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若要破坏高房价 柯文哲:得盖5万户社宅

楼主: OpenGoodHate (什么东西什么东西)   2022-03-29 22:08:45
你们这些柯黑1450跟本没看阿北的施政就先黑柯
阿北很用心好吗
不信往下看阿北的政策就知道
阿北可爱
阿北务实
阿北棒棒
https://reurl.cc/ZrmVzW
【柯P新政#5】
租金补贴与公共住宅
我认为,买不起,那总要让人家住得起吧!
兴办公共住宅,扩大租金补贴,让市民都能安居台北
刚开始进入市政领域的时候,被问及高房价问题,那时我回答:“年轻人买不起房子,就先搬离台北,住远一点,等到以后存够钱了,再搬回台北。”现在我知道享受城市生活,不能以收入作为门槛,享受城市不应该只是有钱人的权利。伟大的城市必须向所有人开放,才能让城市更多元、更丰富、更有活力。正确的住宅政策是伟大城市的基石,这就是“居住正义”。租金补贴与公共住宅就是我落实居住正义的方法。
2014年,台湾的房价是所得的15倍,世界第一高。一般家庭不吃不喝15年,才买得起房子。一般买房的市民,要将收入的63.37%拿去缴房贷,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成为不折不扣的屋奴。买不起的,很绝望;买得起的,连绝望的时间都没有。高房价低所得,是年轻人痛苦与挫折的来源。没法安居,如何乐业?
难道无力购屋,就不能安居台北吗?
提高所得、控制房价,需要合理的经济、货币与财税政策。这是中央政府的权责,市政府可着力的地方确实有限。说真的,如果有候选人说他可以让每个人都可以买到便宜的房子,我也很想投他一票。
我主张政府主导大力兴办“公共住宅”,让人人都能安居台北
买不起,总要让人住得起吧??可是我们的租屋市场不发达。欧美、日本等先进国家,有一半以上的房子都用来出租,台北市则仅有一成。要从民间租到便宜的房子不容易,需要补贴房租。另外,要让年轻人及低所得者住得起城市,得靠政府大力兴建“公共住宅”,出售或出租给市民,亚洲各国如日、韩、香港、新加坡等,都有成功经验。
“公共住宅”是多元租屋补贴的整合性方案
各国的公共住宅占住宅总量的比例很高。荷兰有34%、英国20%,高地价的日本都还有6.06%,美国也有6%;台湾则只有0.08%,台北市约为0.63%。从这一点来看,我国政府是完全不负责任的。
目前台北市的公有土地不多,兴建的公共住宅不能出售,否则土地就越来越少,最后再也没有土地兴建公共住宅了。所以我主张,台北市要清查所有公地,全力兴建公共住宅出租。让年轻人及一定所得、财产基准以下的家庭,在台北市也有安居的地方。
我是外科医师,实事求是,不会光开支票,会有具体可行做法
1. 燃眉之急,先发放租金补贴
2007年民进党中央执政时期,推动无壳蜗牛的租金补贴政策,2012年,台北市约补贴了6,500户。柯文哲上任后将重新检讨补贴办法,扩大发放,预计再增加一万户。尤其是低收入户获得补贴的比例只有34%(约2,317户),更需放宽申请的条件。
2. 公地盖公宅
我认为,公共住宅是公共设施的一种,国公有土地应该无偿拨用。设定公共住宅目标至少五万户(约占台北住宅存量5%),这是一个国际化城市住宅政策的最低要求。目前台北市内的“国有非公用建筑用地”共有198公顷,还有大量低度利用的土地,如果以每公顷500户概算,只需拿出100公顷公有土地,就能新建五万户公宅。100公顷说少不少,说多不多,努力找就有。不算土地成本之后,只剩下营建本金利息、管理费、维护修缮等费用,市政府可先向银行低利贷款,新建完成启用后,再从房客租金摊还。
初估公共住宅成本,以房屋寿命50年计,每坪每月只需要摊还500元,换算成租金,单人房(12坪,月租金约6,000元)、家庭房(25坪,月租金约12,500元),应该一般人都租得起。对于仍然无力负担此房租的弱势家户,政府将编列部分预算补贴。
3. “包租包管”,政府当二房东
目前的台北市约有八万户空屋,为了让这些房屋释出出租,政府还可以考虑出面,承租、修缮、管理与招租,让空屋进入租屋市场。这样可以有效增加租屋市场的供给量,有效调节房租水准,引介被既有租屋市场歧视的弱势户。
4. 透过公办都更,取得公共住宅
由政府主导的都市更新过程中,都市更新基金可以收购更新区愿意出售的老旧房屋,先行整修后当公共住宅出租。部分更新地区,拆除重建后新增容积,由政府取得全部作为公共住宅出租。
成立住宅专责机构,负责公共住宅业务
鉴于政府人员编制有限,目前公营住宅的主力推动者为都市发展局辖下的三个科,不论人力与权责,皆难以应付将来大量的公共住宅业务。我主张成立“住宅专责机构”,负责公共住宅业务,这在日本、韩国等都已经有成功先例。
公共住宅,迈向居住正义的第一步
租金补贴与公共住宅,可以降低年轻人及弱势者的住宅支出,变相提高所得。只要政府手中有足够数量的公共住宅,就可作为杠杆,调整高房价的不正常结构。长期下来,住宅必然能够逐步从投资的商品,变回居住的权利。
过去三十年来,大多数人都认为,民间可以做的事,就交给民间处理。但事实经验告诉我们,有一些民间与市场做不来的事,政府要积极的担起责任。住宅政策就是具体的案例。市民非常需要只租不售的公共住宅,倘若市场真的没办法有效达成,我们除了要想办法建立更完善的制度外,政府主导推动更是核心。等政府推动一段时间后,建立更好的制度与经验,就可以逐渐交棒给民间来执行。
另外,发展专业租屋市场,让房客能安心居住,房东都能安心出租,这不仅是住宅政策该做的事,同时也是住宅产业政策对经济与就业的提升的贡献。
租金补贴与公共住宅是迈向居住正义的第一步。什么时后可以达成,我不敢保证,但是我敢保证,我会是历史上最认真、最用心的好市长。我希望建立的,是让市民信赖政府、让市民放心的施政能力。
回应质疑
“柯P新政#5租金补贴与公共住宅”正式发表是在2014年7月8日。连胜文先生一直到2014年8月28日才正式提出自己的住宅政策,将近两个月的期间,连先生除了肤浅的批评,并认为“柯P公宅”不可能之外,并没有以相同标准要求自己,说出解决年轻人居住问题的主张。既看不出连先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看不出解决问题的诚意。我当然清楚大量兴办公共住宅,任务艰钜,但仍努力构思,力求突破,也确实找到可行之道。如果一开始就认为不可能,不思进取,又如何能开创台北的未来?带给年轻人希望呢?尽管连先生的批评随意、肤浅,但我担心以讹传讹,除了正式回应、
以正视听之外,并借机补充CF无法仔细说明的政策细节。
连先生对公共住宅政策最大的批评有二: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来?
钱从哪里来?
1. 钱从哪里来?
连胜文先生说:“(要花)一千多亿,我台北市财政一年公务预算1,700亿,四年内要盖的话,一年至少要花3、400亿”。(《民报》,20140703)他认为台北市没有预算盖公共住宅。
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公共住宅建设并不是使用公务预算,而是以住宅基金向银行贷款。
“柯P公宅”拟向金融机构长期低利贷款,以获得营建资金,日后在从房租分期摊还。在财务上力求可行与稳健,特意保守。我们以每坪十万估算造价,是高于行情的保守估计。利率则以3%计,比“中长期资金运用利率”1.42%的两倍还高。
2. 举债空间不足吗?
连胜文先生又说,台北市没有举债空间,他说:“除非捷运不盖、交通建设不做,不然没有那么多举债空间。”(《风传媒》,20140715)。他又说:“我想这未免把这个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光是开大口借大钱,而且台北市也没那么多举债空间。”(《蕃薯藤》,20140715)
连先生会有这样的质疑,看得出他跟本不了解政府财政。“柯P公宅”不会有举债空间不足的问题,因为“柯P公宅”所举的债,根本就不列入举债上限。
《公共债务法》的确明定政府举债上限,路人皆知,只是连先生知道的程度只有路人的水平,他似乎并不知道“自偿性公共债务”并不包括在“公共债务未偿余额”。“柯P公宅”的属于百分之百的“自偿性公共债务”。根据《公共债务法》第五条规定,并不列入政府举债上限。换言之,“柯P公宅”根本不存在“政府举债空间足不足的问题”。
3. 银行愿意贷款给市政府吗?
由于整体金融体制资金丰沛,政府向银行贷款十分受欢迎。台中市政府最近发新闻稿(20140709)指出,“目前台中市政府的公债都向辖内各公私立银行招标,利率仅约0.8%”。中华邮政的“中长期资金运用利率”(20140716)也不过1.42%。
因此,政府向银行贷款目前的状况,是银行要排队抢标。
4. 除贷款一途外,还有其他办法筹集资金吗?
当然,办法还很多。市政府过去也提出很多办法,我们也会参考,也请连先生好好参考一下,不要一口就认定无法筹到公共住宅资金。比较传统的方式,像眷村改建的财务筹措方式,也可以考虑。也就是说,先将政府闲置的土地拨入住宅基金,适合的土地可以建筑,不适合的土地处分后,可以有现金收入,这样也可以降低贷款比例。
5. 连先生提的资产证券化可行吗?
连先生提出资产证券化概念,希望将台北市政府具自偿性的资产如房租、停车场、市场,或其他设定地上权资产,以发行受益凭证方式,推行资产证券化(《民报》,20140711)。
财政金融专家已经公开指出,目前货币宽松,资金充沛,融资方便,没有资产证券化的必要,硬要推资产证券化反而将垫高利率成本。
金管会统计资料也显示,自2008年至今年五月底止,我国不动产证券化没有新增发行,包括金融资产及不动产证券化在内总发行余额一路走低。原因即在于市场利率低廉,没有发行资产证券化去筹资的必要。
资产证券化本质上是寅支卯粮,若要将长期租金收入进行资产证券化,稳定的租金收入仍是必要条件,否则受益凭证的报酬率要求将会很高,社会住宅营运的财务压力会更大;即使租金收入稳定,或政府提供获利保证机制,也会因为证券化是向民间集资,承诺的报酬率会明显高于政府融资利率,因此资产证券化的资金成本会比较高。
事实上,银行融资与资产证券化都是正常的资金筹措方式,差别在资金成本与风险承担。谁好谁坏,专家已有公评。
连先生自认是财经方面的专才,屡次强调自己务实,所有政策都必须在财务上可行。但实际上,连先生根本不懂政府财政。可能需要补一下财务课。
地从哪里来?
1. 台北市有足够数量的空地吗?
连先生曾表示,盖五万户社会住宅,还要找一百公顷的土地,相当于15个空军总部,“钱和土地要从哪里来?”直言台北市哪里有不用拆迁、补偿的土地,暗讽柯文哲只是为了选举,“开支票让大家开心、让大家爽”(《ETtoday》,20140714)。
连先生之所以有这个疑问,是因为他对台北市不了解。
据实际调查资料显示,单单台北市内,国有可建筑空地就有198公顷。详细资料可至地政局网站查询。当然,其中有一些是面积不大的畸零地,也有一些区位可能不适合,但若一公顷盖500户,五万户需100公顷,只拿出一半的国有可建筑空地就可以了。
其实,台北市还有更多公用土地,但属于低度利用公地,这是大量公共住宅土地的来源。这些公共土地,我们将会全部列管。 难道对居住问题双手一摊,无所作为,就是市长应有的态度吗?
2. 就算找得到地盖公宅,中央主管机关会白白让你使用吗?
没问题,因这是现行法律的规定。
根据《住宅法》第24条“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依前条规定兴办社会住宅,需用非公用之公有土地或建筑物者,得办理拨用;因整体规画使用之需要,得与邻地交换分合。”
根据《土地法》第26条或《国有财产法》第38条办理拨用时,以“无偿拨用”为原则。2014年5月28日相关法令都已修正通过,明定“社会住宅”属于无偿拨用项目。
除了国有可建筑空地之外,其他还有许多蚊子馆、低度利用的公共设施、学校等,也都符合《住宅法》第24条之规定,得无偿拨用。土地根本就不是问题。
协调拨用并不轻松。但不轻松与不可能,完全是两件事。因为工作不轻松而摆烂,因为懒惰而把不轻松说成不可能,这是连先生截至目前为止一贯的发言态度。
结论
公共住宅是个困难的任务,但市长至少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态度要积极。连先生不断问一些看起来专业,实际上是路人甲程度的外行问题。显示他不仅不了解政府财政,也没有正确的财务观念,对《土地法》、《国有财产法》、《住宅法》、《公共债务法》更一无所知。所谓财经专长一下子就被人看破手脚,看来,连先生需要的,不只是一堂财务课
“柯P公宅”财务计画
一、建造费用:
不计土地成本,公共住宅每户成本200万元,5万户共1千亿元。
1. 土地成本:
公共住宅视作公共设施,公有土地无偿拨用,土地成本=0。
2. 营建成本:
以每坪10万(略较行情高估),每户20坪计,每户成本200万。
3. 5万户成本:
200万元*5万户=1千亿元。
二、筹措方法:
市政府先向银行贷款兴建,完工后以承租户租金摊还。
三、摊还方式:
以租金收入摊还,20坪平均每月租10,000元,50年可摊还完毕。
1. 本利摊还:
本金以每坪10万,贷款利率3%,共50年摊还计算,每月还本付利每坪320元。
2. 管理费用:
每月每坪100元。
3. 维护修缮费用:
以营建成本的1/2计,每坪80元。
每坪成本(本利摊还+管理费用+维护修缮费用)=320+100+80=每坪500元。
每户以20坪计,每坪500元,等于10,000元。(公宅不营利,只收月租金)
政策PK
2014年8月28日,连胜文先生终于完整公布自己的住宅政策。鉴于他认为可行的住宅政策最重要的两个关键:“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来?”,柯文哲就以这两个关键问题为主,外加执行不可或缺的“人力在哪里?”,检视连胜文先生的住宅政策。 连胜文的住宅政策,设定两万户目标,虽然目标不高,但至少政策方向与柯文哲一致。他为何选择这么低的目标,应该是因为他想不出什么好的执行办法,被他自己的执行规画所限制。让我们比较一下有关“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来?”、“人力在哪里?”的差别。
1. 钱从哪里来?
连胜文找了五个财源:1.住宅基金2.容积银行收入3.资产证卷化4.市政府编列预算5.民间融资提案(PFI)。这些方法柯文哲都知道,但是评估结果与连胜文不同。我们认为现在的住宅基金不够用,容积银行收入有多少还不知道,要市政府编列预算则有限,这些方法都可以尝试但无法解决问题。至于“资产证券化”与“民间融资提案”则有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我们反对。我们仍主张,现在资金充沛,银行长期融资利率低、方便又稳定,而且“柯P公宅”的财务,将采贷款方式向银行融资,日后由承租户租金摊还,属于“自偿性公共债务”,完全没有债留子孙的问题。
2. 地从哪里来?
连胜文同样举了好多方法,都算可行,但数量太少,无济于事。例如市政府自有土地参与都更分回住宅。既有案例中,发回比例过低,已受舆论批评。容积奖励公共回馈的方式,除了回馈比例变成利益输送之温床外,也会造成该社区使用强度过高,公共设施不足。最好的做法,还是是柯文哲的主张,依法拨用国公有可建筑空地,而且台北市内单“国有非公用建筑用地”就有198公顷,足够兴建五万户公共住宅。
3. 人力在哪里?
兴办一百户公共住宅,与一万户、五万户所需的人力等级完全不同。连胜文也强调政府自办,但却完全没有提到人力规画,是依照现有局处编制吗?还是局科室调整?没有人力,不要说两万户,就算只有两千户,四年内也很难完成。
答案已经很清楚了。连胜文之所以只能目标两万户,客观来说,就是受限于自己选定的方法,在财源不明又成本高、土地取得复杂、人力有限的条件下,当然不能像柯文哲承诺五万户那么多。
至于连胜文要提高豪宅税,用于租金补贴。我们认为他的豪宅税提案,应该会被沈富雄唾弃为“伪豪宅税”,因为每年仅增加2.8亿元税收,大约等于帝宝1.5户的价格,最多可增加发放租金补贴4,666户,比不上柯文哲提出要新增一万户的目标。未来柯文哲将选择适当时机,公布自己版本的豪宅税方案,请拭目以待。
https://i.imgur.com/EzAjs1c.jpg
https://i.imgur.com/t1PvSIb.jpg
https://i.imgur.com/v3HE3kL.jpg
※ 引述《kymco9999 ()》之铭言:
: 1.新闻网址︰
: ※ 网址超过一行 请缩网址 ※
: https://reurl.cc/Y9xvxo
: 2.新闻来源︰
: 自由时报
: 3.完整新闻标题
: ※ 请完整转载标题 请勿修改与编排 ※
: 若要破坏高房价 柯文哲:得盖5万户社宅
: 4.完整新闻内容︰
: ※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
: 2022/03/29 14:38
: 〔记者涂钜旻/台北报导〕民众党今日首度举办国际新春酒会,邀请驻外使节参与,党主席
: 、台北市长柯文哲今日会前受访时,被外媒问及民众党对低薪、高房价现象的应对,柯文哲
: 表示,高房价不是单一因素所致,若要解决,必须设定好目标并坚定前进。若要对房价造成
: 破坏,需盖5万户社会住宅。
: 柯文哲会前被问及,民众党对低薪、高房价现象,长期规划为何时表示,从成家角度来看,
: 台湾房价真的太高,但房价高低是相对的,假如人均国内生产毛额(GDP)达到4万美金,那
: 现今房价不算高。
: 柯文哲表示,高房价并非单一因素,除了要盖社会住宅、执行租金补贴,还要课征囤房税、
: 空屋税等税制改革。另外,若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获利高于其他投资产业,“当然水就往
: 低处流”。
: 柯文哲说,坦白说,台湾若要解决高房价问题,最重要之处在于,我国未设定好目标并坚定
: 前进。他2015年赴韩国考察时,当时韩国方面称,他们是从前总统卢泰愚时期就开始兴建,
: 也是花了20几年准备,“台湾政府要好好反省,到底有没有认真、确实盖”。
: 柯文哲也说,社会住宅非单独存在,在台北市是以交通为导向的都市计画重整,不一定要盖
: 在仁爱路,也许可用捷运路网连接。但以交通为导向的社会住宅,要用首都生活圈来规划,
: 都要跨县市、跨部会来归划,而这是台湾目前最大的弱点。
: 柯文哲表示,他担任台北市长任内,社会住宅已开工1万2000户,加上公办都更可达2万户,
: 但还要未来的市长按照这样的步骤持续兴建。若要对房价产生破坏,得要盖到5万户。
: 5.附注、心得、想法︰
: ※ 40字心得、备注 ※
: ※ “Live”、“新闻”、“转录”此类文章每日发文数总上限为3篇,
: 自删与板主删除,同样计入额度 ※
: 今天是三二九青年节,青年族群买不起房的问题已成为政府要解决的课题
: 柯文哲表示从成家角度来看,台湾房价真的太高,但房价高低是相对的,假如人均GDP达到4
: 万美金,那现今房价不算高
: 他担任台北市长任内,社会住宅已开工1万2000户,加上公办都更可达2万户,但还要未来接
: 任的市长按照这样的步骤持续兴建,若要对房价产生破坏,得要盖到5万户
作者: takuminauki (蚊子)   2022-03-29 22:11:00
好怀念2014的柯文哲
作者: gogen (gogen)   2022-03-29 22:12:00
台北市政府进出月租四万社宅,来拉高台北租屋行情把低端人口赶出台北,现在成效看来不错囉,台北少很多人
楼主: OpenGoodHate (什么东西什么东西)   2022-03-29 22:14:00
月收没13万的低端人口不要住台北市扯阿北后腿好吗
作者: soto2080 (DaGG)   2022-03-29 22:27:00
买不起的搬离台北 柯P的胜利
作者: kenyeh001 (反对黑箱服贸)   2022-03-30 07:31:00
太长,end
作者: AIronKuma (Comment allez-vous)   2022-03-30 12:21:00
柯文哲你保证选不上 可以下来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