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美国摆脱B3W阴影 分析:PGII抗衡一带一

楼主: skyhawkptt (skyhawk)   2022-07-03 17:46:43
标题:美国摆脱B3W阴影 分析:PGII抗衡一带一路更务实可行
新闻来源: (发文须填写新闻网站名称与连结,供板友分辨)
美国之音(VOA)
https://is.gd/dAu7PN
https://is.gd/nu4TxZ
在德国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的领导人。
台北 —
中国透过“一带一路”倡议多年来在海外大举兴建基础设施,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经影
响力,已引来美国和其盟友的警觉。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暨去年提出“重建更美好世
界”(B3W) 倡议后,近日又推出“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PGII),抗衡“一带一
路”的态势已然升级。分析人士指出,PGII可视为务实版的B3W,可行性也较高。他们说
,美国与其和中国在硬件基础设施展开竞逐,倒不如投入人力资本才更能展现美国的优势

七国集团领导人连续两年在峰会上抛出海外基础建设计划,力抗中国的“一带一路”。去
年中,美国总统拜登提出“重建更美好世界(B3W)” 倡议,目标要在2035年前,筹措40万
亿美元,来满足中低收入国家巨大的基础设施需求。而6月26日启动的“全球基础设施和
投资伙伴关系(PGII)”则缩减规模,预期在5年内筹集 6000 亿美元的私人和公共资金,
提供给发展中国家作为兴建基础设施所需,其中,美国认购2000亿美元的份额。
B3W去年挟带总额40万亿美元的天文数字问世,一度拉抬各界对其期待,唯独美国国内并
不买单,就连本该为拜登总统政策护航的民主党内同事也不愿背书。去年12月,作为B3W
计划核心之一的近2万亿美元社会福利支出与应对气候变化法案投票表决时,民主党籍参
议员乔·曼钦(Joe Manchin)竟跑票,让B3W在国会遭遇重大挫折。
对此,位于美国华盛顿的智库全球发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高级研
究员查尔斯·肯尼(Charles Kenny)与其同事斯考特·莫里斯(Scott Morris)今年六
月投书《外交政策》指出,B3W的立法进程惨遭滑铁卢。尽管如此,美国今年初启动了一
些B3W相关项目,但投资额加总起来不到600万美元。
B3W雷声大雨点小 PGII出台备受质疑
B3W雷声大雨点小的败笔,让PGII甫出炉就备受质疑,尤其中国更是不断唱衰。中国官媒
《环球时报》6月28日发表社评指出:“对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人们的第一感觉却是美
国又画了一张大饼。事实上,美国的套路早已被人看穿了。华盛顿对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毫
无兴趣,再说,美国自己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那么多欠账没还上。”
对此,全球发展中心的查尔斯·肯尼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刚出台的PGII和一年前
的B3W一样,G7领导人提出了宏大的计划,但是却缺乏细节,尤其是资金来源语焉不祥。
他说,拜登政府还是想向国会要钱,但有了B3W的前车之鉴,国会这次买单的可能性也不
高。
肯尼说:“一切都还是很不清楚,比如,钱要从哪里来?会由哪一个机构(主导)?又将采
取什么形式来交付这笔额外的资金?还有,哪些国家可能是最大受益者?所有这些疑问,
都悬而未决。”
尽管PGII一起步就疑云笼罩,但部分分析人士相信,PGII能汲取B3W的经验且从中修正,
并在规模下修后,画出的大饼反而较具说服力,并带给发展中国家一个不同于一带一路的
选择。
位于台北的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张文扬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拜登政府去年一上台
就展现“美国重返国际”的雄心壮志,B3W就是这种氛围下的产物,可以说是美国有史以
来最大规模的援外措施。
但他分析,回归实务面,美国毕竟是个偏重个人自由发展的国家,如果改由国家挹注大笔
资金来提振国内外的基础设施,恐难取得国内民意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有民主党议员阵
前倒戈,扯拜登后腿的原因。
金额缩小时程缩短 PGII看似可行
张文扬指出,PGII和B3W的一大差异就是资金规模缩水,从40万亿减至6000亿,且美国只
负担2000亿,这反而提高PGII的可行性。因为,与其夸口天文数字让民意心生反弹,倒不
如务实将金额降到可行的范围,降低推动的阻力。
张文扬说:“B3W想得很理想,那渐渐修(正),往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地带去移动。我的看
法是,其实PGII是一个比较可行的版本,让(美)国内人民认为,这个法案不会太过庞大、
太过膨胀。”
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尹丽乔(George Yin)表示,凡是美国主导的项目
,背后都充满价值观取向,比如说,民主、透明度、性别平等和气候变化等价值,因此,
PGII和B3W有诸多雷同之处,但两者最大的差异还是在时程规划上。
尹丽乔说,B3W放眼2035年,是一个将近15年的长期计划,而PGII则着眼未来5年,也提出
一些确切的执行项目。他说,拜登政府这次展现出的急迫性算是一种进步。
尹丽乔告诉美国之音:“不再是画大饼,而且15年后才吃得到。现在也是画大饼,但可能
5年内就吃得到了。你也可以说,可能先来做这5年,之后说不定又有一个更具雄心、更远
大的长期计划,可以将PGII想成一个更短小精悍的B3W。”
发展中国家的另一个选项
中国自2013年推出“一带一路”倡议,即将届满十年,美国才终于起身追赶。虽然晚了好
几年,但分析人士说,美国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是品质更高、且不会引发“债务陷阱”的
选项,况且PGII与“一带一路”也并非互相排斥。
尹丽乔表示,即便中国的“一带一路”已经撒了约一万亿美元的资金,但仍无法满足全球
发展中国家对基础建设的需求,PGII与“一带一路”的良性竞争,其实是件好事,可以想
成是,美中两大强权比赛做公益,最重要的是,美中两国都没有要求发展中国家选边站,
或不能拿对方的钱,这就给了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机会。
尹丽乔指出,基于地缘政治,美中主要的目的在争夺发展中国家的领导地位。在此前提下
,由于美国历经了前总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之后,美国的威信在发展中国家大幅
下降,因此拜登现在只能效仿中国,慷慨洒币提供“公共财”(public Goods),重建一个
友善、且负责任强权的领导地位。
张文扬也说,美国的海外基建设施计划除了带给东道国硬件设施,比中国的方案更能提振
当地就业率,这也是美国的优势所在。中国许多的“一带一路”项目,几乎都由中国建商
和工人统包兴建,虽然效率很高、也能压低成本,但却反而变相抢走当地人的就业机会。
张文扬指出,发展中国家现在非常忌惮“债务陷阱”,这也是“一带一路”最为人诟病之
处。如今美国提供的模式,让当地掌握财政的政府官员清楚看到,当这些公共建设完工后
,所有权会真正回归到东道国手上,而不是美国人所有。
美学者:拼基建不如拼教育
全球发展中心的查尔斯·肯尼认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立即落袋的资金以及眼见为凭的
基础建设,当然是最佳选项,因此,美国不得不跟着中国亦步亦趋。但他说,美国在投资
和维护本国硬件基础设施方面是出了名地糟糕,因此,远赴国外开展基础设施项目实在毫
无意义,其实,这些建设最好是交付给美国主导的多边经济机构来执行,例如,世界银行
和非洲开发银行等区域多边银行。
肯尼说,如果美国政府真的希望和中国展开双边全球开发竞争,那么美国应充分利用自身
优势,也就是,良好且完善的大学等软实力,而非铁路、港口或是机场等基建项目。
他强调,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战略竞争,受益者将不仅限于发展中国家,美国也同样受惠
,可以营造双赢。拜登政府可以提高战略竞争力的方法包括,缩短预约申请学生签证的时
限,为外国学者留美提供奖学金,并为非美国人提供申请联邦学生贷款的机会等。美国还
可以多资助那些为中低收入国家学生提供贷款的公司,以实际行动表明对国际竞争的支持

他还说,美国需要通过全球合作、开放、透明和机会均等,重新致力于实现全球繁荣的愿
景,而不是陷入中国的游戏规则,并从中试图击败中国。在人力资本方面,美国应发挥带
头作用,重新向学生和学者敞开大门,这才是真正由价值观驱动的战略竞争。
肯尼说:“美国仍然是吸引外国学生出国深造的领先者, 因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大
学,所以,(美国)应在此优势上加倍下注。”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八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名称与连结,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作者: previa (.)   2022-07-05 04:49:00
G7完全没赢面的,别傻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