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ptic (无明)
2019-04-12 19:56:29标题: 苏丹政变:“种族灭绝罪总统”巴席尔遭军方逮捕,结束30年独裁
新闻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3750387
2019/04/12 转角说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4/11/99/6166301.jpg
图/法新社
“犯下反人类罪的独裁者巴席尔(Omar Bashir)下台被捕了!”在超过4个月的人民抗争
之后,长年战祸且被国际社会制裁、封锁、列名为“流氓国家”的苏丹共和国,4月11日
突然爆发军事政变。统治国家30年的强人总统巴席尔,在倒戈军队的包围下,被迫辞职、
并遭软禁。消息传出后,苏丹举国欢庆,但涌上街头的数十万民众却选择继续留在街头,
并公开反抗起由政变军所组成的“过渡政府”,正试图透过紧急状态与戒严令,“从独裁
者的废墟中,打造另一个全新的恐怖独裁。”
曾见证过两次苏丹内战、统治苏丹30年的巴席尔,是阿拉伯世界最为狡猾与残忍的统治者
之一。在其任内,他曾公开庇护盖达组织与宾拉登、血腥镇压南苏丹独立运动、并于苏丹
的达佛地区发起40万人死亡的“种族灭绝”,并因此成为国际社会通缉10余年的“战争罪
犯”;但同时他与国际社会的和平妥协,却也接受了“国家分裂”,使自己成为“南苏丹
独立建国”的关键推手之一。
75岁的巴席尔,出生于“英国-埃及共管苏丹时代”。(苏丹过去曾被视为埃及的一部分
,直到被英国殖民接管为止)。早年投身于军旅的他,曾短暂参与过“第一次苏丹内战”
(1955-1972,南北苏丹的种族战争),之后远赴埃及接受军事培训,并随埃及军队参战
赎罪日战争。
巴席尔返国后不久,南北苏丹的冲突再度于1983年爆发“第二次苏丹内战”;但双方苦战
加剧了苏丹经济与社会的困境,此时官拜上校的巴席尔也趁势扩大权力,并与极具社会影
响力的伊斯兰保守派领袖——图拉比(Hassan Al-Turabi)——政治结盟,于1989年发起
政变、自此建立一人专政的独裁政权。
1989年政变后,巴席尔迅速以自己为中心,建立起了横跨军、政、警与宗教界的党国体制
。尽管当初政变的口号,是要求“结束内战”,但在军方保守派与图拉比等人的要求下,
巴席尔不仅继续与南苏丹交战,还从阿拉伯世界收容了大批激进组织——甚至是“恐怖份
子”——因此从1993年开始,苏丹就名列为美国制裁的“支持恐怖主义国家”。
90年代初期,受巴席尔庇护与往来的“恐怖组织”,包括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好战派系“
阿布.尼达尔”(Abu Nidal)、黎巴嫩的“真主党”(Hezbollah)...以及被沙乌地阿
拉伯驱逐、剥夺公民身份的宾拉登(Osama bin Laden)与他的“盖达组织”。
一开始,流亡于苏丹的宾拉登,曾透过与图拉比的姻亲缔结,而取得协助巴席尔政府的保
护与协助;但在苏丹期间,宾拉登仍积极策动恐怖攻击,这也促使美国联合沙乌地、埃及
向苏丹施压,迫使巴席尔于1996年正式驱逐宾拉登。虽然宾拉登后来回到了阿富汗藏匿,
但美方仍坚信盖达残党活跃于苏丹,因此在“1998年美国大使馆爆炸案”(美国驻肯尼亚、
坦桑尼亚使馆同步遇袭,257死)后,当时的克林顿政权也曾以战斧飞弹,争议性地轰炸
了苏丹的一座药品工厂。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巴席尔的独裁专政,与图拉比的伊斯兰政治想像不断爆发摩擦。两
人分分合合最后彻底反目,直到2016年逝世前,图拉比都是巴席尔政权最主要的反对者。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4/11/99/6166369.jpg
流亡于苏丹的宾拉登,曾透过与图拉比的姻亲缔结,而取得协助巴席尔政府的保护与协助
。图/美联社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4/11/99/6166309.jpg
虽然宾拉登后来回到了阿富汗藏匿,但美方仍坚信盖达残党活跃于苏丹,因此在“1998年
美国大使馆爆炸案”(美国驻肯尼亚、坦桑尼亚使馆同步遇袭,257死)后,当时的克林顿
政权也曾以战斧飞弹,争议性地轰炸了苏丹的一座药品工厂。图为1998的美国驻肯尼亚使馆
。图/美联社
另一方面,巴席尔与南苏丹独立运动之间的战争,一直持续进了20世纪;扩散的战火,也
连带影响了北苏丹的其地区,像是关于土地权利、水源、族群文化与信仰的冲突,就在
2003年触发起了“达佛战争”(Dafur War)——过程中,巴席尔的军队不仅狂攻镇压,
还支持阿巴拉牧民族武装(Janjaweed),在达佛地区发动20-40万人死亡的“种族灭绝
”。
巴席尔政府在达佛战争的暴行,很快地引发国际社会的严正谴责。除了乔治克隆尼(
George Clooney)、安洁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布莱德彼特(Brad Pitt)...等
好莱坞一线影星的出面谴责、造成巨大的国际压力;2009年国际刑事法院(ICC)也先后
以“战争罪”、“反人类罪”与“种族灭绝罪”起诉巴席尔总统,并对其发出世界通缉令
。
尽管ICC对巴席尔发出的通缉令,因司法主权争议与大国护航等问题,并不受到各大主权
国家的遵守与执行。但苏丹却因达佛人道危机与南苏丹问题,而成为国际封锁、拒绝往来
的“流氓国家”。虽然再被孤立的这段期间,巴席尔也曾受到展开非洲政策的中国政府鼎
力支持。但最后其仍接受了国际斡旋,同意以和平转移的方式,让南苏丹于2011年“独立
建国”。
随着南苏丹独立建国与达佛危机的缓解,过去几年来巴席尔也积极寻求与欧美和解,试图
突破长年遭遇国际封锁制裁、以及ICC通缉的压力。而一切的期待,最终也在川普总统上
台后,得到了“局部和解”——2017年,苏丹在美国的默许鼓励下,重新与WTO重启了停
滞10多年的入会谈判;同年10月,美国国务院也正式解除了因达佛危机,而长年施加于南
苏丹的经济制裁。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4/11/99/6166372.jpg
巴席尔与南苏丹独立运动之间的战争,一直持续进了20世纪;扩散的战火,也连带影响了
北苏丹的其地区。图/路透社
美国的解禁与WTO的入会谈判,一度让2018年的苏丹,期待着“经济起飞”。但巴席尔没
想到的是,在美国虽然解禁了经济封锁,却迟迟没有除名南苏丹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
,各种来自于欧美经济援助、贷款,也受限于此而无法开入;与此同时,苏丹与WTO入会
的初期谈判,也迫使苏丹大开进口大门,一时之间来自国际自由贸易的大量倾销,也直接
压垮了孱弱的国家经济。
另一方面,在2011年南苏丹独立之后,巴席尔虽然失去了国家仰赖维生、超过三分之二的
石油资源。但透过独立协议,苏丹仍专断控制着南苏丹出口石油的输油管线与港口,彼此
拆分帐款,也让北部的经济还能继续——没想到独立后的南苏丹,接连爆发属于自己的本
地内战,南苏丹的经济还没开始就以崩溃,中断而不连贯的石油输出,也连带波及了北苏
丹的油元经济。
种种利空之下,2018年苏丹的经济出现了剧烈震荡,苏丹货币半年贬值85%;国家通膨则
超过70%。一时之间,开放与重返国际的口号,反而加速巴席尔政府贪腐、无能的全面崩
坏,这也让先天不良、后天失调的苏丹,瞬时爆发经济危机。
自2018年12月以来,巴席尔政府接连祭出金融管制、删减粮食补贴,试图缓解濒临破产的
政治财政。不过此举却国内的食品物价即刻暴涨,再也无法忍受生活压力的苏丹民众,于
是群起走上街头,数万人示威自此遍地开花——但对此早已习惯的巴席尔,一方面承诺改
善经济,另一方面则要求警察、苏丹共和卫队(直属于总统的武装)、苏丹国家情报安全
局(NISS)与军队,竭尽全力“武装镇压”。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4/11/99/6166377.jpg
图/路透社
苏丹的反政府示威,一开始是由医师与律师公会连合发起,初始诉求从“稳定粮价”到“
反贪腐”,最后升温成“结束巴席尔独裁暴政”。在连续数月的街头对抗中,示威人群不
断被军警驱逐、逮捕、甚至冤狱虐杀;之中甚至多次传出国安局特务与军警包围首都喀土
木医院,把协助急救示威者的医生从急诊室拖出来,在医院门口“公开处决”。
在过去,巴席尔手下的残酷镇压,往往很快就能压制民间的反抗情绪;但在2019年的抗争
中,人民的愤怒却达到了极限。无可奈何的巴席尔逾时表示“自己很快就会退休,不会参
与2020年总统大选”;但同一时间,他也于2月中旬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况’”,军
队奉命上街待命,并由军事将领、国安局官员全面接管全国各级政府。
一开始,巴席尔的“紧急状态”收到一定效用,但由律师、老师、医师公会所号召的“最
后行动”,却在4月5日成功号召起十数万人走上街头,并凭借着人数优势包围了首都喀土
木的总统府官邸,并以街头演讲、静坐与和平示威的手段,宣布:“除非巴席尔下台,这
回人民绝不撤退。”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4/11/99/6166395.jpg
连续数月的街头对抗中,示威人群不断被军警驱逐、逮捕、甚至冤狱虐杀。图/路透社
面对十数万人的和平包围,巴席尔与其亲信将领也感到恐慌,共和卫队方面更已准备好重
装武力,决定“以‘格杀勿论’的方式镇压反政府团体”;但相关讨论却遭到军方外泄,
民间的示威人潮反而越聚越多,甚至连军方的基层部队与部份将官,都选择“现地倒戈”
。
在4月6、7日的总统府前的镇压行动中,收到NISS清场命令的苏丹军队,不仅出现“不动
作”、“不回应”、“不配合”的微妙状况;部份基层军官为了保护民众疏散,甚至还带
队士兵朝NISS与共和卫队“开火”,“自己人杀自己人”的诡异情况,也彰显了巴席尔政
权已进入倒数阶段。
最终在4月11日清晨,军方终于动手。在大批示威者面前,军方的甲车与士兵走上了街头
,并接管了总统府——稍晚,由巴席尔亲自提拔的国防部伊本.奥夫将军(Anwar Ibn
Ouf),则亲自向全国发表声明:“巴席尔总统已经下台,军队将主导‘过渡政府’,即
日起苏丹将颁布为期3个月的全国戒严令。”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4/11/99/6166396.jpg
图/路透社
《半岛电视台》报导,政变发生后,掌权30年的巴席尔与一干亲信将领,目前已遭军方逮
捕,并软禁于秘密位置;拉下巴席尔的苏丹军方,虽然也代表“新政府向抗争死难民众道
歉”,但同时却也要求民众“离开街头,快点回家”,并即日于全国实施宵禁——但此一
手段,却被民众视为“政治收割”,因此发起示威的公会团体反而呼吁人民“不要离开”
,以对军方专断态度的持续反抗。
苏丹民间质疑,军方政变所组成的“过渡政府”,其骨干成员清一色都是军人将领与NISS
的国安官员——这些人过去都是替巴席尔为虎作伥的爪牙——代管政府的组成,亦未咨询
民间抗争团体与职业公会的意见。因此就算巴席尔独裁已经倒坍,“但人民的革命,还远
没有真正成功。”
《BBC》表示,巴席尔被军方逮捕后,目前被软禁的下落地点不详。其之后会否流亡海外
?甚至被交付给国际刑事法院、以作为新政府与国际社会全面和解的“礼物”?目前暂管
政府的伊本.奥夫,则都不予回应。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4/11/99/6166397.jpg
图/法新社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标题选用"新闻",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