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城中城里的弱弱相依:人生最后一段,他

楼主: purue (purue)   2021-10-21 00:44:18
城中城里的弱弱相依:人生最后一段,他们是唯一能辨识彼此的人
赞助
订阅
高雄城中城大火系列报导1
城中城里的弱弱相依:人生最后一段,他们是唯一能辨识彼此的人
多年前从高雄城中城大楼废弃楼层破窗长出的树,被10月14日凌晨的猛烈大火烤得干枯大半
。在此相依共存的弱势族群住户,也在这场恶火中死伤惨重。(摄影/杨子磊)
人权.社会
2021/10/20
文字
曹馥年
摄影
杨子磊
高雄
时事
灾后重建
高龄老人
防灾
社工
社会观察
租屋
长期以来,高雄市盐埕区“城中城”周边居民对这栋大楼留存出入复杂、敬而远之的印象;
楼内约120户,主要居住中高龄、独居、做工的人,他们与社区互动有限。社区与大楼的隔
阂,让城中城住民之间只能更加紧密地弱弱相扶;周边的社福工作者也不少,他们是少数与
城中城住民联络的窗口。
大楼环境与管理不佳,住民多年来都心知自己住在高风险环境,多年前还有自救会主委因为
热心助人却被电死。虽有预感“这大楼迟早要出事”,一个月3,000元不涨的房租,对住民
来说已是收留他们的天堂 。
“火烧喔!紧走喔!”凌晨近3点,住在城中城9楼的58岁厨师毛国运听到几声急促的喊叫,
浅眠的他立刻警醒,房里已飘进烟味。他抓起手机往外冲,安静的走廊空无一人,他没多想
就按电梯下楼,在8楼遇到一脸惊惶的邻居蔡秀子。抵达1楼,电梯门一开,一股浓烟立刻将
两人呛住,他们刚跨出电梯,“碰”一声巨响,大楼停电。
“慢一分钟,我们就变BBQ,”毛国运凭印象找到逃生梯,躲进还没有火烟的地下一楼,摸
索一阵,踹开一扇老旧木门,再沿楼梯回到1楼,清凉空气扑面而来,眼前是面对大有街的
大楼后门。
他与蔡秀子绕到大楼前方的府北路上,看见猛烈火舌已沿着城中城1楼的茶具艺品店往上窜
,立刻拿起手机拨给通讯录里的所有邻居,“唯一有接的是11楼的自救会前主委,她说她站
在逃生梯旁边,12楼跑不上去,之后电话就不通。”
火势扑熄超过24小时,毛国运站在对面骑楼,拎着一瓶啤酒,睁著带血丝的双眼望着烧得焦
黑的城中城,口罩上还沾著前一天逃生时的黑色灰烬。这起发生在10月14日重阳节清晨近3
点的大火,最后造成46死41伤,泰半死者和他年龄相仿,多数是50岁以上的弱势者或长辈。
9楼是死伤最惨重的楼层,有20多人葬身火窟,“十几个认识的邻居朋友都死了,有的前天
刚在一起打麻将,”他说,很多人形容城中城是鬼楼,其实住户大多是普通劳工或独居老人
,住久了都有交情,结果一把火就烧没了。
他北漂20年再回城中城,百万房价商业大楼已成弱势居所
从大火中逃出生天的厨师毛国运,是少数见证城中城繁华起落的住户。(摄影/杨子磊)
毛国运是完整见证城中城起落的少数住户之一。1981年,他在当餐厅学徒,老板在刚落成的
城中城7楼租了一间10坪套房给5位学徒当宿舍:
“那时城中城7楼以下是百货商场、电影院,以上是小套房。因为地段很热闹,很多人买来
置产,一间小套房开价120万,可以在乡下盖一栋透天。”
毛国运当学徒不满一年,餐厅就倒了。在他搬离城中城前,身边出入的邻居是歌厅的高级舞
女、酒店小姐与她们的同居人,以及药头和黑道兄弟,“都是钱来得快、去得也快的人,很
多列管人口,警察常常来冲。”
2002年,毛国运辗转从台北再回到高雄,仍然选择他熟习的城中城租屋。但经过10多年的变
化,盐埕已随着高雄地下街大火、市府搬迁与警方大力扫荡当地酒店等色情行业,让当地的
商圈没落;1999年的一场火警后,让城中城1到4楼的商场、证券行荒废,仅存戏院播著三级
片,整座大楼也失去了落成时的风华。
邻居的故事:老人、工人、经济弱势者
曾经一户上看百万元的城中城套房,在商圈转移、府北路没落后房价大跌,吸引经济弱势者
落脚。望进一扇扇窗户,能依稀看出住户的不同样貌,有的打理整齐,种植盆栽,也有的杂
物堆到快溢出窗台,或疑似废弃多时。(摄影/杨子磊)
重返城中城,毛国运发现邻居的样貌已经不同,“不是老人,就是劳工阶层赚死薪水”。相
对城中城落成之初,住着灯红酒绿的生活者,已转变成靠着微薄薪水在环境杂乱、安全堪虑
的大楼里栖身的人。
也因环境变糟,昔日一户10坪开价上百万,房价跌至一户20到60万元,最便宜2,000多元就
可租到一间套房,低廉的租金对经济弱势者而言是一大诱因。蔡秀子15年前急需现金周转,
卖掉房子改以每月2,000元承租城中城11坪套房;毛国运的9坪套房月租是3,000元,多年来
,他们的房租不曾调涨。今年COVID-19本土疫情期间,毛国运工作的钓虾场餐厅暂停营业,
他过了5个月吃老本的日子:
“还好房租便宜,否则要变街友!”
光是“经济弱势”,城中城每户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例如罹癌久病、积欠债务、仰赖社福津
贴过活的高龄者,或在外打拼想存钱的青年。与毛国运交好的祝姓邻居,则是20年前在台北
经营酒店生意失败,回到城中城买下一户小套房安顿全家,做锄草工将儿子拉拔到大学毕业
,不料一家三口都因这场大火丧命。
毛国运强调,社区里有工作能力的人大都持续工作,只是收入没那么高,“有几个打零工,
过得比较松懈自由,就存不到钱。”他的邻居几乎是做工的人,多数独居,有些跟他一样有
家庭,但就喜欢一个人无拘无束,“有交情的邻居,下工就去外面喝酒唱歌,打个小麻将就
很快活。”
让他不满的是没有住在大楼,却在1楼公共空间群聚喝酒的民众,“那些人和住户不一样,
一喝酒就闹事,把环境弄得很差。”冲突都是私人小恩怨,他从未料到有一天会闹出大事。
社工观点:对外与社区少互动、对内互助网络有限
人安基金会高雄站就设置在城中城后方,站长林松柏心知,一些平日到基金会用餐、领餐的
行动不便服务对象,恐怕没有逃过火劫。(摄影/杨子磊)
若毛国运看见的是城中城里工薪阶级的生活样貌,在城中城后方设点服务的“人安基金会”
高雄站看见的,就是住户间更幽微的的弱弱相依。
人安基金会的服务对象,包括街友、边缘户、中低收入户等“寒士”,以及单亲妈妈。周一
到周五,人安的社工在社区的“平安站”定点供餐,重大节日则会发放物资。平安站与城中
城只有一巷之隔,约80名来取餐的寒士,四分之一住在城中城,均龄超过70岁。“很多是伤
病、撑拐杖、推轮椅来吃饭的人,靠社福补助生活,没能力换到好一点的住所,”站长林松
柏说。
林松柏发现,盐埕的社区老旧、人口高龄化,加上周边居民常对城中城这样的大楼怀抱出入
复杂、敬而远之印象,导致大楼与社区的关系疏离,住户只能更倚赖彼此。他观察,以城中
城来说,弱势住户会相互帮忙,但贫穷之故,交情时常依存在利益关系上,“比如边缘户急
需用钱,知道中低收邻居的社福补助金发放了,就借一点来周转,等零工工资发下来,再多
帮对方一点,但不免衍伸许多借贷纠纷。”反之,若双方无从各取所需,就不太主动结交:
“很现实,也很理所当然。这就是为何盐埕一带的社福团体这么多,因为居民的互助网络搭
不起来。”
府北里长林传富的经验呼应林松柏的观点,他当里长7年,已送走近10位孤独死的老人,“
有时味道已很明显,住户路过却以为是死老鼠。”城中城边缘户长辈至少有20人,他每隔几
天就要打电话确认平安,也请城中城自救会总干事李太明每天敲门关怀。
大楼产权复杂,管理、维护有心无力
产权复杂与住户普遍经济不佳,让城中城无法成立管委会或健全的管理制度,也很难从根本
解决大楼的环境与安全问题。(摄影/杨子磊)
其实城中城周边邻里,都清楚“这栋大楼迟早会出事”。许多这次逃出火劫的住户,也提到
城中城消防、公安有问题,两台电梯只有一台还在运作,但运作的那台,有时故障,人常常
受困在电梯内。此外,大楼产权复杂,所有权人有的拥有土地,有的只有50年的地上权;又
有所有权人已经过世,继承者众多,有些所甚至搬到国外失联,无从成立管委会管理、改善
环境。
住户也曾设法寻求解套,10多年前发起“城中城自救会”互助组织,由主委每月收取管理费
作为垃圾清运、电梯维护等费用,不过住户缴费情况不佳。
毛国运回忆,10多年前有位船员退休、绰号大侠的自救会主委,干脆将大楼里的空间私自租
给电信业者当无照基地台,“一个月租金10几万,哪需要跟住户计较管理费?”
毛国运说,大侠的个性海派又尽责,每天早上6点起床打扫大楼环境,把大楼管理得很好。
可惜好景不常,“大楼管线锈蚀,一定要定期去抽积在地下室和6楼的积水。他就是热心过
头,有次台风天冒雨去抽,被电死在戏院的放映室。”大侠死后,违法基地台撤离,大楼回
到欠缺维护经费的原点。
去年被里长林传富请来当自救会总干事的李太明表示,城中城每户每月应缴管理费500元,
照理说每月要收到5万多元,实收2万多元,最后缴公共水、电费都入不敷出,要再添消防设
备更是有心无力。林传富则表示,曾有人捐赠一批住宅用火灾警报器,可是住户听到要留身
分证字号就打退堂鼓,最后全数退回。
大楼的管理多年来断断续续,原本登记在册的72户住户,不知何时增加到120户。故障电梯
零件、电梯门被拆去变卖,连防火安全门都消失,这次大火发生时,高热浓烟循安全梯与电
梯井的烟囱效应往上灌,火虽没烧到住宅楼层,但仍导致住户死伤惨重。
大火前后,底层租屋者的困境皆未解:“去哪找月租2千元又不涨价的房子?”
消防员清理火场后,受灾住民回到大楼收拾生活用品。接下来,他们该何去何从?(摄影/
杨子磊)
一名不愿具名的地方人士指出,要根本解决城中城的难题,就会面临大楼产权复杂与居民经
济弱势的两大关卡,所以里长只能做些添购灭火器、加强弱势关怀等,改善很表层的问题。
长期以来,一直都有建商有意收购城中城,民代也曾与市府磋商与建商共同整顿都更的可能
,最后都因这两大关卡不了了之。
该名地方人士指出,其实已有一家建设公司握有城中城一半坪数的所有权人委托书,余下的
另一半坪数,绝大部分掌握在一个大家族手中,建商与该家族协调多次,最终因价格谈不拢
破局。火警前,也有建商锁定只有地上权的所有权人,开出1坪15,000元的收购价,“就算
城中城的环境不好,至少能勉强住人,开这价格叫弱势搬去哪?”
林松柏曾在华山基金会服务老人6年,只成功为一对老夫妻媒合到友善房东,还是靠当地里
长去拜托自家亲戚。他表示,经济困顿加上高龄,是租屋市场弱势中的弱势:
“今天是有类似城中城这样的大楼,才有办法容纳这些弱势者,不然这120户居民何去何从
?去哪找月租2千元而且不涨价的房子?难道要他们流落街头?人家说这里是鬼楼,其实对
住户来说是天堂,但这个天堂没有好好维护,就瞬间变成地狱。”
林松柏说,有时生命中一场病、一起意外,就会让一个人从小康落入社会底层。这群人因为
经济拮据,才会住进消防公安不完善、没有管委会的老旧建筑。目前高雄有两处社会住宅,
都已满租,7,500元起的租金对底层租客而言恐难以负担。另一种由房屋所有权人参与的“
社会住宅包租代管”,出租与否的决定权仍掌握在房东手上,高龄弱势租客的排序永远落在
(相对更有工作能力)的年轻人之后。他认为,加速兴办社会住宅与租金补贴双管齐下,将
底层租客引导到安全且能负担的栖身之所,才能阻止悲剧再现。
曲终人散的最后一次点名
城中城大火隔天,现场摆放的花束。(摄影/杨子磊)
火警当天,林松柏一早就赶到现场,上午10点半,一具具遗体被云梯车运送下来,他最挂心
的是一对城中城相依为命的母女──70多岁母亲以轮椅代步,50多岁女儿很瘦弱,带妈妈出
门不方便,后来大都是住母女隔壁的一位大哥帮她们代拿便当。那天的供餐,来的人少了一
半,这对母女与大哥都没出现。
人安服务的20位城中城个案,只有3人有手机,林松柏打了都没人接,就不敢再打,“我害
怕面对现实。”
城中城的独居户多,有些住民与家人失联已久,警方遂请林传富协助认尸,“认了10几位,
真的很难受。”火灾第二天傍晚,认尸作业还在进行,员警拿遗体照片给在城中城现场忙碌
的林传富指认,一旁幸存住户也凑上前帮忙。人生最后一段,这群弱弱相依的住户,成为唯
一能辨识彼此的人。
毛国运与蔡秀子各自在骑楼下站了许久,不时有媒体上前采访。一次又一次,他们喃喃死去
邻居老友的名字,复诵他们住在几楼之几,像一场悲伤的点名。
16日上午,高雄市府宣布受理城中城住户的依亲或租屋补助申请,每户可申请6个月共计9万
元。幸存租户一阵忙乱寻找租赁契约,有人发现自己根本没签。
“这样大家就要散了,”毛国运还没想好自己接着要去哪,说到一半却悲从中来,“好多好
多朋友都死了,老了没有老朋友相陪,会很孤单。”
https://reurl.cc/zWpWvQ
“不是老人,就是劳工阶层赚死薪水”。相对城中城落成之初,住着灯红酒绿的生活者,已
转变成靠着微薄薪水在环境杂乱、安全堪虑的大楼里栖身的人。
现在赚死薪水的人 未来大概也差不多是这样
作者: clifflee (亚尔萨斯)   2021-10-21 00:52:00
虽然是缩连结 这文风一看就猜得到是报导者…
作者: MVPGGYY (MVP)   2021-10-21 00:53:00
那里面的应该比领死薪水的再惨好几级....让他不满的是没有住在大楼,却在1楼公共空间群聚喝酒的民众,“那些人和住户不一样,一喝酒就闹事,把环境弄得很差。”冲突都是私人小恩怨,他从未料到有一天会闹出大事。其实整篇内容耐心点看完就解答完了
作者: Behind4 (背后4)   2021-10-21 00:58:00
是党媒 推起来
作者: MVPGGYY (MVP)   2021-10-21 00:58:00
“还好房租便宜,否则要变街友!”啊就底下荒废的楼层没人管理,阿杀不鲁的人都在那边喝酒流连闹事楼上住一些比游民好一点点的族群
作者: takase (............)   2021-10-21 02:25:00
端传媒也有一篇报导不错,但是要找一下
作者: eduishappy (开心就好)   2021-10-21 04:05:00
弱势的人民真的很可怜
作者: henrk (台北大肥猫)   2021-10-21 04:12:00
1981年的120万很大的,只能买小套房?不大相信12万还稍微有点可能性
作者: MVPGGYY (MVP)   2021-10-21 07:29:00
1981比我还老了,那个时候的120万应该不是去乡下买透天,是在市区买透天吧?
作者: EthanWake (Ash)   2021-10-21 07:56:00
文章那么长没写火场自救,看到烟飘进房间还去坐电梯也不机会教育,这篇报导真够废的
作者: Zuiho (瑞凤)   2021-10-21 08:20:00
台湾起码一半的人领死薪水 啊是一半的人掉入这个地步?有时候真的要离开学校看看世界 世界没有很美好 但也没那么无希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