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网址︰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4275003.aspx
2.新闻来源︰
中央社 4/27 (书摘内容由远足文化授权,小标为中央社所加)(编辑:赵敏雅)
3.完整新闻标题
蒋经国晚年推动民主化两大压力:美国催逼、中共竞争
4.完整新闻内容︰
故总统蒋经国晚年推动台湾民主化,开放大陆探亲、解除报禁、默许民进党组党、对国际
宣告将解除戒严,原因之一是来自美国的压力。胡佛东亚馆藏部主任、历史学者林孝庭在
新书《蒋经国的台湾时代》分析,另一个重要压力来自邓小平主政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当时的海峡两岸进行着一场制度改革的无声竞争。中央社取得部分内容刊载如下:
美国敦促台湾走向民主
台美断交后,蒋经国受到来自华府行政与立法部门对于推动民主化的压力有增无减。美国
的压力有多大,从1982年夏天参议员爱德华.甘迺迪致康宁祥的私函可以窥见,这位美国
前总统的胞弟在信中直率批评国民党在人权与民主化议题上“做得还不够”(there has
been too little progress),甘氏说他对中共侵犯人权深恶痛绝,当台湾出现类似的情
况时他更无法坐视,并要康宁祥转告其他党外人士,他已和国会参、众议院领袖携手合作
,准备提案要求国民党解除戒严令。
面对美方的压力,蒋经国曾透过管道让华府知悉未来四大施政方向,包括政治民主化、政
府组织本土化、保障台湾经济繁荣,以及逐步开放两岸民间往来。
台湾民主化的过程中另一个鲜少被提及的微妙因素,是来自对岸中国大陆无形的竞争压力
;美、中建交后,美国上下对邓小奔驰理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充满高度的想像与期待;
1985年之际,邓小平在海内外享有如日中天的声望,该年9月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确立改
革开放政策持续不变,改革派人士继续稳定掌权,中共党内元老与军方干涉政局发展的可
能性也极小,此一局面和海峡另一端深陷政治丑闻、保守氛围弥漫的台湾,形成强烈的对
比。
同一年秋天郝柏村访美时,国务院东亚助卿伍佛维兹(Paul Wolfowitz)提醒郝,不应让
美国民众有一种错误的印象,即中华民国政府不过是另一个“独裁政府”。郝柏村在华府
停留时,时任驻美代表钱复也坦言,美方认定蒋经国身边遭保守派包围,对邓小平的政治
继承安排则观感良好,普遍认定未来中国大陆将趋向安定,会出问题的反而是台湾,他还
透露与副总统布什晤谈时,对方竟说道:“我讲这话你不高兴,十年前我在北京很苦,现
在有天壤之别,他们真有进步。”钱复感慨台北如继续宣传中共即将崩溃,恐怕没有人会
相信,郝答允将这些讯息如实转达给蒋经国。
无庸置疑,“江南案”的爆发与蒋孝武被影射牵连其中,成了蒋经国加速民主化脚步一个
重要的催化剂,促使他在1985年下半年数次公开宣示中华民国没有继承人的问题,台湾也
不会出现军政府。
翌年春天,蒋提名多位开明派人士,跻身国民党的权力核心,并任命“政治革新小组”,
研拟中央民意代表改选、省市长民选、解除戒严与开放党禁;包括副总统李登辉在内许多
党政要员也被委以与党外人士沟通对话的重任,舆论风向开始鼓吹威权体制已行不通,国
民党必须开放政权,只不过当时李登辉目睹此一重大的政治工程,感叹除蒋经国本人之外
,党内其他大老并无真正改革的决心与共识,相当程度上都在敷衍,“敷衍给蒋经国看”
。
国民党上下对于蒋经国是否真心推动民主化,大多在观望并心存疑虑,然而来自华府与北
京直接或间接的压力,却从未停止。
来自北京的体制改革竞争
1986年6月邓小平大胆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并宣布成立“中央政治体制改革小组”,
两个月后美众议院通过决议,要求国民党扩大民主改革,开放党禁、报禁与废除戒严令,
党外人士受此鼓舞,趁势于9月28日圆山饭店集会时临时变更议程,宣布成立“民主进步
党”。
消息传来,国民党内都在等待蒋经国的态度,李登辉回忆,蒋当下指示:“此时此地,不
能以愤怒态度轻率采取激烈行动,引起社会不安,应采温和态度,以人民国家的安定为念
。”郝柏村也忆及蒋于翌日召见他并探询党外组党的看法时,曾自叹国民党“太老大”,
面对反对派组党,蒋指示应“避免冲突、冷静处理”。9天后,蒋利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
报发行人葛兰姆女士(Katherine C. Graham)专访的时机,亲口宣示台湾将解除戒严并
开放党禁、报禁,间接宣告他将允许民进党成立并合法化。
值得注意的是,一如十余年前小蒋推动“本土化”时美方对其前景有所疑虑,此刻华府对
于小蒋是否真心希望改革,抑或只是在分化反国民党的力量,仍有所揣测。中情局甚至大
胆预言,健康状况不佳的蒋经国极可能在该年年底前主动卸下总统职务,免除仪式性的任
务,但仍将以国民党主席的身分继续握有国政的最后决策权,而毫无政治班底的李登辉一
旦继任总统,极可能是一名空头元首,届时政府运作的重心将落在行政院,而非总统府。
华府还认定“后蒋经国时代”的国民党,不论步入集体领导制或由李登辉取得部分权力,
整体局面仍将由外省集团所掌控。
与美国情报机构分析研判有所出入的是,风烛残年的蒋经国显然是真心想推动民主化,而
非只是在拖延时间以缓和岛内日趋紧张的政治态势。
1986年底增额立委选举,党外势力以尚未取得合法地位的“民进党”身分参选,表现不俗
,在100名席次中取得12席,得票率达22%。选举后小蒋召见李登辉讨论此事时,再次表示
面对此结果,不要操之过急,不要用激烈的手段强力镇压,又称政府最怕的就是施政只知
强势作为,毫不考虑后果。此刻他的心态和1977年面对地方选举挫败时的灰心丧志有天壤
之别,尽管如此,他也流露出对党外份子热中以狭隘的地域观念分化台湾社会与百姓之高
度忧虑。
或许此刻蒋经国心中所殷盼的民主化进程,是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稳健踏出去,而非极端
与躁进,只不过推动全面政治革新的心意既定,再也没有回头路。当郝柏村质疑解严后台
湾社会恐将出现“偏激杂志报纸满街泛滥,游行请愿示威随时随地可见”的乱象时,小蒋
答称政治走向民主化,“好像女人生孩子会有一阵痛”,他希望绝大多数民众未来会有成
熟的民主素养。
同年10月底,邓小平早年一段重要的讲话,被列入中共正在召开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的政治报告中,他在这段谈话中表示,如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不可能取
得成功,北京领导人显然认定推动政治体制革新的时机已趋成熟,其所研拟的议题包括党
政分离、下放权力、建立社会协商对话等。
此刻台海两岸仿佛正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制度改革竞赛,很难说彼此之间毫无交互影响;就
在中共十三大会议结束后,国民党宣布开放台湾民众前往中国大陆探亲,1988年元旦,台
湾解除报禁,蒋经国逝世一年之后的1989年元旦,国府解除党禁,台湾的政党政治与民主
化工程至此展开新页。无可讳言,台湾虽在形式上已从威权过渡到民主,却也埋下90年代
李登辉所代表的本土化、全面开放式民主,与郝柏村所代表的外省统派、父权指导式渐进
民主,两条路线之争,然而这已非小蒋生前所能掌握。
心得:
不难想像这本书出版之后,国民党又会说“台湾民主是蒋经国给的”,不提如果没有党外
的压力,那蒋经国的“改革”也只会变成一种垂帘听政的软性威权。
不过,当年最反对选举民主的国民党,现在也想要跳出来竞争改革的功绩。这也是某种民
主制度深植人心的表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