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两起惊世毒杀案 两国反应大不同

楼主: skyhawkptt (skyhawk)   2018-03-20 12:37:52
标题: 两起惊世毒杀案 两国反应大不同
新闻来源: https://goo.gl/J2A4YG
前俄罗斯双面谍在英国中毒,引发英俄两国外交战。金正男在马来西亚机场遇刺,马国政
府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3月4日,居住在英国的前俄罗斯双料特工斯克里帕尔(Sergei Skripal)及其女儿遭到神
经毒剂的攻击,引发英国政府迅速而强硬的反应。
英国已驱逐23名俄罗斯外交官,并寻求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的协助,还在联合国安
理会指责俄罗斯在英国使用生化武器。
俄罗斯强烈否认涉案,但英国政府相信俄罗斯应为此案负责,并公开指责俄罗斯政府。
这与一年多以前发生的另一起震惊世界的毒杀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17年2月13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兄长金正男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遇刺身亡,
凶手使用的也是化武级的神经毒剂。
BBC驻东南亚记者海德(Jonathan Head)说,马来西亚政府对朝鲜政府涉案的可能性并未
深入调查,甚至极少提及平壤的责任。
这两起毒杀案,凶器都是化武级的神经毒剂,凶手都可能与外国政府有关。但为何事发国
政府的反应却如此不同呢?
两名"女刺客"
在金正男死亡三天后,马来西亚警方就逮捕了29岁的越南女子段氏香()后来又抓捕了25岁
的印尼籍女子茜蒂‧艾希亚(Siti Aisyah)。
马来西亚检察官指控她们于去年2月13日,乘金正男从吉隆坡机场凖备搭乘飞机返回旅居
地澳门时,向其脸上涂抹VX神经毒剂,致其死亡。
这两名被告坚称她们是被朝鲜特工欺骗,以为在参与电视台的整人节目。二人去年10月开
始出庭受审,审判可能还会持续几个月时间。一旦罪名成立,她们可能被判死刑。
但是,据信曾雇佣这两名女子并组织刺杀行动的五名朝鲜人,包括一名身份已确定的朝鲜
特工,至今仍逍遥法外。
在自己的领土上发生这样危险而又明目张胆的政治暗杀,马来西亚政府却没有深入调查。
个中原因,至今仍是个谜。
朝鲜指调查"政治化"
金正男遇刺后,大马当局称,有四名与此案有关的朝鲜人于案发当天逃离马来西亚,并要
求国际刑警组织发布逮捕令。另有三名嫌犯滞留在朝鲜驻马大使馆内。
马来西亚警方还拘留了一名据信曾驱车将杀手带往机场的朝鲜人,但很快就将其释放,并
允许其离境。
马来西亚的调查行动很快受到朝鲜当局的激烈抨击。朝鲜政府与该国驻马来西亚大使姜哲
说,马来西亚与韩国合谋,调查已经"政治化"。
在此情况下,马来西亚政府于2月20日发布金正男遇刺后的第一份官方声明,批评朝鲜大
使的话都是"妄想、谎言和半真半假的欺骗性描述"。姜哲后来被马方驱逐。
马国警方2月24日正式确认,金正男确实死于VX神经毒剂。3月3日,马国政府发表声明,
强烈谴责在金正男遇刺案中使用致命神经毒剂攻击。但是,声明没有指明朝鲜犯案。
朝鲜扣"人质"施压马国
事实上,马方唯一一次直接指控朝鲜是在3月8日,当时朝鲜阻止三名马来西亚外交官和六
名家属离境。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气愤地说,朝鲜将马国公民扣作"人质",并指控朝鲜政府使用被国际
禁止的化学武器,在马来西亚境内刺杀本国公民。
但是,为了营救马国公民,纳吉布不得不降低调门。马来西亚最终同意准许三名在朝鲜使
馆内的嫌犯离境。
马来西亚还同意"按照金正男家属的要求"将他的遗体移交给朝鲜方面,但拒绝透露是哪一
名家庭成员,也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
朝鲜至今坚称,死者并不是金正男。
神秘的"詹姆斯"
马来西亚政府允许三名在朝鲜使馆内的嫌犯离境前,曾对其中两名进行了问话。但第三个
人的身份一直没有被披露,甚至连他是否已经随其他两人离境,都没有确凿的消息。
直到审判开始后,主要调查警官阿济兹(Wan Azirul Nizam Che Wan Aziz)才承认,这
个神秘的第三个人名叫Ri Ji U。
涉案的印尼籍女子艾希亚说,此人自称"詹姆斯"(James),就是他雇佣她参与一个电视
台的"整人节目"。
阿济兹警官说,警方并未在朝鲜使馆内与"詹姆斯"面谈,因为没有收到相关指示。他还说
,他没有查证Ri Ji U是否已离开马来西亚。
在法庭上,阿济兹警官的证词有时自相矛盾。例如,他说警方没有朝鲜嫌犯的护照信息。
但去年2月,警方就向媒体提供了其中三人的护照号码。
证人:朝鲜"星探"聘用段氏香
在审判期间,两名"女刺客"的辩护律师指出控方证词的多处严重纰漏。
辩方质疑警方为何没有讯问一名越南的重要证人。该证人的证词说,是她把段氏香介绍给
一个姓李的男子,她和段氏香当时都以为此人是为拍喜剧找演员的星探。
据信,这位姓李的男子是Ri Ji Hyon。他是一名前朝鲜驻越南大使的儿子,越南语流利。
他于金正男遇刺当天离开马来西亚。
另外,辩方认为,马国警方没有逮捕任何朝鲜嫌犯,而这些人是重要证人,其证词对该案
至关重要。这些人可能有外交豁免权,但这并不妨碍警方对其进行讯问。
金正男还是"金哲"?
但是,在BBC驻东南亚记者海德看来,最惊人的一点是,对朝鲜政府涉案的可能性,控方
干脆拒绝考虑,甚至不想提及,也不愿调查任何相关的线索。
辩方在审判中提及,有媒体报导说,金正男遇刺前曾在马来西亚的浮罗交怡岛(Langkawi
)会晤一位身份神秘的韩裔美国人,此人可能是个情报人员。
阿济兹警官承认警方对此次会面知情,但又说他什么具体情况都记不起来了。
这次会面的情况显然值得进一步调查,但马国警方似乎并未跟进。
尤其奇怪的是,控方和朝鲜官方的口径一致,用金正男持有的假护照上的姓名"金哲"来称
呼死者。
金正男遇刺案疑云重重。按理说,案件审理过程中,各方证词应会令案情明朗化。但是,
事实并不是这样。
不知是什么原因,马来西亚正试图将朝鲜政府在案件中的角色继续掩盖在疑云当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