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海峡评论》RCEP与CAI专题

楼主: kwei (光影)   2021-02-01 06:16:05
《海峡评论》362期-2021年2月号,RCEP与CAI专题
中欧投资协定的时代意义
https://www.haixia-info.com/articles/12231.html
张麟征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名誉教授
自2013年开始谈判,历时七年,经35轮讨论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在美国的
重重压力下,终于在2020年除夕前一日拍板定案。虽然法律程序还要些时间来完成,但大
方向已经确定,这个协定对中国与欧盟双方日后的经济、外交、战略走向都有极大影响,
对美欧关系也会发生很大冲击,深受国际社会关注。
一、协议内容与中国对协议的期待
开始谈判时,中欧歧见甚多,最终得以圆满收官,除了时间压力,担心外力介入,主要还
是双方都觉有此需要。此协定的内涵重点有四:一是保证相互投资获得保护,尊重智慧财
产权,确保补贴透明性。二是改善双方市场准入条件。三是确保投资环境和监管程式清晰
公平与透明。四是改善劳工标准,支持可持续发展。这些条款都是欧盟一向关切与要求的
,也是以前中国迟迟不肯松口的,这次大方让步,当然有中国本身的政治经济考量。
就中国而言,此约之谈成有多方面好处。首先,可以破解美国新总统拜登全方位联欧制中
的如意算盘,移除一带一路上的可能障碍。拜登不同于川普,不赞成英国脱欧,支持欧盟
整合,指望未来联合欧盟及东亚所有盟国一致制中。在传出中欧投资协议即将谈成之际,
川普政府毫无反应,拜登尚未就职,只能透过其新任命的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发推,呼吁
欧盟和美国讨论后再定夺,暗示其暂缓。中欧双方都不愿美国搅局,美国越是表态拦阻,
中欧越是积极,苏利文的推文产生的只是反效果。
其次,中国对欧盟在上述关键问题上的大幅让步,看起来似乎是引狼入羊圈,对于中国企
业,特别是国企将造成莫大压力,甚至可能危及其生存。但实际上中国此举是要藉外力倒
逼中国企业自力更生,加速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使中国产品更具竞争力,是长痛不如短
痛的策略。以能源车为例,大陆众多汽车企业发展经年,成效仍微不足道,这才让上海市
政府改变策略,在一定条件下,允许特斯拉落脚上海,刺激国内新能源车的发展。中国在
中欧投资协定中敞开大门,自知风险很大,但心情跟入世时的情况一样,都期待经过风雨
淬炼,中国企业的生命力更强,更加枝繁叶茂。入世的先例,证明中国经得起考验,不仅
大幅缩短经济升级的时间,而且成果斐然。
再次,中欧投资协定是中国全球经济战略布局的一环,中国打算透过各式各样的区域经贸
协定,串起一个新的国际经贸圈,修补全球化所受冲击。中国人常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
谋一隅,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中国从2012年以来,陆续推动中日韩投资保护协定、
中东欧16+1(后演变为17+1)、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欧投
资协定等,成效卓著。这其中与东盟10+6的RCEP,与欧盟的CAI最关紧要,因为成功阻断
美国拜登政府联手盟国合力制中的政策。进行中的其他项目还有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考
虑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对全面融入国际经贸充满企图心。
二、欧盟的想法
欧盟对《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也相当期待。
第一、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出几年将挤掉美国,取而代之,成为第一大经济
体。中国有14亿人口,是全球第一大单一市场,2020年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
国。欧盟与中国虽有意识型态与文化差异,但地缘政治战略矛盾不大,经济上互有依存。
欧盟以前批评中国在市场准入上设限,强迫技术转移,对外企投资架设了条条框框,对国
营企业贴补政策不透明等,在这次协定中都获得松绑。中国在这个协定中承诺给予欧盟的
许多好处,好到欧盟都不敢相信,自然不能拒绝。中国对欧盟开放了汽车产业,未来将逐
步取消投资限制,并允诺新能源车进入市场,这对汽车制造业大国的德国来说是多大的诱
惑!再如金融服务业,中方同意向欧盟投资者开放,并将逐步取消银行业、证券交易和保
险、资产管理的合资企业要求和外资股本上限。允许欧盟参与健康产业,将开放欧盟投资
者在关键城市开设私人医院。解除对云服务的投资禁令,欧盟投资者在云服务产业投资上
限为50%……这些都是欧盟期待又意想不到的。这个投资协定对欧盟比中国更为有利,相
对于中国的大门敞开,欧盟只同意了中国可以进入欧盟部分新能源项目。
第二、国际有利环境稍纵即逝,需大力把握。中欧谈判之所以拖了七年,有内外因素制约
。就内部因素而言,欧盟任何重大决定都需一致决,换言之,任何会员国都有一票否决权
。英国是美国在欧盟卧底的棋子,美国政府,无论是欧巴马或川普,都不会乐见欧盟抛下
美国,单独去与中国签投资协定。现在英国离开了欧盟,美国没了代理人,在这个协定上
没有置喙余地。眼下美国困于国内动乱与疫情,新旧政府尚未交接,干预无力,这样好的
天时地利不抓住还待何时?所以欧盟对美国呼吁置若罔闻。再说,梅克尔半年欧盟轮值主
席任期即将在2020年底届满,又将在2021年德国大选后交棒,当然希望为自己在欧盟历史
上留下这样一个政治遗产。而习近平2020年国际行事历上设定的两件大事,一是与东盟等
16国的RCEP已经在11月15日签订,第二件大事即中欧投资协定,当然也要赶在年底前达阵

第三、欧盟比美国识时务。在国际经贸议题上,欧盟已与美国渐行渐远,川普执政后双方
又出现更多政治分歧。欧盟与美国在意识型态、地缘战略、文化信仰上有共同利益,美欧
在这些层面上纵有摩擦,未来还是会继续合作,但在经贸层面会有不同的发展。欧盟大国
都经历过霸权兴衰,二战后知道欧洲国家如沉湎往日帝国荣耀,不舍弃传统主权观念,致
力推动欧洲合众国,争取在美苏两强中鼎足而三的机会,那就只能沦为一个个无足轻重的
小国,听任两强驱使。换言之,欧盟国家如今面对美国国力不济,中国强势崛起之势,多
认为只能顺势而为,争取对欧盟最佳的利益,而不是像美国那样去强行对抗。
三、美欧日增的矛盾
川普是美国政坛的异数,撕破了美国菁英与建制派的假面,让世界看清了美国的本位主义
。美国菁英与建制派和川普其实并无实质差异,区别只在前者会用话术与身段,把美国政
策包装得美丽、文雅、正义、普世;后者却懒得废话,赤裸裸告诉你“美国优先、美国伟
大、美国第一、美国例外”,其国务卿蓬佩奥甚至直言“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
。”
欧洲人本来就瞧不起没有文化底蕴的美国人,自然更难忍受川普、蓬佩奥之流,越来越嚣
张的压榨欧洲国家利益,颐指气使的态度。由于反多边主义,川普上台后不仅退出了跨太
平洋伙伴关系(TPP),也停止了与欧盟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之谈判。
对美国来说,盟友情谊不及自身利益重要。1980年代美国对日本半导体与汽车工业的打压
,2010年代对台湾电子产业如友达液晶面板、HTC智能手机、威盛芯片设计的搆陷,对法
国阿尔斯通公司电力电网业务的设计并购,无不是出之于卑劣龌龊的手段。至于这几年对
战略竞争对手中国华为中兴的压制,当然就更无所不用其极。美国制裁外国时也不会区别
对待盟友,如在课征惩罚性关税时剔除盟国。美国习惯干预盟国与第三国的关系,如欧盟
与俄罗斯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建设;还会因为同盟关系,要求盟国增加军费负担,否则就
撤军,连知会都省了。欧盟对此感受深刻。
欧盟认知到他们的利益未必与美国相同。以俄国为例,俄国虽是欧盟地缘政治上的对手,
但也有合作空间。欧盟了解,就历史与地理来看,欧盟与俄罗斯注定要在欧陆长相厮守,
和平相处,至为重要。不像美国,有两大洋屏障,有弱小邻居,安全无虞。
欧盟与中国没有明显的地缘政治矛盾,经济上有相互需求。双方没有称霸野心,都致力于
发扬国际多边主义,经济全球化,推动清洁能源,环境永续发展。一带一路政策出台后,
奔驰在中国与欧洲之间的中欧班列数量与日俱增,显现双方在贸易上互通有无的需求之殷
。新冠疫情爆发后,欧洲对中国各种物资的需求更甚,中欧班列快速成长,每月超过上千
班次。
对照中欧关系改善,美欧关系这几年摩擦越显突出。美国与欧盟为了航空公司补贴、数位
主权、加征数位税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其实美国自己也补贴波音公司,并没有资格挑
欧盟的眼。这些争执如何解决,双方始终没有共识。为此美国在2019年底对欧盟和英国约
75亿美元商品加征进口关税,欧盟则在2020年11月对美国约40亿美元商品课税。至于如何
对大型美国科技公司,如脸书、谷歌、苹果、亚马逊等在欧营业所得课征数位税,双方正
在拉锯中。
除了经贸争议,美欧在北约组织中的矛盾也在扩大。川普强行要求欧洲国家提高军费,法
、德等国颇为不满。德国军费占其GDP的份额一般都低,2020年提升到1.42%,川普要求其
达到2%,财政上有缺口。法国最近10来年军费都在GDP1.9%上下徘徊。法国有反美传统,
对北约也不满,戴高乐以来一向如此。马克宏批评北约脑死,虽然刻薄了些,也不算脱离
事实。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北约都是美国干预世界各地的马前卒,科索沃战争导致欧元
大幅贬值,叙利亚战争带来了难民问题,都令欧洲国家受伤严重。法、德想重建上世纪60
年代中,功败垂成的欧洲军事共同体,打造欧洲军取代北约,这是超级难题,难以实现。
当年只有六个成员国的欧洲军事共同体都没能谈成功,现在欧盟有27国之众,又有疑美的
老欧洲与亲美的新欧洲之分,就更没法谈了。尽管如此,这个发想代表欧洲想走自主的路
,对美国已经非常失望,拜登上台,美国也难以回到过去,引领群雄,何况谁能担保类似
川普的人不会卷土重来?
四、中欧经贸关系将进一步夯实
中欧投资协定只是中欧两大经济体合作的开始,如果顺利落实,成绩不俗,未来就可以往
自贸区发展,进行更深一层的经济整合。就过去这些年中欧交往情况来看,欧盟本身对中
国态度或有反复,但成员国从经济着眼,对于中国推出的“一带一路”政策,以及为落实
此一政策而创设的“亚投行”,都极有兴趣。
英国带头下,大多数欧盟国家都加入了“亚投行”,意大利更积极加入了21世纪“一带一
路”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重要成员。意大利允许中国公司进入该国底里亚斯特港,
由此连通中欧与东欧,并同意中国参与热内亚的发展项目。
欧盟中另外两个对中国一面倒的国家是希腊与葡萄牙,这是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后,这两
国经济濒临破产,欧盟死咬规则,贷款条件苛刻。中国适时出手,贷给希腊85亿欧元,其
中一半用于租借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获得35年特许经营权,营运成效卓著。欧债危机爆发
后,希腊经济再度面临崩溃,于是将比雷埃夫斯港67%的股权卖给中国中远集团,中国并
伸出援手贷款41亿美元给希腊船东,又接手了不少希腊国债,使其不致于沦为垃圾债券。
比雷埃夫斯港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据点。中国对葡萄牙的态度亦复如是,所以赢得两
国友谊。
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经营也不遗余力。在17+1的架构下,中国与中东欧17个国家(内含欧
盟会员12国,另5国也都在申请加入欧盟中)建立了一年一度的领导人会晤机制,虽然引
起“老欧洲”的疑虑,怀疑中国意图分裂欧盟,但中国加强与中东欧国家接触,真正的目
的是在打通“一带一路”的陆上交通,方便人货交流,提高贸易量而已。此政策在这几年
内有不错的成绩,中国在此区的基建投资逐渐增加,如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高速、“中
欧陆海快线”都在进行中,双方贸易额也有大幅成长。
在上述基础上,中欧投资协定的谈成,可发挥推手力量,让双方关系更上层楼。“一带一
路”及“亚投行”的发展,为中国欧盟的投资与贸易增长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通道,可以串
连起整个欧亚大陆。“一带一路”及“亚投行”的出台,原是在回避美国重返亚太政策的
锋芒,为中国的资金技术找出路,以重建历史上东西往来的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为名,开
拓亚西、欧盟、东南亚、印度洋等区域经济贸易关系。
代表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欧班列在2013年开始运行,当时一年才80个班次,且只有去程载货
,回程空车。以后班次逐年翻倍成长,到2019年已有8,225班次。2020年受疫情刺激,虽
有两个多月停驶,但截止11月已有11,215班次,几乎每月都有1,000多班次,而且回程也
载货,只是不如去程多。原本陆运运价高于海运,但时间节省一半到三分之二。如今海运
因疫情关系,缺柜情况严重,运费大涨,陆运海运运费已然相当。中欧班列从冷冷清清到
今天热火朝天,反映了中欧经贸互补性高,进一步夯实中欧关系,指日可待。
五、结 语
2020庚子年,我们看到疫灾肆虐全球,经济停顿;美国社会骚乱不断,民主崩塌;见证了
中国克服瘟疫与美国遏制的双重打击,有序的推展自己的经贸规划,压制了分离主义,完
成全面脱贫的政策目标。尤其是与东盟16国的RCEP,与欧盟27国的CAI两大协议谈判尘埃
落定,让中国在2020灾难年中画下了一个美丽的句点。
中欧投资协定为东西关系原有结构破局,欧盟隶属西方阵营的传统立场起了微妙变化,美
国统领西方的地位出现破绽。中欧投资协定也让中国成功切入西方世界,引领东西方国家
,携手修补被疫情打乱与川普破坏的全球化、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体制。中国能战胜疫灾
,扛住美国严厉打压,不仅证明中国的制度优势,也让世界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人民识大体,配合防疫的品德修为。希望辛丑年中国在政府睿智的领导下,逆风而上,带
领中国,协助世界走向否极泰来。
//
从贸易战、RCEP到CAI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