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大家论坛》日本视角:“铁锈带”工人的

楼主: yiyicho8 (态度≠秩序)   2018-07-12 09:34:11
上报
https://goo.gl/tupPXr
《大家论坛》日本视角:“铁锈带”工人的痛苦 川普你懂吗
对许多人与国家领导人而言,近几年全球化已经成为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下的受害者。这
代表着,全球化已经不再是以往被认定的正向力量。到底发生什么事?为何演变至此?
促成全球化主要的因素包括跨境商品、劳力与资金的更大流动,这些因素对于经济成效非
常重要。自由贸易允许国家把资金用在强化竞争力,并促进各经济层面的表现与繁荣。移
民可以为老年化社会注入多元、动力,也能够透过汇款等方式去减少母国的贫穷问题。外
资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可以创造就业、提高研发、产生税收与
强化竞争力。
问题是这些益处不被广泛分享。举例来说,移民对东道国低收入劳工造成压力。而贸易障
碍被消除后,企业主把营运业务移往低收入市场,也会有雷同效应。跨境投资有坏处,东
道国国人也会出现与外国人竞争的状况。
技术取代才是“铁锈带”劳工痛苦关键
上述因素在许多国家都造成不平等加剧状况。在美国,举例来说,在“铁锈带”(Rust
Belt,泛指在美国密西根州到宾州东部的制造业地带)低收入劳工面临数十年来薪资停滞
状况;反观在华尔街、科技业的高端劳工薪酬却直线上升。当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时,必须
确定益处被更平等分享,或至少,部分族群不要被伤害。
许多经济学家辩称,成功关键因素是采纳重新分配政策,通常税制是最常被使用的。不过
,类似的政策执行是困难的,因为政治的关系,甚至不可能实现。许多进步派政治人物都
领略过这一个教训,包括美国参议员桑德斯(Bernie Sanders)。2016年竞争民主党总统
提名人选时,他提出要重视解决人民对于日益加剧的不平等现状的失望,主要政策就是再
分配。结果他失败了。
在政治上比较有效,但对经济和社会不利的是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等民粹主义
者的方针。川普的解释简单、粗暴,利用选民恐慌和失望(例如,指责移民或贸易顺差国
),也装作解决问题很简单(例如,边境筑墙、提高进口关税等壁垒)。
欧洲政客怪罪移民却获选民支持
川普将“铁锈带”工人挣扎归咎于国际竞争。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技术取代扮演了更
加重要的角色,但这一点常常被忽视,因为它更难妖魔化。同时,川普政府采取极端的、
不合道德反移民政策,例如,最近撤回美墨边境上把非法移民儿童与家人分开的政策。
在许多欧洲国家同样的对全球化的攻击,被转移为针对移民恶毒反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也
日益受到抵制。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选民都选择把矛头直指移民的政客。2016年,英
国脱欧公投部分反映出人们反对欧盟内人员自由流动。
透过鼓励单边主义,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包括极权主义,对全球化抵制不但让各国无法获
得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也损害自二战来,已经保持了四分之三个世纪的相对和平国际
合作结构基础。
安倍晋三应提高日本薪资
扭转这一趋势需要明确的政策,以否决鼓吹、实施拒绝践踏民主价值观的政策的领导人。
但它还要求解决全球化真正的消极效应——首先就是过于不公平的收入分配。
在这方面,碳价、国际金融交易的“托宾税”(Tobin tax)很有裨益。在我的国家日本
,首相安倍晋三或许需要考虑直接调高薪资。
当今全球化世界称不上完美。但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政策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特别是如
果相关政策成为否认移民基本人权借口。目的是获得开放性好处的平衡政策——以及确保
这些好处得到广泛共用——也许不是当前政治上最讨喜的;但它们能够让未来的经济、社
会更美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