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来鸿:印度婚礼鸣枪助兴频生悲剧
参加婚礼本应该是件喜庆的事情,但是在印度北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由于根深蒂固的
“鸣枪助兴”传统,许多婚礼都是以悲剧收场。而这种悲剧发生的数量之多,令人感到震
惊。
最近, 在北方邦一个叫拉普尔-巴胡德(Raipur Bhood)小村庄里举行婚礼。
雇来的摄影师本来是为这个大日子来拍婚礼照,以便为新人留下永久的记忆。新郎家中一
些男性成员在婚礼开始前,按照当地的风俗,先拔出枪朝天一阵射击,但是万万没想到,
摄影师被子弹击中。
摄影师名字叫拉朱(Raju),当地人都叫他品图(Pintu)。他当时腹部中弹,被送到医
院后,由于伤势严重,抢救无效死亡。还有一位17岁名叫米娜克什的女孩也被下落的子弹
击中受伤。
这种“枪礼”绝对不是想伤人或是把人打成残废,但是最近深受这种风俗之害的并不只是
拉朱和米娜克什两人。
在印度北方的另一个村庄里,一位新郎的父亲也是开枪庆祝,导致一名12岁的男孩受伤。
此外,还有一个村庄,一名观看婚礼的妇女被流弹打伤。
最近,在首都新德里的阿里布尔郊区(Alipur),也是在举行婚礼时发生了悲剧。当婚礼
进入高潮之际,一位名字叫维卡斯·库马尔(Vikas Kumar)的男宾客拔出两支短枪,开
始鸣枪助兴。
他朝天开了两枪,第三枪打到地上。新郎官的两个朋友以及婚礼乐队的3名成员的腿和脚
被打伤。5个人全都送到医院抢救。
单是在2月份,只是在北方邦范围内,总共有四人因婚礼开枪庆祝,丧失了生命。
在其中一个婚礼上,由于一位宾客向空中开枪,新郎官被流弹击中当场死亡。
当时,阿米特·拉斯托吉(Amit Rastogi)骑着马,走在迎亲队伍的前面,即将走到新娘
住宅时,却被飞来的流弹击中头部。
印度当局急于想杀住这种“致命”的风俗。
去年,一名男子在参加朋友的婚礼时,用步枪射击助兴,打死了新郎的叔叔。德里的法官
宣判对这名男子处以15个月的监禁。法官曼诺吉·扎恩后来表示,“在婚礼过程中,人们
用长枪和手枪射击助兴,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时髦。”
他说,“政府现在应该收紧持枪证审核程序,设法研究一个非常有效的机制,防止人们滥
用持枪证。”
与此同时,北方邦首府勒克瑙(Lucknow)的一家法院下令,要求对所有婚礼鸣枪助兴的
案件开展调查,不管警方是否收到举报。
法官S·K·萨希纳(Saxena)警告说,“这种风气必须制止。”
一些家庭立刻响应,要求宾客参加婚礼时,绝不能携带枪支。
马希拉吉德瓦吉·辛格·钱德勒(Mahirajdhwaj Singh Chandel)向3000位嘉宾发出的婚
礼请柬是这样写的:“各位嘉宾:出席婚礼时,请不要以开枪和酗酒助兴。”
他在接受《印度时报》采访时说,“我们都亲眼目睹了婚礼鸣枪助兴造成无辜生命损失,
欢乐时刻突然变成悲剧。”
那么这种风俗背后是什么心理呢?
“鸣枪助兴”风俗部分是想显示男子的阳刚之气和地位,也是燃放爆竹庆祝的替代方式。
这种风俗不仅限于印度。在阿富汗,中东,巴尔干等地区都有这样的风俗。
人们一般都是持枪向空中射击,误以为这样做不会伤人。但是,洛杉矶一家医院的医生开
展的研究发现,从空中下落的子弹造成致命伤比普通射击要严重许多。
医生们发现,在1985年至1992年期间,有118人被下落的子弹击中,死亡率接近三分之一
。而普通射击造成的死亡率在2%至6%之间。
与直接射向人体的子弹相比,这种下落的子弹速度比较慢,但是击中受害者的头部的概率
高。
根据这项研究,射出的子弹回落地面的速度为每秒90米至180米之间,足以造成脑骨致命
伤。
2003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波多黎各2003年至2004年新年庆祝期间的死伤情况开
展调查发现,在两天的时间里,空中下落的子弹造成19人受伤,1人死亡。
2005年,马其顿政府在电视广播开展宣传活动,提出的一个口号是“子弹不是贺卡——庆
祝不需要武器。”
印度当局如果能够开展类似的宣传,将是非常明智的举动。
(编译:海伦 责编: 欧阳成 )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fooc/2016/03/160325_fooc_indian_wedding_celeb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