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地球发烧了,生著一种名为资本主义的病─

楼主: vikk33 (陈V)   2023-09-07 16:46:24
※ 来源为FB/推特,则文章标题须为来源名称。(ex:人名、粉丝团名…etc ) ※
1.转录网址︰
※ 请附上有效原文连结或短网址 ※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90/article/13999
2.转录来源︰
※ 推特/FB 须为 FB人物名称、FB粉丝团名称 ※
※ 转录社论请附上完整标题 ※
独立评论@天下
地球发烧了,生著一种名为资本主义的病──读斋藤幸平《人类世的资本论》
3.转录内容︰
※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删减 ※
如果有人告诉你,一本谈论马克思主义和气候危机的哲普书,可以在日本卖出50万册,为
学术圈、社运圈,甚至是企业界人士捧读,成为当红畅销书,你敢信吗?
是的,这本《人类世的“资本论”》正引起日本国内外的广大回响!
在台湾,你我可能都耳闻目睹过下列情状:新闻媒体上出现地方人士举布条反对开发案的
画面,或是环保团体检讨大型科技产业巨量的用电、用水需求时,总有人在网络上反讽:
“吃不饱,还要环保?”“经济不成长,钱从哪里来,生活怎么过,国家怎么维持竞争力
?”
这样的常见想法认为,为了人类的生存,经济开发必须永远持续下去,自然环境也只能被
牺牲和破坏。类似的叙述,往往盘踞着我们的心智地图。
本书作者斋藤幸平巧妙的将前述的常见观点,尝试以马克思本人完整的思想逐一分析,以
之挑战当今最强势的经济发展模式──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义宣称的“进步”、“文
明”,不仅使大多数的经济利益不平等地被掌握在少数企业及个人手里,也因为放纵现代
文明无条件、无限度的增加生产,从而酝酿着毁灭地球的气候危机。
人类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一个自我毁灭的时代
“经济必须无止尽发展,才能维系人类的物质器用、薪资水平和工作机会,而大自然只好
持续被破坏”──为了拆解这样的惯性思考,作者借用了“人类世”的概念。
“人类世”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paul jozef Krutzen) 以地质年代的角
度提出,指人类活动自18世纪工业革命后迄今,因使用化石燃料、工业文明高速发展,以
至于温室气体浓度明显增加,濒临气候变迁无法逆转的临界点,甚至可能摧毁人类赖以维
生的地球本身。
因此,我们不妨将这样的概念,视为一种当前的“现实处境”:人类近300年来,的的确
确已经大幅改造了大自然的面目,甚至接近无以自存的末日,其背后的影武者,从本书标
题另外三个字“资本论”一词也不难猜到,那正是马克思三大卷《资本论》分析批判的“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外包术:污染、碳排没有变不见,只是变成资本家喜欢的样子
那么,资本主义怎么了?为什么作者斋藤幸平,认为资本主义是气候变迁的罪魁祸首呢?
首先,资本主义并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大家自由竞争,各凭本事赚钱”的“有钱大家赚
”主义。作者以全球的视角指出,资本主义将经济生产过程中的外部成本,如污水、空污
、电子废弃物、碳排放及恶质劳动条件等,转嫁给社会环境较为脆弱,社经条件较为弱势
的地区或国家。例如2013年制造全球快时尚成衣的孟加拉热那大厦(Rana Plaza)发生严
重倒塌事故,造成1,000余名纺织工人死亡;2016年台湾石化产业龙头台塑(Formosa
Plastics Group)在越南河静的钢铁厂排放污水,污染越南沿海200公里地段,严重损害
当地渔民生计及健康,被称为“福尔摩沙灾难”(Formosa Disaster),让福尔摩沙的“
美名”远播国际。
于是乎,资本主义揭开了神祕的美丽面纱:先进国家维持经济成长,保持干净、有序、低
碳的环境,并将产业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地炒作等等开发冲击转嫁给开发中和未开发
地区。作者将这类不平等的成本分配现象称为“荷兰谬误”,并运用过去分析已开发国家
、多集中于北半球的“南北问题”框架,进一步扩大地理规模,划分为“全球北方”与“
全球南方”,以解剖当前的气候困局。
就像气派不凡的连锁大型餐厅,背后却是放任蟑螂老鼠横行的中央厨房,只不过在荷兰谬
误底下的现实世界,名利双收的企业归属于全球北方,而肮脏混乱的厨房则搪塞给全球南
方。
联合国:解决气候危机,不怕,我们有SDGs!
因应全球暖化危机,国际间也有所回应。2015年联合国气候高峰会中, 195个成员国签订
巴黎协定,共同承诺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工业革命前平均水准的摄氏1.5度内。
随后,联合国延伸巴黎协定精神,发布17项永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及企业界面对气候变迁的显学。台湾也不例外,
如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金管会)就于今年起要求资本额达 20 亿元的上市柜公司应申报
永续报告书,揭露企业的气候风险及外部成本,承诺并履行相对应的环境与社会责任。
这些听起来都是好事,而且环境议题的进展在国际上大举推进,环保团体和关心此事的公
民都应该起身鼓掌,不是吗?
国际的矫情戏码:真正永续的是经济成长,不是生活环境
然而,目前的研究却指出:“高所得国家维持其经济成长率,则全球每年减碳速率须达到
12%才能符合《巴黎协定》的减碳目标,然而即使是目前少数达到绝对脱钩[1] 的国家,
每年减碳率也仅约3.4%。”亦即是说,如果继续维持经济成长,依目前的减碳幅度和技术
进步的程度,若要控制全球气温上升摄氏1.5度以下,几乎注定要走向失败一途。
这里让我们先把企业“漂绿”(green washing)的手法放到一边,反过来进行这样的设
想:如果政府和企业携手落实真正的SDGs,是否就能减缓气候变迁,拯救人类免于灭世劫
难?毕竟,SDGs的提出,初衷就是为了让全球的碳排帐本达成平衡,直到净零排放为止。
经过前两节的爬梳,仔细的读者多少能理出个中蹊跷。诚如作者所指出的,全球气候危机
揭露出荷兰谬误的不平等现况,包含气候风险、外部成本的分配不均,在实践SDGs时也往
往如出一辙:具有经济发展优势的国家,将原属于自己的责任移转至其他地区,并利用过
程中从弱势群体掠夺而来的资本,二度投资于生产线中,增进减碳效率、落实SDGs的目标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恰好可以用来描述当前国际一片绿色政策的海市蜃楼:政府和
企业联手落实了令人引颈期盼的社会环境责任,甚至不需要凭借漂绿的行销功夫,只要写
好一本本永续报告书,就能让多数人相信,全球暖化正在减缓,世界果然还是得救了。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全世界至少超过半数的人相信气候变迁迫在眉睫,而在台湾有超过8
成的人同意应该要发展再生能源以免债留子孙,减碳幅度却仍停滞不前的主因:我们知道
地球发烧了,却从来没有真正弄懂它的病灶!
投资减碳技术有可能阻止暖化吗?杰文斯悖论和物质足迹
有人会说,经济持续成长,我们就能同时将这些增长的资本投入于减碳技术,例如工业制
程改善、碳捕捉技术(CCUS)等,并且提供市场诱因,吸引更多企业投资环境友善的事业
。更重要的是,如果公司赚了更多钱,身为广大员工的我,一定也能雨露均霑吧!
的确,如果早在100年前开始着手投入绿色产业的话,如斋藤书中所言,我们或许有机会
可以达成净零的愿景。我虽然不是经济学家,但听起来很不错对吧?不过19世纪的经济学
家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似乎并不这样认为。在研究英国煤炭产业的过程中
,他发现当时尽管改善了燃煤的使用技术,提高了煤炭的燃烧效率,却由于单位生产成本
下降、获益增加,让企业更大张旗鼓地投资、生产,总消耗量反而不减反增。也就是说,
环境的负担并没有因为技术革新而减少,反而日益加剧,这样的矛盾就称为“杰文斯悖论
”。
镜头移回当代,我们可以发现,标榜节能的家电尽管推陈出新,台湾住商的用电量几乎仍
年年攀升[2] 。即使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矛盾当中,一定也会有人追问:“难道我们什么改
变都不做了吗?国家、产业投资太阳能、电动车的技术,不正是为了有一天停止使用石油
燃料吗?”
在这里,作者提醒:光电和电动车的锂电池原料,其实是从智利山脉周边的盐沼中抽取含
有锂的盐水,再将水分蒸发所制作而成的。为了投入更多的资源在净零、绿色的事业中,
人类必须从干燥的智利沙漠中抽取大量地下水:1吨的锂矿,约需抽出220万吨的水,而每
日约需消耗2,100万吨。
我们可以再一次延伸荷兰谬误的概念。那些宣称要投入绿色资本、绿色政策,而且满心期
待经济成长、科技发展可以和减碳目标携手共进的国家,会不会只是再次把自然、社会的
成本转嫁给其他的地区而已?而我们“只要雇主获益,薪水就会增加”的宿愿,也被倾斜
的M型现实所压垮。如同一则报导所指出的:“受雇人员报酬GDP占比在1990年是最高点
51.12%,2021年却降至43.03%。”
只要“全球北方”剥削“全球南方”的结构一日尚存,全球北方帐面上的碳排放量尽管有
所减少,耗用的物质总量却将永不衰减;碳足迹也许会轻微的减少,“物质足迹”(
material footprint)[3] 和经济指标却将永恒成长,地球与劳动条件依然危机重重:
永续的目标,是“永远持续的剥削型经济”。
气候危机的元凶:“掠夺公共财”和“转嫁外部成本”的资本游戏
资本主义除了转嫁成本以外,还有另一个特性,也就是透过针对空间、资源及技术等等的
人为垄断,牺牲使用价值,而创造出各式各样的人为价值。
所谓使用价值,就像提供人们洗衣、洗澡、灌溉、玩耍和提取日常用水等等功能的河川,
原本是由当地聚落共同打理,没有人需要付费才能使用,日日满足著乡里间的多元需求。
直到有一天,某些财团找来怪手、土木技师,向地方居民宣布开发计画,人为的价值也随
即浮现:“为了有效率发挥河川地的最大价值,为了工业发展,这里即将开发成石化工业
区!”
如此一来,河川的公共功能,沦为供给特定产业水资源的工具,虽然更有效率的榨取水资
源、有了冠冕堂皇的价值,却也不可逆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活方式、维生手段,并将公共的
土地、资源,转变为排他性的集团私产。
榨取公共资源的获利,往往只集中在少数集团手里,作者进一步说明,这正是资本主义藉
由不断投入资本,寻租、猎地、乃至于影响政治议程,以蚕食公有地、公共财的拿手好戏

于是,我们可以试着这么理出结论:资本主义透过“掠夺公共财”和“转嫁外部成本”,
创造出金碧辉煌的帝国。这不免让人联想到公民课中我们学到的“公共财的悲歌”,也就
是公共资源最后因为人们的自私而颓亡。然而,从上述屡见不鲜的故事里头,我们可以发
现,公共财的真正浩劫,往往是有人将原先共享的资源占为己有,使得土地逐渐产生了稀
有性、排他性,从此形成了可以在市场上竞价、交换的价值。在这个“圈地”[4] 的过程
中,无论是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如水资源、生物栖地、劳动品质、生活方式,都在这样
的经济模式下被牺牲。
我们不妨在此深呼吸一下,属于全人类公共财的地球,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四分五裂的占据
和瓜分,让环境和社会走上一条不可返回的末路,从此陷入无限的恶性循环,而我们早已
习以为常?
道理我都懂,但是放弃经济成长,人类要回到原始社会吗?
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意识到了气候危机,只不过政府及民间直觉产生的想法,多半停留在减
用塑胶袋及一次性商品等“消费层面”的减量措施,却鲜少关注生产层面问题,即资本主
义所建立的帝国生产链。
思索到这一步,想必许多人都开始不耐烦了吧:“道理我都懂,难道我们都不用电、不用
瓦斯,过著原始生活吗?不要资本主义,难道要像共产党一样,过著吃大锅饭的世界?”
先说结论:如果你阅读完本书,将不再只是将共产主义膝跳式地设想成红卫兵,或是人民
公社的集体劳动印象,因为作者从卷帙浩繁的马克思手稿中,借由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将
马克思本人从过往的马克思主义及共产党史中拯救出来。具有启发性的著作,不仅能拓展
读者原先被蒙蔽的视野,也能推翻人们过去对于某些事物的刻板印象,让我们开始因为别
人而思考,而不只是接受别人的思考,而将某些观念自动归类为某些阵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斋藤幸平从马克思晚年的书信中,察觉出他渐渐反省以“欧洲中心
主义”、“生产力至上主义”为主轴的进步史观的思维倾向──看不惯资本剥削的马克思
,开始以地球有限、物质循环的角度,舍弃了自己早年认为历史只是单向前进的想法。
马克思的反思:有天,我们需索无度的大地,会永远流失……
年轻的马克思曾经认为,人类必须先历经像是西欧国家一般,以资本主义的高速生产力迈
入现代生活,才能催生共产社会的到来,尽管这个历史阶段,是透过无止尽地剥削劳动者
和物质资源所成立的。马克思以西欧的进步历史为基调,设想人类该如何在资本主义生产
过剩的状态下揭穿矛盾,一举跃入下个历史阶段,建立物产丰饶的共产制度。
有规律的线性历史,再加上经济无节制地成长,马克思原先希望以资本矛盾作为杠杆,召
唤人们起身行动。直到马克思读到同时代的化学家李比希(Justus Freiherr von Liebig
),在其著作《农艺化学》一书中批判“掠夺性农业”时,上述的想法便开始发生转变。
李比希提及农业的永续,流失地力的土壤必须自我修复,养分才得以循环永续,然而在发
达的资本主义下,土地经营者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便运用20世纪初所研发的化学肥料不
断连作,而非按时休耕恢复地力。如此一来,土壤不仅必须仰赖人工肥料才能恢复沃度,
也在自然界中产生了人为介入的断裂,化学肥料渗入地下水中,造成河川的优养化,而制
造化肥也需要燃烧化石燃料 [5] ,带来其他的环境问题,生态的循环秩序从此乱了套。
资本联手科学,密集投入新的技术,却只是为了更彻底地搾取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马克
思在目睹资本主义种种斲杀自然循环、甚至向世界各地扩散此种无以永续的经济模式后,
从而告别了生产力至上、西欧中心等等的想法,不再认为形成一个真正富裕的社会,必须
借重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技术,才能带来全世界从生计之苦中的解放。
抛开经济成长的神话,关怀地球的马克思──新共产主义
在台湾,总有人会在经济低迷之际,怀念过去蒋经国时期经济起飞的神话,而习惯认定“
拼经济”,必须让资本无限扩张、流通,才能促进社会富裕,增加工作机会、股市长红和
国家竞争力;由于台湾早期的国共抗争史,也习惯将共产主义视为贫穷、野蛮的洪水猛兽
,搭便车、懒惰和乌托邦的空想。
从前文中,我们或许可以获得另一种新的共产主义思想──为了守护我们赖以维生的地球
,我们必须挑战使得人类濒临灭亡境地的资本主义。
那么,使用着科技产品,享受资本带来的各种娱乐的我们,又该怎么正面挥师迎战呢?作
者援引马克思针对非西欧、前资本主义“玛尔克共同体”(Markgenossenschaft) 的历
史考察,作为当代社会变革的参考案例。
当时,马克思阅读农学家弗拉斯(Karl Nikolas Frass)的著作,了解到古代文明的衰落
原因,多半不可避免地和过度砍伐森林,无以维系农业有关,也发觉西元1世纪左右,有
一个日耳曼民族“玛尔克共同体”,并非破坏性地榨取社会,而是以可持续生产的方式从
事农业,且土地由共同体成员共同持有,不可转卖给成员以外的人,地上的木材、猪只等
也比照办理,成员间宛如当代的合作社一般共同管理、彼此平等地维护社群生活和公共财
,因此维持了生态的循环,从而与出搾取土地价值的资本主义农业判然有别。
作者认为,马克思之所以特别点出玛尔克共同体,正是希望以这样的历史事证,告诉读者
历史并不是直线的、必然如此的。人类历史、经济生产的方式,有除了发展资本主义以外
的可能。作者延伸此一论述,主张如果要避免物质代谢、循环的断裂,我们必须彻底改革
生产和劳动的方式,让经济生产合乎自然的循环。
更明朗地说,要解决气候危机,不能单靠消费者运动、企业财团的SDGs,也不能只透过课
征碳税进行重分配,而共产主义也不是要人们集体劳动、土地全面国有,而是必须正面改
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如同玛尔克共同体般,以社区规模的社群,平等参与生产过程的
现场,从根源改变生产方式,如此才能真正弃绝经济成长的神话:打造一个符合人类生存
尊严,阻止自然继续遭到掠夺的永续社会。这些,便是关怀地球的马克思,21世纪的新共
产主义──弃成长共产主义。
以气候危机为杠杆:弃成长、弃穷忙和弃压榨的共产主义
无论是在华语或是英文的用法中,环境和environment的原意,都是指围绕在我们周边的
、附近的空间与事物。因此,“环境保护”所要保护的不单单只是自然环境,也包含我们
的社会环境。尤其,从马克思的想法中,我们可以重新理解到,人和自然资源一样属于这
个地球,都不应该被当成商品;而一旦大自然因为我们失控的经济生产而枯竭了,社会也
会随之灭绝。
作者从马克思著作中,以当代的角度辗转提出“弃成长式的共产主义”可能性,接着列举
“转向使用价值经济”、“缩短劳动时间”、“废除规格化的分工方式”、“生产过程的
民主化”及“对基础工作的重视”等五个建言,作为未来实践的可能。
文字上看起来虽然抽象,此处我们或许可以设想一个可能的社会:如果某个行业劳动者组
成劳动合作社,集资组成共同管理的公司,无论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内部决策全部仰赖
参与者平等的沟通、协调,因而能够好好讨论“我们为了什么而生产”;由于组织扁平化
、民主化,成员也难以滥用权力剥削他人,而且由于生产的速度必然减缓,人们也参与在
生产过程当中,于是更能看见别人的功劳以及自己的工作成果,最基础的劳动如行政、器
材采购等等,也是关键的生产要素;如果遇到技术或知识上的困难,也能借由培力与学习
,一步一步在实作中找到对焦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冰冷的专业分工和例行公事的业务报告
;因为不再为了竞逐外在的数字利益,紧绷的劳动获得了缓解,相互协调的工作时间、内
容和目标,让每个人积极参与其中,发展自己的长才,实现真正的理想自我。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这样生产,将有别于只重视工具理性的组织、公司,只重视达成目
的的手段,是否有用、有效率,而能够好好讨论我们心目中重视与择取的价值,也就是每
个人真实面对自己的价值理性。这样的社会,每个人将能发挥个人的独特才能。
这些也许是遥不可及的理想,然而早在日治时期的台湾,高雄铁工厂的劳工就曾经联合糖
厂工人发动罢工,挑战引进新式工业技术的日本资本家,更集资开设属于工人的铁工所,
试着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生产组织,与剥削工人的经济体制相抗衡。
本书作者并不强调教条、死板的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唯物主义的信条,而将马克思本人
思考的过程和脉络,抽丝剥茧的摊在读者面前,试图翻转人们的刻板印象和理论迷思,这
除了是近年思想史研究的翻案技艺,也是鲜活的社会实践的创意。
作者承认,气候变迁牵涉非常广泛的层面,光靠社会主义是无法通盘改变的,仍必须仰赖
多元参与者的不同观点共同投入。换言之,本书所挑战的资本主义只是一个楔子,然而后
续若要带来实际的改变,以及对焦各地区的特殊问题,气候危机是当前最有机会引发回响
的杠杆,以揭露日常的生活世界,背后所建立的各种前提:不分阶级、党派、种族、国籍
、性别与信仰的人类,必须面对自己创造的毁灭时代,以及为“进步”的历史负起实际的
责任──大自然的消失,地球的终结,社会的崩解,而这些原属于全人类的公共财……。
(作者为环境保护NGO工作者。)
[1] “绝对脱钩”意指GDP持续成长,然而环境冲击不变或减少(碳排放量、能源、资源
的消耗)。而环境冲击相对GDP成长较缓则为“相对脱钩”。
[2] 依据经济部能源局资料,台湾人口数2012年约为2337万人,2022年则约为2326万人,
已近乎停滞状态,而住宅部门电力消费则从432亿度,迄今成长达约510亿度。尽管占全国
电力使用比维持在18%上下,然而这多出来的80亿度电,却约可以提供2022年东台湾(宜
兰、花莲及台东)一整年加总起来的电力使用。
[3] 为满足最终消费需求,而从大自然提取的原材料总量。
[4] 英国圈地运动发生于15至16世纪,在封建体系下,皇室分封土地予庄园领主,领主则
予农民订定耕作契约。原先在每个庄园都会安排一定面积的公有地(commons),然而随
著羊毛业的兴起,领主以大规模买断及强制收回的手段,将公有地及农奴租用的土地,逐
步划归己有,导致大量农民失业,涌入城市。而后圈地一词多指涉公有地、公共财私有化
的过程。
[5] 化学肥料是以一种称为哈伯法的制程,通过氮气及氢气产生氨气的过程,合成尿素作
为固态氮肥,产生氢气则需要使用化石燃料,从此缓解了当时以大量鸟粪石、天然硝石制
作肥料的需求。迄今,氮肥制造占全球1%的能源消耗。相关资料可参考上下游报导〈全球
首次揭开氮肥的秘密!中研院特聘研究员蔡宜芳,找出植物吸收硝酸盐关键基因〉。
4.附注、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备注 ※
不过对于
除了皇恩浩荡跟家族以外啥都不懂的支那文明来说
不到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对牠们而言都是太难以理解
他们只适合被殖民
或是被消灭
※ “Live”、“新闻”、“转录”、“旧闻”及 转录他方内容之文章
每日发文数总上限为3篇,自删与板主删除,同样计入额度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