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大家论坛》城市化视角:自然融入城市 

楼主: smart032679 (嘂乱神臦)   2018-06-18 17:22:10
https://goo.gl/iHannB
《大家论坛》城市化视角:自然融入城市 纽约、新加坡、首尔成最佳典范
自从古希腊诗人忒克里托斯(Theocritus)写下歌颂乡村生活的田园诗 ,人类就一直在
思考如何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城市。但随着全球城市化率呈指数级攀升,人类对绿色
城市的需求更显得迫切。幸运的是,创新、科技有助于实现这种长期无法实现的平衡。
城市规划人员关注的焦点一直是缩小城乡差距。在19~20世纪初,随着大量人口从乡间迁
往新兴的大都市,欧洲城市经历前所未有成长。这些城市不断扩大下,变得过于拥挤和肮
脏,进而促使新一代思想家探索解决之道。
“花园城市”倡导城市融入自然中
英国的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是其中一位具远见的人士,他在1898年创
造“花园城市”一词,将其定义为围绕开放空间、公园、工厂和农场建造的住宅社区。很
快,伦敦就被树叶茂密的郊区所环绕,上述设计的目的是保持高品质住宅和充足的绿色空
间之间的平衡。霍华德的口头禅是将城市融入自然之中。
几十年后,在大西洋的另一端,法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构想了一
座广亩城市(Broadacre City),这是一个幻想中的郊区开发专案,完美实现建筑与野外
环境的平衡。回到欧洲,著名的建筑及设计师,被称为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
夏尔·爱德华·让纳雷(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则勾勒出与自然无缝衔接的乌托
邦城市愿景 。
但尽管上述理念中的任何一个在当时都颇具革命性,但却因为过度依赖汽车、推动城市扩
张而而未能成功。事实上,西方早期城市化多以与自然相悖的发展模式为特色,连接城市
的不是绿地和公园,而是无穷无尽的不透水的道路。
新加坡“滨海花园”计画最具雄心
当规划者意识到20世纪补救措施的缺陷时,他们尝试着逆转这个等式:如何能让自然回归
城市?
2009年6月开放的纽约市空中花园是由铁路路基改造的空中绿色道路,也是秉承这种新城
市规划理念的首批计画。从伦敦(现已报废的)花园大桥到首尔的空中花园,这些计画的
设计宗旨是更好地将自然融入到城市结构中。
新加坡的“滨海花园”(Gardens by the Bay)更加雄心勃勃。在公园的巨型树丛,光伏
电池收集太阳能,用钢树“树冠”中所贮存的雨水来浇灌垂直的树叶塔。干燥后的空气甚
至被收集起来冷却周围的建筑物。
与此同时,在德国一家名为绿色城市解决方案创业企业正在修建覆蓋著厚厚苔藓的移动墙
,目的是清洁污染空气和降低城市温度。该公司的城市树理念 ——本质是一种天然过滤
系统——目前在墨西哥城、米兰等全球大都市进行测试中。
技术进步有助城市农业推广
我们甚至亲眼目睹城市农业的繁荣,因为水培、气培技术使得在密闭空间内种植蔬菜更加
轻松。虽然城市绝不会取代农村成为世界主要营养来源,但并不妨碍城市地区种植更高比
例的食物。像波士顿货运农场和柏林室内农场这样的新企业正推广这些技术,以让更多人
了解都市农业。
随着这些创新方案落地生根,城市规划者正在将注意力转向更大胆的创新。我和我的同事
们正在研究的一个理念是定制城市的气候及生态系统。
在米兰,我们不久前揭幕了活力自然展,这是一间500平方公尺展馆,可以在同一座屋簷
下同时复制春夏秋冬四季。该计画目标是激发出关于可持续设计的对话,并展示将自然融
入城市和未来家园的方式。
一个多世纪以前,法国地理学家埃莱斯·瑞克斯(Élisée Reclus)曾精确预言,人们
将一直需要“享受城市之美,并同时拥有自然所滋养自由的双重可能性”。瑞克斯的理想
充满远见,虽然还不成熟。但现在,多亏新技术、大胆的思考,我们正在逐步缩小城市和
农村之间的差距。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标题选用"新闻",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