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巴拿马文件”三条战线 ─ 世界从此不一

楼主: AsamiImai (今井麻美)   2016-04-07 08:07:57
“巴拿马文件”三条战线 ─ 世界从此不一样?
“巴拿马文件”引起国际政坛风暴,被喻为震撼程度较“维基解密”及斯诺登事件更高。
然而,若说世界从此不一样,却未免过分渲染。有关文件确实会带来涟漪,而且触及国际
政治的敏感结构,但那些都是难以改变的死结,微调空间是存在的,改变则谈何容易。
第一条战线,也就是全球媒体目前最兴致勃勃的,自然是揭秘内容。记者们都希望从中找
到自身国家政要的贪腐证据,猎巫游戏才刚刚开始,也许真正重量级的名字还未曝光,大
概也总会有政要落马。可是,有关层面的丑闻基本上是国际社会常见现象,例如目前金砖
国家之一的巴西,便有两任总统卷入贪腐大丑闻。文件已经曝光的政要名字,要么是不可
能有风险的威权领袖(例如普京),他们甚至能反宣传为“西方阴谋”;要么在国际社会
无足轻重的人物(例如冰岛总理),总之不会带来结构性改变。
避税天堂难以消失
第二条战线,属于巴拿马这类避税天堂的存在问题。记得年前香港高官连番被揭发持有海
外控股公司,大都在英属处女岛注册,当时笔者访问了专研相关题目的学者弗尔切克(
William Vlcek)。弗尔切克说:“要有效解决离岸中心所引起的问题,需要透过全球治
理体系中提出一个各国都愿意执行的解决方案,否则当一个国家加强监管的同时,另一个
国家不愿意跟随,这些离岸公司自然亦会走到那些较宽松的国家注册。”国际社会利用这
次机会,加强对巴拿马金融体制的透明度施压,乃顺理成章,似乎也是美国的目标。不过
,有没有可能令全球所有“天堂”都就范?恐怕没有。例如同属避税天堂的瑙鲁,人口约
为一万,可以怎样迫该国完全放弃最后的谋生途径?何况各大国都有太多牵涉“国家机密
”的项目需要这些“天堂”,因此也一直有自身“嫡系天堂”,这本来就是国际关系潜规
则。
第三条战线,却是各国政要的财路--顾问公司。不少从政或走进“旋转门”到政府工作
的人士,为的不是服务国家,而是扩大社会资本,以便离任后成为大企业的“顾问”。只
要有这种“大志”,自然有种种延后利益的瓜田李下出现。假如“巴拿马文件”能证明某
国政要及亲人这样操作“顾问公司”,不难令相关国家修订针对性的法例。然而,有没有
可能杜绝政要利用灰色地带赚钱?恐怕亦没有。以美国富商特朗普(Donald Trump)为例
,要是他当选总统,即使把他的庞大企业全盘交给子女,也会有人愿意跟这个集团做赔本
生意,当作“情感投资”;而根据美国国情,某些驻外大使位置几乎是筹款大户价高者得
,已不是新闻。水至清则无鱼,国际关系“自古以来”充满灰色地带,这是定律,非一份
文件所能改变。
http://www1.hkej.com/dailynews/international/article/1277137
作者: RIFF ( 向问天 )   2016-04-07 18:08:00
AIT都是些烂货 是否也与此有关?
作者: RollingWave (Lost in the Dark)   2016-04-07 20:32:00
ait好像正牌外交官为主, 因为难处理肥水通常是注欧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