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作家猝死 带给国产疫苗的警讯

楼主: GV13 (远见13)   2021-08-26 23:00:51
1.转录网址︰
※ 网址超过一行 请缩网址 ※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90/5697285
2.转录来源︰
※ FB公众人物、FB粉丝团名称、其他来源 ※
2021-08-25 03:05 联合报 / 记者陈雨鑫、李光仪
3.转录内容︰
※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
以“免疫桥接”取代第三期临床试验,高端疫苗首创世界纪录,在诸多争议声中上路,已
属先天不足;岂料,开打后第二天竟传出两例疑似猝死个案,更是后天不良。其中,猝死
作家更是“高端拥护者”,日前才在脸书贴文“支持国安工业高端,而且科学证实高端最
有效也最安全”,政府如未谨慎处理,恐让国人对于国产疫苗信心崩盘。
一位作家猝死,带给国产疫苗什么警讯?生技业者直指,重点不在“猝死案例是否高端疫
苗导致”,而是“为何政府不等三期临床再给紧急授权”?国际疫苗之所以要做第三期临
床,就是要在放大实验规模后,尽量找出所有可能异常反应;AZ疫苗进行第三期临床实
验时,就曾发现第二期临床没有发现的“急性脊髓炎”案例,后来还导致临床中止一段时
间。
理论上,临床人数越多,能找出的异常情况越多,能“排除相关性”的情况也越多;如果
没有作三期临床就草率上市,只要是二期临床没有排除的异常反应,变成大多数异常状况
都可能会被“怀疑”是疫苗引起,当然也会加重疫苗的可信度和安全疑虑。
所有疫苗在接种后,面临最大挑战为不良反应通报,小至手麻、大至死亡,二○○九年七
岁刘小弟弟接种H1N1疫苗后,全身出疹,死于败血症与脑干出血,当时掀起一股反疫苗
风潮,严重拖垮疫苗接种,尽管事后证明与疫苗无直接关系,但已经重创民众国产疫苗的
信心。
国人对于疫苗接种始终存有矛盾,AZ疫苗今年三月开打之初,就爆出血栓可能副作用而
一度乏人问津,在爆发本土疫情后,AZ顿时成为抢手货。但等到莫德纳疫苗抵台后,A
Z又因众多疑似死亡个案而被打成次等疫苗。虽然政府一路护航,但高端疫苗处境更为艰
辛,连续加开登记,才提高预约接种人数,但爆出死亡案例后,疑虑再起。
疫苗是攸关生命安全的高度专业,一点都不容儿戏,更不该拿国人健康来拼“另类的第三
期试验”,太过头的政治大内宣,只会被外界质疑,是否在为国产疫苗冲业绩?五月本土
疫情破口,防疫政策大漏洞,付出的代价是八百多条人命,这场生命教训殷鉴不远,决策
高层应该好好三思。
4.附注、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备注 ※
中央还好意思说复必泰是合作争取来的?恶心 塔绿斑之前是怎么抹红郭董的?
看看有几个年轻人敢当高端骗神学士?
※ “Live”、“新闻”、“转录”此类文章每日发文数总上限为3篇,
自删与板主删除,同样计入额度 ※
作者: chrisjohn214 (咪咪奖)   2021-08-26 23:01:00
高端剩战士
作者: Robben (裸奔)   2021-08-26 23:03:00
不要帮别只疫苗立flag
作者: bear1414 (story)   2021-08-26 23:05:00
高端蟑士
作者: FishJagor (FishJagor)   2021-08-26 23:07:00
三期不是主要是测保护力的吗?怎么变成测安全性的?
作者: MonkeyCL (猴总召)   2021-08-26 23:10:00
联合报写这种内容还想收钱...
作者: budalearning (主眷顾钱多离家近)   2021-08-26 23:10:00
就高端仔发起疫苗文化大革命阿 发疯了一群人
作者: Pietro (☞金肃πετροσ)   2021-08-26 23:15:00
这个事件告诉我人可以怎样的毫无下限
作者: titanic0107 (cc)   2021-08-26 23:16:00
安全性是一到三期甚至是四期的总测试数量看是否有特别的副作用,测试数量不够大,讲安全性真的很唬烂
作者: rexqwer (阮朋)   2021-08-26 23:18:00
至少高端快筛了一群隐性白蓝4%现形
作者: ll6a (老成a~)   2021-08-26 23:25:00
侧翼开始大骂不打高端的人了不当免费白老鼠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作者: papaganono (板版傻傻分不清楚)   2021-08-26 23:26:00
原来打疫苗会主动脉剥离
作者: titanic0107 (cc)   2021-08-26 23:32:00
为啥挂的都是主动脉剥离,correlation 还真高阿?多
作者: Chen73 (Dr.73)   2021-08-26 23:37:00
这文在说什么
作者: Landius (原来我是漆原派啊)   2021-08-26 23:52:00
讲的就是三期临床的本来流程,会因为受试者群放大而找到更多可能的不良反应,进而分析是否是药物相关的副作用,但现在就是硬著头皮上必须要承担的风险三期虽然主要是有效性试验没错,但因为有更放大的受试者群就会找出更多的不良反应,这篇讲的其中一段很单纯的.三期临床试验也会评估安全性,只是那变成不是这个试验的首要标的.
作者: ddg00000 (RedHot)   2021-08-27 00:01:00
三期临床的环境?有难度,台湾没有那个环境
作者: Landius (原来我是漆原派啊)   2021-08-27 00:03:00
所以之前高端联亚才会放消息三期去外国做啊
作者: mynumber55 (morehair)   2021-08-27 00:11:00
不要讲干话啦,正常三期才收几人根本看不出罕见副作用联亚三期收挤人啊干
作者: Landius (原来我是漆原派啊)   2021-08-27 00:15:00
就是要尽量把不良反应挖出来,有不良反应才可以分析是否是
作者: zegale (真红的圣痕)   2021-08-27 00:15:00
联合报还能存在-给台湾人民的警讯
作者: Landius (原来我是漆原派啊)   2021-08-27 00:16:00
副作用,当然也不乏拿到药证上市以后才找到的,但这种东西本着就是多多益善的设计啊,
作者: fdtu0928 (黑米)   2021-08-27 00:39:00
三万人三期怎抓的到百万分之一的罕见副作用?还不是要靠大量施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