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新加坡虚惊之二:刘晓鹏》内阁伤兵不断 接班混沌
新闻来源: http://goo.gl/45nv2z
有2次罹癌纪录的李显龙21日身体不适,休息后重回讲台,即开始谈下届总理的交棒问题
,令外界对接班人的猜测不断。若回顾10年来李显龙的演讲,谈接班人实在不算新闻,他
时常传达“人人有希望,个个没把握”的讯息激励阁员。
除了李显龙自己得了前列腺癌,明日之星陈川仁也得了肺结核,最热门的接班人选王瑞杰
则刚中风入院。在这个背景下,斯里兰卡裔的尚达曼的呼声又开始上升。李显龙虽然不敢
反对非华裔接班,但公开指出不会华语将会扣分,21日演说中他倡议修宪让非华族容易担
任虚位的“总统”,就有替尚达曼量身订做的味道,也使下届总理的猜测继续混沌不明。
不过,无论是谁接任总理,随着新加坡日渐与美国靠拢,和中国的关系暂时都没有挽回的
迹象。习近平2013年访问印尼与马来西亚,刻意对新加坡过门不入,已显示双边关系不睦
。2015年李光耀逝世,前往吊唁的李源潮并非政治局常委,习近平的唁电以“老朋友”称
之,更看出中星关系的层级。中国在国际场合常用“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
等称呼排列组合,反映双方密切程度,而“老朋友”实在称不上关系融洽。最近由于李显
龙政府在南海问题上,和美国合作的姿态比东盟各国都高,因此上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
振民点名新加坡不是南中国海的主权争议方,勿插手南中国海,形同公开指责新加坡已选
边。
就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而言,和最大的华人国家不睦,而总理的接班人选又以能否说华
文为条件,透露出深沉的中西文化困境。英校毕业的李光耀因政治理由努力学中文,也将
孩子送往华校争取华人选票,故李显龙父子对中文的掌握较扎实,成为与中国沟通时的有
力工具。但后来李光耀为政治理由拔除华校,使新一代新加坡人虽位居亚太,但在文化上
不中不西。少了中文加持,未来难再以华人身份面对崛起的中国。而除了语言,文化上能
和西方联系的也不多。新加坡驻中国大使最近指出,该国将“当中、美两国的好朋友”,
只是他日中、美冲突若起,也有可能被两个“好朋友”牺牲掉。
在两岸问题上,李氏父子和双方的“好朋友”关系也常被提及,如马英九在“马习会”后
曾说,新加坡在促进两岸的和平发展上,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若不是李显龙与父亲李光
耀,这一切都不会发生。那么李显龙之后呢?新加坡由于幅员有限,长期以来特别重视小
国大外交的国际形象。从另一个角度看,去年11月“马习会”所显示的是,即使星、中关
系已不如过去,只要中国需要场地与台湾洽谈,就算是临时通知,新加坡也全力配合,因
为这有利其国际形象。因此,无论李显龙的继承人为何,只要中国愿意,两岸将来仍然有
可能继续在新加坡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