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宜兰县发展医学中心的现况、与瓶颈

楼主: forevergood (李弟兄)   2018-11-12 23:11:13
壹、前言
在发这篇之前,其实本叔思考许久,觉得这个议题跟铁路高架、北宜直铁、
宜兰科学园区招商等议题,长期被拿来政治力操控,变成蓝绿阵营二十年来骗选
票的议题,刚好之前也有不少人希望本叔解释阻碍原因,虽然本叔不是宜兰人,
但是本叔基于道德良知觉得有必要告知大家医学中心(medical center)的真相,
不受蓝绿政党绑架操弄。
同时本叔也看到许多宜兰人觉得宜兰医疗水准长期被当二等公民的感想,连
花莲、台东都不如,花东地区还有慈济医院当医学中心,更让本叔觉得要为宜兰
选定一位能配合医学中心改革发展的代议士(议员),知道如何催生医学中心?
本叔寻觅对象好久,觉得推荐“康●源”或许可以,因为他具有博士背景,并且
是这次宜兰台面上所有议员、民代、市长、镇长、乡长唯一有在国际期刊数据库
发表过的候选人,我想以他的智慧应该能懂什么是SCI、NCBI、Cochrane?什么
是医院评鉴?什么是医学中心?如何协助催生“准”医学中心成立?
※ 我讲得可能也不百分百正确,毕竟不是公卫医疗背景,有错误也欢迎指教。
贰、正文开始
在介绍医学中心前,本叔来给大家介绍目前我国卫生医疗服务体系
,将医院分四级:医学中心、区域医院、教学医院、基层医疗,
这个制度最早是由前卫生署长许子秋于1982年着手规划,
把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体制(National Heallth Service, NHS)带回台湾,
于1985年开始实施,2000年订为目标完成年,
而目前国内医学中心共有19间医学中心,另外还有3间“准”医学中心。
一、医学中心的定义
根据我国卫生福利部规定,成为医学中心的基本门槛,病床必需有
500床以上,且至少提供内、外、妇、儿、急诊、家医、骨科、神外、
麻醉、放射等23科以上的诊疗服务,并具备“重度急救责任医院”、
“癌症诊疗品质认证A级医院”及“通过人体试验委员会访视”等三项
认证资格。
同时还须接受医学中心评鉴,每4年一次,评分内容分为医院评鉴、
教学医院评鉴、《医学中心任务指标基准》等3大项,占比分别为40%、
10%、50%,其中《医学中心任务指标基准》共分五大任务:
任务(一) 提供重、难症医疗服务,并具持续性品质改善成效;
任务(二) 肩负社会公益责任,提升区域医疗水准;
任务(三) 落实全人照护之医学教育;
任务(四) 创新研发提升医疗品质,带动医疗健康科技发展;
任务(五) 积极配合国家卫生医疗政策,参与国际卫生活动。
二、医学中心数量限制
而医学中心的设置数量另须根据《医学中心评鉴作业程序》(2011年
4月26日)的第六条规定—“以各一级医疗区域之每200万人口数得评定一
家合格医学中心为上限。”。
法规中对于医疗区域的划分系参考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台湾地区
综合开发计画”所规划的18个地方生活圈,将台湾地区划分为18个医疗区
域,而后又经过行政院卫生署修订“医院设立或扩充许可办法”之“附医
疗区域划分表”划定台湾各“一级医疗区域范围”之医学中心上限家数。
台北区:宜兰县、基隆市、新北市、台北市、连江县、金门县,上限 8家;
北区:桃园县、新竹县、新竹市、苗栗县,上限 1家;
中区:台中市、彰化县、南投县,上限 4家;
南区:云林县、嘉义县、嘉义市、台南市, 上限 2家;
高屏区:高雄市、屏东县、澎湖县,上限3家;
东区:台东县、花莲县,上限 1家。
全台上限规定共19家,目前台湾医学中心已经达到饱和,不会再有,
但是为了鼓励医院提升医疗品质,我国卫生福利部给予未获得医学中心认证
的医院,赋予“准医学中心”全新位阶,让达到评鉴优等却挤不进医学中心
的医院,拥有等同医学中心的荣耀,但与医学中心的差别在于健保给付,
“准医学中心”仍依照区域医院层级标准。
三、小结
!!!!因此宜兰不太可能再有医学中心出现!!!!!
虽然现在台湾处于医学中心饱和阶段,不太可能再有医院透过评鉴而
成为医学中心,但是短期及中期目标,宜兰能可朝推动“准医学中心”
成立迈进,让宜兰人享有同等的医疗品质,不当次等公民,当遇到罕见
疾病医治,省去舟车劳顿的转诊时间,或遇到重大伤亡事故能迅速就近医治。
四、医学中心对地区医疗的助益
医学中心的成立对地方医疗有何助益?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说
这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有时可能是诊断及医疗设备差距,有时可能
是医疗照护模式的差距,比如整合式医疗照护模式,甚至是医院病床经营型态。
(一) 整合式医疗照护
整合式医疗照护目前还没标准定义,其照护共通原则,仍在发展之中;
而整合式照护是其中一种概念,就是将服务的输入、输送、管理与机构做
全面考量,并与诊断、治疗、照护、复健与民众健康做连结。
举糖尿病来说,因为糖尿病是一种血糖代谢异常所引起,可能并发其它
疾病,如糖尿病性网膜症、糖尿病性白内障、高血压、脑中风及心肌梗塞、
肾病变、糖尿病性神经障碍(脑神经障碍、自律神经障碍、孤立性末梢神经障碍)
、皮肤性病变(糖尿病性坏死症、皮肤搔痒、皮肤念珠菌症、带状泡疹)等。
举一位患有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为例,在末期可能合并多种疾病,
假如只接受新陈代谢科医师的诊断,由于分科诊断之专业和侷限性,
可能致使专科医师无法诊断患者其它潜在因子并发多种疾病之风险,
以致延误就医时间,致使不可逆的障碍生成,如失明、截肢..等,
(OS:但我想现在应该没这么两光的主治医师),所以整合式医疗能改善
这种在疾病诊断及治疗的错误,像是特色医疗门诊概念(如糖尿病中心),
还有国内近期蓬勃发展的“爱滋特别门诊”也是整合式医疗的概念。
另外像是医学中心的台大医院,借由创新诊断及治疗技术,以全人照护、
创新服务之理念,整合院内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核子医学部、影像医学部、
基因医学部、复健部与精神部等各科部之专业资源,以提供民众整合式医疗
照护服务,改善巴金森症病患及家属之生活品质,因而设置“巴金森症医疗中心”
,以符合国际医学界目前追求的“价值医疗”概念,以人为出发点,
对罕见疾病的医疗、照护做全盘考量。
(二) 医院病床经营型态
通常升格为医学中心的医院,病床须大于500床,
以台湾目前多数的医学中心现况来看,医院病床数都破千,
但即便医院病床数破千,也不符合“医学中心”、“准医学中心”
的规定,还须符合“急性病床”、“慢性病床”规范。
1. 急性病床
急性病床分一般病床、精神病床、特殊病床,其中特殊病床分:加护病床、
烧伤病床、洗肾治疗床、婴儿床、急诊处暂留床、安宁疗护病床、其它。
2. 慢性病床
慢性病床分:一般病床、结核病床、癫病病床、精神病床。
举台北内湖三军总医院(医学中心)为例,总病床数共1845床,其中
一般病床1368床、特殊病床477床,特别在急性(特殊)病床分类、及完整度,
三军总医院确实是典范,可细分为:烧伤病床11床、血液透析床51床、
婴儿床36床、婴儿病床44床、急诊观察床40床、手术恢复床36床、
加护病床117床、安宁病床15床、亚急性呼吸照护病床24床、辐伤病床3床、
慢性呼吸照护病床80床、负压隔离病床18床、骨髓移植病床2床。
因此台北内湖地区遭遇任何重大伤亡事故,三军总医院都能提供
完整医疗服务,不管是车祸、火灾、手术感染、瘟疫、核爆、生化危机
、恐怖攻击等,都能迅速得到完善的救护,这就是拥有“医学中心”与
“准医学中心”好处。
五、宜兰发展医学中心的现况与瓶颈
要发展一个完善医学中心,除了受限人口因素外,还须经过医院评鉴,
然而宜兰地区的医院要符合医学中心的病床水准均有达到500床以上,
但是有以下几个瓶颈,这是本叔个人感想心得:
(一) 参与国际大型医学研究甚少
根据“医学中心任务指标基准”之任务四 — 医学中心需要提升医疗品质,
带动医疗健康健康科技发展、以及任务五 —积极配合国家卫生医疗政策,
参与国际卫生活动,因此通常国际知名的医学中心常配合国际公卫发展做
基础医学、罕见疾病的研究。
比如常听到国际许多知名医学中心均设有爱滋病防治与研究相关单位,
因为爱滋病是目前全球感染广泛,同时又是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所以研究
爱滋病医疗模式对于医疗品质提升、造福人类社会有莫大助益,符合国际对
医学中心应担待的医疗道义责任之认知,然而宜兰目前尚无相关研究计画,
更别说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NCBI、Cochrane等。
因此县政府假如想促进县内医学中心、或准医学中心的发展,
可以编列研究经费鼓励县内医院参与国际大型研究计画,提升学术声誉,
担负更多医疗道义责任,未来在任务指标基准评鉴、医院评鉴,
较能获得评鉴委员肯定及青睐。
(二) 人体试验课程前瞻性稍微落后
一个医学中心通常会参与许多研究教学计画,而在执行研究计画前,
须通过人体试验审查委员会审查,并且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
均须参于及通过GCP课程的测验,才能取得IRB认证时数,执行研究,
然而目前宜兰所提供的GCP课程相对医学中心算少,
且无法与国际医学中心的最新课程同步,所以需要提升GCP课程质跟量。
(三) 重度急救医院及医疗人力不足
目前宜兰县仅罗东博爱医院列入“重度急救责任医院”,其它医院均无,
在遭遇重大意外事故时,能承载的急难救助医院不足,并且在“急性病床”
的丰富度、完整度不够完善,致使无法在大规模伤亡意外事故发生时,
作立即性处理,如本次台铁翻车事故就是例子,致使大量转诊事件频仍,
所以还须培育大量护理人才提升医疗照护品质,如同宜兰县在推行长照的瓶颈,
面临最大的难处在于长期照护的护理人才不足。
(四) 整合式医疗发展稍微落后
虽然目前宜兰在整合式医疗概念的发展上,有渐趋蓬勃迹象,
但是与医学中心相比仍许多差距。举爱滋病为例,到目前为止,
宜兰尚无“爱滋特别门诊中心”,假如爱滋感染高风险族群想获得PrEP、
或运用最新筛检技术服务,都无法提供完善的整合式医疗服务;
而HIV带原者可能因为牙痛看牙,害怕传染他人,又不敢向医师透漏,
怕身分曝光,所以不敢到一般牙科看诊,这时候需要整合式医疗服务,
提供HIV带原者安心的医疗环境,接受牙科治疗服务。
所以宜兰地区的医院,在整合式医疗上还需要多努力,譬如成立
生殖医学中心、阿兹海默症中心、糖尿病中心...等,才有机会在未来
医院评鉴上,升格成医学中心、或准医学中心。
参、总结与心得
宜兰要出现医学中心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除了硬件设备上的提升,尤其
台湾现在面对医学中心饱和的现况,同时宜兰闹护理荒,假如要催生医学中心
,在经营模式上要改变,更不是政治力介入就能催生医学中心,这需要有专业
背景的人协助完成,更需要一个懂SCI,发过SCI的人,才能拟订及编列研究经
费,催生宜兰地区的医学中心出现。
甚至有时一个医学中心的成立不需要庞大建置经费,只须要改善经营型态
,参与国际大型医疗研究计画,或改善医疗方式,也有机会催生医学中心出现
,如彰化秀传医院就是一个例子。
因为和法国IRCAD合作,打造全球最大微创手术训练中心,由于微创手术
伤口小、少流血、恢复又快,成为现今手术的新主流,所以彰化秀传医院在
医院评鉴受到评审青睐,有机会成为准医学中心。
因此本叔建议,假如宜兰要催生医学中心,不一定要盖一堆医院病房,
有时可以透过参与国际大型研究计画,发表在顶尖期刊(如NEJM、Lancet),
让国际看见,提升宜兰地区医疗能见度,甚至吸引国际病患前来就诊,
间接提升宜兰经济发展,但这是很理想的美谈,有漫长的路要走。
最后,不管是“医学中心”与“准医学中心”的催生,本叔都抱着祝福,
希望有天宜兰人能省去舟车劳顿的转诊痛苦,在遭遇重大伤亡事故,
能就近得到全面且完善的医疗照护服务。
作者: iuiuisme (iuiu)   2018-11-12 23:37:00
不错
作者: Luge (不认识)   2018-11-13 02:22:00
感谢分享知识,谢谢。
作者: u0012513 (阿不揪)   2018-11-13 08:07:00
长知识推
作者: maurice9325 (水色天秤)   2018-11-13 08:31:00
要推动这些,包含参与研究计画,投稿国际期刊,需要一个或数个以上的团队,才有机会起头,而若是要在优质期刊或研讨会上有成绩,又是更加需要努力。宜兰在长期缺乏医疗相背景、资源与人才在这块打拼,真的要很辛苦。我能想到的,比较快的可能可以考虑阳明,就是阳明能不能有团队愿意在宜兰拓荒。毕竟优质期刊大家要,有的话大家抢著挂名挂单位。
作者: shaher (热情台球)   2018-11-13 09:13:00
推,更进一步了解医学中心如何产出?
作者: superhome (期待星与月之夜)   2018-11-13 10:47:00
作者: gajin   2018-11-13 10:51:00
重症专责医院不是只有博爱急重症专责医院不是只有博爱
作者: ylcsm (张八八)   2018-11-13 19:05:00
学知识,不过如果当初提出医学中心政策的人早就知道不可能再有医学中心的话,那又为何要提出来呢?
作者: dorydoze (dorydoze)   2018-11-13 23:45:00
因为医疗资源不足阿,元po也说能朝准医学中心为目标也行
作者: maurice9325 (水色天秤)   2018-11-14 08:00:00
放心吧,选后这些声音就沉了,这就是宜兰的逼哀
作者: OnesXiao (浩 & 芮)   2018-11-14 14:29:00
请问有铁路高架化的文章吗 XD
作者: stupiddaniel (超级喜憨儿)   2018-11-14 21:45:00
彰化秀传不是医学中心耶
作者: zippy (清净至无余)   2018-11-15 08:11:00
硬件不是重点,硬件只要砸钱就可以了,重点再人才!!要吸引人才到宜兰来服务,不容易我20年前就想回宜兰服务,可惜宜兰的医院没有我可以服务的高科技科室
作者: OnesXiao (浩 & 芮)   2018-11-15 10:17:00
不一定要吸引外地人才来宜兰 环境只要能留住宜兰的孩子返乡就很不错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