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印边境冲突细节曝光 专家:印度境况更窘迫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06-19 08:01:32
标题: 中印边境冲突细节曝光 专家:印度境况更窘迫
新闻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s://p.dw.com/p/3dzcT
作者:叶宣(综合报导)
中国和印度在两国边界发生致死流血冲突后,试图缓和局势,但又继续指责对方应承担责
任。在印度为死亡士兵举行葬礼之际,媒体披露了更多冲突的细节。
(德国之声中文网)
印度周四(6月18日)为在印中边境冲突中丧生的20余名印度士兵举行葬礼。与此同时,
据路透社报导,加勒万山谷的印度驻军保持高度戒备。
周三(6月17日),中国外长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就通了
电话。双方同意避免采取任何可能激化势态的步骤,以维护边境和平与稳定。印度外长呼
吁中方“重新审视其行动并纠正失误”,王毅则要求“印方对此开展彻底调查,严惩肇事
责任人“。双方都认为对方应为冲突事件负责。
流血冲突细节曝光
印度官兵的遗体将被运回他们各自的家乡,并在当地举行葬礼。印度总理莫迪周三表态称
,“士兵们在中国边境的牺牲不会白费……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印度都有能力做出相应的
回答。”
中国官媒对边境冲突的具体过程及伤亡数字闭口不谈,而印度媒体则披露了这场“未发一
枪一弹”,却造成数十人死亡的流血冲突的一些细节。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印度媒体报
导,冲突发生在海拔14000英呎的一条狭窄的山脊上,已是黑暗的夜间。
印度士兵在要求中国士兵从一个战略据点撤回后,想查看对方是否照做,遂发生了互殴。
在混乱中,一些印度士兵失足坠落山谷。双方士兵展开了肉搏,中方还使用了自制武器,
包括缠绕铁丝网的带刺棍棒。据印度媒体报导,中国士兵也有多人伤亡。
根据中印间1996年的一项双边协议,“任何一方均不得在实际控制线两公里内开火……进
行爆炸操作或使用枪枝或炸药狩猎”。
BBC援引印度军事专家阿贾伊‧舒克拉(Ajai Shukla)称,还有一些印度士兵失踪,印度
仍在努力,让他们从中方获释。另一名印度军方高级官员对BBC表示,参与打斗的有55名
印度士兵和300名中国士兵。
印度更敏感?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蔡晶在新华社旗下的《亚太
日报》撰文指出,“中印边界存在争议地区,两军部队在争议地区出现摩擦或冲突在所难
免,应属偶发事件,边境整体局势应当是稳定、可控,于大局无碍的。”但作者认为,在
中印边境问题上,印度“更为敏感”,表现在“一旦感受到来自边境地区的战略威慑或军
事压力,印度便可能采取冒进的行为加以试探并试图改变现状”。
中印之间的边界之争自上世纪60年代绵延至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理事、全球化智库(
CCG)副主任高志凯在接受德国之声电视采访时指出,中印边境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有历
史原因:印度想沿用英国划定的中印边界,而中国政府从未承认过麦克马洪线的合法性。
据蔡晶分析,目前印度面临着境内的疫情持续严重的压力,因边境问题带来的国家安全情
结又进一步催化了民族主义情绪。
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SWP)的南亚问题专家华格纳(Christian Wagner)此前接受德
国之声采访时认为,印度国内的反华情绪会将印度推向美国一边。
但蔡晶指出,印度“不应当寄望于在中美战略博弈中谋取现实利益。美国是在“美国优先
”的前提下拉拢和利用印度,对印度而言,既不是一个可信赖的“全面的全球战略伙伴”
,也不是一个会在印中关系上给予印度无条件支持和帮助的可靠盟友。印度在边境问题上
频频动作,不仅无益于印度战略筹谋的实现,反而会分散印度处理国内疫情、经济、民生
等主要矛盾的精力,使印度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受损。”
高志凯则认为,不幸中的大幸是,中印之间未发生交火。“从中国的角度看,当务之急是
冷静下来,避免激化。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都不希望发生战争,一场
战争对双方都将是有害无益的。我想最重要的是两国应该就和平解决边界冲突进行谈判”
───────────────────────────────────────
法国《观点》周刊:中印为何在喜马拉雅山发生冲突
https://is.gd/uSPiyq
作者:古莉
中国与印度军队6月15日在喜马拉雅山海拔4200米的加勒万河谷进行械斗。两个核大国的
流血冲突引发国际关注。印方宣布20名印军丧生,印度民怒沸腾,总理莫迪发誓不会让这
些军人白死。中国一方却出奇平静,官方未透露伤亡情况,媒体保持低调,非正消息称,
解放军40多人死亡。长久以来,中印互向对方声索部分领土,但长期以来,两国间的紧张
情势从未如此严峻。
法国《观点》周刊记者吕克-德-巴鲁奇(Luc de Barochez)6月17日发文说,中印是否正
走向一场喜马拉雅高原战争?两个亚洲巨人上演这场新悲剧的背景画面壮丽而悲伤:海拔
4300米,气温常在零下的加勒万绿色河谷被海拔超6000米的雪峰环绕着。这里与地球上三
个最不稳定的地区为邻:西藏,克什米尔和新疆(中国突厥斯坦)。
悲剧发生在6月15日晚。据印媒报道,当时两国数百名军人用拳头,石头,铁棍和镶满钉
子的棍棒械斗,造成印军至少20人死亡,包括一名军官,另有100多人受伤。中国对己方
伤亡情况依然保密,但若相信印度的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这场械斗中有数十人丧生。
危险升级
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追溯到1947年印度独立之时。原因是之前的大英帝国与中国从未在
喜马拉雅山这片不毛之地标出精确的界限。
1962年,印中边境冲突演变成一场短暂但致命的战争。加勒万河谷当时也是冲突现场。那
次战争以后,在中印漫长的边界线上,事故一直不断。不过,45年来,双方冲突都没有造
成人员死亡。6月15日的致死冲突是例外。
法国观点周刊写道,在1962年那场战争之后,虽然交战双方之间绘有一条实际控制线(
LOC),但对这条线的许多地方,两国对具体画线各自有不同的看法。双方也从未停止过
相互声索领土主权。比如,印度一直宣称中国控制的大块地区,特别是阿克赛钦(Aksai
Chin)地区,是印度的。阿克赛钦位于加勒万河谷东边,一条连接中国西藏和新疆的军用
战略公路从那里经过。中国一方则对印度认为自有的相当大一部分领土声索主权,特别是
不丹以东的阿鲁纳恰尔邦。
简易武器
中国与印度都是核大国。两国人口加起来超过地球人口三分之一。这些情况使双方任何冲
突升级都将危害世界和平。不过,从双方军人徒手或用简易武器攻击对方来看,德里和北
京都想把冲突升级限制在可控范围内。此外,数十年来,在实际控制线旁边巡逻的双方军
队,原则上,也都不带武器。
该文说,中国通常会寻求让中印边界保持平静,以便专注于跟美国竞争对抗,以及对台湾
和南海的野心扩张。
然而,从五月底开始在加勒万河谷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凸显了中国一种新的进攻性。这也
许是中国对印度近年来努力对其控制区增强影响力的反击。
特别是印度军人在加勒万河以西修筑了一些新道路,以方便印军的部署活动。正如一名前
印军情报负责人所说,中国人一直对印度努力巩固在该地区的存在非常敏感。美国汉学家
,麻省理工学院(MIT)安全研究计画主任泰勒·弗雷维尔(Taylor Fravel)则表示,“
不排除中国将印度在边境的活动视为新德里试图改变现状。而印度却相反,认为自己正在
努力巩固现状。”
莫迪和“印度教徒优先”
其实这并非是一场误会。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是“印度教第一”
的意识形态信徒,在他治下,印度民族认同的张力导致新德里发布有争议地区的新地图,
声称阿克赛钦高原是印度的一部分。北京将此举看做是一种挑衅。
此外,在美国和中国即将发生新冷战之际,美国希望印度加入“反中国阵线”,可能会增
加北京对德里的防范,尽管印度领导人试图与特朗普领导的征讨保持距离。
该文说,在中国官方没有解释的情况下,人们只能猜测。Covid-19疫情大流行是否对这次
中印边界冲突的升级起到作用?Taylor Fravel认为起到了作用。他说,在经济急剧衰退
,管理疫情遭批评,与其他大国关系恶化之际,中国领导人可能感觉需要在国家主权问题
上展现一下自己的力量。
印度领导人莫迪通常会很快利用同胞们的民族主义情绪。但中印之间日益严重的不平衡对
北京有利。这只会促使莫迪更加谨慎。中印之间的经济和国防差距明显:中国每年GDP近
14万亿美元,印度不到3万亿美元。中印的军费开支在30年前大体相当,现在拉开了距离
。据瑞典专门机构西普里(Sipri)估计,现在中国年军费达到2600亿美元,印度只有710
亿美元。所以从军事上讲,印度军队已经没有重量。
───────────────────────────────────────
客座评论:中国会向印度开战吗?
https://p.dw.com/p/3dy6f
作者:邓聿文(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
   同主编)
鉴于目前的中印边境冲突,政治时评人邓聿文认为,如果说中印开战在过去基本不可能的
话,现在则不排除,但中国不会主动开第一枪。这场印中冲突中,一个隐形的第三者就是
美国。
(德国之声中文网)
6月15日,两国在加勒万河谷地区发生的严重武装冲突已造成印方20名军人丧生,包括一
名军官,中方没有透露死伤人数,印媒说中国伤亡45人。这是自1962年中印战争以来双方
首次出现士兵死亡的武装冲突,对两国政府尤其印度政府的政治压力骤增,总理莫迪已公
开表示,印度士兵不会"枉死";印度将捍卫"每一寸领土,每一块石头"。
双方互相指责是对方挑起了冲突,真实原因有些扑朔迷离。中国官媒说是中国军队在边境
线中方一侧周一夜间修筑工事,印军越线阻止从而引发混战。印方说法是中国官员在本周
一双方的军长级会谈中侮辱了他们。
抛开以上说法不谈,此次中印军队对垒的一个更大诱因,是中国要挫败印度在争议地区加
强军事设施建设提高军事能力的努力。有消息说,印军今年早些时候沿着加尔万河谷修建
一条通往一个偏远空军基地的公路,虽然该公路完全在印度境内,然而中国担心它会改变
中国在争议地区的军事优势。这也是这两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关系的一个真实写照
:表面"友好",暗地里猜疑,公然较劲,互不相让。
不能忘怀的历史
对印度来说,1962年印中一战的惨败始终是一个不能忘怀的历史情节,就好像中国始终不
能忘怀日本的侵略一样。近10年来,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两次执政,经济取得快速发展
,这大大助长了印度民众和莫迪本人的民族"自信心",在2017年的印中洞朗对峙中,印度
政府对中国就寸步不让,最后逼得中国停止修筑工事,军队后撤才和平收场,危机解除。
印度在此事件中尝到甜头后,认为只要对中国展现足够强硬的立场,中国政府最终在权衡
利弊下会后退。
所以这次印军被指进入中国实控线(不管原因是印度宣称的中国官员侮辱了他们还是中国
宣称的印度要阻止中国修筑工事),很可能要重演洞朗一幕,测试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底线
,为两国军长级别的会谈增加筹码。现在不清楚是前线印军指挥官擅自决定越过中国实控
线还是印军方下令或者干脆是莫迪本人命令这样做的,但想来不大可能是前者,莫迪亲自
指令的可能性也很少,因为两军正在谈判,事情尚未到要他亲自做出这个决策的地步。最
有可能的是该指令来自军方上层。印度军方评估,鉴于目前的中美对抗,国际大的形势对
印度有利,因此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制造危机有助印度在谈判桌上占据优势。
冲突中隐形的第三者
在印中武装冲突中,一个隐形的第三者就是美国。事实上,整个中国的对外关系都不能排
除美国因素的影响,但相对于其他国家,美国因素在印中关系中,对印度尤其有益。美国
印太战略拉拢的主要对象就是印度,致使印度能够充分利用美国来抗衡中国在南亚的渗透
。美中贸易和科技战也使得相当部分外资企业将生产线和供应链转移到印度,助印度经济
快速增长。美国对印度的扶持直接强化了莫迪政府的"自信",认为印度乃全球政治的一支
重要力量,可以和中国扳扳手腕。所以印度舆论包括军方,不时出现和中国再来一战的声
音,以洗刷62年失败之耻。美国在疫情有所好转后,最近派三艘航母重返亚太,聚集在中
国周边,更有可能强化莫迪政府和印度军队对中国的强硬立场。
尽管中国政府被国际舆论批评好战,但在中印争议领土,中国态度虽然亦强硬,可客观来
看,它还真的不希望出现对抗,尤其发生战争,因为中国政府现在全力对付的是美国及其
西方盟友,不愿在这个接骨眼上,节外生枝,打破已有部署。毕竟印度也是一个和中国实
力相当的大国,虽然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印度不占主导地位,如果两国因领土争议牵扯
中国过多精力,特别是在某个时段成为主要外交问题,对中国将得不偿失。
然而,事情的麻烦也在于,印度于中国也不是可以忽视的。尽管中国的战略优先目标不是
印度,但后者对准的却是中国。两国争夺的边界问题虽因大部分处于无人区而没有实际的
经济价值,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也构不成对中国实际的军事和安全威胁,可它涉及民族情
感、民族自信心,因此处理不好,将直接损及习近平的个人权威。而习的权威构成他统治
中国的重要基础,如果习的权威在同印度的武装冲突中受损,甚至被民众认为损害了中国
的国家利益,那么很可能会导致某些不可知或不可控的事情发生。
支配中印关系的一种社会心态
在中印关系中,还必须关照一个现象,即中国民众中普遍存在的对印度的轻视,这是支配
中印关系的一种社会心态。洞朗事件如果就事论事,中国其实并没有损失什么,甚至考虑
到外交形势,避免一场战争的发生,对中国还利大于弊。然而,民间舆论认为中国输了,
原因就在于这种普遍瞧不起印度的心态,认为中国不应该对印度让步,在民众看来,中印
就好像两个不同级别的拳击手,中国是那个重量级的拳击手,印度是那个轻量级的拳击手
,前者本可轻而易举击败对方,却对对方让步,让印度得寸进尺。那么这个失败的责任无
疑出在中国政府尤其习近平身上。这对习的权威是有损害的。
习如今又面临同样情形,在中印争执中"软不得",一软就会被民众认作外强中干,虽然有
时强者的"软"从长远考虑未必对国家不利,然而被民族主义激化的大众是不看长远的。"
硬"对民众来说虽然看起来爽,可没有足够势力支撑的"硬",效果会适得其反。中国目前
的情况就有点这样,对印度很难"硬得起",一硬会使中国限于两面作战的困境。
如前所述,中国当下的"主题"是如何应付美中冲突和对抗。在这个主题下,其他都是次要
的、枝节的问题,要对抗美国,就需减少和搞好同其他大国的关系,若过去有矛盾尽量压
下或消除矛盾,不能再去制造新矛盾或升级已有矛盾。印度显然看准了这点,显得有点有
恃无恐,目的就要逼中国在边境争议中作出更大让步。假如中国为惩罚印度而升级武装冲
突,向印度开战,就公开制造了一个敌人,让印度完全倒向美国,这于中国的整体战略环
境是非常不利的。这还不考虑在山地高原作战,军事上是否有绝对必胜的把握。
习近平不会主动寻求同印度开战
在军事专家看来,中印军事力量的对比,中国可能胜在武器装备比印度强,劣势是补给线
长,同时高原作者部队没有印度人数多;印度胜在山地作战部队战斗力强,补给线短,劣
势是首都离边境太近,在中国的轰炸范围内。另外,高原作战不能不考虑气候问题,但气
候对中国的影响比印度大。因此一般的看法是,如果战斗在短期内结束,对中国有利,若
拖长,中国就很不利。可想而见,战争一旦打响,印度会尽量让战事延长,而且美国很可
能在军事上帮助印度抵抗中国攻击。即使最后双方打成平局,于印度可谓报了当年一仗之
仇,民族士气会大涨;于中国士气会衰落,因为中国本来是可能打赢的。此外,还要考虑
战事拖长,台湾会不会趁之独立的问题,台湾若独立,又会引发一连串的国际政治反应,
将远远超出中国的掌控能力。
因此,中国政府和习近平不会主动寻求同印度开战。这在西部战区的声明中表明了这点,
在谴责印度军方挑起事端后,声明只是要求印方严格约束一线部队,立即停止一切侵权挑
衅行动,与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对话会谈解决分歧的正确轨道上来。那么,印度是否会主
动挑起争?也不会。尽管有美国的政治支持和可能的军事帮助,但毕竟也存在打不赢的概
率,若战败,不但报不了62年之仇,鉴于印度内部的种族、教派冲突和地方的分离倾向,
很可能国家会出现分裂,另外,也要防巴基斯坦偷袭。所以莫迪和印度军方在印度士兵牺
牲这件事上,虽态度强硬但也对和平解决争端保留一席之地。
然而,不排除双方前线官兵因高涨的民族情绪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或者铤而走险。假如这次
双方不是用原始的石头木棍等而是有人在情急之下开枪,事情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很可
能出现一场小规模的战斗,再由小规模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争。但难以保证下次还会这样。
尤其对印度来说,新冠疫情导致1亿多人的失业和经济困难,从莫迪、国防部长到反对党
再到国内舆论,民族主义的悲情被鼓动渲染起来,有消息说,印度军方已把开枪的权力下
放到一线边防部队,让他们相机行事,这就极可能触发战争。所以,中印战争是否会打响
,更大可能取决印度的表现和反应。前面讲了,鉴于中国面对的国际局势,中国虽不会主
动开第一枪,然而为了在公众面前不能对印度的挑衅显得过软,中国政府很可能会采取战
争之下的某种高强度施压方式,但这又会刺激印度做出过度反应,反过来激化中方情绪,
从而螺丝上升引爆战争。
───────────────────────────────────────
印度王牌边防军遭全歼?配备“狼牙棒”的解放军 在喜马拉雅山打赢了什么部队,又是
怎么打赢的
https://www.storm.mg/article/2780115
李忠谦 2020-06-19 19:42
https://i.imgur.com/QEljbK4.jpg
在6月15日中印冲突中丧命的比哈尔军团第16营营长巴布。大图是印度指控解放军使用的
攻击武器。
中国与印度的边防部队15日晚间发生严重流血冲突,双方据传都有人员伤亡,但仅有印方
证实至少20名官兵阵亡,中方至今没有公布伤亡数字。根据印媒报导,10名遭到俘虏的印
军官兵18日被中方释放,其中包括1名中校与3名少校,如果加上15日阵亡的指挥官巴布上
校,印方在这场冲突中似乎真的溃不成军。
经常公开解说军情的中国海军少将张召忠,宣称巴布上校(Santosh Babu)是“16比哈尔
步兵团”的团长,这让许多中国小粉红都乐不可支,认为自家解放军在喜马拉雅山上灭了
一个团。而且根据印度媒体的报导,双方在这场冲突中都没有开枪,而是用拳脚、石块跟
冷兵器分出胜负,中国网友甚至宣称比哈尔团在此役之前未尝败绩,遇到解放军竟被“灭
团”、“连团长都被干掉”,还有人说“这是进犯中国的必然下场”。
https://i.imgur.com/I0EuaT4.jpg https://i.imgur.com/NS6wXyJ.jpg
https://i.imgur.com/kakCpAo.jpg
中国网友对中印冲突的点评。
虽然中国政府没有公布冲突细节,但按照印度媒体的报导、以及印军官兵遭到俘虏的现实
,印军确实在6月15日的冲突中落居下风。但要说解放军“歼灭印度王牌边防部队”,实
在过于夸大,因为巴布并非比哈尔团团长,至于所谓“灭团”,也只不过是解放军以人数
与武器优势,杀伤与击毙了约百名印军官兵,而且中方也有数量不明的死伤,根本谈不上
“歼灭”二字。
这场45年来中印最严重的军事冲突,虽然造成人命伤亡,印度许多城市也出现了反中抗议
、甚至焚烧习近平照片泄愤,但双方其实进行了多轮谈判,遭到俘虏的印军已经获释,印
度军方也发表声明“没有任何士兵失踪”。《印度报》(The Hindu)则说中印将领已达
成协议,但双方对外则表现得更为强硬,屡屡相互警告对方不可侵犯主权。这个内冷外热
的局面是不是会让中印关系全面恶化,目前仍有待观察,不过一个有助于了解这场冲突的
问题是:“比哈尔团”(Bihar Regiment)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比哈尔团第16营营长为何阵亡?
最简单的答案是,比哈尔团拥有23个正规军营、4个国家步枪队营(Rashtriya Rifles)
、2个预备营。比哈尔团的指挥官是辛格少将(Tejbir Singh),在这次冲突中罹难的巴
布,是比哈尔团第16营的营长,也就是比哈尔麾下的29个营之一。所以真要“歼灭”比哈
尔团,中国边防部队还有28个营需要“处理”。况且冲突当天巴布只带着几十人督促中方
撤军,根本不是正规作战,从约百人死伤的结果看来,16营的大部分实力也未受影响。
不过比哈尔团在印度军队中,确实是一支战功赫赫的老牌部队。印度的“团系统”继承英
军体系,团不只是一个作战单位,也负责招募与训练。由于一个团的士兵通常会从特定地
区进行招募,所以有不少团名就直接用地名称呼。顾名思义,比哈尔团就是从印度东北部
的比哈尔邦募兵因而得名。
印军的团与英军的团一样可大可小,比哈尔邦则是拥有29个营的大团,1941年在二战期间
组建后(一开始仅有两个团),除了在印度战场对抗日军,二战后更多次与巴基斯坦交手
,可说战功显赫,但比哈尔团既非特种部队,也完全不是印度陆军的什么“王牌军团”。
目前比哈尔团的团本部设立在距离这次中印冲突地点(喀什米尔在印度西北部)非常遥远
的比哈尔邦,主力部队根本没有应战。
印媒说法
根据《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 Times)的报导,印方15日派出一支约50人的部队前
往中印边境,根据先前双方的协议督促中方撤军。但印方发现中国军队位于印度领土侧的
帐棚与观察哨均未撤收,在印方试图拆除时便发生冲突,两军也陆续增援,大约600人加
入的肉搏战甚至延伸到邻近能俯瞰河流的狭窄山脊,负责指挥部队的巴布上校,就是因为
中国军队以棍棒及石块袭击,不幸罹难。
《印度斯坦时报》说,中国军队虽然没有使用枪械,但他们拿着缠绕铁丝、钉著铁钉的木
棍或金属棒追打赤手空拳的印度官兵,造成严重伤亡,许多人甚至因此在黑暗中不慎坠崖
、落入河中。除了包括巴布在内的3名官兵当场阵亡,后来撤回后方的17名伤兵,因为在
高海拔地区落入冰冷河水,最后也失温不治。总的来说,比哈尔团第16营是遭到袭击,而
且据印媒说法,完全是赤手空拳对上解放军的铁棒、木棍、石块等兵器,而且撤退时还被
追击,多人坠入河谷。
中国网传
此外,一份疑似由现场解放军撰写的事发经过近日在中国网站热传,或可作为两军对阵细
节的参考。这份资料显示,巴布15日下午带一队人马越线到中方施工工地交涉,理由是“
在该地点施工违反了脱离接触的共识”,中方一开始不予理睬。期间印军在对峙交涉时与
装备狼牙棒的解放军工兵部队发生冲突,巴布上校受重伤(疑似被兵工铲击破头部)被紧
急送回,其余印军士兵被中方控制。
当天傍晚传出巴布身亡,印军一名少校带着一大批手持棍棒的士兵又来到中方施工点,打
伤中方2名施工人员。中方大部队200余人携带铁棒、伸缩棍、盾牌、铁锹兵工铲赶来助阵
,双方爆发激烈冲突。由于装备、人数和士气相比悬殊,造成印军死伤严重。印军溃逃后
,中方在高处向他们丢掷石块,印军多人坠落谷中。中方旅长下令停止冲突后,以陆航直
升机接走伤员,印军则摸黑以人力顺着加勒万河下游搜寻伤员,其余人在海拔五千公尺的
严寒高原徒步走回营地,最后才会传出冻死17人。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标题选用"新闻",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作者: ctw01 (0000)   2020-06-19 11:09:00
从印中战争到台独恐怕还有点远呢 除非真把中共国打崩了...印中边境军力上印度有全球最大规模山地部队占优 但地形则中共占优...边界第一线中共兵力仅两万左右 对面是印度近十倍军力但若调动西藏一带解放军二线其他部队 则也有近20万兵力
作者: tcancer (Vairocana)   2020-06-19 12:46:00
感觉有几会看到两方在五千米高地结方阵对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