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24-03-18 06:31:26标题: 普丁“拿下87%选票”确定连任俄总统!得票率攀新高
新闻来源: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440291
三立新闻 国际中心/张家宁报导
俄罗斯总统选举投票于台湾时间今凌晨2时结束,官方统计近72%选票后,公布现任总统
普丁获得87.17%的选票。普丁则在稍晚宣布胜选连任,消息曝光后引发全球关注。
俄罗斯本届总统选举自15日起投票,17日结束,投票率超过73%,有超过800万人透过网
路投票,官方统计选票后,宣布普丁获得压倒性的票数,其余3名总统候选人得票率则约
落在3%至4%。
根据外媒报导,普丁在本次选举的得票率,是历届总统选举中最高的一次。普丁于2000年
首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执政至今长达24年,这次再度连任,将有望超越前苏联领导人史达
林,成为俄罗斯200年来执政最久的统治者。
───────────────────────────────────────
俄“最秘密大选” 投票率胜上届 监察组织忧电子化3天投票易“造票” 官媒称透明公开
https://is.gd/h5ouKf
【明报专讯】
俄罗斯一连3天的总统大选投票周日(17日)结束,投票率及公正问题成为选举焦点。投
票率在投票结束前数小时已超越上届2018年大选的水平。惟高投票率背后不乏质疑,乌克
兰的俄占区传出有民众被俄兵胁迫投票,有独立投票监察组织的负责人指类似胁迫投票也
在本土发生,而且今届首次采用的电子投票和3天投票期增加“造票”机会,这场毫无悬
念由现任总统普京胜出的选举,是俄罗斯在后苏联时代最封闭、最秘密的大选。惟俄罗斯
官媒引述越南和美国观察员的意见报道,指这届俄大选透明而公开。
克宫被指视高投票率为民众支持普京的重要指标。俄中央选委会指在投票结束前数小时,
指投票率已突破七成,超过上届最终投票率(67.5%)。当局宣称今届大选有706名外国观
察员,及约33万由候选人、政党及社区组织提名的本土观察员监察,惟有被官方列为“外
国代理人”的监察组织对选举公正置疑。
独立投票监察组织Golos联合主席安德烈丘克(Stanislav Andreichuk)向路透社称,这
是俄罗斯自33年前苏联解体以来“最封闭及秘密”的选举,首天投票率已逾三成,只反映
许多民众屈服于工作单位上司施压。路透社引述6名消息人士报道,国企和政府组织的主
管选前向员工施压投票,其中4人更指这些主管要求出示投票证据。安德烈丘克特别提到
大选首度引入的电子投票特别令人忧虑,既易被操控,也难检查投票结果,而且投票期长
达3天也增加票箱遭窜改的机会。
俄占区前乌官叹“枪口下选举”
继上届大选俄占克里米亚有份投票,今届大选也有新的乌东和乌南俄控地区举行投票,当
地传出有民众被胁迫投票。在已被俄军占领的新尼古拉耶夫卡,原乌方军事管理局首长赫
利博娃向《华盛顿邮报》称,据其了解,有选举官员在持械士兵陪同下在村庄游走,迫使
民众在其面前投票,俨如对拒绝投票者的暴力威胁,她慨叹这是一场“枪口下的选举”。
在扎波罗热核电站所在的埃湼尔戈达尔,一名女子忆述母亲来访时有两名票站人员和持械
的疑似军人带着票箱登门,母亲不敢当面说无意投票,只好推搪不是与女同住,稍后才去
投票;另有居民告知已投票后,获回应“可再投票”。
另有选民真诚支持普京,莫斯科以北谢尔吉耶夫镇的54岁男子伊什纳扎罗夫表示,他要投
票给全力确保世界上没战争的人,并称普京是真正能拯救世界的人。
(路透社、塔斯社、华盛顿邮报)
俄民中午投票反普京 乌军无人机袭炼油厂
俄罗斯本土及俄控乌克兰地区的票站等设施,在俄国总统大选3天投票期内受到来自境内
外的袭击。境内袭击以俄罗斯民众的抗议活动为主,其中有民众昨午响应反对派号召,参
与“中午反普京”的票站外示威,16个城市中有最少63人被捕,喀山(26人)和莫斯科(
12人)占最多。境外袭击主要来自乌克兰,选前数日陆续有亲乌俄罗斯民兵企图进入俄国
领土,到投票最后一天,乌军增派无人机攻击票站及炼油厂设施。
俄罗斯前总统兼现任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上周六(16日)批评乌克兰扰乱大选
的“恐怖主义行为”,又称破坏投票设施的示威者“叛国”。
俄方指在大选投票期间,首都莫斯科等8个地区的空防系统合共击落最少35架无人机,惟
路透社引述乌方情报消息,指由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发动的攻势仍合共击中俄方12
座炼油设施。其中在距离莫斯科东南850公里的萨马拉州,州长阿扎罗夫确认塞兹兰炼油
厂上周六受袭后起火,但无人机未命中第二座炼油厂。南部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同样有炼
油厂遇袭,1人疑在火灾中心脏病发亡。在乌克兰扎波罗热州的俄控地区,有票站受乌军
无人机攻击起火,无人伤亡。路透社指以上例子反映乌克兰有力深入俄国境内数百公里袭
击能源设施。在有亲乌俄人民兵骚扰的别尔哥罗德州,州长指首府受乌军炮击,一名16岁
女生死亡,其父受伤。
多宗袭票站 电子系统受逾万攻击
俄罗斯民众也发起零星抗争,除了上述“中午反普京”示威,还有多宗选民攻击票箱或票
站事件,中央选委会主席帕姆菲洛娃确认投票首两日共有20宗试图把液体倒入票箱毁坏选
票的事件,还有8宗企图纵火和掷烟雾弹。选委会又表示,电子投票系统受到逾万次攻击
。
(法新社、路透社)
“普京的孩子们”争上位 以史为鉴 俄权力交接恐有突变
https://fs.mingpao.com/pns/20240318/s00059/eb18827086d64630bd4b6982a6b9a539.jpg
普京倘若真的按目前宪法留任至2036年,届时他会是83岁,比苏俄历史任何最高领导人都
更长寿。他多年来依赖辅助执政的亲信圈子都是与自己年龄相近的同辈,交棒新世代其实
只是时间问题。综合不同专家分析,普京及其盟友早已展开接班部署,多年前开始安插新
世代技术官僚和“政二代”等亲信子弟出掌内阁要职或地方首长,加以重点培育。曾撰写
专栏介绍这些“普京的孩子们”的中国专家冯玉军向本报提醒,乌战对俄罗斯内政的影响
仍在发酵,以史为鉴不能排除俄罗斯有可能会遽然出现巨变。
“强力部门帮”“圣彼得堡帮”占政商要职
普京在苏联时期曾任职国内情报机关克格勃(KGB),铁幕降下后回到家乡圣彼得堡,一
度担任副市长,后转战莫斯科政坛,一度重回继承克格勃的联邦安全局(FSB)担任局长
,在这位置得到叶利钦赏识安排接班。这段历史有助解释普京执政以来依赖的其中两股重
要势力:由普京前特工同僚等情报或安全部门出身者组成的“强力部门帮”(siloviki,
又称“西罗维基”)和普京在圣彼得堡任职时建立渊源的“圣彼得堡帮”——这两大集团
的成员如今占据各大政商要职,掌控巨大权力。
“强力部门帮”主要以出身划分,像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是普京的旧特工同僚,
而现掌管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的谢钦盛传是前特工,二人虽然都是普京的圣彼得
堡同乡,谢钦甚至曾在圣彼得堡市政府跟普京共事,但二人被归类为强力部门帮领袖。“
圣彼得堡帮”则以地域关系划分,例子有前总统兼现任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
他是普京政治导师索布恰克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任教时的门生,到索布恰克出任圣彼得堡
市长时获安排出任外事顾问,协助时任副市长的普京处理对外关系,但无已知的情报或安
全部门背景。
新技术官僚政二代 延普京式管治
普京政权的第三道支柱是过去廿几年先后获栽培和提拔的技术官僚,像现总理米舒斯京和
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等便在应对西方的乌战制裁上发挥重要角色。据卡内基俄罗斯—欧亚
中心学者科列斯尼科夫与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主任沃尔科夫在2020年发表的文章所称,为
延续普京式管治,克宫战略师构想物色年轻清廉的地方技术官僚精英接受专业培训,安排
他们负责数码经济、生态环保等重要经济战略项目以作历练,例子包括现年44岁的经济发
展部长列舍特尼科夫。
与此同时,“强力部门帮”和“圣彼得堡帮”的子女婿媳也步入政坛,其中帕特鲁舍夫之
子德米特里(Dmitry Patrushev)在2018年即上任农业部长,当时年仅40岁。在“政二代
”以外,也有按集团培养路径上位的新人,例子有51岁的图拉州长久明(Aleksey Dyumin
),他是FSB出身,在担任普京警卫主管后平步青云,被视为“强力部门帮”耀眼新星,
一度传出他可能会接任防长,但在去年6月瓦格纳兵变后走势不明。
俄学者:新星施政难展独立意志
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马斯洛夫(Alexey Maslov)向本报称,选后应不会有特定
人物获提拔上位,但普京惯常以人事洗牌来评估与轮换下属,“选后的政治体制重启将引
发州长和官僚团队的重大改组”。他指俄罗斯政坛过去10年确有大批年轻有活力的官僚冒
起,但他们不被预期成为“集体领导”的一部分,“更多是最高领导人决定的确切执行者
”——就目前俄罗斯的权力动态发展而言,具丰富管理经验的地方领导人也不能无视中央
政府指导,凭独立意志施政。
中国俄罗斯问题专家冯玉军曾为澎湃新闻撰写“普京的孩子们”专栏,介绍廿多名“强力
部门帮”和“圣彼得堡帮”的子弟兵和新世代技术官僚,另加数名反对派领袖,文章最近
集结成新书《谁将执掌俄罗斯》。冯玉军向本报表示,普京目前规划执政至2036年,选定
接班人应未被排上日程,但他提醒现实政治发展不一定会完全按普京的意愿进行或展开。
冯玉军:俄史多宫变 乌战造暗涌
冯玉军从3方面解释,一是不能排除俄罗斯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宫廷政变重演(例如瓦格纳
兵变虽无指向普京,但蕴含的政治风险非常巨大,不能排除兵变重演),二是反对派开始
放弃和平示威,改以武力和更激进的暴乱方式抗争(获乌克兰支持、由俄罗斯公民组成的
武装组织扰袭别尔哥罗德州便是例子),三是俄罗斯历史上每逢战争失败都导致国内政治
出现巨大变化,故须关注乌战对俄罗斯的全面冲击。
在冯玉军新书2月出版的同期,已有两名书中人物死亡,除了反对派领袖纳瓦尔尼,还有
谢钦之子伊万(Ivan Sechin),后者上月神秘猝死,终年35岁。冯玉军坦言,从中可见
尽管俄罗斯政局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实际上随着乌战两年带来的全方位影响不断发酵,以
及俄罗斯大选到来,包括与此相关的一些权力结构调整和国内政治斗争正非常激烈地展开
,“某程度而言,上述两人的死亡也确实体现出俄罗斯政治正暗流涌动,以及反映俄罗斯
未来权力交接存在着巨大风险”。
冯玉军以当年谁也没有预视到苏联解体为例,指出俄罗斯的政治变化往往不是渐进,而是
以突变方式出现。他说:“我看到的是目前俄罗斯国内政治风险正不断积聚并靠近临界点
,个人认为即使普京在总统选举高票当选连任,但也并不意味俄罗斯政局非常平稳,难保
某天将会发生一次重大事件。”
明报记者 洪明超、周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