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手做usb线 梅子苏打

楼主: bigheadpro (极凶麒麟)   2018-09-23 02:44:06
前天晚上就拿到了,
因为发懒,拖到今天才写心得,实在抱歉~
对于参考级这三个字,我没啥意见。
因为该有都有,该好听就好听,高音该往上就往上,低频该往下就往下
不过,总觉得是"老实"的声音阿~XD
就按照考牌的顺序,一路写下来~
先来首久田木薰 (谢谢版友指正: 应为久木田薰)
在音场的深度上,并没有太糟糕的表现,不过有点后缩,
通常这样的表现代表密度的下降,往往水分感会低点
但在这点上,没有听到音像有太明显的空洞感
应该是在手法上有特别的处理,或许是编织方式使然,当然我没有去拆线,只是猜测。
所以反而营造出某种特别的透明感,在某些特殊曲目的时候,容易引人入胜
EX: 乐器的独奏,小品音乐
因此接着来听张悬,果然拨弦的感觉非常清脆,
电吉他跟鼓声的合奏,可以不吵,这点十分难得。
一般万元线,为了可以减低数位躁感,往往用消弱高频延伸来处理
可是也连带把刺激感消掉了,
梅子苏打在这点上面,感觉起来还是有所妥协,
不过没有一般为了追求好听,而太过牺牲高频延伸的部分
听到这边,我心里面只有"老实"二字浮现~XD
一般入门线材,要嘛糊一点,宣称是韵味取向,
要码就把性能催到底,宣称是解析取向
高级的线材,就是把性能催到底之后,把现场的韵味也榨给你~
梅子苏打,在这个地方是有趣的,性能被妥协掉一部分,但韵味却比较保留下来
特别是女声跟小提琴部分,是值得一听的~
所以,真是一条老实的线材...
该给你都给你,不会太偏颇,但也受限材料,让你均衡的服用~XD
考牌一张一张,最后通常要来首鬼太鼓,
表现的好的话,三颗鼓的位置是在喇叭上方的,而且成"山"字形分布,
而且应该可以听到舞台感,
再好一点,应该可以听到三颗鼓的体积不同,
然后声音直直往人淹没过来,最后的齐奏,要听到凌乱的和谐~XD
因为每个人都使尽吃奶力气打,所以是不太可能鼓点统一的~
但力道被传递出来的时候,会感受到强大的生命力,没啥时间管鼓点统一不统一了
老实说,这边大概可以表现到"山"字形分布,
但鼓的位置下移,形体偏小、量感也偏少一点
不过不至于推不出东西来~
大概心里有底,大声的时候低频容易郁积,加上密度降低,容易有低频解析的问题。
这个可能跟导体太细有关,原因不明。
但我想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样,早上起来要来首鬼太鼓醒醒脑,热热机的
因此也是瑕不掩瑜了
总的来说,做为入门的线材,应该是绝对够格的。
一般系统该听到的东西,他没有少给你
这点是难能可贵的
所以,小弟对于"参考级"这三个字,没有什么意见~
推荐给非低音控的烧友~
作者: jjustin524tw (Season881)   2018-09-23 02:48:00
推个大头大~另外恭喜allforus大感觉这个挑战蛮成功的?
作者: no1smalleyes (久未放晴的天气 )   2018-09-23 12:07:00
推啊!不管是心得还是USB线 赞赞
作者: purplesky911   2018-09-23 16:06:00
推大头没推到 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