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hal ( )
2024-07-08 03:38:42提出一个名词 将一个概念正名是有非常大的意义
会引导人民思考与沟通
有一些名词在外国有 在台湾没有
相反的 有些词在台湾有 在外国没有
这说明 外国人与台湾人的逻辑思考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 我听说美国没有孝顺这个词
也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来对应
所以他们的子女一成年就独立了
社会型态也与台湾不同
言归正传
其实派系就是政党的缩小版
古代皇帝非常讨厌党争
因为党同伐异
作为一个皇帝与统治者
也不希望底下的人太团结
太团结会威胁统治者的威信
但有些领导者也会刻意培养两种力量来确保地位
总之
如果台湾推崇政党政治却反对派系政治
那是说不通的
一方面推崇政党政治
一方面却又要解散派系
可见解散派系只是一种斗争手段
政党政治的好处我就不讲了
政党政治如果是好的
那派系政治也应该是好的
赖清德以一个总统的身份出来讲 派系轮替
是一种定调 是一种宣誓 也是一种行销
那就代表你用政党的逻辑来看待派系
所以你一定要有初选
而且你要允许初选的攻防 与大选的团结
甚至你还要把初选纳入选罢法 要去推动这件事
强调这件事以后
还代表不用坦护党内不法人士 就是勿枉勿纵
也代表 就算民进党一直执政 也应该去追查前朝问题
当然这也是一个过渡性 暂时性的
理想的情况是
民进党分裂成两个政党
但目前蓝白势力太大 为了国家安全 这两党暂时合为民进党
强调这件事 强调党内有两派 并没有不好
这是为了将来台湾正常国家以后分裂成两个本土党
也是为了目前向国人间接说明 蓝白爱中国
这个观念如果被强化以后
除非下次还是赖系的人马出线
否则英系不用承担赖的包袱
现在媒体爱强调英赖不和
不妨就顺势 提出 派系轮替 这个名词
这也代表民进党有两个核心思想
也许是一个反核 一个没那么反核之类的
明眼人都知道
媒体愈爱炒作英赖不和
下次换英系的人来选 就不用承担赖的包袱
这种炒作对统媒是短多长空
但统媒也等不了那么久了
他现在就想收割眼球流量
但仔细想想
派系轮替 或许是真的一个解方
如果当初高雄 陈其迈主打不认同陈菊
或许高雄不会输给韩国瑜
再试想
当初时力有加入民进党与自组政党两种讨论
如果派系轮替早早提出
是不是时力就会选择加入民进党某一派
而台湾的政局走向会有很大不同
回头来看
时力有点浪费时间走自组政党这条路了
大部份的人最终还是加入民进党
执政太久会有包袱
喊出这个名词
从行为上也会有实质影响
就是说 会真的好像有两个党了
在关键国家议题上 这两党会合作
在一些无关紧要的议题上
这两党会刻意保持距离 甚至表达反对
不过因为有蓝白在 这种无关紧要的议题会比例很少
不管是英系还是赖系都应该不敢随便跟亲中的蓝白合作
正式提出 派系轮替 这个词吧
或类似的名词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