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如何应对孔子学院的“锐实力”宣传战?约瑟夫奈伊:“软实力”依然是西方优势
新闻来源: https://goo.gl/2jgqht
中共中央星期二(1月23日)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简称深改小组)会议明确指出,
要加强建设孔子学院,使其“服务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孔子学院真正沦为中国“锐实
力”的“利器”。美国“软实力之父”奈伊(Joseph Nye)告诫说,虽然中国和俄罗斯的
“锐实力”挑战真实存在,但西方民主国家不能简单效仿他们的做法,以免损害自己的真
正“软实力”优势。
孔子学院被赋予外交责任,成中国锐实力利器
据台湾中央社报导,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星期二主持了深改小组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多项报
告和指导意见,包括孔子学院改革发展、建立“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等。指导意见指
出,孔子学院“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使之成为中外人为交流的重要力量。
一直以来,孔子学院被认为体现了中国的“软实力”,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指出中
国政府通过“汉办”控制美国的孔子学院,并通过孔子学院来干预美国大学的学术自由之
后,孔子学院越来越被西方当作中国“锐实力”的利器。深改小组会议的决定似乎更是坐
实了孔子学院是中国“锐实力”工具的身份。
最先使用“软实力”说法的美国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伊(Joseph Nye)1月26日
在《外交事务》杂志上撰文说,如果孔子学院跨过了界限,试图干涉学术自由,它就应该
被当作“锐实力”的一种。
他在文中写道,“以孔子学院为例,目前全球已经有500个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
政府资助并不代表一定是‘锐实力’威胁。英国广播公司(BBC)也是政府资助的,但是
足够独立,可以被当作软实力的一种。但是,如果孔子学院跨过界限,试图干涉学术自由
,(他们也确实这么做过),它就应该被当作‘硬实力’。”
“锐实力”的说法来自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去年12月份的一份报告。报告的标题为《锐实
力:崛起的专制主义的影响》(Sharp Power: Rising Authoritarian Influence)。报
告说,中国和俄罗斯花费数十亿美元巨款,运用各种手段,诸如人文交流、各类文化活动
、教育项目以及传媒和信息项目,在世界各地营造公共舆论和观念。这种影响既不像硬实
力那样具有强制性,也不是软实力那样的“魅力攻势”,因此他们称之为“锐实力”。报
告还说,这种“锐实力”是中国的“投枪匕首,甚至是注射器”。
“锐实力”的说法在美国和西方越来越被接受。去年12月13日,美国国会暨行政当局中国
委员会还以“中国之长臂”为题召开听证会,讨论中国如何渗透到其他国家施加影响力,
并悄悄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威权主义。有的国家拒绝来自中国的基金会的资助。美国总统
川普也下令调查中国在美国的影响力。
12月14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一篇封面文章中将“锐实力”定义为依赖“颠覆、恃
强凌弱与施压,将这三者结合起来推行自我审查”。
奈伊:软实力依然是西方的优势
面对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锐实力影响,最先使用“软实力”说法的美国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约瑟夫‧奈伊1月26日在《外交事务》杂志上撰文说,中国和俄罗斯利用“锐实力”在国
外操控舆论(约瑟夫‧奈伊把这种做法简称为“信息战”),所带来的挑战是真实存在的
,但是,面对这样的挑战,民主政府和社会不能简单模仿威权国家的方式来应对他们,也
就是说,不能对“锐实力”反应过度,从而损害西方国家的真正优势。他说,“就是到今
天,这些优势来源于西方的软实力”。
他说,因为“软实力”依赖的是自愿,从人的自主性角度来说,是更受欢迎的一种做法。
而硬实力依靠的是威胁和劝诱。
他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解释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不同。他说,如果有人拿枪指着你
,要你交出钱财,拿走你的钱包,这时你的想法和愿望都已无关紧要。这就是硬实力。如
果他通过说服要求你把钱财交给他,他就改变了你的想法和愿望。这就是软实力。
奈伊:锐实力的使用由来已久
约瑟夫‧奈伊说,中俄的“锐实力”实际上是“硬实力”的一种。他说,敌对势力互相操
控思想、政治视角以及选举进程并不新鲜,在冷战期间,美国和前苏联都对对方使用过这
样的方法。比如,在1980年代,苏联的克格勃就编出故事说,爱滋病毒实际上是美国政府
的一种生物武器;2016年大选期间,有流言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蕊‧克林顿的竞选
主任在华盛顿的一家餐馆虐待儿童等。
他说,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这种做法如出一辙,就是利用虚假信息来达到恶意目的。不
同的是,现代网络和社交媒体,与过去使用间谍相比,传播更快捷、更便宜、更安全、并
更容易被否认。
奈伊:锐实力的使用有损中俄软实力
不过,约瑟夫‧奈伊说,如果“锐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西方民主进程,并损害了民
主国家的形象,但是,“锐实力”并没有提高侵略国家的“软实力”,相反,损害了他们
的“软实力”。
他说,俄罗斯在国际政治中扮演破坏者的角色,自然免不了承担了不少的成本;中国想结
合“软实力”和“锐实力”,但是适得其反。他举例说,澳大利亚民众本来对中国的好感
度在增加,但是在发现中国利用“锐实力”干预澳大利亚政治时,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大
幅下跌。
根据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沈大伟的(David Shambaugh)的一项研究,中国每年需
要花费将近100亿美元来提高“软实力”,但是,在对30个国家的软实力指数评比中,中
国的排名为25名,仅高于俄罗斯。
奈伊:民主国家必须学会如何区分“锐实力”和“软实力”
约瑟夫‧奈伊说,在公共外交领域,西方国家陷入困境,很难区分“软实力”和“锐实力
”,也正因为如此,很难对来自中俄的“锐实力”做出回应。
约瑟夫‧奈伊解释说,那是因为“软实力”方式的说服也包含一定程度的叙事方式和框架
默认。不过,他说,只有在默认框架过程中涉及极度欺瞒行为时可被视为胁迫。因为胁迫
的存在,“软实力”滑向“锐实力”。虽然并非暴力性胁迫,但它依然阻碍对方进行有效
和自由的选择。约瑟夫‧奈伊说,正是在公共外交领域的这种开放和真相,成了软实力和
锐实力的区分点。
他说,如果莫斯科的今日俄罗斯(RT)以及中国官方新闻机构新华通讯社在其他国家进行
公开报导时,即便他们报导的内容我们不喜欢,但是它行使的是软实力,而我们对此应当
欣然接受。但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秘密地在14个国家支持33家电台时,它已经跨越了“锐
实力”的边界,而我们应当揭露这种有悖自愿性的行为。
他说,孔子学院也一样,“汉办”必须抵制住限制学术自由的诱惑。跨越这条界限已经导
致一些孔子学院被迫解散。
公共曝光中俄的锐实力企图
约瑟夫‧奈伊说,民主国家在对中国和俄罗斯的“锐实力”和信息战作出回应时,必须注
意不要反应过度。迫使中国和俄罗斯放弃使用正当的软实力工具可能会带来事与愿违的结
果。一国通常会为达成竞争性、零和目的而使用软实力;但软实力也会带来正和效应。
在信息时代,最稀缺的资源是关注与信誉。这就是为什么旨在增进学生和青年领袖间双向
交流和人际关系的交换项目通常远比官方宣传等软实力制造机更为有效。
例如,如果中国和美国都想避免冲突,增进两国彼此间吸引力的交流项目将令双方获益。
此外,在如抗击气候变化等跨国议题上,中美两国能从合作中获益良多,而软实力可以帮
助建立信赖感,并创建有助于推动合作的网络。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推行邀请外国青年领袖到访美国的交流项目,而现在中国正在成功效
仿这一模式。这是行使软实力的明智做法。但若为了限制批评、鼓励自我审查而吊销签证
或限制入境,那么即便是这种交流项目也可能逐渐蜕变为锐实力工具。
他说,民主国家拥有的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公民社会,这意味着开放是一项关键资产
。如果中共能够部分放松对公民社会的严格控制,中国能够增进软实力。同理,对媒体的
操控以及对秘密交流渠道的依赖通常会削弱软实力。民主国家应当远离效仿专制国家使用
锐实力工具的诱惑。
他最后说,对于中国和俄罗斯利用软实力项目作为行使锐实力工具的最佳防范就是公开曝
光这些行为。而这正是民主国家的优势所在。
美国人还不够剥削全球啊?美国人消耗的资源是全球平均的几倍?
呵呵,美国军火那么强,赶快开航空母舰出去南征北讨啊~杀光其它国家所有人,全地球资源供应美国人不是更爽?别费心担心美国剥削啦~先担心你城里的城管还肯不肯让你这个屁民做个小生意吧~
美国人还不够剥削全球啊?美国人消耗的资源是全球平均的几倍?
呵呵,美国军火那么强,赶快开航空母舰出去南征北讨啊~杀光其它国家所有人,全地球资源供应美国人不是更爽?别费心担心美国剥削啦~先担心你城里的城管还肯不肯让你这个屁民做个小生意吧~
台湾人都说一带一路是大撒币政策 属于笑话美国人只要坐等中国崩溃就可以 美国人真没台湾聪明上面新闻美国人高估中共军武 现在又担心大撒币美国人真是没落了 基本判断力都失去了
作者:
ksacet (ksacet)
2018-02-27 22:56:00基本上文化这种东西 封闭的一方对上开放的一方 其实时间拉长 封闭的那一方或许会慢慢有点优势 看慢慢被绿化的欧洲大概就会有点感觉了 而中国本身并不算开放 他想要传递的文话也会被带赛到 毕竟对中国不信任 也会连带让人对他的东西打个问号
台湾人都说一带一路是大撒币政策 属于笑话美国人只要坐等中国崩溃就可以 美国人真没台湾聪明上面新闻美国人高估中共军武 现在又担心大撒币美国人真是没落了 基本判断力都失去了
作者:
ksacet (ksacet)
2018-02-27 14:56:00基本上文化这种东西 封闭的一方对上开放的一方 其实时间拉长 封闭的那一方或许会慢慢有点优势 看慢慢被绿化的欧洲大概就会有点感觉了 而中国本身并不算开放 他想要传递的文话也会被带赛到 毕竟对中国不信任 也会连带让人对他的东西打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