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韩国年轻人的抵制日货持久战
新闻来源: https://is.gd/6kjSnW
在韩国,抵制日本产品的运动正在长期持续。此前,每当日韩关系恶化,韩国都会出
现抵制日货运动,但一般情况是无法长期持续,无果而终。在称得上罕见的此次长期抵制
的背后,或许存在利用社交网络展开持久战的年轻人的影响力。
成为抵制运动象征性目标的优衣库在韩国再次“起火”。被视为问题的是迎来上市25
周年的摇粒绒(Fleece)系列的全球广告。内容是一名13岁少女询问98岁的女性,“在我
这么大的时候,你都怎么穿搭?”,那位老年女性回答“过去的事情,已经忘记了”(I
can't remember that far back)。
优衣库停播广告
但韩国版广告中加入了“天啊!80年前的事我哪记得住啊?”这一韩语字幕。在80年
前的1939年,韩国仍是日本的殖民地。由于特意增加了台词中所没有的“80年”,有批评
者认为,带有讽刺要求日本道歉和赔偿的前随军慰安妇的含义。在互联网上,模倣优衣库
广告的视频被公开,韩国大学生和强制征用女性受害者现身表示,“那么严重的痛苦永远
难以忘记!”。优衣库的韩国法人10月19日停播了该广告。
韩国目前秋意渐浓,在首尔的优衣库店舖能看到选购“发热内衣(HEATTECH)”和羽
绒服等的顾客,令人感觉顾客正在回归。而广告风波就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也有冷静的声
音表示,“与慰安妇问题联络起来是过度解读”(20多岁的男学生)。但在互联网上,称
“优衣库火上浇油”、对优衣库广告风波表示欢迎的帖子突出。
在韩国,如果与日本的政治关系恶化,可以说必定发生抵制日货运动。在2005年日本
岛根县通过条例确定“竹岛日”时,发生了本田销售商被纵火等事件,但最后不了了之。
2013年也曾有人策划反对竹岛日的抵制运动,但最后无果而终。
在年轻人看来抵制日货“有趣”
那么,为何此次的抵制运动能壮大且长期化呢?韩国的数位营销企业Mforce利用门户
网站搜索关键词和社交网络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报告颇有意思。据称此次抵制运动由
20~30多岁的年轻阶层主导,动机已从当初的“对日本的愤怒”,转向了看得见抵制运动
效果的“有趣”。
以日本7月1日宣布加强对韩国出口管理为契机,抵制日货运动拉开序幕。报告关注的
是社交网络上发布的关键词的变迁。当初多为“令人气愤”、“爱国心”、“反日”等表
达情绪的单词。逐渐地,“有趣”、“更为理性”、“销售额减少”等词语增加。
“进出优衣库店舖的顾客的即时监控”、“通过网站介绍替代产品”……。抵制运动
的具体方法在社交网络上被共享,很快扩散。结果,韩国消费者对购买日本产品的愧疚感
加强。优衣库的店舖里顾客人影稀疏,日本啤酒也从超市的货架上消失,很多人取消了赴
日本旅行。
报告分析称,“实际感受到抵制运动效果的年轻人开始体验到犹如游戏的乐趣,已进
入持久战”。
在过去的抵制日货运动中未被使用的措辞也开始出现,那就是“薪柴”这个词。在社
交网络上,“抵制运动”这个词的出现频度以7月下旬为顶峰,呈现下降趋势。社会的关
注也逐渐减弱,如果这样下去,抵制运动也将降温。再次使抵制运动的火势加强的是薪柴
这个词。有人积极收集刺激韩国国民感情的日本名人发言和企业的失败案例,在社交网络
上扩散。优衣库的广告风波成为给抵制之火添加的绝佳薪柴。
网络舆论升温
Mforce公司分析称,2013年的抵制日货运动未能扩大,是因为由自营业者和市民团体
等组织主导。当时的抵制活动以街头集会为中心,参与者的年龄层较高,年轻人的关注较
低。此次与当时相比,社交网络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年轻人制造舆论影响的能力提高。
在社交网络上,最近出现频率正在增加的说法有“日常化”、“生活化”、“习惯”
等。由此可知,他们并非将抵制日货当做运动,而是作为生活习惯。Mforce公司预测称,
“抵制运动或许的确将逐渐减弱,但恢复起来需要很长时间”。
不知道这种预测是否准确。在消费的一线,乐观的声音也开始出现。一家位于首尔中
心的居酒屋的老板感到松口气地说:“虽然8月很严峻,但如今挤满韩国顾客”。也有很
多韩国人表示,“不会介意别人的看法,希望早点去日本旅行”。对于抵制日货的担忧或
许是杞人忧天。不过,最好要记住,如果不清除抵制运动的火种,就会有人孜孜不倦地捡
拾薪柴。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标题选用"新闻",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