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动辄得咎,草木皆兵──真的吗?

楼主: vikk33 (陈V)   2023-06-20 13:43:03
※ 来源为FB/推特,则文章标题须为来源名称。(ex:人名、粉丝团名…etc ) ※
1.转录网址︰
※ 请附上有效原文连结或短网址 ※
https://living.hef.org.tw/notes/detail/12/417
2.转录来源︰
※ 推特/FB 须为 FB人物名称、FB粉丝团名称 ※
※ 转录社论请附上完整标题 ※
人本教育札记
动辄得咎,草木皆兵──真的吗?
3.转录内容︰
※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删减 ※
◎史英
一个女生急着赶车,撞到一个男生;男生立即高举双手,退避三舍。这是捷运站的一幕,
没什么大事,也没什么人注意。但我猜那男生心里在喊:我没有,我没有;至于没有什么
,因为他真的没有,也就说不出来;我也知道他在怕什么:他怕别人只看到身体接触,而
没看到是她“投怀送抱”。
你看,短短一个月的风潮,动辄得咎的时代已经来临:一不小心,无所措手足之余,很可
能就被metoo了;而且,来的是草木皆兵的时代,所以必须随时提高警觉,就像是白色恐
怖那时的“匪谍就在你身边”一样。
以上这段,是帮某些人发布的“心声”;他们不敢逆风,但又心里不平,只能摆出委曲求
全的样子,向自己或同温层讨拍。无论他们有或没有“前科”,这种有意或无意的
murmuring(就是偷偷抱怨啦),正好为那些惯犯们找好了借口,带起了脱罪的风向。
这种“情理之中”的心声和抱怨,看似无辜,其实是一种“无差别指控”;它指控所有的
别人,无论同性或异性,随时都可能对他无心的动作或无意的话语,做出性的联想,并提
出骚扰的指控──若非如此,他怎么会觉得动辄得咎,草木皆兵呢?
认为“别人将无原由的指控他”,正是他对别人的“无原由的指控”!
这种“无差别指控”的背后,藏着一种“隐形的恶意”;它不是以“想要害人”的形式出
现,反而是默认别人“想要害己”──正因为把别人想成坏人,所以说是“恶意”;也因
为自己又不是坏人,所以说是“隐形”。
这种“隐形恶意”其实并无事实的依据,只是一种受迫害妄想。且不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
看到哪个纯属误会,或阴谋入罪的案例;仅就人际互动的常识而言,骚扰和悦慕的界线也
很明确:根本不需要等到人家说“不”,只要对方没有“欣悦”或“接受”的明示、暗示
、举止、或表情,就应该停止任何行动或言语;既然一方没有“呼应”,就不属于“人际
‘互’动”,而只能是骚扰了。
所以,化解这种正在形成的“隐形恶意”,应该是每一个人、包括无意识地陷入其中的人
、的共同责任;自我反省也好,善意沟通也好,严词批判也好,总是要和我之前代为发布
的那种“心声”(以及murmuring)展开对话才好。
以上是本文的第一点,即:关于在metoo时代里人们会有的抱怨;接下来的第二点,是事
情的另一面:“动辄得咎,草木皆兵”的警觉,如果做为自我要求,那就恰好是现代人立
身处事的基础要件,不可或缺的日常准则。
现代人和“古代人”有许多差别,而是否在乎“身体自主权”,正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卅多年前,我和几位家长一起去拜访教育部“训委会”主委郑石岩,希望他们能落实禁止
体罚政策;谈话中我提到,不但体罚绝不可以,也不可未经同意随意碰触小孩身体。
郑觉得抓到我的语病,立即反问:“难道摸摸小孩的头,还要得到小孩的允许?”;巧
的是,那天刚好有妈妈带着小孩同去,而会前我恰好摸了他的头。听到郑的反问,那孩子
立刻当场做证:“他刚才有先问我可不可以”;至今我还记得郑石岩那吃惊的表情──于
是我便知道,我和郑是处在不同的时代。
在今天的时代,我们会教小孩这些和人相处的基本概念,还特别强调,并不限于对待人
类;例如,想要摸一只可爱的猫咪,也要先得到牠的“同意”,不然的话,被抓被咬也就
只是刚好而已。这么一来,小孩就知道面对动物,真的必须“猫狗皆兵”;绝对不能只随
自己的高兴,做出粗鲁或白目的举动。
但现在的成人,包括年轻人,小时候并没有受过这种教育,并不明白“被抓被咬、只是
刚好”的道理。那怎么办呢? 我们呼吁有识之士,一起来建构并宣扬“草木皆兵理论”
,让大家都能体会到,在新的时代里,我们唯有打从内心里拉起防线,才能摆脱旧文化中
养成的旧习惯,不但保护别人免于被侵犯,也保护自己,以免落入被申诉、被检举、人格
扫地的下场。
这么一来大家就能认识到,不但“以对方默许或害羞”为自己辩解是行不通的,更有甚
者,即使对方一开始说了yes,而事情也已经发展到某一程度,她或他仍然保有重新说no
的权利。换言之,“同意”一事,必须时时得到确认;而要做到这一点,非有一种“草木
皆兵”的心防不可。
最后,来讲本文的第三点,那就是,让我们仔细想想,在这股风潮中喊出metoo的那些me
们,都是些谁?很明白的,至今为止的他或她们,都有着某种身份或地位,无论是在政界
,文化界,或演艺界。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难道金融界,医界,各大民营机构,或其它职场,都没有人受到
性骚扰吗?如果人们以为这股风潮已经使受害者鼓起勇气,使加害者知所畏惧,我们就要
问,为什么没有看到任何一位护士揭发医生? 为什么没有任何一位劳工指控老板?
所以,在这社会的各个阶层,在广大的芸芸众生之中,到底有几个“潜在的加害者”感
觉到动辄得咎了?到底有几个“潜在的受害者”,在短短的这个月里,让混蛋们觉得草木
皆兵了?
我们于是期盼,最近的风潮将是一个开始;但谁能保证,大风过后,不是一切还原?谁
能保证,吹出几袋垃圾之后,不是制造更多垃圾,而且藏得更严?
然而,我们仍然想要相信,从现在开始,事情慢慢会有所改变;假以时日,人们将不会
因为“性”而受到欺凌,“性”将成为真正美好的事物,而不再是痛苦的根源…
想要建立这样的一个国家,真的吗?让我们常常这样追问自己。
4.附注、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备注 ※
然而冗照在台湾的
又何止是性骚扰
党国遗孽戒严余毒儒教酱缸
哪一处哪一样不是骚扰与霸凌
哪一个不是潜在的受害者
不杀光何以自处?
※ “Live”、“新闻”、“转录”、“旧闻”及 转录他方内容之文章
每日发文数总上限为3篇,自删与板主删除,同样计入额度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