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录网址︰
https://tinyurl.com/2p9kve36
2.转录来源︰
小笠原欣幸教授FB
3.转录内容︰
南投县第二选区立法委员补选
昨天3/4举行了南投县第二选区的立法委员补选,这是由于国民党立委许淑华去
年当选南投县长导致席次悬缺。最后由民进党的蔡培慧险胜了国民党的林明溱。
蔡培慧(民进党) 45,218 49.44%
林明溱(国民党) 43,293 47.34%
陈聪鉴(无党籍) 2,528 2.76%
鲁昱君(其它党派) 421 0.46%
〇候选人
民进党的蔡培慧是农民运动出身。虽然她在2016年的选举中当选了不分区立委,
但在2020年的立委选举中挑战南投县第一选区却落选,去年的2022年县长选举也败
下阵来,这回第3度的挑战终于收下胜果。
而国民党的林明溱是一位在地方长期耕耘的地方型政治人物,过去曾在第二选区
两度当选立委,而且从2014年起两度当选县长,属于极资深的政治人物。由他的
知名度和过往实绩来看,选战开跑时就被视为可轻骑过关。
〇与过往数据的对照
图中表示的是自2008年导入单一选区制后的立委选举和县长选举中,两党候选人
的得票率(图1)。这个选区是国民党的优势区,特别是林明溱在2018年的得票
率高达68.8%,展现出其压倒性的优势。林明溱被认为在去年的县长选举交棒给
同党的许淑华后将淡出政坛。
然而,在决定补选候选人的时候,国民党中央的内部民调显示,林明溱的支持率
比其他候选人高,因此71岁的林明溱被提名为候选人。国民党从原本认为“林明
溱会轻松获胜”开始,为本次的败选埋下了伏笔。
〇选举争点
这次的补选即使当选,任期也只有到明年1月。林明溱表示他不会参加下一次的
选举,因此“他是为了让儿子接班而参选的吗?”的揣测开始流传。为此林明溱
和他的儿子被迫在庙埕前宣誓“我和我的儿子都不会参加下一次选举”,以遏止
这项传言。即便如此,林明溱的选情仍然极被看好。
至于选举的争点,虽然这次属于中央级选举,但台湾媒体与网络的讨论高度聚焦
在林明溱父子的话题上。其中包括林明溱在担任县长时期推动的垃圾处理场问题
。虽然国民党提出了“票投民进党,孩子上战场”的口号,但从结果来看并未得
到广泛认同。
〇投票率
这次的投票率为46.35%,在补选中算相对较高,原本预测会落在35-40%。图2
显示了这个选区在过去选举中得票数的变化。由于投票率低,国民党和民进党的
得票数都比过去的选举来得低,但可以看得出民进党的下滑幅度较小。这显示了
民进党支持者的危机意识较强,投票意愿高于国民党支持者。如果投票率如同预
期是35-40%,就会形成蓝绿基本盘的对决,这样的话国民党应该就会获胜。
值得一提的是,南投县选区划分如图3所示。南投县全区都是国民党优势区,但
包含埔里在内的第一选区,国民党更具优势。
〇赖清德的意志
赖清德在1月担任党主席后,每星期都会进入选区为蔡培慧辅选。不论下雨还是
刮风、不论人数多寡,他都会加入助讲,以激励团队士气。这就是赖清德的作风。
2019年3月,同样是民进党在地方选举中大败士气低迷时,赖清德也是在台南市
第二选区的补选中,倾尽心力协助民进党的郭国文胜选。这次补选中,他也成功
让蔡培慧在国民党优势区中胜选。赖清德对选举有着极为坚定的意志。
在台湾由于总统选举和立委选举同时进行,所以“能够胜选”的实绩将提升党内
凝聚力。对于赖清德来说,这是一场极为重要的胜利。
〇台湾选民的特点
拙著曾指出台湾政治的特点是选民有着“我最大”、“居上位者”(政府有义务
照顾好人民),“阿莎力”(不符预期马上换掉)的三个特质(详见《台湾总统
选举》)。
这次的补选很好地展示出台湾选民的“阿莎力”特质。即使是选战中曾极为强悍
的林明溱,在角色和时代一旦发生变化,也被毫不留情地淘汰了。另一方面,对
于一直在南投县默默耕耘的蔡培慧,选民则给予了机会。台湾的选民会仔细的审
视候选人。
〇本次补选的影响
这次补选的影响是,对执政党民进党而言,它有助于扫除县市长选后的沉闷气氛
;对在野党国民党而言,则是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不要还沉醉于县市长大胜的
氛围里。
正如先前所提过的,虽然蔡政府与民进党花费了一番功夫,但在党主席及行政院
长更替后,成功的让县市长选后的政局得以重开机。
虽然这次补选获胜对民进党有利,但并未因此改变势力结构。总统选举开局仍然
是五五波的局势。台湾的方向,以及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究竟会如何发展,选战
将由此展开序幕。
※我在许久之前,曾经和本次补选的蔡培慧和林明溱候选人会面过。
我是在2013年9月见到蔡培慧。当时她是发起农民、环境、地方社运的“台湾农
村阵线”发言人。在松田访问团的拜会中,她曾向我们做过简报。
而与林明溱的会面则是在2008年9月,当时他是南投县第二选区的立法委员。松
田访问团曾拜会其在南投市的服务处。
4.附注、心得、想法︰
小笠原教授很快的发表了对补选的观察,
认为台湾选民的变化是很快的,在聚焦候选人特质的选举里,
选民也会愿意给有心的候选人机会。
此外,这场胜仗有助于赖清德凝聚党内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