都属积极,但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难以摆脱当前困境。”
不过也正是七年前,当时中方负责谈判的刘鹤在一次发言中说,“历史或以不同的方式重
演,或把我们带到似曾相识的十字路口”。对比七年前,梳理两次谈判的异同之处,或许
可以帮助读者更好了解当前的事态。
人选变化:鸽与鹰
比较显著的是双方的人选变化,中方仍是主管经济的副总理,但任职的人从刘鹤变为何立
峰。
刘鹤长期在中央任职,扮演“智囊”的角色,从第八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刘
鹤曾参与制定多份中国经济长期规划,先后为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三任国家主席起草
经济讲稿。中共十九大上,刘鹤跻身政治局委员,一个从未在地方政府任职的官员位列“
党的领导人”,并任副总理,掌握经济领域实权,这样的升迁轨迹颇为罕见。
刘鹤最终在多轮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后,在白宫和特朗普签下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而后因为
疫情等原因,这份协议“几乎没有履行”。
二十大卸任后,刘鹤不再任实际职务,但还发挥作用。2023年7月,时任美国财长耶伦访
华,见完李强和何立峰,还与已经退休的刘鹤见面,当时《南华早报》引述消息人士称,
刘鹤在卸下所有职务后,仍参加中国政府有关经济事务的内部会议,并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他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对北京而言极为有价值。
但就在一个月前,英国《金融时报》引述七名熟悉调查情况的消息人士称,刘鹤之子刘天
然因涉嫌贪腐被中国政府调查。
此次,站在台前的则是风格颇为不同的何立峰。他此前任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在中共二
十大上进入政治局委员行列,出任国务院副总理,接棒刘鹤,分管中国的经济、金融和工
业事务。
与刘鹤这个“三朝元老”不同,何立峰是习近平的铁杆“老部下”,在习近平1985年空降
厦门时,两人即成为过从甚密的同事。而且他在福建的三个城市主政,然后北上天津,再
入中央,任职发改委,履历丰富。国际媒体普遍对他的评论是,他的“忠诚度”和“执行
力”让中国经济从市场化向国家主导的转化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美方一边,参与者的职务依然是财政部长和贸易代表。七年前是姆努钦和莱特希泽;七年
后是贝森特和格里尔。
不同的是,七年前对话关税的主要声音来自于属于“鹰派”的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他在里
根时代成功限制了对美出口,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也成功主导了对华谈判;相比之下,当
时的财政部长姆努钦则被认为是一个来自华尔街的“全球主义者”和对华“鸽派”,他的
声量则小得多。
此次,财长贝森特成为对华谈判的核心人物,在“解放日”关税发布一周后,白宫突然改
变方向,暂停大部分国家的关税。当时站在镜头前的就是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
Scott Bessent),他当时称,“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坚持到这一刻”,在新闻发布会上
,明显缺席的是另外两位负责向美国人民传达特朗普关税信息的人:商务部长霍华德·卢
特尼克(Howard Lutnick)和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
根据美国媒体报导,财长贝森特在暂缓关税的决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接到了大量来自
商界领袖的电话,并先后于周末和特朗普作出决定的那天早上,分别在“空军一号”上和
椭圆办公室内与特朗普进行了交谈。
一些贸易政策老手表示,即使特朗普团队成员大致上支持其经济议程,贝森特在关税问题
上的中心角色突显白宫内部权力格局的变化,这种变化将美国从全面全球贸易战的边缘拉
了回来。
贸易代表格里尔则显得存在感不强。他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担任贸易代表办公室的首席
幕僚,并参与了与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贸易谈判。这一轮关税战中,他较为出名的一
幕是,4月9日,格里尔正在国会就关税问题作证时,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关税暂停,
格里尔在听证会现场承认自己也是刚刚得知,此举被国会议员大肆批评。
地点变化:从北京、华盛顿到瑞士
此次谈判选择瑞士,而不是中美任何一国。上次谈判,莱特希泽等美国代表先抵达中国进
行谈判,两周后,刘鹤等中国代表赴美再谈,并达成初步协议,同意暂缓征收关税。十多
天后,双方再在中国会谈。一个月谈了三次,但停战局面仅仅维持半个月,双方又开始升
级。
此后双方的接触层级,降级为副部长级,战火重燃,直至2018年底习近平和特朗普在阿根
廷的G20会场见面,开启2019年第二轮密集的会谈,但地点依然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轮换
。
这一次,特朗普在实施关税后,中美互加关税到了极高的程度。专家将这场较量比喻为特
朗普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之间的“胆小鬼游戏”(Game of chicken),双方试图在不失
面子的情况下,悄然寻求互利的结果——也就是让贸易战降级。
“我预期双方会来来回回,因为华盛顿与北京都不希望被看成先让步的一方,”新加坡国
立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庄嘉颖(Ja Ian Chong)此前向BBC 表示。“但整体而言,贸易战
降温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因此双方有共同的动机。”
澳洲国立大学中华全球研究中心学者宋文笛(Wen-Ti Sung)则用另一种方式说明:“就
像两辆赛车迎面而去,看谁先转弯就被视为较弱的一方。而这一刻,双方都不想显得软弱
。”
率先承认自己启动关税谈判的领导人,可能被视为在谈判中妥协。
“谁显得更绝望,谁就在谈判中丧失筹码,”宋文笛说,“双方都希望塑造对方才是更急
于谈判的那个。”
如果把会谈地点选在中立的瑞士似乎能规避上述问题。
ING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宋林向BBC中文表示,经过最近几周为争取更有利贸易谈判地
位的频繁较量,美国和中国终于确认将于本周开始贸易谈判。
目前尚不清楚哪国政府拥有更有利的谈判地位。局势看似有些僵持,双方似乎都略微软化
立场以便开始对话,所以谈判将在瑞士这样一个中立地带举行,而非在美国或中国境内。
马志昂表示,长期以来,中国一直表现出愿意坐上谈判桌的姿态,直到四月美国的对等关
税出台后,才看到中国态度转硬,但中国从未关闭过谈判之门。“在我们看来,关键的行
动方在美国一侧,任何缓和大概率需要由美国方面率先推动。”
关税压力变化:从20%到145%
七年前的谈判,经历了多次“不欢而散”,好不容易因为特朗普和习近平的会面而又回转
的余地,同时又出现“孟晚舟”事件,让双方谈判继续推后。
这场围绕着关税的较量,从2018年5月3日开始第一次谈判,到2020年1月15日签署第一阶
段协议,持续了一年半以上,但当时两国贸易面临的压力并不大,关税虽然不断增加,但
整体税率在20%左右徘徊。
但这一次,中美之间大部分商品关税达到145%,部分甚至达到245%,对于出口商而言,这
个级别的税率是“无法交易”的状态。
对美国而言,这种压力已经开始浮现,多家美国零售巨头的CEO与特朗普举行闭门会议,
直接警告其关税政策将导致供应链中断,“两周后美国消费者将看到空空如也的货架”,
“价格也会被迫上涨”。此番警告促使特朗普随后对关税表态有所缓和。
另一重压力来自债券市场,新的关税实施后,美国国债的利率在亚洲夜间交易时段升至5%
,这意味着美国财政部如果发行新债券也必须设定更高的利率否则将无人购买,这将大幅
推高美国财政的压力。而中国作为美债的第二大持有国(第一是日本),甚至并未抛售美
债,否则这一压力将加剧。
对中国而言,情况也不乐观,正在积极重建消费者信心和糜烂的房地产市场的中国经济,
还将在今年夏秋之际,迎来数以千万级的毕业生,如果经济不景气,他们的就业将变得岌
岌可危。
即便在这样的压力下,专家们仍对达成协议不乐观。
宋林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美国减少贸易逆差的主要目标,达成某种“大交易”仍
然非常困难。短期内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似乎是美国取消对高科技出口的限制,鉴于
战略竞争考量,这看起来不太可能实现。
宋林预计,随着谈判进行,关税可能会回落至最初的“解放日”关税水平,约为60%,与
特朗普最初竞选时的计划一致,虽然仍然会阻挡很多贸易,但这一水平也能让进口商以较
小的痛苦购买那些无法替代的产品。而且如果关税降级成功实施,这将略微改善中国的经
济前景。
马志昂称,适当降低关税率虽是良好开端,却无法修复美中关系中的深层不信任,也无法
消除人们对美国今后出于任何经济或安全理由随时再次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担忧。
他认为,要达成一项持久稳固的贸易协议,从根本上杜绝关税争端死灰复燃,目前看依然
希望渺茫,因为双方在经济关系结构性问题上相距甚远,比如北京不会接受对其国内经济
政策进行有约束力的改革承诺,也不会去除现行产业政策或改变货币管理方式。“我们在
特朗普首个任期内已见识过这一幕。”
───────────────────────────────────────
卡尼:加拿大非卖品 川普:话别说死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8724725
联合报 记者陈熙文/华盛顿报导
美国总统川普六日与加拿大总理卡尼会面。针对川普多次表示将把加国纳为美国第五十一
州,卡尼当面表示,加拿大是非卖品;不过,川普仍称他坚信这对加拿大人民有利,表示
“别把话说死”。
川普六日与卡尼在白宫会面,他于会面前在社群媒体发文表示,非常期待和卡尼见面,也
乐于与卡尼合作,但无法理解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美国每年补贴加拿大二千亿美元,
还给加拿大免费军事保护?
川普说,美国不需要加拿大汽车、能源、木材,不需要加拿大任何东西,除了友谊,但加
拿大万事都需要美国;他会在会面中询问卡尼这个问题。
然而,两人会面时,现场气氛缓和,川普祝贺卡尼在日前加拿大选举中拿下逆转胜,并称
看到卡尼辩论中的好表现,连他都想支持卡尼。
有媒体询问川普是否仍想把加拿大纳为美国一州?川普说,他依然坚信这样对加拿大人民
有利,他们将获得可观的减税、军事保护等。不过川普也说,这需要双方都同意。
川普认为,如果加拿大成为第五十一州,会是非常美好的婚姻,尤其两国非常友好;但双
方不会对此做讨论,除非有人希望拿出来讨论。
卡尼说,在房地产中,有些地方是永远不会出售的,加拿大是非卖品,未来也是,加拿大
人民对此的想法不会改变。
但川普说,时间会验证一切,并表示在他的人生中有很多事情起初看起来做不到,最后却
做到了,“别把话说死”,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
谈及美加墨协定,川普说,该协定对所有国家都有好处,在接下来的一年左右会做谈判,
到时候会决定是做出调整,还是取消该协议。卡尼则说,这项协定有部分需要做出调整,
再加上川普的关税政策部分也与协定重叠,未来该协定会作为美加扩大谈判的基础。
至于是否考虑取消对加拿大开征的关税,川普表示不会。
───────────────────────────────────────
川普表明 不会为了跟中国谈判而调降关税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5080015.aspx
中央社 记者侯姿莹 华盛顿专电
美中官员周末将在瑞士展开贸易会谈。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今天对于媒体问及
是否会为了要中国上谈判桌而调降关税时明确表示,“不会”。
美中关税战持续之际,双方官员将于本周末在瑞士举行会谈。美国财政部、贸易代表署(
USTR)昨天分别发布新闻稿表示,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美国贸易代表葛里尔
(Jamieson Greer)本周将访问瑞士,期间将与中国官员会面,讨论贸易议题。
中国外交部也透过声明证实,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9日至12日访问瑞士,期间将
与贝森特举行会谈。
川普今天在白宫主持美国新任驻中国大使帕度(David Perdue)宣誓仪式,随后接受媒体
提问。被问及是否会为了让中国上谈判桌而调降对中国的关税,川普明确回应,“不会”
。
至于中方称这次会谈是应美国请求举行,川普对此表示,“我认为他们应该回去研究一下
相关资料”。
经过一连串报复性加税后,美国目前对许多中国进口商品课征145%关税,有些商品的累计
关税税率甚至达245%。中国也对美国商品课征125%报复性关税。
川普今天在帕度的宣誓仪式致词表示,将交付重任给他,要他协助处理美国“最复杂且最
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帕度将致力促进美国利益、印太地区稳定,并协助阻止中国制的
类鸦片药物芬太尼流入美国。
川普还不忘交代帕度抵达中国后,代他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问好。川普多次表示,自己
跟习近平交情很好。
现年75岁的帕度纵横美国政商界,曾任联邦参议员。他将在美中贸易战持续、美国加强对
中国出口管制之际,出使北京。(编辑:陈承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