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06-02 23:57:55标题: 中印对峙进一步升级 两国大幅增兵加勒万河谷
新闻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2889893
安巴拉桑・埃希拉扬(Anbarasan Ethirajan)和维卡斯・潘迪(Vikas Pandey)
BBC记者
https://i.imgur.com/bTx28Bz.jpg
印度修建了一条数百公里长的公路,用于连接一个2008年重新启用的高海拔空军基地。
(Press Information Bureau)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的军队正在喜马拉雅山脉高海拔处陷入紧张对峙,在寻求进一
步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对峙可能升级。
印度媒体援引官员的话说,数千名中国军队士兵强行进入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拉达克(
Ladakh)的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印度领导人和军事战略人士显然感到震惊。
报道称,5月初,中国军队在被印度视为其领土的几公里范围内搭建帐篷、挖掘战壕,并
开入重型设备。在此之前,印度修建了一条数百公里长的公路,用于连接一个2008年重新
启用的高海拔空军基地。
在新德里的观察人士看来,中国发出的信息似乎很明确——这不是一次例行入侵。“情况
很严重。中国人已经进入了他们自己曾接受是印度属地的地区。它彻底改变了现状,”曾
在军队中担任上校的印度军事专家阿贾伊・舒克拉(Ajai Shukla)说。中国有着不同观
点,称是印度改变了现状。
印度媒体报道称,双方士兵在拉达克至少发生过两次冲突。士兵们通过石头、木棍进行战
斗。据报道,至少有三个地点发生了对峙:加勒万河谷、基阿姆温泉和南面的班公错。
印度和中国共有超过3440公里(2100英里)长的边境线,并有大量领土争议。两国边境巡
逻人员经常发生冲突,偶尔会发生混战,但双方都坚称40年来没有发射过子弹。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两支军队,两国的军队在很多地方都沿着中印实际控制线对峙。河
流、湖泊和积雪的变化意味着两国士兵之间的界线可能会改变,因此他们经常发生近距离
对抗。
目前的军事紧张局势不仅限于拉达克。双方士兵在位于中国和印度东北部锡金邦交界的纳
库拉(Naku La)也进行了对峙。有报道说,上个月他们曾发生冲突。
尼泊尔最近也发布了一份新地图,指责印度通过修建一条连接到西藏的道路侵犯了其领土
,这引起了印度和尼泊尔之间的口角。
为何现在紧张局势加剧?
原因有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战略目标的冲突。双方都在指责对方。
“传统上和平的加勒万河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因为这是实控线距离印度沿着什约克河
(Shyok River)修到斗拉特别奥里地(Daulet Beg Oldi)的新道路最近的点。斗拉特别
奥里地是拉达克地区的实控线沿线最偏远、最薄弱的地区,”舒克拉说道。
印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似乎激怒了北京。
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明确表示:“加勒万河谷地区是中国领土,当地的边境控制情
况非常明确。”
“根据中国军方的说法,是印度强行进入了加勒万河谷。因此,印度正在改变实控线沿线
的现状,这激怒了中国,”成都世通研究院执行院长龙兴春博士说。
另一家智库美国威尔逊中心(Wilson Center)亚洲项目副总监迈克尔·库格曼(Michael
Kugelman)表示,这种对峙并不常见。他补充称,中国“大规模部署兵力是一种实力展示
”。这条公路可以提高德里在发生冲突时迅速运送人员和物资的能力。
过去一年,双方在其他政策领域的分歧也在不断扩大。去年8月,印度争议性地决定结束
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有限自治权,并重新绘制了该地区的地图。新的由联邦政府管理的
拉达克地区包括阿克赛钦(Aksai Chin),印度声称对该地有主权,但被中国实际控制。
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党印度人民党高层也一直在讨论夺回巴基斯坦实控的克什米尔。
喀喇昆仑公路(Karakoram Highway)作为一条战略公路,贯穿这一地区,将中国与其长
期盟友巴基斯坦连接起来。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北京向巴基斯坦的基础
设施——即所谓的中巴经济走廊(CPEC)投资了约600亿美元(480亿美元)。
这条高速公路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南部瓜达尔港货物来往的关键,该港口使中国在阿拉伯海
有了一个立足点。
此外,在今年中国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印度便禁止了所有医疗和防护设备出口,以支撑其
库存,中国对此感到不满。
风险有多大?
“我们经常看到两军越过实控线,这是相当常见的,这类事件一般在地方军队层面就能得
到解决。但这一次,集结的规模是我们所见过的最大的一次,”前印度外交官、熟悉拉达
克和中印事务的专家史托布丹(P Stobdan)说。
“对峙发生在一些对印度很重要的战略地区。如果班公错被占领,拉达克就失去了保卫。
如果允许中国军队在战略要地什约克河谷定居,那么就可以进驻努布拉河谷(Nubra
Valley),甚至是锡亚琴(Siachen)。”
这似乎是一次情报失误,让印度又一次措手不及。据印度媒体报道,当中国迅速将一处军
事演习中的人员和装备转移到边境地区后,印度士兵在人数上处于劣势,并被包围。
这在新德里拉响了警报,而印度的回旋余地有限。它可以试图通过对话说服北京撤军,也
可以尝试用武力将其赶出。但这两个选择都不容易。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从技术上讲,它优于印度。他们的基础设施非常先进。在
财政上,中国可以转移资源以实现军事目标,而印度经济近年来一直面临窘境,新冠疫情
危机使局势更加恶化,”阿贾伊·舒克拉说。
接下来呢?
历史为印度提供了艰难的教训。在1962年与中国的边境冲突中,印度遭受了耻辱性的失败
。印度说,中国占据了其3.8万公里的领土。过去三十年来的几轮谈判都未能解决边界问
题。
中国已经控制了拉达克以东更远的阿克赛钦地区。印度声称拥有主权的这一地区对北京具
有重要战略意义,因为它连接着中国的新疆和西藏的西部。
2017年,印度和中国在中印和不丹三国交界的洞朗(都克兰,Doklam)高原发生了持续两
个多月的类似对峙。
印度反对中国在不丹声称拥有主权的地区修建公路。中国人立场坚定。印度媒体报道称,
六个月内,北京已经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全天候军事基地。
这一次,谈判也被视为唯一的出路。如果爆发军事冲突,两国都将损失惨重。
“中国无意加剧紧张局势,我认为印度也不希望发生冲突。但情况取决于双方。印度政府
不应该被民族主义媒体的评论所引导,”龙兴春博士说。“两国都有能力通过高级别会谈
解决争端。”
中国媒体几乎没有对边境问题进行任何报道,这被解读为一个寻求谈判途径的可能信号。
化险咨询(Control Risks)副总监普拉特尤什・拉奥(Pratyush Rao)表示,避免军事
升级,而把重振经济放在首位,显然符合双方的利益。“必须承认的是,两国在维护有争
议的边境地区相对和平与稳定方面,有着不错的历史。”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标题选用"新闻",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