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创党夺权这么困难民进党是怎么成功的啊?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24-09-06 16:50:32
※ 引述《zrct5566 (美丽又残酷的世界)》之铭言:
: 小弟八年级生
: 不讳言第一次投票就给柯文哲
: 原本真的以为选举很简单
: 遵从理性务实的态度 赢得大多数人民的认同
: 现在看来政治真的很复杂
: 而且还可能有生命危险
: 民进党以前是怎成功而且拿下政权的?
: 在那个威权时代党禁报禁还要创党
: 难度比现在高一百倍吧
: 有没有年纪大一的乡民可以分享?
小蒋掌控的情治系统,渗透不少线人参与活动,后随情势所逼而默许建党。
小蒋以后的李登辉,是支持民进党的发展,曾讲了奶水论。
《推背图𫍰》〈台湾谂〉
  国府党国威权下台湾争取自由民主于非国民党之党外运动,或以一九五一年胜选首任
台北市长之吴三连为始,五○年代与活跃省议会之郭雨新、李万居、郭国基、李源栈、许
世贤并称五龙一凤;后五者皆于一九六○年参与雷震组党运动,历年不断受托民意挑战党
国威权。苏东启则活跃云林县议会,一九六○年提案要求老蒋释放雷震不成,又涉台独起
事被捕而遭褫夺公权,后由其妻苏洪月娇出面参选公职。七○年代初,黄信介与康宁祥皆
以党外立委活跃政坛;一九七五年两人合作创刊本土党外杂志《台湾政论》。一九七七年
省市、县市、乡镇地方选举,党外人士大举串联参选,而有许多当选;其中许信良脱离国
民党而胜选桃园县长,激情选战引发暴动烧毁警局及民众死伤之中坜事件,国府警惧重蹈
二二八事件而封锁消息,当夜并以军队围堵中坜对外道路以防事态扩散。中坜事件乃是台
湾首次抗议选举舞弊而群众自发上街,台湾街头运动自此勃发。一九七八年,更多党外人
士大举运动准备年底增额立委选举,提出共同政见要求国会全面改选、省市长直接民选、
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司法独立、军队国家化等,召开党外人士国是会议而由高雄大
老余登发带头连署发表声明,年底选举却遇美国断交而停办。此时小蒋国府因应外交危机
,为免台湾局势失控,竟而设局迫害党外运动。
  一九七九年初,国府栽赃余登发涉嫌共谍案加以逮捕,党外人士聚集高雄游行抗议,
许信良参加而遭国府策动议会弹劾停职。同年,党外《美丽岛杂志》创刊,其后各地分社
屡遭国府情治唆使暴力攻击。年底杂志社成员于高雄组织群众进行游行演讲,高倡自由民
主,诉求终止戒严与解除党禁;遭到国府派遣特务混入群众滋事袭警,爆发警民冲突而藉
此指称暴力叛乱,大肆追捕上百位党外人士受审军法。次年二月,黄信介、施明德、张俊
宏、姚嘉文、林义雄、陈菊、吕秀莲、林弘宣,八人遭军法以叛乱罪起诉,二二八当天林
义雄家人惨遭杀害而凶手至今未明;三月于国际压力下,唯有施明德遭判无期徒刑,其余
皆判有期徒刑。许信良则是滞留国外未归,尔后加入海外台独运动。小蒋欲以压制台湾本
土反对势力而维护国府党国训政统治,然而同年底复办之一九八○年增额立委选举,仍然
有不少党外人士当选。尔后党外运动依然蓬勃发展,小蒋逐渐转变态度而默许党外推动民
主发展并使潜伏线人参与,一九八三年党外中央后援会成立,一九八四年党外公政会成立
而后年各地分会成立。一九八六年九月,党外运动集会于台北圆山饭店讨论年底选举事务
,朱高正上台主张立即宣布组党,当场获得热烈响应,决定以谢长廷提议之“民主进步党
”为名组党。其时尚有戒严,组党虽属非法,小蒋国府并未取缔;次年取消戒严,自此党
外运动告终,接续传承之民进党正式公开活动。
......
  一九八九年春,主张台独之郑南榕因其言论遭到法院检调指控涉嫌叛乱,竟于拒捕时
自焚身亡,民间抗议党国威权而追求言论自由之声更盛。同年夏,李焕操控党权促退俞国
华,成为行政院长。不久中共镇压北京学运爆发六四天安门事件,台湾社会声援大陆学运
甚有登报要求反攻大陆;然而国府政局已然无力亦无心理会,激情不了了之。同年,许信
良偷渡回台,遭到逮捕入狱,引爆数万民众包围看守所之警民冲突事件,台湾社会更加滋
生政治躁动。
  一九九○年初,两蒋已然不在而中枢无主,此年总统选举于国民党内暗潮汹涌,形成
支持李登辉之主流派与反对李登辉之非主流派,隐然成为本省与外省派系之争,皆在运作
争取国大代表投票支持;两派争执最终在台湾民意支持李登辉下,非主流派知难而退而放
弃竞选总统。三月于选举总统前,迁台四十余年几未改选之老耄国民大会,自行扩权谋利
通过延长增额代表任期;引发全台民意不满,爆发野百合学运,要求民主改革国府迁台以
来之过时政治秩序;李登辉则于国大选举再任总统后,特赦政治犯,释放张学良,肯定学
运而促动政改。六月,李登辉拔升郝伯村为行政院长,军权压制党权而逼退李焕;随后广
召各界进行国是会议,商讨政治改革。十月,李登辉主持总统府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兹
以主导两岸统一之发展策略。
  一九九一年三月,李登辉主导建构之〈国家统一纲领〉宣布,涵涉一个中国而两个政
治实体之观点,默认中共存在而终止反共复国目标,希望未来两岸自由民主统一而言:
海峡两岸应在理性、和平、对等、互惠的前提下,经过适当时期的坦诚交流、
合作、协商,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共识,共同重建一个统一的中国。
同年五月,〈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废止,终结台湾长达四十多年反共复国之动员戡乱
;随之又有多人涉及台独活动被捕,再度引发学运社运抗议政治迫害,随即〈惩治叛乱条
例〉与〈检肃匪谍条例〉亦遭先后废除。十月,民进党修订党纲加入台独公投条款,内容
宣称“基于国民主权原理,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及制定新宪法的主张,应交由
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选择决定台湾独立或与中国统一”。年底选举二届国大代表
,同样长达四十多年国府行宪首届中央民代(国大代表、立委、监委)全体退职,大陆迁
台国会完全结束。
  一九九二年五月,针对内乱刑罚之〈刑法一百条〉修正为对于“意图破坏国体、窃据
国土,或以非法之方法变更国宪、颠覆政府”需为“以强暴或胁迫”之“着手实行者”才
会处刑。从此台独、中共、或任何国内外颠覆势力在台发展,只要没有涉及强暴或胁迫,
一律无罪。旧有党国威权不再,台湾社会迎来完全政治自由。自此海外台独人士纷纷回台
发展,亲共党派亦然挺起。民进党已因主张台独而分裂,许多反对台独者因此退党;譬如
首倡创党之朱高正,便已离开而另创中华社会民主党。年底选举二届立委,民进党取得近
三分之一席位,国民党席位过半却已退失不少。李登辉以行政院需向立法院负责为由,要
求郝伯村辞去行政院长,郝则坚持必须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才愿辞职。李乃维护台独,自视
是在推动台湾自由民主;郝则反对台独,自认是在保卫中华民国命脉;双方势力僵持不下
,政争危机逐步恶化。
  一九九三年一月,海外高僧宣化上人来台弘法,开讲关于中国未来国运预言〈步虚谕
〉,宣示将来取代中共的势力注重青色而“中国在二十一世纪会领导世界”,劝慰来访党
国保守人士平心静气接受政局转变,又言将来主导中国前途之政党党名只有一个“新”字
,与郝面谈则以袁世凯警示,大为缓解当时政局紧张对峙局势。虽然宣化上人来台发言引
发朝野争议,此后台湾政坛却是隐索其语。其后郝于月底国大会场,遭到民进党与亲李国
民党国代群起羞辱大呼下台,郝则高呼“中华民国万岁,消灭台独”而后宣布辞职。虽然
李登辉至此完全掌握国府党政军权柄,成为继小蒋之后党国强人,然而党国威权已然走向
消逝,台湾社会逐渐活力踊跃迈向自由开放,终而滋生中国历史首见公民社会,日后形成
社会强于政府之政治格局。
......
  二○○○年总统大选,国民党内大多属意民气最旺之宋楚瑜参选必胜,李登辉却独排
众议推出连战参选,再度引发党内分裂,造成宋楚瑜脱党竞选。宋楚瑜原本声势领先,李
以兴票案将其扳下,连战仍是形象不佳,最终导致民进党陈水扁当选。选后许多国民党支
持者愤怒遭到李登辉欺骗,群聚包围中央党部抗议,暴力冲突迫使李辞去党主席。五月,
李登辉交接总统予民进党陈水扁,国民党失去二战后在台持续政权,两蒋在台建构党国体
制至此完全终结。
  李登辉于两蒋逝后十余年解构党国体制,外媒号称民主先生之宁静革命,得以使台湾
转型建立自由民主。然而台湾民主乃是两蒋时代即已透过地方自治逐步建立社会基础,来
台国府政治宗旨本就是在建立西式自由民主,两蒋是以团结反共复国为名而限迫民权,故
而李之推动自由民主乃以获得国府上下多数支持。李之推动台湾自由民主,乃以合法形式
进行,解构党国过程具备合理法统基础,巧妙承接国府来台政统,直至最后暗图制定新宪
终遭民意阻止。国府在台之党国威权体制于二○○○年走入终结,台湾从此自由社会日益
崛起凌驾政府统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