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巴以冲突开启第一场人工智能战争

楼主: tcancer (Vairocana)   2021-06-22 14:03:51
标题:我们可能已经见证了世界上第一场人工智能战争
新闻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87803-war-artificial-intelligence
由于大量依赖机器学习,以色列军方将其近日在巴以冲突中的行动,称为 “第一场人工
智慧战争”。
2021 年5 月初,在以色列居住的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警察发生了暴力冲突。随后几天,
暴力活动迅速升级,最终引发哈马斯武装力量(代表巴勒斯坦利益)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
,而以色列则以地毯式轰炸和定点空袭回击。
双方 “真刀真枪” 地互攻持续了11 天,最终艰难地达成了停火协议。
鲜为人知的是,人工智能(AI)在这场战争中不仅得到了广泛应用,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
—— 以色列军方甚至直接称其为 “第一场人工智能战争”。
一名以色列国防军(IDF)情报部门的高级官员对媒体表示,这是 “AI 第一次成为与敌
人作战的关键组成部分和战力放大器,对于以色列军方来说,这是史无前例的。”
“我们实施了一系列新的作战方式,用到的许多技术都是能扩大我们战力的增幅器。”
3大方向:以色列如何在战场上应用AI 技术
这场战争中,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被以色列军事情报部门用来筛选从加萨走廊拦截和收集
的巨量资料 —— 电话、短信、监控镜头、卫星图像和大量的各种传感器 —— 以便将它
们变成可用的情报讯息:例如,对方的指挥官会在特定时间出现在何处。
据估计,为了解所收集资料量的规模,在冲突期间,加萨走廊地带的任何特定地点每天至
少被拍摄10 次。
“这是以色列国防军的第一次此类战争,各种情报来源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以及与该领域[
部队] 的深层联系,情报人员与前线人员之间的合作发生了转变,” 这位官员补充道。
这使以色列军事情报部门不仅杀死了哈马斯和加萨走廊地带第二大恐怖组织的数十名高级
情报人员,而且还减少了平民伤亡。
当然,与军队有关的讯息都十分敏感,公开资料少之又少,许多技术细节不得而知。
不过,以色列对AI 的利用 —— 军方购买并改造民用电子产品,再将其用于军事目的 —
— 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他们透过讯号情报、视觉情报、人员情报、地理情报等收集资料,大量的原始资料必须经
过整理研判才能筛选出对军事活动有价值的讯息。
事实上,以色列军方几年前就已经建立了一个AI 技术平台,专门收集加萨走廊地带武装
力量的所有资料,然后进行更深入地情报提取和分析。
为数不多披露的讯息显示,以色列情报部门组建了一支代号8200 的精英小组,专门开发
算法并编写软件,已经至少育成了 “炼金术士(Alchemist)”,“福音(Gospel)”
和 “智慧之渊(Depth of Wisdom)” 三个程式,全都被用于战争活动中。
其中,“炼金术士” 系统主要使用AI 和机器学习对战场上的部队发出警告,提醒那些可
能会遭到袭击部队。在战场上的小队指挥官可以使用平板电脑查看该系统的动态。
而 “福音” 系统则依靠AI 为军事情报研究部门产生建议,后者利用这些建议找到高价
值的目标,再传递给相应部门或小队进行军事打击。
以色列高级军官表示,这是第一次创建一个多学科中心,用于产生数百个与战斗发展相关
的目标,使军队可以根据需要持续战斗 —— “只要我们需要,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目标。

在最近几年中,以色列军队在人口稠密的沿海飞地收集了数千个目标,其中有数百个是即
时收集的,也就是利用AI 驱动的技术在军事行动中即时捕捉的,其中就包括瞄准了特拉
维夫和耶路撒冷的导弹发射器。
以色列军方认为,使用AI 可以带来 “超认知能力”,有助于快速有效地收集目标并缩短
战斗时间。借助于AI 收集和分析的资料,以色列空军还能够使用最合适的弹药击中目标
,无论是公寓、隧道还是建筑物。
在最近的巴以冲突中,以色列对哈马斯进行了数百次袭击,目标包括火箭发射器、火箭制
造、生产和储存场、军事情报办公室、无人机、指挥官官邸等等。
这离不开以色列军方多年来收集的卫星资料。一支代号9900 的小队控制着多个卫星,不
仅能收集地理情报,还能够即时自动检测地形变化,以便军方在作战过程中检测火箭的发
射位置,然后对发射器进行打击。
据披露,9900 小队的卫星图像曾经探测出学校旁边的14 个火箭发射器。在多年前一次针
对哈马斯高级军官的袭击中,以色列军方发现他们藏身于一座高层建筑物底下的隧道中,
周围有六所学校和一家诊所,随后开展的精准打击不仅击杀了目标,而且没有造成平民伤
亡。
之所以能做到如此精准,得益于以色列对哈马斯地下隧道网络的掌握 —— 相关的情报收
集工作也是由大资料等高科技驱动的。绘制隧道地图后,以色列甚至掌握了隧道的深度、
厚度、路线等详细资料。
掌握了这些讯息,使得本就装备精良的以色列军队在战场上占尽上风。
“我们可能没有摧毁整个地下隧道网络,但很多地方已不可能再次使用,” 以色列军方
表示,“多年的工作、不寻常的思路、包括AI 在内的情报部门的所有力量,它们与战场
元素的融合导致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以色列早就将自主辨识技术应用到了武器装备上。以色列航太工业(IAI)在
1990 年代研制的哈比无人机(IAI Harpy)就具备自主辨识和攻击雷达系统的能力,当其
接收到敌方雷达探测讯号时,可以自主找到并攻击雷达。
可以想像,在AI 技术的加持下,类似哈比无人机这样具备自主辨识和开火能力的装备未
来一定会越来越多,功能也会越来越高级。中国、韩国、印度和土耳其都曾购买过哈比无
人机。
以色列的AI实力
以色列军方目前能够如此大规模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离不开该国对高科技创新,尤其是
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重视。
公开资料显示,以色列高科技公司在2019 年获得的融资总额高达83 亿美元,交易数量超
过500 笔,比2018 年增长了30%。其AI 初创公司总数超过350 家,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而与AI 和高科技相关的公司、研究中心更是多达上千家。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于2017年被英特尔豪掷150亿美元收购,至今
仍在电脑视觉算法、高精度地图、自动驾驶测试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另外还有被谷歌
收购的Waze 导航软件,Facebook收购的VPN和情报分析软件公司Onava等等。
在CB Insights 评选的2020 年全球百大AI 初创公司中,以色列有6 家公司入选,分别是
Percepto,Beewise,Syte,Deci AI,Run:AI 和Prospera Technologies,涵盖无人机、
食品农业、零售和深度学习多个领域。
与此同时,以色列还有着历史悠久的 “军转民” 技术特色。早在上世纪70 年代末,以
色列军方就开展了 “Talpiot 专案”,专门选拔在科技领域有所见长的学生进入军队,
一边从军,一边学习。
这个专案不仅考核他们的智商,还会测试其社交和领导能力。招他们入伍后,军方主要利
用他们的专业技术强化高科技研究专案。在这些人退伍后,很多人都会创办科技公司,将
军用技术在民用领域发扬光大。如果日后再有技术上的突破,他们也更容易通过人脉和关
系反哺军方。
以此为基础,以色列军方也成为了全球最看重,也是最早在实战中应用AI 技术的军队之
一。
而从这次将AI 用于军事战争的实践看来,人类战争的形态翻页,只是迟早的事情。
无法避开的历史进程?
早在3 年前,AI 界曾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抗议,但似乎并未能改变什么。
当时,包括马斯克在内的116 名全球AI 和机器人公司创始人发了一封联名公开信,呼吁
联合国采取行动禁止 “AI 自主杀人机器” 的扩散。
这些专家认为,虽然目前不存在所谓的 “杀手机器人”,但人工智能的进步使它们成为
现实,而这些武器可能是继火药和核武器之后的 “第三次战争革命”。
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就提到,人类将会有一种 “新的作战典
范”,即 “算法对算法”,并敦促大规模投资 “以不断超越潜在对手的创新”。
诱惑在于,人工智能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士兵的作战方式。人类将被要求快速消化大量资料
并采取行动,同时控制或防御无人机群等自主武器系统。军方将从安装在武器、卫星和士
兵身上的传感器获取资料,从而借助人工智能系统在战斗中可能具有更多优势。
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DARPA) 在一系列模拟混战中,曾将人工智能系统与经验丰富
的人类战斗机飞行员相搭档,结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DARPA 表示,人工智能 “透过人
类飞行员无法匹敌的侵略性和精确机动,以5 比0 击败了人类战斗机飞行员。”
这样的结果意味着,拥有最佳资料和最快处理手段的一方可能具有优势。对放弃这种优势
的恐惧,可能会迫使国家决策者加速其自主系统的发展,而将解决可靠性或道德问题的顾
虑置于次要位置。但这么做的代价,恐怕会比我们想像的要高得多。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标题选用"新闻",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