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缅军事政变半年 三大困局未解 示威未平息 疫情未受控 国际社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1-08-02 08:35:11
标题: 缅军事政变半年 三大困局未解 示威未平息 疫情未受控 国际社会未认可
新闻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s://is.gd/SdEvE8
https://i.imgur.com/RqsJvGw.jpg
缅甸的反政府示威半年以来未平息。图为7月14日仰光有妇女举火炬游行,抗议军事政变
。(路透社)
【明报专讯】
缅甸军方今年2月1日发动政变至今足有6个月,然而军政府对内未能稳定局势,既未能平
息示威,亦无力处理新冠疫情,对外则缺乏国际社会承认。东盟国家外长周一(2日)将
开会决定负责缅甸问题的特使人选,路透社引述消息指东盟曾讨论任命多于一人处理缅甸
问题,但未达共识。缅甸军政府领袖敏昂莱(小图)周日(1日)发表电视讲话,再承诺
会举行多党派选举,又表示军政府准备好跟东盟任命的特使合作。
敏昂莱承诺办多党派选举
缅军政变后半年,示威并未完全结束,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上周六(7月31日)有学生参与
反对军政府示威,他们骑着电自行车在市面行驶并挥动旗帜,表示拒绝任何与军方谈判以恢
复文人管治的可能性。除了示威未息,新冠疫情亦成缅甸社会当前挑战。当地新冠病毒确
诊病例自6月底急升,而上周六单日新增4725宗新症。缅甸医护设施本就落后,民主派医
护人员罢工抗议军政府、民众避免到军方医院求医,令当地新冠病毒疫情雪上加霜难以受
控。
前联合国缅甸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人权关注组织“缅甸特别顾问委员会”(SAC-M)创
始成员李亮喜更指出,军政府利用疫情作为武器对付反对军政府的平民及医护。她称军政
府拘捕支持公民抗命运动的医生、拒绝怀疑支持民主运动的平民入院治疗,又拒绝向未获
军政府支持的人出售氧气。
疫下料经济收缩18% 贫穷人口倍增
新冠疫情威胁缅甸的民生经济。世界银行在上周一(7月26日)发表的报告中,警告缅甸
今年的经济因为疫情及政变而面临收缩18%,贫穷人口比率到明年初或会较2019年的水平
增加一倍以上。世银警告有关危机将对人命、生计、贫穷和未来增长带来破坏性影响。半
岛电视台引述一名在缅甸的外国投资者形容缅甸经济正处于“自由落体”状况:“军政府
在任何意义上都无法执政。除了政治动荡外,他们亦未能应对疫情导致封城而带来的经济
影响。”
缅甸平行政府“全国团结政府”(NUG)发言人萨萨(Sa Sa)称目前的军政府是“失败的
政变及失败的政权”,在各方面如医疗、教育和经济都未能发挥政府功能。然而半岛电视
台指出,NUG亦未能扭转疫情、打破政治困局——NUG未有阐述人道主义援助政策,或说明
国际合作伙伴能够如何在军方控制的地区提供援助。
军政府再提名驻联国大使人选
负责向联合国大会报告各国代表资格的“全权证书委员会”(Credentials Committee)
下月召开,NUG和缺乏国际社会认同的军政府都寻求取得国际认可其地位。军政府未能成
功将支持前国务资政昂山素姬政府的驻联合国大使觉莫吞解职后,军政府外长本月再提名
已离开多缅军26年的昂图赖(Aung Thurein)接替觉莫吞。
东盟被视为处理缅甸局势的最佳平台,但东盟自4月开始寻找缅甸问题特使人选,至今仍
然未有定案。路透社引述消息指东盟属意轮任主席国文莱的外交部第2部长艾瑞万(
Erywan Yusof)为特使,并有数名“顾问”从旁协助,但东盟高级官员上周四开会后未达
成共识。艾瑞万上周五晚称希望周一会有决定。惟有关人选亦需要缅甸同意;敏昂莱周日
表示缅甸已准备在东盟框架内跟东盟合作,包括与东盟的缅甸特使对话。
东盟缅甸问题特使人选未达共识
美国国务院官员上周六表示,国务卿布林肯本周将连续5天跟东南亚国家领袖举行视像会
议,包括东盟10国外长的年度会议,及与该区国家个别会面,作为显示该区为是美国的优
先事务,同时解决缅甸危机。
(路透社、半岛电视台、法新社)
https://i.imgur.com/fnUeiso.jpg
https://i.imgur.com/maa9xrk.jpg
“不需偶像”为下一代而战 抗争运动渐淡化素姬影子
https://i.imgur.com/K0sJIVf.jpg
今年02月16日,示威者在首都内比都街头抗议政变,有人举着昂山素姬的肖像海报,呼吁
外界协助她获释。(法新社)
1991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缅甸前国务资政昂山素姬,在2月的军方政变中被拘留及控告
。她曾被视为缅甸民主的象征人物,但在今次反对军事政变的示威中,民众寻求在她的影
子以外继续争取民主,有人认为是为下一代而抗争,有人尝试以武力方式抵抗。有研究员
称,很多缅甸人现在都视素姬为历史人物般尊敬,但认为民主运动“不再需要偶像” 。
有参与过反军方示威后被辞退的33岁医生向法新社表示:“我们罢工不是为了(素姬所属
的)全民盟,是因为我们不希望下一代跟我们一样活在军队控制之下。”法新社指出,相
较于较年长的政治抗争者,缅甸年轻社运人士跟香港和泰国同龄者有更多共通之处。这些
抗争者未必需有“大台”领导抗争,这点由他们常经社交网站所组织的快闪集会及采用象
征支持民主、对抗威权的“三指礼”可见一斑。
未必坚持素姬非暴力原则
部分反抗军政府者亦回避昂山素姬的非暴力核心原则。法新社报道,目前估计有数百人在
丛林地区接受叛军的战斗训练,希望与政府军一战;城市的游击队亦与军政府冲突,军方
指两名成员上月在缅甸城市曼德勒与当地组织的枪战中死亡。
人权观察组织研究员曼尼‧貌(Manny Maung)指出,被罢免的全民盟议员所组成的平行
政府“全国团结政府”(NUG)亦尝试在昂山素姬缺席的情况下争取国际社会支持,但当
中忠于素姬的保守派与进步派分歧严重。
视作“历史人物” 仍受民众尊敬
自军方政变后,昂山素姬的身影基本上从民众的视野消失,有关她的消息只见于官媒发放
她出庭受审的模糊照片,及代表律师代为传达的信息。曼尼‧貌指素姬仍得到很多缅甸民
众尊敬,但“更多是作为历史人物”来尊敬。她认为,民主运动不再需要一个偶像,民众
希望看到不同政治力量的出现。
(法新社)
───────────────────────────────────────
缅军头自任总理 紧急状态延长至2023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5643270
联合报 编译李京伦、国际组/综合报导
缅甸政变一日满半年,缅甸军政府领袖敏昂莱发表预录电视讲话,宣布将紧急状态延长到
二○二三年八月,并承诺当年年底前会举行自由公正的多党制民主大选,等于将原定实施
一年的紧急状态延长一年半左右。
敏昂莱说,军方将“实施紧急状态条款,直到二○二三年八月”。他还说:“我保证一定
会举行多党制选举。”
敏昂莱的声明意味缅甸将被军方掌控近两年半,而不是如军方在政变几天后承诺的,会在
实施紧急状态一年后举办大选,并将政权交给胜选的政党。
敏昂莱说,被罢黜的执政党全国民主联盟及其支持者“是犯下恐怖活动而不依法解决问题
的极端分子”。缅甸军政府“国家管理委员会”也宣布,委员会主席敏昂莱已获任命为“
看守政府”总理。
缅甸军方旗下米瓦迪电视台主播播报说:“为了迅速、容易并有效履行国家职责,国家管
理委员会改组为缅甸看守政府。”
BBC报导,缅甸的人权人士翁觉莫说,敏昂莱承诺举办大选“是在撒谎,不会实现,缅
甸人民不会相信这样的诺言”。
缅甸民众一日持续抗争,全国多个地区都可看到小规模示威游行。东北部城镇卡尔的抗议
者举著写有“革命力量”的标语上街,最大城仰光的抗议者在游行中燃烧信号弹。
另外,东协外交部长会议预定二日举行,外交人员表示,他们的目标是敲定一名特使,负
责终结缅甸国内暴力并促进军政府与反对者对话。
缅甸军方二月一日发动政变,拘捕总统温敏、实质领袖翁山苏姬和全民联部分高级官员,
并宣布实施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国家权力移交给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二月二日,缅甸
国防军总司令部宣布设立国家管理委员会,敏昂莱任主席。缅甸当局七月廿六日公告,去
年十一月举行的大选共有一千一百万例舞弊情事,废除大选结果。
布林肯频与东协开会 接触缅军政府
美国国务院官员表示,国务卿布林肯本周每天都将透过视讯与东南亚官员召开会议。美国
这一步除展现出东南亚为美国的优先要务,也要因应缅甸危机。路透报导,布林肯本周连
续五天都将参与视讯会议,包括与东南亚国协十国外交部长召开年度会议,也要和湄公河
下游地区国家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和泰国举行不同会议。
这名未具名官员表示:“我认为这清楚显示美国对这个地区的承诺。”
美国近年并非总是派出高阶官员参与东协会议,有时派出较低阶官员参与东南亚地区峰会
。拜登上任之初将中国大陆视为主要外交政策挑战,而忽略了人口逾六亿的东南亚地区,
当地国家往往垄罩在中国这个经济强权阴影之下。
美国官员近来接二连三出访东南亚,让这个状况获得些许改善。美国副国务卿薛曼五、六
月间造访了印尼、柬埔寨及泰国,国防部长奥斯丁本周前往越南和菲律宾,副总统贺锦丽
也将出访新加坡及越南。
美国官员说,“一波波的高层接触会得到正面回报”。这位官员还说美国只要没出现,东
南亚国家就会察觉到,“你会听到一些美国没有认真看待他们的抱怨”。
本周的视讯会议将看到布林肯与缅甸军政府代表出席同场会议。国务院官员说,美国并不
是要给予二月一日发动政变夺权的缅甸军方任何正当性,而是要藉这个机会向军政府传达
讯息。
这位匿名官员说:“我们不会因为缅甸一群将领的恶意行为,而避开东协。”这位官员说
,美方也在接触由反军政府人士组成的缅甸“全国团结政府”。
美国在七月廿五日运送三百万剂莫德纳疫苗给越南,其他东南亚国家也收到美国捐赠的疫
苗,但缅甸至今没获得任何美国捐赠的疫苗。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标题选用"新闻",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作者: Davidking (虽千万人)   2021-08-04 01:1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