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以后的世界尚未到来,我们在混乱中发现新常态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0-05-07 07:20:32
标题: 世界报:以后的世界尚未到来,我们在混乱中发现新常态
新闻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s://reurl.cc/WdN6Ok
作者:古莉
标注日期5月7日的法国《世界报》刊出专栏作家希尔薇-考夫曼(Sylvie Kauffmann)的
文章说,疫情以后的世界还未到来,但现在也不是以前的世界了。在疫情前后两个世界之
间的混乱中,“新常态”的代码已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新常态出现
考夫曼说,自从COVID-19病毒占领我们的世界,我们一遍又一遍告诉您:世界将分为“以
前的世界”和“以后的世界”。大家在辩论“以后的世界”会怎样。那肯定是基于虚构和
假设的辩论,所以更激动人心。
然而,在“以前”和“以后”两个世界之间的暂时混乱中,出现了一些元素,就像美国人
所言,形成了一种“新常态”。没人知道这个新常态会持续多久,但它跟“以前的世界”
已经不一样了。
最明显的改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戴口罩,与他人保持距离,用眼睛微笑,不再互
相碰触。
人们在谈论这次危机时,常提到2008年金融危机,因为那次危机重创了经济。其实那是误
导,应该提的是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及其后果。在911恐怖袭击后,工作场所都加强了安
全措施,个人出入需要卡出入,飞机场采取了繁琐的安检程序。
当时人们说,应该习惯这个“新常态”,应该控制自己对恐怖主义的害怕,就像现说,应
该控制对病毒的恐惧情绪。
病毒让自由降半旗
不过,克服恐惧的方式有所不同。比如2015年11月13日在巴黎发生针对咖啡吧,餐厅,戏
院,体育场系列恐袭后,人们克服恐惧,挑战恐怖分子的办法,就是在露天咖啡挤坐在一
起。那一次我们的防御是不改变生活方式。而今天,我们的防御却是改变一切:告别拥挤
的咖啡吧,告别聚会吃喝交际,告别音乐会和夜店,告别集会示威和疯狂的体育场。这一
切,要等克服了恐惧,才能恢复。
过去,我们张扬这些自由,是要反对那些想侵犯自由的人,而如今,为了保护自己,我们
把这些自由降了半旗。
至于统治者们,他们都眼看着自己六个月前的计画灰飞烟灭,也不知道这个过渡期会把他
们引向何方。
在法国,总理菲利普4月28日将他的平衡路线概括为:“保护法国,但不让它停滞到引发
(经济)崩溃”。
政府需在公民健康和经济之间寻找平衡,避免让健康毁了经济,或让经济毁掉健康。
疫情模糊了一切定位:在工作中,看不见的病毒,变得最显眼;在政治上,健康,团结,
信任,成为最高价值观。以前,福利经济曾被严肃的人批评嘲笑,而现在它被认为是好东
西。
国家据说正在卷土重来。但要看是什么样的国家,是一个让地方的倡议存活下去,并支持
私营部门的灵活而敏捷的国家;还是官僚重压之下的国家,千层行政文件在危机中,给很
多紧急行动扯后腿那种国家。
大国栽了 小国翻身
国家也在国际舞台卷土重来。但那里有惊喜!那是小国翻身。世界大国都遭疫情冲击:中
国是病毒的发源地,美国打破了死亡记录,俄罗斯感染人数迅速飙升,巴西已完全失控。
在欧洲大国中,除了预先准备较好的德国之外,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全都遭受打
击。西班牙在大灾中挣扎之际,小邻居葡萄牙,反应迅速,采取预防措施,生产足够的检
测工具,测出感染者,实施隔离,限制了病毒的传播。
爱尔兰共和国也较好地控制了疫情。尽管爱尔兰与英国的北爱尔兰没有边界,而北爱又决
定跟随伦敦的防疫政策,都柏林的感染统计数字要好过伦敦。台湾遭到北京排斥,却成为
这次疫情的防疫典范。对于上述情况,奥地利总理库尔兹(Sebastian Kurz)的顾问波奇
特勒(Antonella Mei-Pochtler)觉得她找到了解释并告诉《金融时报》:“大国先天傲
慢自大,认为其他国家不如自己。而小国往往会互相学到很多东西。 ”
这篇文章说,也许这些小国意识到自己的手段有限,促使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在危险来临时
,采取预防措施,并且更团结。希腊预先知道自己在10年财政紧缩后,公共健康基础设施
不足以控制病毒大流行。结果希腊却成为这次危机的模范国家。
小国还有另一个共同点,就是为了自保,很快关闭了边界。那些人员流动不如西欧密集的
中欧国家,就毫不犹豫的关了边界。疫情导致边界又回来了,在申根地区周围,甚至在申
根地区之内,人员已无法自由流动(法国是几个例外之一)。控制了病毒的新西兰也宣布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不会开放边界。就这样 ,流动性也受到“新常态”的排斥。
此外世界报头版的重点是, 法国的市长们要求在学校复课后获得司法保护,避免他们对出
现感染的情况,负刑事责任。参议院通过了相关修正案,引发争议,因为这关涉到法律平
等问题。
───────────────────────────────────────
疫情“新常态”考验各国适应能力
https://reurl.cc/qdv7Y0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扩大,世界站在大萧条以来的危机之中。日本5月4日决定紧急事
态宣言延长至5月底。虽然海外存在放松出行限制,摸索结束限制举措的趋势,但经济今
后达不到以前的水平、维持“水面以下”的低空飞行的可能性很大。需要通过医疗体制的
完善等,提高对病毒的抗性,同时恢复经济活力。各国对“新常态”的适应能力将受到考
验。
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者人数在世界范围超过了350万人。虽然治疗药和疫苗的开发进展迅
速,但仍在途中。目前除了出行限制之外,几乎没有其他防控手段。但是,无法持续依赖
为抑制感染而勒紧经济脖子的“城市封锁”这样的猛药。
各国将为退出限制举措进行摸索。浮出水面的是为防止疫情再次扩大而在封锁解除后仍对
人们生活和经济活动进行一订制约的“新常态”。
目前每天新出现约2万~3万名感染者的美国也将分阶段放宽限制,美国总统川普表示“必
须让经济恢复功能”。存在的危机感是如果持续进行封锁,破产和失业将扩大,社会可能
陷入瘫痪。中立性强的美国国会预算局(CBO)预测称,4~6月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
按同比年率计算下降39.6%。与时隔6年出现负增长的1~3月相比进一步下降。
预测显示,7~9月将增长23.5%,看起来像是V型复苏。但按GDP的金额来看,仅为20.1万
亿美元,明显低于上年同期的21.5万亿美元。即使是有望连续2个季度实现2位数增长的10
~12月,也仅为20.7万亿美元,低于成为最近顶峰的2019年10~12月的21.7万亿美元。
针对新冠病毒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称之为
“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所有国家的经济都暂时降至负增长的情况似乎难以避
免。欧洲中央银行(ECB)认为,欧洲的季度GDP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要等到2021~2022年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证券的估算显示,日美欧的GDP将在未来约1年里维持同比负增长。
在疫苗等有效防控手段出现之前,疫情有可能再次扩大。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根据历史上流
感的大流行历史对新冠病毒的第二波疫情敲响警钟。此前已经中招的英国首相强生指出“
必须认识到第二波疫情的风险”,对放宽出行禁令持慎重态度。
法国将于11日解除严格的外出限制,恢复小学上课等的活动,但美术馆和电影院继续关闭
。餐饮店的营业仍不允许。意大利4日起首先恢复制造业活动。餐厅等将在6月以后。日本
原本没有采取海外那样的严格封锁,但推迟了原定于至5月6日的紧急事态宣言的解除。
要想让经济回归正常轨道,就必须加强检测,把疫情蔓延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美国的目
标是在一个月内将检测数量提高一倍,5月份之内达到每周200万次。有观点认为即便这样
仍然不够。洛克菲勒基金会建议进行大规模检测,每周达到2000万~3000万次。另外还需
要构建后备体制,通过扩充医疗设施来防止医疗体系崩溃。
日本的疫情到目前为止尚未严重到中国和欧美的程度,但眼下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检测
能力和重症监护室等医疗资源在已开发国家当中处于落后。
走出危机重启经济活动的前提对病毒的耐受性。4月底的北京,在预定2021年开业的环球
影城建筑工地上,作业人员被保安人员叫住,让出示最近两周在北京的“健康码”。
中国已经度过疫情高峰期重启经济,工业产值的同比下降率从1~2月的13%缩小到3月份的
1%。即便如此,仍未放松警惕,继续保护严格的防控态势。五一长假期间的游客人数仅为
去年的三分之一。在4月份的最后一周,北京乘坐地铁的人数比上年同期减少6成,上海也
不到上年的三分之二。
如果经营活动基本停顿的企业再不逐步恢复,经济将会进一步恶化。德国大众4月份在中
国以外地方的生产销售几乎完全停止。欧洲最大的大众工厂虽说已经重启,但产量只有危
机前的4成左右。公司首席财务官(CFO)Frank Witter认为“不觉得接下来的3个月能恢
复正常。二季度将不可避免地陷入经营亏损”。
“此前曾多次度过经济低迷时期,但此次的程度完全不同”,日本企业长州观光开发在山
口县萩市经营著可容纳800人的“萩Grand Hotel天空”,但眼下的预订还不到上年的一成
,由于经营困难而于4月6日向山口地方法院申请自我破产。社长泽野秀人叹息“看不到未
来”。
遏制疫情需要时间,经济萎缩长期持续下去还有可能损害恢复能力。即便是度过危机,也
无法恢复到和以前完全相同的样子。疫情蔓延全球的风险常在。在完善医疗基础与病毒打
持久战的同时,还要重建“水面下”的经济。最早确立对“新常态”适应能力的国家或者
企业,将成为后新冠时代的世界引领者。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标题选用"新闻",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