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经济学人:中国企业并非都是知识产权盗贼

楼主: kwei (光影)   2019-02-19 08:38:01
标题: 经济学人:中国企业并非都是知识产权盗贼
新闻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s://www.guancha.cn/jingjixueren/2019_02_19_490586.shtml
【翻译/观察者网鲁末】
战争时期偶尔会出现奇妙的文化风向,贸易战也不例外。去年夏天,就在美国发起关税战
、中国还以颜色的同时,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指的是“创造的力量——美国19世纪专利
模型展”)在天安门广场旁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它致敬的对象竟然是美国的知识
产权保护。
出人意料的是,展览大获成功。超过100万名参观者排著长队欣赏了包括冰淇淋机等60件
制作精美的专利模型。这些专利都是1836年至1890年间提交给美国专利局的,现均为特拉
华州的哈格利博物馆所拥有。虽然部分游客主观上没有太大兴趣,是为了响应国家创新发
展号召才去的,但许多人看完展览后仍旧折服于美国人的创造性。
哈格利博物馆馆长大卫·科尔回忆道,当时有位不同寻常的参观者,一位名叫胡国华的老
人。1985年,胡国华获颁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项专利。这提醒着我们,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
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领域。而在美国,第一项专利是1790年由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签署
的。
知识产权是美国总统川普对华贸易战的主要阵地之一,也是美国对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发起
控诉的核心理由。在以上两种情况里,美国政府都试图给世人造成一种印象,即窃取西方
知识产权是中国公司的常规操作。在1月的一篇文章里(该文题为《美国可以毁灭华为》
),《华尔街日报》的专栏作家甚至宣称这种盗窃行为是中国人的“爱国义务”。
说这种话的人没有动脑子。尽管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存在缺陷,但它的确在火箭升
空般的飞速进步。随着中国公司发布专利的数量越来越多,它们保护专利的愿望也越来越
迫切。部分企业高管甚至默默支持美国在知识产权上对中国施压,希望相关法律法规得到
健全。
几十年来,有关盗版问题的投诉在中国几乎不曾间断过:有的公司软件版权遭到侵犯,迪
士尼等公司的商标权受到侵犯。多年来传奇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一直在试图阻止一家
中国体育用品公司使用他的名字,直到2016年才算打赢官司。如今,许多人正在抢注卡通
人物“小猪佩奇”在中国的商标权,他们可以利用规则抢在英国原版商标持有者前面完成
注册。高通和InterDigital这两家美国科技公司因涉及与专利费相关的反垄断案而在中国
法庭上遭到惨败。
距离兑现2001年“入世”时做出的保护知识产权承诺,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的产
业政策仍然与美国19世纪时那种自由竞争(free-for-all)的商业精神大不相同。
然而,中国企业的观念正在发生改变,就像当初的日本企业一样——日本在上世纪七八十
年代大肆剽窃美国专利,但后来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中国专利申请者可谓筚路蓝缕,当年
胡国华申请专利时,只能屈居在一间尚未完工的平房里;而到了201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
织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的专利申请占全球总量的44%,两倍于美国。在中国,专利纠纷
引发的法律诉讼数量也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
路盛律师事务所表示,当外国人在中国提起专利诉讼时,他们的胜诉率比中国本土企业高
,而且总体上获得的赔偿金也更多。尽管中国对侵犯知识产权的处罚金仍低于国际标准,
但毕竟在进步。2018年10月,英国奢侈品牌登喜路(Dunhill)在对中国男装品牌“登喜
路”(Danhuoli)的商标侵权案中胜诉,获得了140万美元赔偿。2019年1月,最高人民法
院知识产权法庭在北京揭牌成立,巩固了中国的知识产权法院系统。
中国的发明创造越多,知识产权保护给中国带来的好处就越大。2017年度,华为公司提交
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全球第一。不管世人对华为存在怎样的疑虑,都毋需怀疑它对创新的
投入。阿里巴巴的一位高管指出,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扩张,尤其是进入东南亚国家后,
它们也饱受创意被剽窃之苦。这让他们更迫切地想保护知识产权。北汽福田汽车的一位高
管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减缓,该公司更需要保护专利不被竞争对手侵犯,以维持其市
场中份额。
企业高管们承认,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里存在着漏洞。尤其是在内陆省份,地方山寨企业可
能受到政府保护。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一些企业高管认同美国施压的理由。他们认为如果没
有美国在知识产权方面施压,中国远远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支持川普
言过其实的做派,因为他给人造成一种美国在试图遏制中国崛起的感觉。变革的意愿是受
内外因素双重驱动的。正如一位高管所言,“没有人喜欢被称为小偷——连小孩子都不喜
欢。”
值得一提的是,要让中国文化接受盎格鲁-撒克逊知识产权体系,是一件很纠结的事。作
为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中国没有形成西方那种版权概念,甚至有“窃书为雅罪”的说法。
19世纪,当发明创造在美国进展得如火如荼之时,西方试图将知识产权法规强加于当时低
声下气的中国,而这些法规根本与儒家传统格格不入。
当然,美国也不是什么圣人。哈格利博物馆馆长科尔指出,美国专利局早期向外国人,尤
其是英国人收取的专利费比向美国人收取的费用高。因为当时英美两国之间进行着一种早
期版本的“战略竞争”。不过,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倒没有特意强调这一点。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标题选用"新闻",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楼主: kwei (光影)   2019-02-19 08:40:00
原文有些关于习大大的字句没翻出来,应是潜规则。但不影响文意。有兴趣者可参照原文 https://goo.gl/ffVoAX
作者: kpier2 (条汉子)   2019-02-19 09:57:00
例如… 无印良品?
作者: twin2 (猫熊)   2019-02-19 17:45:00
中国翻译还内键屏蔽
作者: bugbook (光与闇的消逝之所)   2019-02-20 00:59:00
观察者网总部在上海,翻译上当然也会先自我审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