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找回失去的年味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 一

楼主: NARUTO (鸣人)   2024-12-16 21:47:59
1.新闻网址︰
找回失去的年味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 一场正统与正名之争
2.新闻来源︰
世界新闻网
3.完整新闻标题
找回失去的年味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 一场正统与正名之争
4.完整新闻内容︰
2025蛇年,中国将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对中国来说,这不仅是一场“正统”和“
正名”之争,在年味变味的此时此刻,更是一场需要全国动起来的“文化振兴运动”。回
归传统,保持必要的仪式感,过春节才能有滋有味。
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近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获通过的“春节”是中文直译的“Spring festival
”,不是一些国家所称的“Lunar new year”或“ Chinese New Year”。学者认为,对
中国来说,这是一场“正统”之争,而在“年味变淡”的现代氛围中,更是一个必须保护
好春节传统文化的起点。
据央视报导,北京时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时,现场
响起热烈掌声,多国代表前来祝贺中方代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主席南希·奥韦拉尔表示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动力。中国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非常引人注目,这一次春节被列入非遗名录。春节是世界闻名的文化节日,人
们都搜索过自己的生肖属相”。
对于长期从事外宣工作的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章文舟
而言,这一消息不仅令人激动,更是意义重大。“春节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时期。好几
年春节,我和工作伙伴在国外度过,春节这一天,我们很骄傲看到中国传统春节的庆祝方
式走向国际的大街小巷”。
她认为,春节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中国人民和国际友人
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此后会有更多国家关注和重视中国人丰富的春节实践活动,“春节也
将成为外交沟通的重要时期”。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也为中国传统文
化传播提供新契机。
尤其,春节也是越南、韩国、日本、菲律宾、泰国等亚洲多个国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但此前,大英博物馆曾称春节为“韩国农历新年”;越南也曾在2022年发文“正名”
称,春节习俗起源于越南而非中国。所以,中国此次申遗成功,更是一场春节的“正统”
之争。
而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春节既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还包含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
、仪式、习俗和信仰,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申遗成功,会让大
家更加重视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一系列社会实践,如祭祖、发红包等传统习俗”,章文
舟表示。
英文采用Spring Festival
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对春节的正式认定,采用了“Spring
Festival”。据九派新闻报导,关于中国春节的翻译也因此再次引发讨论。
一些人主张使用“Chinese New Year”,更能体现春节的中国历史根源;有些人倾向于使
用“Lunar New Year”,认为这样的表述更具国际化,有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还
有一些人认为是否能直译为“chunjie”,更能彰显文化自信。
对此,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熊威表示,在当前国际传播语境下,“Spring
Festival”已被广泛接受,便于非中文语系的人理解春节的节日意义。然而,“Chunjie
”作为拼音名称,更能直接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不过,文化符
号的传播既需要传承传统内涵,也要便于国际社会的接受与理解”,熊威认为。
关于这一问题,章文舟也有相似想法。她表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应建立在更多人听得懂
的语言基础上,中国春节改不改成拼音,并不是反映文化自信的衡量标准;“语言是不断
变化的,‘春节’申遗成功会成为一种载体,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年味变味 遗忘仪式感
此外,章文舟认为,“春节”申遗成功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也激励著国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使“年味”愈发浓郁。
“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祭祖、走亲戚、发红包等等,但是现在很多习
俗和活动都被淡化。过去,春节领红包是一件极具仪式感的事,孩子们向长辈磕头以示尊
敬,然后接过装有压岁钱的红包。如今,发红包的方式已经变得现代化,很多时候通过微
信转帐来替代”,她说。
另据人民政协网报导,“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曾几何时,过春节是所有人翘首企盼的时刻。但一段时间以来,“年味变淡”、“年
味变味”等声音在社交媒体上不断出现,在某种层面上体现出春节作为传统节日,在与现
代生活相交融上存在冲突。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也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的春节原
本是有很强仪式感的,但如今传统的仪式感已经被我们遗忘了”。
“成功申遗不是终点,而是更好保护春节这一传统文化的起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
与人类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张继焦表示,下一步,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不断提升非遗系
统性保护水平,让春节文化在传承创新中走向世界。
在华外国人过春节 浓浓烟火气最感动
作为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影响力正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
计,近20个国家和地区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成为全球文化盛事。在中国春节申遗成功的好消息传来时,不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在
华外国友人也十分开心,他们也在参与春节的各种活动中,感受到中国的热情与活力。
烟花照亮整座村
孟巨石,来自波兰,现居云南
“春节在我眼中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每年都有中国朋友邀请我,去和他们的家人一
起过春节。”据文汇报报导,波兰人孟巨石2017年从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后,定居在云南,
投身于生态旅游工作。对他来说,春节是特别能让他感受中国人热情好客的时刻,也是让
他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时刻。
2010年,孟巨石在安徽铜陵度过了他人生中第一个春节,“我们当时买了很大的烟花,除
夕夜家家户户都一起放,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整个村子和乡镇都被烟花照亮了,非常热闹”

孟巨石说,这些年,中国人过春节的形式虽然发生了不少变化,但团圆饭、贴春联、拜年
等依旧保持不变。他最喜欢贴春联,“我每年都提前买好春联,顺便学习一下汉字,很喜
欢对联上的文字所展现出的乐观精神”。
定居云南数年,每年春节,孟巨石都会和他的中国朋友一起吃团圆饭,“少数民族也有一
些有趣的活动,比如纳西族会用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东巴字写春联,晚上会围着篝火打跳”

想去体验赶大集
纳齐尔,来自尼日利亚,在北京读书
“那是一次很独特的体验,我很幸运地被当地的村民邀请至家中,共同庆祝这一中国最重
要的传统节日。”2023年春节,留学生纳齐尔在中国农业大学河北曲周实验站度过了一个
难忘的中国年,丰盛的年夜饭令他印象深刻。
“当时桌上摆满了各式佳肴,从鸡鸭鱼肉到精致小吃,应有尽有。平日里,村民们的饮食
十分简单,可见春节对中国人的重要性”。放鞭炮、看春晚、贴春联也是纳齐尔去年春节
期间很喜欢的项目,他说,“这些活动让我感觉很有‘仪式感’,虽然春晚我看不太懂,
但是大家其乐融融围在一起看电视、说笑的感觉特别好”。
过中国年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纳齐尔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无论是街头巷尾挂满了红灯笼
的喜庆景象,还是家家户户洋溢着的欢声笑语,都让我深切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热情与活
力”。如今,纳齐尔已重返北京校园,今年春节,他计画与朋友们逛庙会、赶大集,“我
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感受那份热闹与喧嚣,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和淘选一些物美价廉的年货
”。
庙里拜拜求幸福
远藤直子,来自日本,在上海工作
“中国春节就是热热闹闹的”,对于已经在中国生活了30年的远藤直子来说,提起春节,
她的脑海中便是那满地鞭炮红纸的景象。如果有外国朋友向她问起中国春节,她会告诉对
方,那是个要穿红衣服、讲究吉利、享受幸福的节日。
远藤第一次过春节是1993年,印象最深的是一家人除夕夜里分头跑去不同的庙里抢头香,
祈祷一年的平安喜乐。“拜拜”甚至成了她最早学会的中文之一。这两年因为照顾婆婆不
宜出远门,海外的亲戚们便都会在春节期间聚到上海,一起热闹度过。
“我们夫妻俩还会去市里散步,专门找那种有节日气氛热闹的地方去,要是偶遇舞龙和财
神就会很开心,感觉一年都是幸福的”。她最喜欢的春节民俗是贴春联,“春联在我家装
饰了一整年”。原本刚嫁到中国时她还不太喜欢这种红色的贴纸,可这些年下来,已变成
是“没有这个,会觉得缺少些什么东西了”。
张灯结彩气氛浓
王小龙,来自罗马尼亚,在北京读书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我有幸参与过很多回,每一次都令我非常难忘。”留学
生王小龙(Alice)的父亲曾在中国工作,她从小就频繁来华,并亲身感受中国的年味。
她最期待的是和家人一起贴春联、包饺子和放烟花,这些活动在罗马尼亚绝对体验不到,
每次参与都让她感到新奇和兴奋。
除了家庭活动,王小龙还对春节期间中国街道的热闹氛围赞不绝口。“每到过年,外面的
街道总是张灯结彩,人声鼎沸,充满了节日的喜庆与欢乐”。去年,王小龙与中国朋友在
天津共度春节,逛了庙会,品尝了麻花、熟梨糕等传统小吃,还特意购买了印有杨柳青年
画的小饰品。“这次的经历独一无二,让我始终怀念”。
得知中国春节成功申遗之后,王小龙激动不已,认为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
有效保护,更能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对这个节日和文化有更清晰的认识与了解。王小龙计画
今年留在中国过春节,“到时我会带着从罗马尼亚来的家人一起到街上转一转,也会和中
国朋友一起外出聚餐”。
Box:春节由来 从祭祀变庆祝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上古时代,人们会在年初之际举
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这种祭祀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
各种庆祝活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春节。
在古代,“岁”是一种收割和祭祀工具,“年”字表示庄稼成熟,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
在春节前后,围绕着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共同主题,人们开展一系列社会实
践活动,欢庆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过程俗称“过年”。
春节民俗众多,包括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吃饺子、吃年夜饭、除夕守岁、发压岁钱
、拜年、逛庙会等。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
北迥异,各具特色。
5.附注、心得、想法︰
就在垃圾废物民进党支持者哥布林青鸟还在吵农历新年不是中国文化的时候
春节也就是农历新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此农历新年正式被认定是中国的专属节日文化了
青鸟不爽就去出征联合国吧
笑你们办不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