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台湾山林走向世界?台湾高山国际观光的想

楼主: icandoit (向远方走去)   2016-10-10 23:28:41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taiwan-hiking-mountain-climbing
黄一娟/台湾山林走向世界?台湾高山国际观光的想像
图、文 黄一娟2016/10/10
台中市政府与南投县政府分别于今年7月、9月三读通过“登山活动管理自治条例”,现正
报请政院核定。然而,一旦中央政府审核通过条例,接下来就是强制登山保险、强制雇用
领队随同等规范来限制登山活动;前述一旦执行,台湾政府便将通往世界舞台的大门,紧
紧地关上了。
行走在西班牙9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上42天,我思考着,如果台湾能有一条连贯古道的环
岛路线,可以安静、放心、好好独自地走路该有多好。
回来台湾后,我看见有一群人已经做了10年的踏查,把环岛古道路线找出来,并推动“手
作步道”,希望步道纯粹是人与自然平等的连结,而不是使用水泥造路、水银灯照明等,
以“人定胜天”的不安全感去侵入自然。
在山上老家住了些时间,每天下午都是雷阵雨;欧洲生活两年,没有遇过这样的雨势。过
去视为理所当然的,现在才意识到这样的雨是属于这里,是热带国度才拥有,就像台湾的
山。
台湾因为跨越北回归线,山岳海拔高,同一座山,不同海拔就有不同的气候带、植群带。
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发展出了6种植群带:楠榕林带、楠储林带、栎林带、铁杉云杉林带、
冷杉植群带、高山植群带。如此环境,生长出全世界只有台湾才拥有的动植物:黑熊、水
鹿、长鬃山羊、相思树、山樱花等等。
在1个小时的脚程里,便可看见要到不同经纬度国家才见识得到的丰富林相。国际知名旅
游书出版社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出版的“台湾”旅游书,不断形容台湾的山是世
界级。甚至还有英国的学者花了超过14年的时间,来研究台湾的山,赞叹台湾是如此的特
殊 。
我坐车环岛时,认识一名新加坡女孩,她来台一个礼拜,最重要的行程就是爬雪山;在苏
格兰西高地(West Highland Way)健行时,一位来自菲律宾、在阿姆斯特丹念书的男孩
告诉我,他和许多菲律宾的朋友都常常到台湾爬高山。
但是我发现,事实上台湾人对于山十分陌生。欧洲发展蓬勃的健行文化与气氛,在一座三
分之二的土地都是山林的台湾岛上,相对薄弱。我思考各种可能,极欲找出其历史脉络。
入台湾山林如同出国,签证不可少
过去台湾在清治时期,封禁界线,不淮汉人进入番界;日据时期,日本人为了台湾丰富的
山林资源,设置隘勇线阻绝原住民的活动范围,而后深入山林,于部落设置“驻在所”进
行管治。中华民国来台后,驻在所成为现在的派出所,戒严时期则设置许多检查哨,严防
共产主义人士躲在山林。于是进入台湾的山林,都像是进入国界一样,要先申请“签证”
——于警政署申请入山证,而国家公园以生态保育为由,要申请入园证。直到2016年的今
天,少数的山林入口的检查哨依然存在,进入山林依然要申请签证。
这几年比较多人踏进山林了,发生意外的频率也增高,可惜我们并没有借机思考如何进行
山林教育,提升台湾人与这片土地的连结,进而提升台湾人的自我认同,而是有如台中市
政府、南投县政府提出“登山活动管理自治”草案,强制登山者加保登山保险、聘雇领队
、不得任意开路等,台中市政府甚至有意将国家公园以外的高海拔山林列入管治,以防发
生意外。
这让我好奇,当台湾人面对山林的种种变动,究竟管制是否是最好的办法呢?
在台湾,多数的山林为国有地 ,并以“国家安全”为由进行严格的山林管制,这其实已
逐渐不合时宜了。过去政府害怕共产党躲匿深山,但今天已开放陆生交换、中国大城市的
人自由行,众多对岸人士畅游阿里山、阳明山等山林,此理由已经不在;而以维护原住民
利益为由的管制思维,则是建构在不尊重原住民自治主体之下,也应该要转变。
台湾过去因为长期实施山林管制,入山要申请、长期限制使用地图,也因为过去台湾有许
多历史抗争事件是发生在山林,山与死亡的连结,深植于社会集体潜意识里。社会对于“
山”的印象,是恐惧、危险,这些都缩限了台湾健行文化的发展。
过去管制的目的,是基于国家安全,今天仍有那么多的条例,甚至还欲再多设置法案限制
登山者,是基于“国防目的”吗?还是把登山者视为麻烦制造者,认为“封山是最好的,
不要来爬就没有危险”呢?
我认为目前的登山问题,在于政府认为自己有责任“严密”保护人民的安全,且整体社会
缺乏责任自付。于是,当没有充分准备就上山的登山者,因饮水不足、或是掉了眼镜、或
是脚破皮,而要求山难救助时,政府便动用直升机、大批“消防人力”提供“服务”。
既然整体社会因为过去戒严时期的山地管制政策,缺乏山林教育,部分登山者因无知而滥
用国家资源,政府要做的,绝对不是再回到戒严时期的管制,而是要从根本做起:进行登
山教育,以及建立专责的山难救助队。
我旅欧近2年,曾在苏格兰、瑞士、西班牙等地健行,包括苏格兰154公里的西高地步道(
West Highland Way)、瑞士世界自然遗产之一阿莱奇冰川(Aletsch Glacier)周围步道
皆未需要申请通行证,连贵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西班牙朝圣者之路 (Camino de Santiago
)也没有任何拒人门外的门槛。反观台湾,既管制入山,又时常封山、封路,以雪山西陵
为例,一封就是10年(编按:雪霸国家公园管理处近日表示,预计今年底、明年初重新开
放)。
关于封山、封步道,我的想法是,政府要提供封闭的原因,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封闭。尤其
在台风过后许久,有些山林步道还是封闭,完全不知道是因为道路崩塌不能走?为了休养
山林,暂时不开放?或只是公务员图便宜,干脆封山?休养山林应当尊重,但若是因道路
崩塌而路线消失,可以再把路线找回来。如果把原因说出来,民间与政府可以一同想办法
,毕竟维护台湾这片山林不只是政府的责任,每一位台湾人都应该要守护。
而台湾的高山健行较难发展起来,除了以上谈到的管制问题,我想其中还有一个困难就是
台湾的劳动条件。
高山行程通常需要2天以上,中程3至5天,长程的可以有10天到30天。台湾的工作环境是
工作1年后,有7天带薪假,相较于外国如英国,1个月有2天的带薪假,大不相同。英国除
了有薪假,还有周休二日制度,累积下来,每个月可以有4天以上的休假,或是每3、4个
月有1个星期至2个星期的休假,在英国这是很正常的。不只是英国,欧洲许多国家都有天
数长的休假制度,因为有充足的休憩时间,观光与健行活动,相对地也会蓬勃,发展也会
相对深入。
世界级台湾山林能否进入世界?
因为我们对台湾的山如此陌生,健行文化自是不若欧美国家发展;更可怕的是,我们一直
呼喊国际化、观光转型,但我们却准备限制登山,把世界级的山林封闭于世界之外。
根据研究,台湾是世界唯一实行山区管制的民主国家,在欧洲,即使是海拔4,809公尺的
白朗峰,也完全没有任何登山管制。入山管制、封山、封路,是现存登山活动的门槛,也
是台湾站在国际舞台的阻碍。2011年,世界知名的自助旅行出版社罗浮指南(Rough
Guides)的“台湾”旅游书中,便提到了“入山证、入园证申请的大量离奇的错误资讯,
是外国人无法攀岩台湾最高峰的主要原因之一”。
试问,有多少台湾人能够明白入山、入园证的申请流程?更别说外国人。况且,山林管理
单位多,行政作业复杂,一再垫高台湾山林推往国际的门槛。
警政署网站入山证申请的页面,没有英文版;而到国家公园登山,除了入园证,还需要入
山证。外国人到台湾登山,没有中文阅读能力,便无法自助在台湾登山,因为入山、入园
证申请期限在出发前5天至1个月。这让许多初到台湾,想见识高山之美的外国自助旅行者
,完全无法临时起意、自由成行。
即使能够在出发前1天做申请,也必须亲自到管制区临近的派出所;而这些派出所,往往
距离登山口遥远,又交通不便,一来一往,就是1天以上的时间。例如:拥有500年历史的
浸水营古道, 入山证申请是在归崇派出所,这是好几个山头的距离啊。更遑论,有些简
易登山路线,例如:嘉明湖,画分为入门A级路线,但外籍人士必须在台湾人带领下,才
能进入 ,对自助旅行者极不便利、不友善。
台湾的登山者,大多自组团,或跟商业团,又不会有语言问题,难以体会身为语言不通的
国际自助旅行者,在台湾旅行、登山时会面临的困难。台湾这些年来不断呼喊要国际化,
又因为陆客源骤减,极欲作观光转型,但试问,自己是否真的了解旅行者的需求?是否真
的看见了台湾的瑰宝是什么?
台湾不是联合国的一员,国际地位低落,但我们难道不能便利旅行者,给予充分的交通、
住宿资料、简化任何冗长的行政作业,吸引外国旅行者自由自在地探索台湾山林吗?
非但没有如此,我们还看到台中市政府与南投县政府分别于今年7月、9月三读通过的“登
山活动管理自治条例”,时代力量党团日前也曾准备提出类似的登山管制条例草案。然而
,一旦中央政府审核通过,接下来就是强制登山保险、强制雇用领队随同等规范来限制登
山活动;前述一旦执行,台湾政府便将通往世界舞台的大门,紧紧地关上了。
当时代力量党团于纽约街头疾呼台湾进入联合国的口号,是否曾思考,也许降低山林管制
进而全面开放,吸引外籍旅行者,让台湾山林成为人来人往的“联合国”,进而提高国际
地位?
总结以上,登山可以是处理台湾意识、国族认同、观光转型的途径。如果台湾政府愿意向
欧美健行文化发展发达的国家取经,改革山林管理,如果愿意撤销以“国家安全”为由的
入山证申请、以“生态保育”为由的入园证申请,改采登记式入山,降低登山门槛,让外
籍人士与台湾本国人享有同样的登山活动权利,如果愿意同时向下扎根,好好地向社会、
年轻学子做登山教育;那么,台湾将迎接不一样的未来。
想像一个以开放自省态度面对山林的社会
一个以开放心胸与山林、自然连结的国度,是拥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气度呢?我想像的是,
以台湾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中心是否都能提供山林步道的资讯,以及有路线地图、
交通方式与守护山林的指导手册?
想像每个山林区域都书写一本薄薄的散步路线小册,可以放进口袋携带;每间书局、登山
用品店都可以找到一柜书,里头是台湾各个山岳路线、山林古道、步道的导览书,并且拥
有不同出版社发行的不同版本与各种不同比例的地图。同时也能好好思考“步道与国际行
销学”,把台湾打开来让世界看见,让台湾的观光不只是小吃与夜市。
我说的这些都是有迹可循,并非空想。爱丁堡的旅游中心免费提供资讯简单的手册,资讯
较详尽的像是散步路线小册、导览书,则是使用者付费。至于健行步道的规划,以西高地
健行步道 (West Highland Way) 为例,起点提供免费的步行路线、住宿、饮食、饮水、
交通资讯,中间站可以找得到当天、隔天的气象预报、健行者需要的粮食、行动粮、装备
,沿途设有清楚指示的指标、该区域的导览解说牌,终点小镇可以找到步道纪念品,还有
步道、行经区域的历史与故事书、儿童绘本等,另外每个步道也都有自己的官网。
健行其实不只是运动,也不只是人与自然连结,同时也是了解一地历史的机会。
此外,我在苏格兰的西高地健行步道九天的旅程里,看见他们经营很好的项目“Baggage
transfer”(行李运送)。健行者不需要负重,有专门的运送行李公司,可以将你的行李送
达到你每天住宿的地点。这个在台湾的可行性可能不高,但至少可以看见健行文化在当地
的发展程度。
在台湾,山林健行的环境不同于苏格兰,自然需要发展出适合台湾的运作模式,但我想我
们可以参考健行运动发展蓬勃的国家,看他们如何提供更多的资讯,让健行运动落实在生
活每个角落,并且将对外国旅行者的门槛降至最低。
我内心不断涌现在爱丁堡国家博物馆参观的苏格兰土地历史常态展。苏格兰高地的自然风
光扬名国际,很多人都以为苏格兰高地一片草原,是因为气候太冷、风太大而造成的自然
景貌,但事实上,过去的苏格兰曾是一片茂郁的森林,棕熊、狼都曾在里头生活着。
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人为因素。18、19世纪大量砍伐森林、放牧绵羊,地主为
了放牧地益,收回土地,政府执行 “高地清理”(Highland Clearances) 计画,驱逐
佃农,不走的就放火烧屋,强迫移民,许多人远离家乡到城市工作,更多人被安排迁移到
加拿大、美国等重新生活。现在在高地上,看见的自然景致、废墟、空屋,大部份都是经
过那段历史。
在今日的苏格兰,棕熊和狼都因人为破坏的关系而绝种了,当地人也开始努力复育森林。
常态展有一个很大的玻璃橱窗,展示在茂密的森林里,狼追着红鹿,棕熊正两脚站立、像
在抓什么似的,野稚在林中散步,音响传来的是林中动物的鸟鸣、熊吼,旁边有个解说牌
告诉你:“如果苏格兰没有受到人为破坏,今天会是这个样子。”这反映了苏格兰人是如
何深刻地在反省、疼惜自己生活的土地。
我内心想像著一片愿景,那是每座山林都有原住民部落守护着,我们可以走路穿过一个又
一个的部落、一座又一座的村庄。我们心中踏实于自我认同、土地认同。我们找到过去属
于自己族群的文明记忆、以及台湾土地的历史记忆。
我们可以让15、16岁的台湾孩子,就像苏格兰的孩子一样,青春洋溢地在车站簇拥著,背
着装备,准备和三五好友到山林健行、露营,而不是在补习班前大排长龙;我们可以展开
地图,看见一个偏野的湖泊,背起装备就往山林出发,享受自己与自然的连结,就像我所
认识的两位18岁的德国女孩,相偕来到苏格兰,以这样的方式旅行着。
我想像我们与大自然紧密连结著,谦卑,但不恐惧。
作者: blackzero1 (honChao)   2016-10-10 23:42:00
政府:行无不法,谢谢指教
作者: william9 (虾密)   2016-10-10 23:55:00
台湾四面环海 又到处都是山 人民对山林与海洋知识却是匮乏至极 政府不思教育 却只想一昧禁止 也只能说是一种世界奇观吧
作者: winglia (Lia)   2016-10-10 23:59:00
深有同感,一个人(团体限制)或一群人(抢山屋)想踏入台湾山林都难、来台湾登山的外国人真的变多、入山证得事先申请,猜猜哪天会是蔚蓝好天气.....
作者: billlushana1 (蓝腹鷴火箭炮)   2016-10-11 00:05:00
今天才在IG被老外问如何爬嘉明湖,只能遗憾回应台湾的山管制重重
作者: deerdriver (骑鹿人)   2016-10-11 00:14:00
生态保育区限制人数我觉得合理 但是入山证就是个很不合理的制度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10-11 01:03:00
作者: zxc0312 (11)   2016-10-11 01:06:00
这篇是不是搞错什么 台湾的步道崩壁很多..很危险他知道吗加上有些要溯溪 下雨溪水暴涨过不去 他知道吗?台风天山上多恐怖 他知道吗? 封山有什么错?拿西欧那种等级比台湾.....懒觉比鸡腿
作者: naunaungan   2016-10-11 01:24:00
危险或恐怖与否因个人能力与经验而有差异,也有人觉得骑车开车很恐怖,政府要因此封路吗?台湾似乎不只一个议题有这样的问题:向下看齐,所以我们用商业团的标准约束探勘老手,用低标的教育方针管理天才
作者: jojoSpirit (JoJoSpirit)   2016-10-11 01:50:00
请问台湾山难+直升机出动的比率是否比外国高?不然怎么会搞到天怒人怨,才会有这么多管制措施?爬山的如果都事前做好准备,少出山难/劳师动众,谁那么无聊来管制爬山的人? 结论,都是登山者不自量力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10-11 03:07:00
楼上又知道了,连资料都没有就来嘴。连不自量力都称不上
作者: stussywu (欧巴马)   2016-10-11 03:52:00
纯嘘jojo嘴太凶,光日本黄金周山难直升机就出勤几次,不要打自己脸帮你付中文连结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502004309-260408
作者: mstar (Wayne Su)   2016-10-11 10:11:00
连两篇都只会嘴,连数据跟理论都提不出来还敢嘘
作者: AaronWang (工作在鸿海)   2016-10-11 11:44:00
要把台湾高山推向国际,商业化就不可避免,文中也有提,要提供热食,热水,盥洗,这些以现有山屋环境很多是没吸引力的。只是当往商业化方向走的时候,不知国人的接受度如何。
作者: rainer99 (雨人)   2016-10-11 11:51:00
逐步解除管制与山林教育并行,跟各体协一样都该逐步检讨
作者: stussywu (欧巴马)   2016-10-11 11:55:00
补推
作者: annynovel (annynovel)   2016-10-11 17:05:00
我认为环境评估还是要做好,大前提就是不要伤害自然环境,不要侵扰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作者: batatas (Ipomoea)   2016-10-11 18:52:00
看前几天的mit 才在讲 山屋附近已经被排泄物和卫生纸占据真的要好好评估各路线每天的人数承载量
作者: bbbigbird (周大鸟)   2016-10-11 21:58:00
台湾的山势地形落差大、岩盘脆弱、多台风地震,山坡人为破坏严重,最近一个锋面大雨来临,就一堆公路坍塌太鲁阁更是夸张,文中也提到行李托运公司,台湾许多登山路线有山屋就要偷笑了,还要求那么多,实属可笑!!!
作者: eeagle12twtw (我会飞)   2016-10-12 11:55:00
推推
作者: HIVer (HIV带原者)   2016-10-12 14:28:00
阳明山跟北海岸的山可以做观光 中央山脉这个还是算了
作者: AaronWang (工作在鸿海)   2016-10-12 15:47:00
台湾山岳有很多事需要我们去作,但推向国际我不觉得是优先项目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16-10-17 22:23:00
Mit才在说山屋附近的登山活动影响山椒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