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睽违一甲子的变天 马来西亚民主的初尝试

楼主: skyhawkptt (skyhawk)   2018-05-12 17:04:58
标题: 观点:睽违一甲子的变天 马来西亚民主的初尝试
新闻来源: https://is.gd/1upxss
马来西亚自建国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皆由当下称为国阵的同一个政党联盟所执政。在本
届大选中,由多个反对党所组的希望联盟(Pakatan Harapan;希盟)成功击败国民阵线
(Barisan Nasiona;国阵)而赢取了执政权。这是马国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因
为其开启了马国的政党轮替先例,为以后的两线制政治运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虽然本次大选的整体结果出乎绝大多数议论之外,但也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先兆可寻。在之
前的两次大选里,反对党阵营已经大有斩获,皆破除了国阵在国会里得以轻易修宪的三分
之二大多数席次。
在2013年的大选里,希盟的前身人民联盟(Pakatan Rakyat;民联)甚至赢取了比国阵还
多的选票,不过在各选区选民数目不均匀的现实下,仍由国阵赢获过半的议席执政。
在这一届大选里,马国全国依选区共划分为222个国会议席,任何一方要得以掌握执政权
,都必须赢取至少112个议席。而希盟与其友党共囊括121个议席,国阵则只赢79席,即便
联合了其他政党,也就只能凑到100席左右,明显是败下阵来。
在州级的选举方面,国阵一向来也执政绝大多数的州属,但在本届大选里,希盟除了原先
执政的槟城与雪兰莪外,根据成绩趋势,也攻下了至少另外五州的州政府。国阵在一夕之
间,从原先在国州层次的执政权皆固若金汤的“大好”形势,沦为一个只在寥寥数州执政
的反对党,政治角色可谓与希盟对调。
发生在东南亚的美式选举
马来西亚虽然奉行的是英式的议会式民主,但这是一场在形式上极为酷似美式总统选举的
大选。国阵是由原任首相纳吉(Najib Razak;又译纳吉布)领军赴战,而希盟则是由更
早的首相马哈迪(Mahathir Mohamed;又译马哈蒂尔)再度出马领导。
纳吉原是马哈迪在某种程度上的政治继承人,起码当年马哈迪也有份推纳吉一把,让后者
成功登上相位,但后来两人基于政治与其他方面的歧见而分道扬镳,马哈迪选择(第三度
)退出国阵的骨干政党巫统,自组一新政党后加盟希盟,并成为后者的主席。
而在本届大选短短不过11天的正式竞选期里,只见纳吉充满微笑的肖像充斥挂满大街小巷
的海报、布条上,路旁的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更有他动态式的政治讯息宣导,令人有时不经
意地混淆,到底是被呼吁投票给某选区的国阵候选人,抑或投给纳吉。
马哈迪一方则着重在各地办超大型的群众集会来为希盟的选情造势,由马哈迪亲自担纲“
演出”,场面虽未至万人空巷,但也还是极为震撼人心的人山人海。所以,这是一场犹如
纳吉对垒马哈迪的超级大赛。
在本次大选的课题选项方面,希盟明显的是处在主动的地位。特别是马哈迪医生在其以网
上网下多种形式呈现的政治信息里,主攻的就是他指涉及纳吉的有关一马公司(1MDB)的
一系列“扬名国际”的丑闻,进而指责马国当局演变成一所谓的“偷窃者政权”,令国人
蒙羞。而马国社会各界,特别是中下层阶级所贴身感受到的物价高涨的民生疾苦,被希盟
宏观地描述成主要是由纳吉所推动的消费税所导致,所以希盟答应在如获上台当政在白天
之内废除消费税的选举承诺,也还是颇为赢得好感的。
至于国阵方面,则一方面强调有关一马公司的各项指责业已被纳吉钦定的执法当局调查“
完毕”、“没事”;另一方面也自多年以来就采取比较微观的手法,通过民意调查等方式
找出各个对国阵执政不满的小群体,然后为彼等“量身”打造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
就某个年龄层、收入、性别等而推出的援助金、就业与培训计画等,理论上是把所有这些
小群体积沙成塔地收编回来,就会成为一庞大的投票群。
然而,大选结果显示这个策略终究还是失败的,因为大多数的选民是选择了更彻底的解决
方法,即把执政的国阵整体的连根拔起。
华人的期盼 中国投资的延续
此外,马国华人选民在这次的大选与上两届一样,绝大多数不把票投给国阵。这主要是因
为华人选民认为在巫统主导下的国阵,种族沙文主义的气焰高涨,而国阵里几个以华人党
员为多的成员党,被认为未能很好地捍卫华人应有的权益,在政府里的所谓监督角色可有
可无,所以彼等的党魁都在选战中败下阵来。
反之,在刚上台的希盟政府里,华人议员占了几近三分之一的数目,而且希盟的各成员党
起码到目前又是平起平坐地议定政策,所以华人选民应该是认为彼等的权益在新政府之下
会得到更完善的保障。
而在这次大选里,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在马国所进行的大数额、大规模的投资项目
,以至更广义的越趋紧密的马中关系,虽然偶尔有被提起,但并未演变成为一项主要课题
。这是因为马国虽然是一个开放型经济体,但牵涉到外国的事物向来未能在政治运作里引
起太大的波澜。马哈迪之前对一些中国在马投资事宜约略有点微言,但他上台后立即改变
口风,谓有必要才会检讨中国的投资,而且也没反对“一带一路”倡议。
以马哈迪一向特别是在经济上务实的施政手腕,马中友好关系应该也得以持续下去。一些
人也许也忘了,马中的“蜜月”关系,其实是始于马哈迪第一度当政的30多年前。
马国政坛史无前例的变天,其最大意义不在于对比朝野双方的政绩或承诺,而是在选民心
目中与脑海里,深深的种下“政权可以轮替”、“政府可以更换”思维种子,日后可以更
有效地以五年一度的选票与每时每刻的监督来制衡政府的庞大权力,令后者因为随时可能
被赶下台而不敢造次。
摆在马国面前的,是一条真正民主化的康庄大道,但还是需要全体国民一步一脚印地把它
认真实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