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05-15 08:19:19标题: 世界报:要让它输,中国的“软实力”
新闻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s://reurl.cc/WdOrE5
作者:古莉
武汉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之际,北京将口罩出口到全球各地,并借机输出中国“软实力”,
却未得其功,适得其反。因为梦想着一个“中国的世界”的习近平,没办法使北京模式适
应地球其他地区。
法国《世界报》驻中国记者勒梅特(Frederic Lemaitre)5月11日撰文指出,当北京炫耀
拯救世界,向130国运送将近280亿个口罩之际,中国的国际形象似乎并未从中受益,而是
相反。所以中国不高兴。
中国科学院最近的一篇文章谈到,“中国受到攻击,如何更好应对”,并且指出,中国现
在在西方引起“敌意”。另一份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的报告的描绘得情况更暗淡。该报
告指出,自1989年天安门屠杀以来,全球反华情绪从未像现在这样高涨。据路透社透露,
这篇向习近平提交的报告不排除美中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
中国通们批评的最激烈
甚至在中国外交最关注的非洲大陆,中国也未能免遭攻击。四月初,非洲人在广州遭遇种
族歧视事件,持续在非洲引发激烈反应,在尼日利亚尤甚。
另一个令人不安的迹象是,在北美和欧洲的社交平台,许多年轻时曾对中国着迷,去中国
生活和学习汉语的中国问题专家们,如今成为批评中国最激烈的一群。
世界报说,其实,当下的地缘政治局势罕见地对中国有利:美国总统已经毫不在乎自己的
国际形象,印度正在经历惊人的民族主义自我封闭,欧洲自顾不暇地挣扎着,俄罗斯已经
没钱实现自己的野心。
让你惊奇 却无好感
中国凭借经济成功向世界推介自己的模式。中国还有一个工具箱,那就是“一带一路”全
方位投资计画和与之相配的巨量财务资源。
可是,正如澳大利亚驻北京(2007—2011年)大使杰夫-拉比(Geoff Raby)在2019年夏
季的《外交事务》杂志上所言:“中国没有软实力”。更确切地讲,它没办法引起人们的
好感。您可以欣赏中国的经济和技术成绩,却不想要那里的生活方式,更不愿意在那里生
活。也就是说,中国被欣赏,却不吸引人。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9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在33个国家中,有
21个国家的民众认为美国的形象比中国好。仅有7个国家情况相反。在亚太地区,中国更
多被视为是威胁而不是盟友。如果说,唐纳德·特朗普的受欢迎程度处于最低水平,那么
,习近平也无法从特朗普的最低民意中获得任何好处。
智库研究人员表示,实际上,对其中一位领导人缺乏信心,经常会导致对另一位领导人也
缺乏信心。在答案能说明问题的24个国家中,有18个国家的国民既不信任特朗普也不信任
习近平。只有在俄罗斯,习近平的受欢迎度才明显超过特朗普。
怎样解释这个情况?最先提出软实力概念的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奈尔 (Joseph Nye) 表
示,在社交媒体时代,“信誉是最稀缺的资源”。那是麻烦所在。
巨资海外宣传为党叙事
澳大利亚驻北京大使杰夫-拉比指出,北京用数十亿美元在海外提升自己的形象,是中国
最大的浪费之一。他说,问题的症结是,这些钱被用于为中共党的叙事服务。这个做法尤
其导致了孔子学院的失败。利用文化进行宣传,甚至进行间谍活动,就失去了一切信誉。
于是,许多国家都公开表示敌意。
另外,北京咄咄逼人的进攻外交对于提升中国的形象也没有好处。试想,一个国家的外交
官被称为“战狼”,怎能不让别人害怕被它吞噬掉?
“中国世界”的梦想
但问题无疑是更深层的。非盈利组织“国家亚洲研究办公室”的中国问题专家娜德吉·罗
兰(Nadege Rolland) 4月27日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介绍说,甚至在中国内部,中国共产党的
思想体系也变得很难描绘。这个体系混合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民族
主义和儒家思想元素”。不过,有个主题明显是在习近平上台后浮现的:中国特色论。习
近平主张通过向世界推介一种文化,独特历史,独特民族,来证明没有任何外来的经济和
政治发展模式适合中国。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决定中国走什么道路。
在这个“特色”名义下,任何基于“非中国”价值观,对中国国家进行的批评,都将受到
惩罚。美国篮球俱乐部的经理不幸因支持香港民主派,导致整个NBA遭中国抵制。
在中国之外,北京的行为也让人看不太明白。法兰西公学院教授程艾兰(Anne Cheng)在
"Pandemie et mondialisation a la chinoise"(大流行与中国式全球化)一文中指出:
在过去40年,从文革结束脱离毛时代开始,我们从“世界上的中国”,变成“中国与世界
”,最后变成“中国就是世界”:这一圈循环结束后,中国再次宣称自己就是“天下”,
又回到20世纪初之前的提法。所以,梦想“中国的世界”的习近平,无法使他的模式适应
地球其他地区。
───────────────────────────────────────
中国国际形象为何遭遇滑铁卢
https://reurl.cc/xZ39EN
作者:安德烈
北京在向世界输出了无数应对新冠疫情急需的口罩,但是这些举措并没有能够改善中国在
世界的形象。个中缘由,战狼们或许也有苦衷?
加拿大安格斯里德研究所一份最新调查显示,只有百分之十四的加拿大人对中国持正面态
度,超过五分之四的加拿大人说,中国政府对新冠疫情报告不诚实。而在日本,对中国的
好感度只有22%。皮尤研究中心刚刚公布的报告显示,世界许多国家对美国抱有好感,但
对中国持负面评价。美国周三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大部分受访美国人认为中国政府需对
新冠病毒的传播负责。
法国‘世界报’报道,中国可能也感到困惑,北京吹嘘要拯救世界,向世界130国寄出280
亿只口罩,但是不但没有获得赞美,反而形象更加暗淡。人们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在社交
网络上,众多青年时代学习中文,被中国以及中国文化吸引的北美以及欧盟的专家,现在
成了北京最严厉的批评者。
在损害中国形象方面,诸多观察家认为中国的外交官起到了事实上一马当先的作用。这些
外交官们使用的粗鄙的语言,挑衅的动作,引起的是一种恐惧。中国的这种战狼外交丝毫
无助于改善中国的形象,
加拿大‘环球时报’报道,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鲍达民上周在加拿大国际理事会上很直白地
表示,北京的行为破坏了中国本身在全球的软实力。他指出,中国现在累计的是“负面”
软实力。中国的外交官威胁要抵制澳大利亚,给欧盟一些国家赠送了口罩大吹大擂,而欧
盟在中国疫情最严重时赠送的医疗物资却要欧盟千万别提。加拿大前驻中国大使赵朴对此
评论说,中国咄咄逼人的外交大军反而使得北京和世界其他国家疏离。这种所谓的“战狼
”外交手段,甚至让过去举棋不定的欧洲国家因此反感。
中国经济上取得了成功,中国还有一个无所不包的投资工具—一带一路,但是法国‘世界
报’引述澳大利亚前驻中国大使芮捷锐指出,“中国没有软实力”,精确地讲,中国无法
让人觉得可爱。人们可以欣赏中国的经济成就和技术进步,但一点都不欣赏中国人的生活
方式,更不用说去中国生活。
战狼外交言论之张狂,中国驻瑞典大使桂友友当属一绝。瑞典与中国的关系急转直下,瑞
典关闭所有孔子学院,不能不说与这位一再向瑞典无理施压的中国大使有关。中国长期囚
禁香港铜锣湾书店书商桂民海,瑞典一再要求中国放人,中国居然声称被其剥夺了人身自
由的桂民海自愿放弃瑞典国际加入了中国国籍。1月份,瑞典电视台专访桂友友大使,他
威赫瑞典媒体不要批评中国,形容瑞典媒体犹如48公斤轻量级拳击手,想挑衅86公斤的中
国重量级拳击手,等着瞧吧。瑞典外交部1月21日召见这位大使,瑞典外长指责他的言论
是“令人无法容忍的威胁”。
对于这种“愈战愈远”的战狼外交现象,中国的一些学者也开始忧惧。香港‘南华早报’
报道,北京当局通过一些自媒体和官媒宣传中国抗疫优势,在中国外交系统与官媒带动下
,中国正兴起新一波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者时殷弘上周在学校的一
次线上座谈会表示,这种做法原本是要凸显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中国在抗击全球公
共卫生危机中的领导地位,但实际上问题复杂得多。这位学者认为,外交系统和官媒未能
体察这种复杂性,做法上有欠深思熟虑,急切和高调的手法导致事与愿违,反而加深了中
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鸿沟。时殷弘认为应尽快改变方式,以降低逐渐高涨的反中情绪。南
京大学中国南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朱锋5月10日在本校一次线上座谈指出,上述战狼
手法加剧了北京和华盛顿的紧张关系。他呼吁当局缓和这一紧张情势,调整外交政策。
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学者Antoine Bondaz认为,部分中国外交官的言行很明显收到了反效
果,可谓“自杀式公关”,他认为北京鼓励这样做,反映了当局的不安全感。在法国汉学
家、香港浸会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学系高敬文教授看来,北京到处迫使人们接受他们的观
点,“中共的宣传大拍卖既摧毁了他要表达的信息又摧毁了信息的可信性”。
纽约时报引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谢淑丽分析,北京鼓励中国
外交官表现得好斗。她说,将赵立坚提拔为发言人的做法,以及他关于美军的言论,“向
中国国内的所有人发出信号,表明这是官方路线,因此具有扩音器效果”。她还指出,这
也让任何谈判都变得更加艰难。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标题选用"新闻",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