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美中全面角逐 为何贸易方面如此平静?
新闻来源: https://is.gd/0dQu0C
华盛顿 —
数月以来,美国和中国围绕政治、科技和军事展开全面角逐,但贸易似乎成为两国关系中
最牢固的部分。在双边压力继续升级之际,两国为何有意继续执行这份协议?贸易是否会
再度成为对抗的焦点?
上周,美中双方高层就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执行情况通话,他们一致认为,自1月签署以来
,协议在实施方面取得进展,承诺采取措施继续保证落实。
上述的乐观表态与两国所处的充满敌意的地缘政治环境形成反差。美国指责中国控制新冠
不利,并谴责中国的科技盗窃、军事侵略和人权践踏,两国似乎已经陷入了一场新的冷战
。
两国的经济关系脱钩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上周公布的连任纲领中誓言
要在多方面削弱与北京的经济联系,这将为两国贸易协议的前景蒙上阴影。
仍有兴趣
但专家表示,在经济衰退和大选临近的情况下,双方仍有兴趣让这份经济协议发挥作用。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告诉美国之音:“特朗普政
府希望中国尽可能多地落实该协议的内容,展现他在贸易问题上比前几届政府取得了更多
成果。”
同时,美中贸易休战使中国官员能够专注于新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而不必担心更多关税
。
中国经济咨询公司策纬咨询(Trivium China)近日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政府希望不
惜一切代价维持该贸易协议。这是美中两国关系中唯一的亮点。”
尽管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加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仍在公开讲话中指出,中国愿意与
有意愿与北京合作的国家合作,包括“美国的州、地方和企业”。
习的表态是中国领导人在北戴河召开年度政策会议后发表的关于中国经济政策的首个重要
公开声明。他的言论表明,中国政府希望美国地方政府和商业加强游说,以避免或至少推
迟两国的全面对抗。
作为贸易协议的一部分,中国有机会通过购买农产品促进与美国中西部农业州的互动。此
前,北京曾与在中国有大量业务的美国企业保持良好关系,但这种友好关系已经随着这些
企业对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抱怨而大大减弱。
前景存疑
自协议签署以来,中国已采取措施向美国企业和农民开放市场,但其购买的美国产品尚未
达到实现今年贸易采购目标的一半,这可能威胁到美方维持协议的意愿。
美国农业部估计,截至9月30日的本财年,美国对中国的农业出口总额将达到140亿美元,
而第一阶段协议要求中国今年全年从美国进口价值366亿美元的农产品。
另外,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中国在今年前7个月从美国进口了价值99亿美
元的农产品,略高于目标的四分之一。
许多贸易专家表示,即使在疫情爆发之前,这一巨额购买目标也不现实。但政府的支持者
认为,中国更喜欢在美国收获季节购买,因为这个时候的价格往往是最低的。今年秋天的
大量购买将推动中国达到第一阶段的目标。
特朗普多次表示,如果中国不遵守承诺,他将采取行动。本月中旬,特朗普对记者说,“
我们在贸易协议方面做得很好,但我对中国的感觉和过去不一样了。”
专家指出,如果中国不再遵守协议,特别是随着美国大选临近,美国政府很可能重新征收
关税或增加额外关税,导致贸易再度成为两国对抗的焦点。
过去几周,特朗普政府采取行动,试图禁止中国社交媒体应用TikTok和微信进入美国,并
表示将对更多中国企业采取措施,这已经加剧了中国国内的不满。
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被问及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时表示,中国已“认真
落实协议”。
他还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双方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希望美方停止对
中国企业的限制措施和歧视性做法,为落实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创造条件。”
同时,在美中两国日益激烈的争端中,中国政府似乎已经开始为经济全面脱钩做好准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中国的大豆进口已成为两国贸易关系的晴雨表。中国政府已
在增加国内大豆产量并寻求供应多元化。
上周,中国提出与俄罗斯建立“大豆产业联盟”,并呼吁在大豆供应链的各个领域加强合
作,以深化与战略伙伴的经济联系。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标题选用"新闻",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