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lkj (N )
2019-11-30 23:56:18原文
https://tinyurl.com/wj58jt6
翻译
https://mlkj24.pixnet.net/blog/post/33031426
Economist Nov 30th 2019
瑞典可能本来就适合当名曲“Money, Money, Money”的出产地,因为瑞典每二十五万人
中就有一位亿万富翁,是全世界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若论财富分配不均的话,瑞典也是
世上最不均的国家之一。经济学人预估,瑞典亿万富翁的财富加总,可能占了该国全年
GDP的四分之一。只有在如赛普勒斯、摩纳哥等避税天堂,或如俄国、乔治亚等被特定规
制绑住的经济体中才会出现类似情况。
但在一般瑞典人眼中,意外地亿万富翁很受欢迎。当Ikea创办人坎普拉(Ingvar
Kamprad)2018年过世时,报纸上说“他受欢迎的程度,只有皇室、林格伦(Astrid
Lindgren,绘本作家)、博格(Bjorn Borg,网球选手)能相比。”对富豪课征超高额税赋
一事的讨论也不被重视。探讨自由市场之智库“Timbro”的拉森(Janerik Larsson)说,
“在美国或英国会讨论是否要对超级富豪课税,但在这不存在。”
亿万富翁受欢迎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一般民众认为,他们是靠着自己所创的跨国企业(比
如说H&M、Volvo跟Spotify)而赚来的,而非剥削瑞典平民。他们相较之下也较谦逊。即使
在绚丽的大街上,也没有什么高级车;有钱人也在一般餐厅跟其他人一起吃瑞典式开放三
明治Smørrebrød。许多富有的家族设立基金会,将大量款项投注在善事上。华伦堡基金
会(Wallenberg Foundations)与瑞典势力最强的家族有关,就隐身在斯德哥尔摩一处不起
眼的建筑物中(虽然本周该家族被指控利用旗下银行洗钱而大力辩护)。
如果外界很讶异为何很少瑞典人不热衷对有钱人实施惩罚性税赋,这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
税赋并没有什么用。瑞典在1911年导入财产税,在1934年、1948年及1971年接连做了三次
上调。在80年代初期,家计所得超过六十万美金(用今日价格评量)的瑞典家庭,面临4%的
边际税率。若与高额的所得税结合,投资的实际税率有时候甚至会超过100%。
尽管有这些惩罚税率,但在瑞典慷慨的社福制度中,战后多数时间财产税的贡献仍非常小
,只增加了0.4%的GDP。自70年代起,这样的财产税开始变得不受欢迎。坎普拉在1973年
飞往瑞士;利乐包的发明家、创办人汉斯·罗兴(Hans Rausing,今年稍早过世)在80年代
前往英国。两位经济学家Magnus Henrekson、Gunnar Du Rietz认为,在那十年中“人们
可以避税而不被惩罚”,特别是1989年又放宽了外汇管制。
之后各种税赋豁免 — 包含自1991年起对土地、森林所有权的豁免 — 增加了税收管理的
复杂度。在两党的支持下,瑞典在2005年废除了遗产税、于2007年废除了财产税。不久之
后,坎普拉就回瑞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