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再次从马西劳登神山

楼主: laxic (啦啦啦)   2016-04-17 23:29:50
此为2015地震前去的神山,拿到一张黑白证书:P
图文版
http://laxic.blogspot.tw/2016/04/mesilau-trailmt-kinabalu.html
今年2016年攀登神山和Via Ferrata高山索道的行程已经顺利划下句点,回到台湾后,这
才想到,去年2015年这趟沙巴神山的行程,还没有记录下来。我从来也没有料想到,自己
会到沙巴旅游那么多次。打从2002年的跟团旅游、2012年自组登神山之后,大概就不再来
沙巴了。毕竟海外尚有许多令人向往的高山,也另有许多形形色色的度假海岛能选择。但
是,我又来了!
与Sutera Sanctuary Lodges (SSL)不计其数的E-mail与国际电话往来,终于来到出发这
天,心情非常雀跃,不仅仅是出国旅游的欢喜,还有再次登上神山的期待,更何况是与一
群熟识的好朋友兼山友同行。
登机门没有连接空桥,飞机停在很远的停机坪,得要搭乘接驳客运。跑马灯上打着航班马
来西亚MH69的资讯,不经会心一笑,这可是一班航向马来西亚的客运呢。
整座婆罗洲岛上,偌大的花岗岩块,浮出平流层下的雪白棉絮,那就是她了。刻意在订购
机票时,选择了左边靠窗的座位,为的就是在3万5千英尺的巡航高度,一瞻神山破云而出
的丰采。
对这里不变的印象,就是热带国度令人退必三分的炙热。现在也不过是四月天,一踏出机
场,热浪直扑而来,当下只想把头发剃光,求个清凉。
马上我们又要搭车了。亚庇市区腹地不大,但离亚庇国际机场倒是有一段不近的距离。机
场当然也有前往市区的Shuttle Bus,研究过,却一次也没尝试搭过,因为第一天,我们
就要直奔神山国家公园总部,再转往马西劳自然度假村(Mesilau Nature Resort)。
很热啊,凉茶加满了冰块,还是消不了热意,午餐得要重口味的南洋风味料理来促进食欲
囉。
往神山国家公园总部的路程约莫90km,只要看到像电池的沙巴基金局大厦,以及水上清真
寺,就即将要离开热闹的市区。
座落在里卡士湾(Likas Bay)对面的敦马士达化大厦(Menara Tun Mustapha),旧称为沙巴
基金局大厦(Yayasan Sabah Foundation Building),31层楼高,是亚庇市政府部门办公
大楼,曾经是沙巴的地标,也是最高的建筑物。旁边另一栋兴建中的大楼,高度更高,是
即将取而代之的政府大楼。
水上清真寺(Kota Kinabalu City Mosque)也只能从车窗中遥望。
一旦脱离市区范围,我就会强制进入休眠状态。到目前为止,往来的这段路,除了第一次
的去程,其余我都没能撑开眼全程保持清醒。途中部分山区路段,下了阵不小的雨,着实
担心了一下,但终究敌不过睡意的侵袭。
一抵达神山国家公园总部,赶紧到柜台办理报到。最麻烦的是,订购行程时,就有提供过
电子档的队员资料名单给SSL,现在临柜又要再重新填写一次,写到手酸。以前在
Reception Office一站就能搞定报到、缴款、发文件、寄放 行李,现在填完资料报到后
,得要再跑去隔壁栋的Sabah Park Office,完成缴款的程序。
完成这些程序,寄放好众人的行李,也花了不少时间。立即转搭国家公园专用的接驳车,
驱车前往国家公园另一个园区,马西劳自然度假村(Mesilau Nature Resort)。
马西劳离总部也有一小段距离,今天从一大早就一直搭巴士移动,终于在接近傍晚时,来
到今日的歇息处。当然,还是要先到自然度假村园区内的Sutera Sanctuary Reception报
到,支付每间房RM 50的押金,才顺利拿到今晚落角处的钥匙。光报到的程序,可真是累
死我了,一切搞定后,路灯都点亮了。
因为我们人数多,住Bishop Head Hostel这种房型最方便,屋内有个大厅和简易厨房,也
方便大伙聊天。就只差没有电视了,应该是套房房型才有,想起之前住Crocker Range的
三房一厅小屋,晚上泡了咖啡,窝在沙发上,看着没有字幕的HBO,很催眠的。
一整日舟车劳论,又办理繁辱的收续,又饿又累。赶紧到Renanthera Restaurant报到,
享用晚餐。
本以为晚餐餐点会与2012年那时一样,帮我们准备一锅火锅、丰盛的火锅料拼盘、如山高
的炒饭和炒面。一进餐厅,桌上没见着火锅锅子,期望落空,今晚为我们准备的是自行拿
取的buffer自助餐。
每间房间能容纳4人,又宽敞,上下舖很稳,不会互相干扰晃动。公用浴室也有热水可以
洗澡,能舒舒服服、干干净净的睡个好觉。
次日,一大早吃完早餐,准备8点前去Mesilau Gate登记。
天空有种被与洗过的清澈,神山峥嵘的岩峰显露眼前,总是给人距离很近之感。
照惯例,会与这间命名为 Low's Peak的小木屋拍张照,免得上山后总总因素而无法登顶
,还能拿出这张照片,说说自己也有到过罗氏峰(Low's Peak)。万万没有想到,这句话却
一语成谶。
Mesilau Gate领取通行吊牌,与SSL配置给我们的当地向导碰面后,随即出发。2015.04
沙巴神山第二回
只要是林间开阔的展望处,就能直望神山山顶。早晨从小木屋观看,还碧空如洗,想不到
云雾来的那么快,一下就盘据山顶。
Mesilau Trail的路程比Timpohom Trail多了2km,登山口起登的海拔2,000m也比
Timpohon Gate的登山口海拔1,866m高许多。然而却一点也不会平缓轻松,前2 km先缓缓
爬升,再一口气下坡下到溪谷,爬升的高度又还回去了。
相较起来,这条路线比较远,选择的登山客也较少。我却还是比较喜欢走Mesilau Trail
,原因不单单是登顶后能够多拿一张专属Mesilau的证书,更是因为这条路线比较新,较
能感受热带森林的丰富及多元生态。当然,被层层树林包围,无风时也会觉得比较热。
过溪之后,真正辛苦的部分才开始。从Mesilau登山口开始,走到山腰Laban Rata
Resthouse的山屋区仅需6 km,从Laban Rata Resthouse到罗氏峰山顶只需2 km多。但在
我的印象中,就是很直接,不断连续爬升,有点太直接了。
只见阶梯愈来愈陡,愈来愈长,最好还是携带登山杖,用手的力量帮愈来愈软的腿一把。
犹记当年在这阶梯上,大腿差点抽筋。这次虽然没有抽筋,但还是很累,早知道就该在登
山口付费把背包让当地向导背,毕竟本队配置了4位向导。
累的时候,就拍拍植物转移注意力。绝大部分的植物我都叫不出学名,觉得特别就随手拍
照,以下有特别说明的,都是队员中博学多闻的小黄(Doreen Huang)所提供。
从侏罗纪时期就存在的双扇蕨。
Pondok Lompoyou这座大凉亭,是我们享用午餐之处。
午餐是SSL提供的餐盒,餐点与2012年相比,缩水了许多。先是精致的不织布提袋,换成
了纸袋,还少了两颗水煮蛋和小芭蕉。
吃完又干又填不饱肚子的午餐,趁休息之余,在凉亭附近拍起小猪笼草。
这种小颗的猪笼草是毛盖猪笼草(Nepenthes Tentaculata)。
长条状的猪笼草,应该是两眼猪笼草(Nepenthes Murudensis)。
白云轻轻飘浮过前方的山棱,闷闷的林中应该会清凉些,再出发。
路径旁满树的白色五瓣小花,特别小巧可爱,是桃金孃科的薄子木属,此为
Leptospermum Recurvum,是马来西亚神山的特有种。
一路上都有形形色色的猪笼草,有的青嫩,有的大颗又老。
看到不远处的电波塔,与Timpohon Trail的汇合点近了。
不过陡上爬升还是免不了,走累了,只好路边就坐下来喘。
这蕨类不知道是嫩的?还是老的?
我们赶上其他队伍的向导,他们背了许多颗背包,看见我们,总是会礼让我们先行。没多
久,我们又会坐在路边喘气休息,又会被它们追过。上山之路,就是一场你超我车,我超
你车的追逐赛。
小小的桃红叶瓣,肉肉的,不知名称。
印度队伍离开凉亭,轮我们休息。
接近汇合点之前,有条小径内,满是猪笼草,让我们拍的不亦乐乎。
颜色粉嫩又大颗的长毛猪笼草(Nepenthes Villosa)。
是这里的虫子特别多吗?许多猪笼草垂挂在此,数量一多就变得有点恐怖。而且有趣的是
,看似颇细的藤蔓,居然是从圆筒状的底部连结,撑起整个捕虫笼。
猪笼草开口处的唇肋看起来挺锐利的,这样的警示效果很高明,令人退步三分。
老中青的毛律山猪笼草(Nepenthes Murudensis)
茜草科的Hedyotis Pulchella,毛茸茸,也是马来西亚神山的特有种。
兰科(Orchidaceae)的Calanthe Vestita。
终于看到与Timpohon Trail汇合点的告示牌,剩2 km就可以休息了。
后面的2 km也不轻松,石阶一路直上,大腿很累,眼睛却能大饱眼福,不时能望见山顶岩
峰。
驴耳峰(Donkey Ears Peak, H4,048m)和东姑阿都拉曼峰(Tunku Abdul Rahman Peak,
H3,941m)出现在树梢。
再往前走一段路,爱德华峰(King Edward Peak, H4,086m)与其左脚下的Lion Head Peak
,还有马西劳峰(Mesilau Peak, H3,801m)也露面囉。
连最右边的Red Rocks也看得一清二楚。
后段路程,已经进入到每个凉亭都得停一下的阶段,让脚好好休息一会,也好好喘口气。
这里的山头满是山茶科(Theaceae)的神山木荷(Schima Wallichii Subsp. Brevifolia)。
白色的花,红黑色的果实,特别艳丽,看上去就像黑嘉莉软糖。
驴耳峰、东姑阿都拉曼峰、爱德华峰排排站,这可是前一次未能见到的景色。
面著群峰,一步步上爬,特别有精神。空虚的午餐却让我肚子开始咕噜咕噜叫,连果实都
联想成黑嘉莉,黄澄澄的岩石阶梯都想成咖哩,现在只想赶紧到Laban Rata吃饭。
许多桃金孃科薄子木属的Leptospermum Recurvum,为墨绿色的矮树丛点缀上粉白色彩。
终于来到最后一个凉亭,当然是要进去坐会。看到凉亭中央舖满大大小小的石块,就又让
我想起上回到此的模样。上山时,凉亭中间还是一片软软的泥巴地,隔天下山再经过时,
中央就已经舖满石块,以免登山客想进来休息,却踩满烂泥。不禁为当地向导及协作的高
效率感到佩服,他们真的是尽心尽力在维护这条步道。
不一会,终于看见第一间山屋。
见着排球场时很开心,因为终于到了,今天的行程终于结束了。
抵达Laban Rata已经下午6点,我们走得又慢又久。
立即进去Laban Rata办理报到。在这就要抱怨一下SSL,其实在网络上有很多人诟病,每
年的价格愈来愈贵,当然是其中一点。再来就是一些令人无奈之处,我们超过大半年前向
询问价格及预订,都被告知该年度价格未出炉,最后被卢到受不了,让我们先支付订金预
定名额。等到官方价格一释出,我们也立即补了尾款。但直到现场办理报到,才告知我们
一群人被分到4栋不同的山屋,分别是Laban Rata、Waras Hut、Pana Laban Hut、
Gunting Lagadan Hut。对大团体而言,联系非常不便利,关于这一点,实在很不满意SSL
的作法。
Check in完成后,回到排球场等后面的队友,顺便拍摄日落前色温变化下的景致。因为多
云,四周呈现一股要粉不红、要黄又不澄的诡异颜色。
Mountain Torq所拥有的Pendant Hut。
大片岩壁下的Pana Laban Hut,也是离Laban Rata最远的一间山屋。
驴耳峰(Donkey Ears Peak, H4,048m)与东姑阿都拉曼峰(Tunku Abdul Rahman Peak,
H3,941m)。
晚餐时段,Laban Rata的餐厅特别热闹,也有许多来自台湾的队伍,毕竟这时候是清明节
连假,当台湾的高山被陆陆续续封山后,大家只好往邻近的日本及沙巴发展。
买了两罐可口可乐,一罐犒赏累了一天的自己,果然在山上还是要喝碳酸饮料,爽度才够
,就算一罐要RM 11也值得。另一罐,就留着明天登顶再喝。
今日刚好有月全蚀,其实应该要就寝了,离明日起床出发也只剩没几个小时可睡。但好奇
心使然,晚上8点还是跑出山屋外,看看能否有幸一睹难得的天文景象。出了门口,才发
现Laban Rata的门上玻璃,贴了"We Pray for MH370"的贴纸,这架马来西亚航空从吉隆
坡飞往北京的班机,谜样的失踪,在多国的联合搜索下,至今仍无法寻获。
很幸运,完整看见天狗食月的过程,也算是这趟的收获之一了。
半夜1点,提前起床看看外头的天气。嗯,不算好,从海上涌进陆地的云,遮盖了亚庇市
区的灯火,渐渐淹到山脚下。再加上头顶上的云层,我们被夹在两层云之间。但是也不算
太坏,至少头顶上的云层蛮白亮的,应该是不带有太多的水气。
半夜出发前的这餐Supper,登山客把Laban Rata的餐厅挤得水泄不通,排队取餐、等餐桌
用餐,花了不少时间,许多队伍都很难在约定的2:30 am出发。
我们走经过Gunting Lagadan Hut时,开始感觉到空气中的水气,一滴一滴轻轻地落下。
不太以为意,顶多就是下层云系飘上来,带有太多水气产生的雾雨。 当我们穿出树林,
来到第一段拉绳的岩壁区,头顶不再有枝叶遮蔽,明显感受到雨势愈来愈大。抵达Sayat
Sayat Check Point,所有队员陆续来到后,当地向导也不让我们再往前行了,此趟的登
顶行程,宣告结束,折返回Laban Rata。
下撤实在是不得已之事。大雨中,再粗造的花岗岩岩壁,也会变得滑不溜丢,岩壁上形成
一道又一道的急流滑水道。更何况Sayat Sayat Check Point之后,更是毫无遮蔽,没有
必要如此冒险。
回到Laban Rata山屋区域,雨势渐渐变小,但岩壁上的水瀑仍是又大又强,上头应该还是
大雨不断。我觉得领头的当地向导很好心,他们在这山区工作了那么久,协助了无数的队
伍,登顶这天是晴是雨,他们早就心里有数。即使我们出发后,天气就愈来愈糟,依旧穿
插在队伍前中后,确保我们在安全无虞之下,推进到Sayat Sayat Check Point,然后再
细心地协助我们一个个下撤通过湿滑又陡峭的岩壁。登山者要通过Check Point之后,下
山才有证书可领取。
换下湿漉漉的装备及衣物,还是一身干爽来得舒服。回来后还有一顿早餐能享用,排队夹
菜时,与排在我身后的法国女山友聊了起来。
上去登顶的山友,通常要8点之后才会回来,于是好奇地问她:你怎么没上山?
她说她的队友都冲上山了,但她一踏出大门,就淋到雨,就决定不攻顶了。
我:大老远来一趟,难道不觉得可惜吗?
她只说了一句:Safety First !
也是,山永远都在那,机会永远都有。
为了庆祝登顶而花了RM 11买的可乐,在Laban Rata一饮而尽。再将残念的闷气,从腹中
宣泄吐出。
10点下山前,来张残念的大合照。
途中有只咖啡色的蛙,不太清楚是树蛙?还是长手长脚的树蟾蜍?陪着我们跳了一小段路

第一个凉亭处,就开始脱雨衣囉。往下走只会愈来愈热,身处热带国度,我难以忍受穿着
外套行走。
下山的推进速度很快,地也不滑,也没雨。头顶还是一片愁云惨雾,山下的云倒是渐渐散
开,应该很多人现在心里很不是滋味。
地上没积水,猪笼草里倒是积了不少。
汇合点叉路口,走Timpohon Trail下山。SSL也不会让登山客从Mesilau Trail走出去,毕
竟国家公园安排专车接驳的时间太难掌控。
Layang Layang Hut的凉亭大休。
一路上会与许多要上山的队伍插身而过,平时都只是互相打声招呼,看到这种天气,上山
的山友都会多问几句今天山顶的状况如何,是否有看到日出,关心一下他们自己明天的际
遇。
Timpohon Trail沿路的植物虽然没有Mesilau Trail来的丰富,也是有些看点。花瓣特殊
的淡紫色小花,是神山特有种,神山凤仙(Impatiens Kinabaluensis)。
Timpohon Trail的路径不会太陡,却也是很直接,就是一路下下下。
Carson Waterfall的水量不大,通过这道小瀑布,紧接着一小段的上坡路,就是登山口了

缓缓的上坡阶梯的终点,就是Timpohon Gate。
"You are Successful Climbers",就算没有登上H4,095.2m的罗氏峰(Low's Peak),就挑
战及心态上,精神层面也算是成功完成了这趟行程。踏入铁闸门,再次出示吊牌,一旁的
窗口登记确认。
Timpohon Gate的二楼有躺椅,也能俯瞰陆续到来的队员,心中大石也可以卸下一大半。
Timpohon Gate外有神山登顶赛的惊人纪录,我们在下山途中也有遇到来练跑的男女选手
,对于过人他们的体力及毅力,真是佩服不已。
再次搭上接驳车返回神山国家公园总部,办理登山证明。这一回,由于没有登顶,拿到的
是黑白色的证书,上面标示的是H3,668.10的Sayat Sayat Check Point的高度。
想不到连残念都有证书,这张证书应该是最难拿到、也是最不想拿到的一张吧。
2015.0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