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大新竹轻轨不含竹北 杨文科轰中央

楼主: as111531 (《经济状况》债台高筑$0)   2022-04-14 03:59:35
https://youtu.be/tTTm8DPHJC4?t=1000
上面影片还有 刘崇显、张祖琰、田雅芳、林彦甫、廖子齐 五位议员质询
以及交通处处长针对议员质询的回复
下文转自 林彦甫 议员fb
轻轨计画不应建立在失真的假设,重大政策要奠基在正确的资讯上。
市府在本次临时会提交轻轨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至议会审议,议会同意后将送交
通部、行政院争取核定,核定后将以核定的路线和站点进行综合规划和基本设计,粗估费
用约 1.5 亿元。也就是说,一旦议会同意可研,轻轨路线和站点就不会再更动。
单纯就市府现在提供的可研报告,我没办法表明支持或反对,因为有多元的大众运输当然
是好事,不过我没办法确定究竟要付出多少成本来达成这件事情,就算花的不是我的钱,
但我的任务就是要把关人民的纳税钱。
况且市府至今连一场说明会都没办,单纯只和顾问公司闭门造车,根本没办法清楚了解民
众真实的想法。重大政策的决定应该是奠基在人民清楚资讯后的选择。
【运量预估要务实】
针对轻轨可研,市府交通处昨天至议会专案报告,说明新竹轻轨未来尖峰时间每 3 分钟
就有一班车,每天预估有 12.5 万人次搭乘,且轨道本业会赚钱。
可研的重点在于路线规划、场站选定以及财务预测。这份报告是奠基在几个假设上做出来
的,我认为这些假设需要审慎评估,以免错误假设推出失真结论: 
1. 红线全长 14 公里,能服务各站点 500 公尺范围内的 20 万人,其中有 70 % 的民众
会步行到轻轨站。
实际状况:新竹市因城市尺度小,加上人行环境不佳,民众可接受步行距离不一定能到
500 公尺远。
2. 新竹市车辆持有数从民国 106 至 140 年只会成长 5.4 %,平均年增率仅 0.16 %。
实际状况:新竹市小客车数量从 100 年的 12.1 万增加到 110 年的 14.6 万,成长
21.5 %
3. 新竹市区汽车停车费 $30/hr,付费率约 6.6 %,平均每人支付 6.44 元/天。
实际状况:园区停车大多不用钱,且公司多半有提供停车位,付费率几乎等于零。要改变
习惯开车上班的园区人,并不容易。
以上只列出简单几点,整本报告书看完真的会发现很多问题。其中我觉得最让人讶异的就
是,谈论“车辆持有数成长趋势”竟只比较民国 105、106年,这绝对会被统计学教授当
掉,根本为了美化数字。
针对我在议会上质疑运量高估,市府回应表示:运量绝对没有高估的问题,是套用双北的
预测模型,不能拿南部的高雄来比较,型态不一样。现在环境优势比前四次的可研更具说
服力,有信心可研能通过审核。
错误的假设和参数,就算输入完美的系统,也会得出失真的结果。
【路线规划与目的要相符】
另外,从需求分析来看,现在路线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把人继续塞到人口密集区,并没有达
到人口向外分散的效果,难以达到解决竹科塞车的目的。
双北、高雄、台中都是透过轨道系统让市郊方便移动到市中心,先不论炒地皮的问题(台
湾土地制度使然),但确实比较能舒缓市区的交通。
拿高雄来比是因为竹市跟高雄一样,民众搭乘大众运输的比例不高,要一下子变成搭乘捷
运或轻轨难度很高。
高雄原先公共汽车日运量就只有 18 万人次,相对人口差不多的台中花了 15 年投资公共汽车,日
运量已经 37 万,再推行捷运就比较有机会成功。
【轻轨不应取代台铁六家线】
除此之外,市府还计画要用轻轨取代台铁六家线,让新竹火车站到竹北高铁的行车时间
从 19 分钟变成 36.5 分钟,但市府说因尖峰时段轻轨 3 分钟一班车,而台铁半小时才
一班,考量等车的期望值,所以两者所花费的时间相差不多。
然而,台铁六家线捷运化,让班次加密到 10 分钟一班,一直是新竹市公共运输发展的计
画之一,在可研的报告中也有提到。六家线捷运化说不定比轻轨往返高铁站更具竞争力。
况且,尖峰时段 3 分钟一班车,这样是要多少辆轻轨才有办法达到?要提供多大面积的
机厂?甚至连现在 1 路公共汽车都做不到 3 分钟一班。
我认为轻轨的角色是提升大众运输的服务范围及量能,而非使原有稳定营运的大众运输消
失,台铁六家线不该被取代。
【呼吁市府务实规画新竹轻轨】
以下是我在议会上提出的建议:
1. 市府应严谨评估轻轨运量,规划合理路线及班次,切勿高估运量使财务预测过于乐观
,导致未来轻轨建设成为本市财政黑洞。
2. 市府应优先同步改善本市公共汽车路网及轻轨场站周边人行环境,并积极落实轻轨先导公
车,培养民众达成大众运输习惯。
3. 市府应审慎评估轻轨取代台铁六家线之必要性,尽可能并行。
4. 市府应针对轻轨计画,于今年底前,在各行政区召开至少一场的公听会,详细说明计
画内容并广泛收集民众意见。
===============
下文转载自 曾资程 议员 fb
议会临时会开议第二天,听取交通处倪处长新竹轻轨专案报告,随后参加已经有44年历史
的西大路地下道,结构补强暨景观改造工程动工典礼,预计花费8000余万元,年度完工。
新竹轻轨在蔡仁坚市长任内启动规划,可惜的是未能连任而嘎然而止,这一蹉跎一晃眼已
经20几个年头,虽然历任市长接续规划,最终都未获核定。
这次临时会除了专案报告外,新竹轻轨计划还需要议会同意,方能进行下一阶段工作,呼
吁议会同仁,为了新竹市未来的永续发展,能够不分党派全力支持。
我们希望建置高架专用路权轻运量捷运,提供市民安全、便捷、平价的大众运输的另一个
选择,减少汽机车私人运具的成长,改善空气污染问题,也能够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挤
问题,府会合作踏出关键的一步,真的,错过这次,机会可能不再!
===============
下文转载自 廖子齐 议员fb
轻轨要如何改善新竹交通
今天议会召开“新竹轻轨计画”专案报告,市府来说明新竹轻轨红线的规划。红线的路线
是从新竹车站出发,经过新竹公园,沿光复路经过清大、工研院、阳明交大,再到园区内
的竹科管理局站,然后通到台铁的新庄车站,最后从新庄车站通往终点六家车站(高铁站
)。
全线将采高架,所以轻轨不会在地上与车争道,如果今年顺利核定可行性评估,有望在大
约10年后2033年营运。
其实大家看路网图大概就能理解为什么这是新竹最优先规划的轻轨,因为这条路线通过了
新竹交通最繁忙的区域,并且进出园区,连结市区和主要车站。它最想处理的当然是园区
上下班通勤时段,周边交通壅塞的问题。
大方向上我绝对是支持更便捷、稳定、可靠的大众运输发展,只是既然要花上450亿建设
,完工后未来还可能经历很长时间的亏损营运,当然会希望这条轻轨真的能够带来改变,
让园区周遭几乎没救了的交通能有个新局,而不是花了大钱,经历10年以上的交通黑暗期
,最后却依旧让大家塞在路上,轻轨则没人要坐亏损严重。
园区有大量骑机车的通勤族,及一人小客车驾驶,他们是比较有机会转搭轻轨的,如何将
这类族群导流至轻轨应该是解决园区交通问题的重点。
目前看来虽然路网有设置园区内的站点,但园区很大,站点通往各公司各厂的最后一哩路
,仍需要竹科管理局规划协助接驳,否则这最后的不方便还是很可能大幅减损通勤族愿意
改搭轻轨的意愿。
同样地,关埔地区比较近的站点,只有新庄车站或世界高中站,但这些站其实和住宅区都
有很长一段距离,其实如果没有适当的转乘安排,恐怕这最初一哩路的不便,同样会劝退
想搭轻轨通勤的人。
轻轨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没有好的规划,它也可能会是一场灾难,之后我也会持续监督,
并提出意见。
作者: JoseIglesias (Iglesias)   2022-04-14 09:13:00
很中肯 谁想在光复路沿线走500公尺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