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低油价时代:中东油王的试炼时刻?

楼主: Riquelme ( Ole )   2014-11-13 13:18:06
标题:
低油价时代:中东油王的试炼时刻?
新闻来源: (须有正确连结)
http://norrespondent.blogspot.tw/2014/11/blog-post.html
国际油价的自由落体,会否在中东地区带来一波新的政经波动?近半年来石油价格已暴跌了将近30%,而油元的快速蒸发对于油产丰富的中东地区—特别是坐拥全球近4成石油藏量的海湾阿拉伯国家来说—更带来了直接的政经影响。
于国内政治的层面来看,油价的持续探底会否反转海湾各国政府的财政余裕?进而在后阿拉伯之春的时代里威胁这些“石油食利国(rentier state)”的政权存续?而从国际层次的高度而言,传统油国在石油市场原本主导产能、价格调控的中心地位,也很可能在这波油价割喉战中被更具生产弹性与技术优势的非传统石油给取代,而让中东地区在全球能源地图中所占的战略优势加速式微。
油价大暴跌
自2014年6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的跌幅已进逼30%(图表一):西德州中级原油(WTI)从年终高点108元美金摔至77元,而布兰特原油也在5个月内从115元狂跌到了82元。这波降价趋势预计还会持续好一段时间,甚至国际油价也有可能跌破70元的关卡继续探底。
一般认为,油价突然进入熊市的原因有二:中国与欧洲经济需求的放缓、以及全球石油的产量过剩。其中,北美非传统石油—特别是页岩油的产量大增,也被认为是变动石油版图的最大因素。
北美页岩油:对市场的正面冲撞
尽管各界对页岩油的发展早有期待,但其近7年来的发展却实实在在地令市场意外。自2008年以来,美国借由页岩油革命已将石油产量由低谷推回高峰:根据美国能源资讯局(EIA)的统计,全美原油的总生产量已从2008年(1947年来最低)的每日500万桶(barrels per day, bpd),回升到了2014年的850万bpd以上;若依照目前稳定的成长速率,美国原油产量也有机会在2015年突破960万bpd,一举超越1970年所创下的生产关卡。
此外,在产油量高速扩张的同时,华盛顿方面也有望全面松绑原油的出口政策以扩大“美国石油”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在1973年赎罪日战争所触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为稳定国内油价与避免重演禁运恐慌,美国国会1975年通过了“能源政策与节能法案(Energy Policy and Conservation Act, EPCA)”限制国内石油对外出口。然而40年过后,美国国内石油的产量早因水力压力技术(fracking)而回春,包括石油工业以及各大利益团体更是积极施压,寄望石油出口的限制能尽早松绑藉以活络国内经济并提高国内石油产业的生产规模。
多方的压力以及经济的诱因让美国政府在2014年年中以特许的方式,放宽特定厂商对于超轻质原油的出口许可,而在政商互动相对较亲近石油产业的共和党赢得14年期中选举后,重掌参、众两院的共和党也正积极推动修法,最快在2015年下半年就会废止EPCA长达40年的出口禁令。
目前以各项名目出口的美国原油约低于1百万bpd,但根据布鲁金斯研究中心的推估,在2015年出口法令解禁后原油出口额却可望“即刻翻倍”,并达到至少280万bpd的出口量—这样数字约莫等于科威特举国在2013年的石油产能(每日281万桶,出口234万桶),而在国际需求看缓的状况下,这种等级的政策冲击确实也不容油价市场小觑。
调节者地位易主
页岩油的窜红也威胁了沙乌地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国际市场中“市场调节者(swing producer)”的战略地位。
作为当代石油界的龙头国,沙特阿拉伯被认为是如今全球唯一具备“调节弹性”石油生产者,除了每日800-1000万桶的基本石油产量外,利雅德还备有约莫150万桶的生产弹性以作为调整的国际供需平衡的“备用空间”。这150万bpd的生产弹性让沙乌地在稳定国际油价得到了一言九鼎的发话权,进一步地也影响了中东北非的区域战略:例如2011年多国联军对利比亚格达费(Muammar Gaddafi)政权采取军事行动的同时,沙乌地就为呼应行动进行而紧急增产,并一定程度地控制了利比亚战局对于国际油价波动的负面效应。
不过沙乌地作为调节者的能力很可能会因为新科技的出现而被逐渐抵消。根据高盛证券资深石油分析员Jeff Currie所做的评估,由于技术的进步与开采方式差异,页岩油区的开采油井通常单位规模小,但却点与点之间却更为密集,而让其短程生产的爆发力比起传统大油田来得更为出色许多。而在不远的未来里,新的页岩油科技或将赋予美国日均500万桶石油的快速生产弹性—这样庞大的产量余裕也将有效抵消沙乌地、乃至于OPEC对于国际原油供应战略的领先地位。
“懦夫博弈”
在全球需求放缓的当下,北美石油业的重启不仅缩减了美国这个庞大经济体对于进口原油的需求量,其酝酿在即的出口解禁更将影响石油市场的平衡。但在油价自由落体的同时,作为全球石油藏量、出口第一大国的沙特阿拉伯与OPEC盟邦却仍拒绝以减产的“传统”方式维持油价稳定,相反地,沙乌地在11月初更透过沙乌地国家石油公司( Saudi Aramco)调降对北美市场的合约价格,削价抢市、积极应战的态势相当浓厚。
沙乌地在油价上削价抢市的做法其来有自,因为在开采成本上非传统石油的门槛与压力远较传统油田来得更为沈重。以沙乌地为例,其坐拥的加瓦尔油田(Ghawar field, 全球蕴藏量最庞大的油田)开采成本每桶仅约4美元,而页岩油的成本却远高出10至数十倍不等;然而沙乌地对于北美页岩石油开采的压力评估似乎过于乐观,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执行主任Maria van der
Hoeven在今年10月份的发言,82%以上的美国本土石油业者能承受“60块美金或以下”的收支平衡点,目前的跌幅也就“仍在接受范围内”,截至11月初为止,北美各级页岩油井丝毫都没有放慢增产脚步的态势。
对于沙乌地或其他OPEC国家而言,眼下的低油价风暴是一场与非传统石油开采的一场“懦夫博弈”,直到今年为止,OPEC对于所谓的“页岩革命”并没有拿出具体的对应政策,但目前各大新兴的页岩油开采业者彼此也都仍未串连出对油价集体的对策机制。换句话说,即便OPEC各成员国在11月27号的例行会议上决定联合减产,北美非传统开采者也不一定会同步跟进,甚至OPEC还可能重演80年代中末期的错误,而让其他非成员生产者“占尽便宜”瓜分掉OPEC制价减产所留下的市场需求空缺。
然而这波削价割喉虽然打得惊心动魄,但最后的结局似乎并不一定会走向鱼死网破—双方拒不减产,而逼迫油价全面崩盘—的最差状况。考虑到国际与国内的局势,沙乌地与其OPEC产油盟邦均无法承担油价无限制下探的巨大风险,同时过剧的油价跌幅对甫复苏的欧美金融市场同样也难以吸收。
中东油国的财务疑虑
在市场互不相让、拒绝减产的同时,目前国际油价的走势却已先一步跌破许多传统油国的预算收支平衡点(fiscal breakeven price,图表二)。相较于北美的状况,传统油国本身的财政收入就已绝对性地仰赖油元经济—以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的六国为例,其平均政府收入对油元利润的依赖比重更是超过90%以上。而若以国际目前原油均价来估算,海湾国家里也仅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达、与科威特的财务平衡点目前仍在“可接受”的黑字范围。
以科威特为例,凭借著走高油价,科威特政府13-14年度结算不仅连续15年结余黑字,盈余甚至写下史上最高的450亿美元新纪录,财政状况理应坦途。然而其14-15财政年(3月结算)的状况却受6月份国际油价下滑的明显拖累,在明年油价不低于每桶75美元的状况下,科威特明年3月的结算盈余将仅剩31亿美金,影响程度之钜,也让科威特政府密集地讨论相关减支的平衡措施。
同样地冲击在油国龙头沙特阿拉伯也相当明显,根据IMF今年9月份的预估修正,沙乌地14-15财政年原本的结算预估将从300亿美金的盈余转下修为105亿美元的赤字。
但财政数据的由黑翻红,在短期内却不会对海湾地区造成“即刻”的威胁。过去近10年的高油价趋势让GCC各国的国库都屯满了油元:沙特阿拉伯的央行内仍持有1兆6千亿里亚尔(同等于4,265亿美元)的政府储蓄;同时沙乌地仍拥有7,685亿美金的外汇存底,配合庞大的能源资产,要广发国债也不是那么困难,也因此目前的财务赤字短期之内还不太可能成为冲击政权存续的“立即性缺口”。
不过外界也提出警告,除非油价涨回每桶100美金以上的价位,否则依照沙乌地目前的支出与非石油工业成长速率,其财务状态很难在低油价的环境里维持长期的健康。根据IMF的评估指出,按照目前趋势,沙乌地的政府储蓄将在2019年时折半,届时央行内可动用的现金将仅能应付6.5个月的政府常态支出,而严重影响该国、甚至区域的经济稳定。
长期吃老本
单纯的赤字并不会造成海湾国家的担心,但考量到各国政府天文数字般节节升高的国内支出,整个油元经济的存续在低油价趋势里也就更令人存疑。在08年金融海啸后,海湾各国为因应后续波及皆不约而同地祭出大手笔纾困与振兴支票,希望借此稳定民营企业与就业市场的稳定;而后,在阿拉伯之春的政治风潮席卷中东的这几年里,为了稳定民心、平息民怨,政府之间各种大型社福补贴与公共建设等更是毫不手软。
再以沙乌地为代表,08年金融海啸时利雅德当局就已大手笔地投入了8,000亿美金的就业与民营事业振兴方案,但整体政府的支出此后更是无上限地高速膨胀,为了因应阿拉伯之春的国内外局势,沙乌地政府的支出在2010年到2013财政年间膨胀了52%,并在2013年达到了2,652亿美金的高峰。庞大的政府支出将在低油价时代里造成各国政府的困难,考虑到国内持续膨胀的人口与就业问题,海湾国家的财政支出恐怕缺乏在低油价时代里“适时调整”的政策弹性。
此外,政府的财政展望也可能影响海湾地区的能源补贴政策。GCC国家对国内能源价格的补贴平均每年超过1,600亿美元,平均3成左右的政府收支盈利都被消耗在石化补贴上。这些补贴除了包含一般电价之外,各种石油化学与其他高耗能工业也都因“产业多元化”政策而纳入奖励范围。但这些高效能的补贴却也让GCC经济区成为全球耗能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其海湾6国对石化能源的消耗量更是超过非洲大陆54个国家的总和。根据花旗银行估计,在耗能速率不减、人口成长持平的情况下,沙特阿拉伯将在2030年前从石油出口国转变为“石油进口国”,不但其生产
的油量将难以支撑国内需求,相关的能源补贴也将拖垮这个国家的财政体系。
在低油价经济的考量下,如何减低能源补贴却也在经济问题外带来了政治影响。除了民间反弹以及后阿拉伯之春时代的国内政治考量外,减少能源补贴同时也会减低政府对民间产业的推力。相较于掌握资源决策国家集团,海湾地区的私人企业相当依赖政府的各式补贴,若相关补贴规模不再,这些高耗能产业如何存续发展也令人不甚乐观,而对政权的影响也恐扩及失业问题以及产业多元化政策失败等各连锁效应。
这些巨额的支出成为了海湾国家维持其“新恩庇主义(neo-patrimonialism)”式政权的关键,而低油价、甚至长期低油价的趋势,则很可能会成为这些政权能否维持稳定的最大变因。
油元外交受限
在国内政治之外,海湾地区的油元外交也在后阿拉伯之春扮演相当关键的角色。以埃及为例,在2013年二次政变(原总统Morsi倒台,al-Sisi将军接掌政权)后沙乌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与科威特共提供了超过200亿美金的能源物资以及资金担保等,对埃及al-Sisi政权维持国内稳定带有关键性的作用。同样的,沙乌地对于约旦、摩洛哥等王权国家所提供的政治资金,也一定程度地协助其顺利度过2011年至今席卷整个中东区域的政治风暴。
同时,海湾君主国的资金也是中东各大冲突区的重要财源,包括对黎巴嫩政府军的重建、叙利亚自由军的军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政府预算赞助等,不仅台面上的油元资金扮演了重要的区域斡旋角色,台面下各种未经解密的争议援助(例如与伊拉克、叙利亚境内诸多武装集团的连结)也都持续影响着区域的政治平衡。也因此,在油元长期萎缩的可能下,这些援外资源的规模会否受到缩限,更将影响区域内的各种稳定。
而若把区域镜头继续拉小,在GCC内的巴林与阿曼则都因自身石油资源早已进入衰退而在这波降价风潮中受创。由于本身能源产出早已进入寿命末期,巴林的油元早已不足以支撑国家开销,但其本身的炼油(承接沙乌地东部原油)、以及区域观光、金融业务等,也都受区域油元的影响。巴林目前负债金额已进逼1570亿美金,约占其GDP总值的50%。而随油价冲击,其债务比也将以每年5%GDP产值的比率成长,若其国内政治动荡的状况持续,IMF更预计巴林将在2018年后面临严重的金融危机。考虑巴林在2011年开始恶化的政治冲突,其国内的状况恐将雪上加霜,甚至将状
况进一步扩散为区域问题而增加GCC各国的政经负担。
80年代崩盘阴影
油价的长期崩盘在过去已多次发生,而眼下海湾油国所面临的状况也与1980年代石油崩盘类似。由于产量过剩以及OPEC调价战略失误,而造成国际油价的长期低迷,进而造成海湾油国沈重的财政压力。80年代的低油价曾让不仅让各国政府连年赤字,民间企业与新兴的金融服务业也随油元的低迷而陷入崩溃,而油元的压力不仅引发海湾地区各类型反政府与极端宗教思想的传播,各国在稳定油价与销售额方面也不断产生外交冲突(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动机之一),而相关的社会、财政、失业与内政问题也一直延续进90年代。
与80年代相比,如今海湾国家拥有更丰厚的外汇存底以及现金储蓄,各种主权基金与投资机构也提供了一层收入缓冲给这些石油国家;但30年过后,中东海湾的人口爆炸仍在不断上升中而让政府对就业、民生需求的压力也比80年代更为沈重。同时,各国对产业多元化的投入至今并没有获得明显的成果,其能源优势对石化工业与高耗能制造业的补贴依旧是双刃剑,而新兴的金融服务业同样地也与油元投资相应挂勾,若油价长期探底、或出现剧烈低谷震荡,对于海湾地区的影响力势必也将冲击区域政治的版图。
※每日每人发文、上限量为十篇,超过会劣文请注意
⊕标题选用"新闻",请确切在标题与新闻来源处填入,否则可无条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作者: RIFF ( 向问天 )   2014-11-13 16:36:00
猜 美国故意推升美俄紧张 以推升油价
作者: bidet (凉风赤叶)   2014-11-13 18:17:00
油价请先跌到20美金/桶 再来跟我谈低油价
作者: Severine (赛非茵)   2014-11-13 22:47:00
据说这次就是OPEC他们放的 要掉到80以下来打击油页岩技术,让他们无利可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