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录网址︰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MdCg694oy/?mibextid=wwXIfr
2.转录来源︰
US Taiwan Watch 美国台湾观测站 FB
3.转录内容︰
【“中华民国人”最厌恶的美国总统?认识卡特总统与台湾的关系】
美国前总统Jimmy Carter过世,享寿一百岁。在总统任内与“在台湾的统治当局”断交,并
与中国(PRC)建交,是“中华民国人”最讨厌的美国总统。国民党政权时期极力批评与丑
化他,同时也骂民主党,因为民主党一直都比较关注人权议题,找独裁政府的麻烦。这边我
们要提出几点来讨论。
*注意:本文很长。
首先, 李中志老师指出,“就政治来讲,与其说卡特对台湾不友善,不如说卡特对霸占台
湾的蒋家政权不友善,其实所有战后的美国政府都一样,只是出于地缘政治不得不合作。韩
战后,美国的态度从来没有模糊过,把台湾人民与管理台弯人民的政权分得很清楚。台湾民
主化后,台湾人民与台弯当局已不可分,美国新一代政客必须重新面对。”
住海编指出:卡特确实想否决《台湾关系法》,甚至曾说要用“一切方法让与台湾交涉非法
化”,以阻止对台湾的安全承诺。我并不确定他是讨厌台湾,还是讨厌国民党。可以确定的
是,卡特政府对国民党政府的印象极差。首先,他一上任便发现国民党已秘密研发核武多年
,并要求终止重水反应炉计划。
再者,卡特政府发现国民党在美国校园及政府内部布建间谍,监控海外异议学生并企图影响
美国外交政策及对国民党的印象。因为国民党的人权纪录,卡特在首次总统辩论中曾暗示放
弃台湾。但到了第二次辩论改口说要“维护台湾人民的独立与自由”。这与杜鲁门总统当年
因不想继续扶植贪腐的国民党政府而提出《中美关系白皮书》类似。
从这角度看,若台湾真的被美国放弃,应该是被国民党连累的。毕竟在“人权外交”政策下
,卡特政府仍重视台湾的人权问题。当时,许多异议人士已向美国国会控诉国民党迫害台湾
人。甚至在与中华民国断交后,卡特还派AIT理事主席David Dean关切美丽岛事件,最终在
美国压力下,国民党政府才同意公开审判(美丽岛大审)。
第二, 关于断交过程,卡特最受批评之处在于未事先知会国会,便仓促宣布与中国建交。
以突袭的方式在1978年12月15日在电视上宣告隔年1月1日与中国正式建交。事实上,美国与
中国建交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在尼克森时期开始联中制苏之后,早就定下来的大方向。民
主党议员感到不满,认为未受到应有尊重,共和党人当然更不开心,因为联中制苏明明应是
共和党的政绩。
不只断交,卡特当年完全未与国会商量,便决定终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不仅让国民党
记恨,美国国会也长期不满。当年,Jesse Helms与Barry Goldwater等国会议员一起起诉卡
特,并在一次大法官任命案中,质疑总统是否有权在未经国会批准下终止条约。
第三,关于台美关系的基石《台湾关系法》,是国会与总统之间拉锯的产物。与中华民国断
交时,卡特政府起草了《台湾授权法》,由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Frank Church于1979年1
月29日提出。最早版本的《台湾授权法》内容简略,主要提及台美持续交流及设立美国在台
办事机构,提案人邱池也认为法案中未涉及对台湾安全的防御承诺。
1979年2月28日,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Clement Zablocki提出了《台湾关系法》。这两个
法案的立法过程几乎同步,并于3月13日分别在两院表决通过。法案明确提到对台湾的防御
承诺及提供必要军备。协商后,最终决定以《台湾关系法》送总统签署。据说当时卡特总统
曾经考虑过否决《台湾关系法》,但是该法案在协商委员会敲定最后版本后,分别在参众两
院以85比4、339比50的悬殊票数通过。因此,就算总统行使“否决”仍会被国会多数议员强
势通过,卡特总统便在1979年4月10日签署了《台湾关系法》。
第四, 卡特总统的“人权外交”理念,不只让自由主义阵营获得了道德高地,且台湾是其
中一个(唯一?)的成功案例,海外台人倡议团体善用这样的机遇,如果没有人权外交的定
向,国民党威权政体的裂解可能还是难以想像的。
虽然无证据显示他多讨厌台湾人,也看不出他对台湾人有多大的使命感。卡特或许就像其他
的民主党总统及政治人物那样,对台湾的人权问题较为关注。但是谈到台湾的前途问题,就
相对保守许多。他1977 Zbigniew Brzezinski、国务卿Cyrus Vance、国安会对中政策主要
幕僚Michel Oksenberg讨论出来的结论就是“不支持”台湾独立,这说法一直延续到今天的
拜登政府时期。(提醒:“不支持”do not support并非“反对”oppose)。
1999年3月,卡特访问台湾,会见李登辉和连战,受到朝野一致批评。身为美丽岛受害者的
吕秀莲指责卡特断交决定,加剧国民党对异议人士的迫害,拖慢台湾民主化,并认为卡特应
道歉。卡特则反驳“没什么好道歉的”,并认为与中华民国断交促进了台湾的经济与民主成
就。当时外交部长胡志强驳斥卡特的言论,称台湾的成就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
事实非如此。台湾的民主运动是无数前辈和海外人士努力的成果,绝非来自任何独裁者的开
明。当时,美国对台湾的独裁政权施加了不少压力,并通过军售等方式间接推动了民主进程
。台湾的经济成就与美国密不可分。自1950年代起,蒋介石政权依赖美援稳固统治,美国的
经济顾问团提供了大量建议,帮助台湾建立经济秩序并实现开放。随后,依靠美国的资本、
技术与市场,台湾才达成经济奇蹟。没有美国,就没有今天的台湾,因此从来没有什么必须
等距、维持中立的这种问题。(另外提醒,张忠谋先生是美国人,台积电的主要客户来自美
国公司和市场。)
小结
卡特总统任内许多事件让他都不是很受欢迎,例如失去了伊朗、石油危机,他的支持度似乎
一直都处于低迷。他对中华民国断交的举动,让中华民国人痛恨入骨,然而他在卸任后持续
发挥了不小的影响力,卸任后的评价比在任时高很多,被喻为卸任总统的典范(the model
of American post-presidency)。这其中包括对人权议题的推动,以及对于公正选举的监
督。
廖美老师整理:“卡特卸任总统后,除了致力于人道主义工作,也出版了32 本书,包括多
本回忆录、一本诗集、一本对信仰的赞歌、一本对母亲的颂歌、一本由他书写文字、女儿绘
图的儿童故事书、和一套设定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小说。他撰写的书,有 20 本进入《纽
约时报》畅销书行列。” “晚近拉丁美洲国家的选举里,许多都有卡特中心成立的选举观
察团,进行选举公平的监督,而且为敌对两造接受。根据统计,卡特中心监督世界各地有争
议的选举达到 100 多场。”
李中志老师说:“宁可多一点如卡特般的政客在白宫,以人道的角度思考台海问题,而不是
国际现实主义。因为台湾独立才是一个符合人道的安排,美国做为一个世界超强,负有责任
;而国际现实随时在变,美国找一个舒适的位子坐下来(编按:不管事),可能就是坐在台
湾人的头上。”我们认为,这个观点可以说是在回应美国长期以来由季辛吉这类“古典现实
主义权力平衡思想”所产出的外交政策,从联中制苏开始,美国自己培养出了中国这个巨兽
。
身为在地缘政治热点中心的台湾人,最该做的事情就是了解历史(尤其,要扬弃过去中国党
那套的中国中心论),知道我们的位置在哪里,并且持续与全世界交朋友。
4.附注、心得、想法︰
其实这是中国国民党的锅
虽然卡特总统当的不是很好
但卸任后的善举
让世人知道
他是一个能在公共议题 人权议题
发挥善良 慈祥的老好人
这也是为何
卡特总统在台湾的评价应该更高
卡特总统 一路好走
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