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又来惹QAQ
上一篇大家推文底下一律都说衰声期50收 OK的 我60售至少我免出运费(?)
我后续有去爬文关于衰声期在板上的文章
#1HLNNY76 (Headphone)
在这篇底下豆饼大有贴了个影片
http://youtu.be/H4vrTfWZFLc
我后续还有去爬了一些文章 像是维基百科对于煲机的定义、解释其中提到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5%B2%E6%A9%9F
“但是,因为绝大多数的耳机并没有音箱扬声器上的弹波,而且耳机振膜是长期稳定的高
分子材料,不太可能在设计寿命期间产生永久物理形变。
这样的耳机煲机行为也没有在双盲测试中产生显著性差异。
厂商也没有未能提供实验资料证实耳机煲机行为可以正面地提升耳机的表现。
因此耳机煲机行为被认为是行销人员误导消费者的手段。
不能被双盲测试证实的使用者体验改善很可能来自于使用者的确认偏差
(英语:Confirmation bias)以及安慰剂效应。”-维基百科‧煲机
但是实际上看图表来说的确是有所谓的“衰声期”
而煲机的过程就是想快速的进入or渡过这个“衰声期”让声音稳定下来的方式。
可能一路过来从低价耳机到IER-M7都没感觉,现在就真的有深刻的感觉。
不能说是心理作用,是真的有感觉到声音变得很奇怪。
那天打完文章之后我后续还是继续贝多芬交响乐 睡觉时就转小声 上班就抽屉大声挂机
到了刚刚要打这篇文时拿来听,声音转在95格(无高增益) 大概听个两三首歌还正常
到第四首放到一半时就“突然”变很大声 音压很重 就想说是不是压到音量键
结果没有 就把音量转小 现在大概85格就饱了
原本在IER-M7听 &Z 时 mizuki飙高音时的那种酥麻感 在泽野弘之版也一起有了
网络上对于“衰声期”一词的解释很少。 我也很少遇到这类似的事情。
只是觉得满神奇的,为什么客制化声音会差那么多?
说动圈会有衰声期“ATH-IM50”也是双动圈 也没有经历那么大幅度的衰声期。
更何况是我已经RUN超过300小时的耳机了还是遇到这种情况,
当然爬文有一篇说有遇到二次衰声期,我不知道其作用原理是什么。
如果是这样那岂不是很不稳定吗?!
就好像人一样 跑一跑 累了就表现下降等一阵子又好了?
后记
虽然目前已经稳定了不过我还是保持原本在听的音量用贝多芬下去挂机
真的不能用流行乐下去RUN... 很多地方会RUN不到 还是得用交响乐、编制曲目才能全面些
然后刚刚发现郑宜农在总统府唱“光”的时候好像也是只拿威士顿UMPRO50而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YpcJP5OLcQ
感兴趣的大大可以去看看 因为那个形体就跟威士顿9成像。
耳机的水很深,我以为我差不多退烧了,可以不用在看这个版了,
就安心让小厨娘跟JE陪着我度过这些时间就好,
没想到还是... 恩... 感觉越玩越退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