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第11号太空强权?韩国“火箭国造产业链”的战略决心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1-11-02 18:40:25
标题: 第11号太空强权?韩国“火箭国造产业链”的战略决心
文章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5861386
2021/11/02 徐子轩
10月底,韩国尝试发射第一台国产设计与制造的运载火箭KSLV-II,名为“寰宇号”(
Nuri,古韩语,意指全世界)。试射当天,寰宇号在全罗南道的罗老宇宙中心完成检查,
搭载着模拟实验卫星向地球低轨道起飞——官方指出,火箭已成功到达目标高度。可惜功
败垂成,未能将卫星送入轨道。
这并非主导寰宇号发射的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KARI)首次失败。早在寰宇号之前,KARI
就和俄罗斯技术合作,开发KSLV-I(名为罗老号火箭),花了四年时间、两次失败发射,
到2013年才成功将卫星送入轨道,成为北韩之后全球第11个有能力发射卫星的国家。
比较两次计画,罗老号从开发到试射完成,总共历经11年、斥资约5,000亿韩圆,技术方
面由俄国协助。寰宇号则是从2010年开始,由KARI邀集上百间韩国企业共同研发,目前已
投入近2兆韩圆,预计明年5月再次试射,如果顺利的话,到2027年会陆续发射4到5次国产
卫星。
相较于传统东西大国,韩国启动太空计划的历史很短,KARI成立于1989年,当时韩国正在
威权阴影下的民主转型,且受美国管制军备,只求先以进口替代来建立营运外国卫星的能
力。就预算来看,近年来大概在5到6亿美元左右,这个数字约为日本的30%、印度的50%,
更不到美中等零头——考虑到这点,韩国的太空成就令人佩服。
要知道,太空科技从来都是军民两用,不只可培养以情报为基础的尖端产业,更是保障国
家安全的重要战略部分。对首尔来说,太空计划当然是为经济和安全,韩国需要卫星监测
半岛北部的导弹发射,最好的方式是国造而不依赖他国。
从冷战迄今,随着朝鲜导弹威胁不断上升,美国也逐步削减对韩国远程投射能力的限制。
1997年华府同意韩国开发最大射程为300公里的弹道导弹,2012年扩大到800公里,2020年
允许韩国开发固体推进剂火箭,2021年美韩更宣布废除《导弹射程指南》认可韩国自主部
署远程导弹以吓阻朝鲜。
除了导弹,首尔也将卫星系统列为重点发展目标。文在寅政府在2018年宣布打造“韩国定
位系统”(KPS),预计斥资33亿美元,到2035年陆续将8枚卫星送入轨道。目的是在发生
国家安全紧急情况,而无法获得外国卫星定轨、定速与定时(PNT)能力时,维持自主;
未来更可提供自动驾驶汽车等需要精确位置的商用服务。
换言之,当KPS建构完成,能够提供比现有美国GPS更先进的“厘米级服务”。但这不是指
韩国会放弃使用GPS,KPS可说是美国GPS的重要补充,不管是设计讯号或频段,都必须和
GPS兼容,以免互相干扰。
此外,韩国防卫事业厅(DAPA)也将启动几个大型计画,在未来10年内投资136亿美元,
加强太空防御能力。其中包括建造一个基于微型卫星群的监测系统,有助于提高预警能力
并快速监测挑衅迹象,还将为军用卫星开发新型地球观测和红外线成像雷达(SAR)及其
关键零件等配备。
华府之所以会在此时放手让韩国发展太空技术,一方面是为了满足韩国自卫需求、增大美
韩联盟的共同作战能力。韩国空军和美国太空部队签署谅解备忘录,两国同意加强太空态
势感知(SSA)能力——也就是探测星际物质的技术——韩国正在打造自己的SSA基础建设
,美国是不可或缺的“太空安全合作伙伴”。
另一方面,美国也将韩国当作未来星际探索的有利帮手。就在今年,韩国签署《阿提米丝
协议》成为NASA的第10个伙伴,也等于加入以美国为首的星际治理体系。其实早在协议前
,美国NASA就和KARI合作,协助其打造月球轨道器,称为韩国“探路者”(KPLO),双方
关系极为密切。
NASA为KPLO提供了名为“ShadowCam”的先进相机,用于观察月球永久阴影区域。KPLO原
本预计要在2020年搭乘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升空,但因KARI技术问题,延迟到2022年再
启动,也将成为韩国登月计画的第一步。
无论是卫星或登月,自主发射火箭都是韩国开创太空产业的重中之重。像今年KARI制造的
观测卫星CAS500-1,仍需要倚靠俄国的联盟号火箭升空,但当未来寰宇号试射成功,将成
为国产卫星运载平台,除了满足国内需求,更着眼于提供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偏向节省成
本的卫星发射服务。
于此同时,KARI也选定了一批国家队,作为私人企业参与太空事务的代表。像是由国有转
民营的韩国航空宇宙产业株式会社(KAI),现在致力于开发CAS500系列等卫星;10韩华
集团(Hanwha)也是主力成员,韩华正进行收购英国卫星公司OneWeb股份,并和KARI共同
研发卫星推进器等关键零件,本土化太空产业,显示出韩企的雄心。
对韩国而言,太空产业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从6G网络、自动驾驶、无人
机和扩增实境(AR)等技术,都可能要应用到卫星,像是文在寅政府就曾宣布,韩国将在
2028年成为全球第一个推出商用6G通讯服务的国家,而这部份就得依靠卫星和地面网络连
结才能办到。
又如韩华集团投入卫星建设,目的在于打造韩国低轨道卫星通讯系统。通过卫星,韩华得
以开发城市空中交通(UAM)服务,提供空中载客或物流,预计到2025年推出无人机计程
车,这是韩国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13其他如现代企业等财阀也已积极投入。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由从近地轨道垃圾的漂流,到星球资源所有权等议题,21 世纪的
太空竞赛正催生一系列可能导致太空国家发生冲突的因子。作为星际初生之犊,韩国官方
表示解决太空争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阿提米丝协议这类框架解决,外交可在激烈的
太空竞赛里发挥作用。
由于《阿提米斯协议》规定,会员国承诺要规划处理轨道上的碎片——这里主要指的是失
效的火箭、卫星,及其碰撞后的残余物体——可以说是全球空间治理中的关键议题之一。
处理星际垃圾的方式被称为主动碎片清除(ADR)技术,目前ADR有很多概念,最为人熟知
的可能是韩国电影中收星际垃圾的“胜利号”(胬跔^。
但胜利号仍属于科学幻想,目前比较可能的ADR是用地面导弹击毁太空卫星,这虽然会摧
毁大型目标,但也会制造小型垃圾而受争议,还有以雷射移动碎片等技术,仍在研发中尚
未成熟。以导弹摧毁卫星的方式又被称为反卫星(ASAT)武器,这就凸显出ADR的双用性
质,再加上各国各怀鬼胎,更无法简单区分民用或非军用。
像是最近中国与印度纷纷展示其ASAT能力,就受到外界批评。如果大国用清除垃圾为名,
部署ADR 在轨道上,随时都可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瘫痪对手的卫星检测与导航等功能。
在此前提下,未来韩国如果配合美国提出自己的ADR,极有可能遭到中国强烈反对,萨德
系统便是最好例证,该如何在太空中处理对中关系,将是另一个艰难的问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