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icandoit (向远方走去)
2017-07-02 01:15:14大师风范,虚怀若谷,身冒风险,不计毁誉。
这样的前辈是登山界的榜样阿。
引用自伍元和先生FB https://goo.gl/r5FCkw
我的第一场长程指挥救援
不久前,有位女山友不吝指教前来留言:“可惜,你那自大的学弟说你们不专业。”
我的回复是:“我本来就不是搜救专业呀!这种说法也没错。”
抱歉了!这位山友,让妳失望。我真的不是搜救专业,也不具搜救技能,完完全全是个彻
彻底底、不折不扣的门外汉!
回到四号索道工寮的篝火现场,我跟耀禾、小叶说了一番话。大意是:卅年前我完全不懂
山,不可能知道搜救作业。廿年前我不敢搜救,自知没有肚子,千万不要吃泻药。十年前
让我带这样一支队伍,我没有高度信任的伙伴关系也不能来!今天是因为魏大哥、小高和
你们,我才能势如破竹地来到事故现场。
这两段小故事是为引言。我在1986年加入兴大法商山社(台北大学山社前身),从第一座中
级山~太鲁阁南棱的巴杜兰山;十年间,辗转历经太鲁阁山区的几个重要山头磨练。偶尔
也去了玉穗山、大浊水流域、兰阳溪流域、关门古道、北大武北棱等中级地带(请看台湾
山岳杂志:十四个中级地带)。迈入第二十个年头,粗具探勘能力的我已能帮林务局规划
和执行南北古道山径大纵走和北回归线廊道试走等大活动。今年是我体能衰退、但判断与
组织能力最稳定的时刻!所以当我从向阳山屋下山后,发现社团内议论纷纷,议而不决的
时候;我断然地跟鸿昆、宇帆两位学弟说:我来!套句鸿昆的话:我跳出来了,也跳进去
了->下一句不就是:打我啊、笨蛋~
所以,文章到了尽头总要几句结语。不要相信搜救小队是万能的。
情况总会有变!但生命是无价的!单纯的救难比应付山下繁多议论,来得容易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