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在讨论房价暴涨原因时,都是以炒作跟低率为出发,
但99起飞时小弟正好在攻读税法,所以有不同想法。
99年马英九大减税,将遗产赠与税的级距从最高50%降至10%,
造成本来海外BVI、香港避税的热钱大举汇入房市,
从此开启大炒房时代。(马当年也很欢迎这些热钱)
遗赠税是维护社会安定避免贫富差距扩大的工具,
然而当年却有不少学者及官员打着
"反正富人都会海外避税,既然课不到,那不如放宽"的心态
,严重放水。
殊不知,
美国当年度即提出肥咖条款、洗钱防制对富人展开全球追税
,尔后OECD也展开CRS申报,
租税公平&全球追税已是世界趋势,
台湾反倒陷入有工具,却无法源课税的窘境。
最讽刺的是,遗赠税大砍,我有看过张忠谋否定,却没有多少
社会学及税法专家出面阻止。
细究原因,在台湾税法与社会学分别属于不同学院的学科,
税法多半还停留在拔鹅毛那套,社会学则是对于数字不敏感,
相比外国已陆续有租税社会学的研究展开,实在落后。
相比马英九在党主席&总统护体下,证所税竟然抛戈弃甲
断送租税公平大好时机,蔡政府的租税改革则是较为良好。
调营所、遗赠税,废除两税合一(避免大股东以公司形式避免课税)
、订立社团法人法(虽然被很多人诟病,但肯立法就代表成就超越马)
、TP&CRS上路(避免海外藏钱)等。
此外,关于屯房税,须注意的是课税基础皆以公告价进行,
而公告的调整操之于地方政府,缺乏税收的南部城市会较有动力去调整
,而税收稳定的双北则否。
所以要观察一位政治人物是否真心愿意打房,请看公告价是否接近实价!
中央我是确定完全不敢打房了,但望向台北精美的公告价~五十步笑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