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许剑虹观点:泛蓝支持者对“中华民国”

楼主: vikk33 (陈V)   2021-03-28 18:33:03
1.转录网址︰
※ 网址超过一行 请缩网址 ※
https://reurl.cc/2b34K4
2.转录来源︰
※ FB公众人物、FB粉丝团名称、其他来源 ※
风传媒
3.转录内容︰
※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
2016年对台湾政治史而言应该是一个重要的一年,首先民进党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了总统大
选,重新取回中华民国的执政权。其次则是过去团结泛蓝阵营支持者的“中华民国认同”
,在泛蓝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大幅度的弱化。打从创党之初就以“捍卫中华民国”为宗旨的
新党,在2017年8月的党庆上,公开宣布中华民国已经“亡国”,就以宣布不再“捍卫中
华民国”。
★一手掌握热门话题
以王炳忠、林明正还有苏恒为代表的新党青年军,更直接表明中华民国已经沦落为“台独
的躯壳”,没有任何捍卫的必要了。他们还将党歌《大地一声雷》中的“创造新的中华民
国”、“让我民主的台湾照耀中华到永远”以及“捍卫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大中华”等与中
共意识形态的歌词通通改掉,改为“创造新的中华辉煌”、“让我民族的光辉照耀中华到
永远”和“捍卫中华儿女心连心的大中华”。
所有涉及中华民国意识形态的用语,如“自由”与“民主”,则通通换成“正义”与“民
族”。耶鲁大学冷战史专家文安立(Odd Arne Westad),在他的大作《全球冷战:全球
冷战: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干涉与当代世界的形成》(The Global Cold War: Third
World Interventions and the Making of Our Times)中,以“自由的帝国”定位美国
,以“正义的帝国”定位苏联。
笔者不知道新党青年军是否受到文安立的大作影响,显然当他们将新党党歌中的“自由”
两字改成“正义”两字时,他们已经宣告新党不再是“自由世界”的一员。把“民主”改
成“民族”,象征《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必须让位给民族主义,两岸中国人应该团结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此一党歌的变更,明显是为了谄媚中国共产党,让许多老新党支持者都看不下去,纷纷宣
告与新党划清界线。转“红”的泛蓝支持者不少,转“绿”的泛蓝支持者也大有人在,甚
至先转“红”后转“绿”,或者先转“绿”后转“红”的人,笔者都有认识。究竟是什么
样的原因,导致过去高度认同中华民国的泛蓝支持者出现今天这般严重的认同危机?请让
笔者娓娓道来。
何为“中华民国认同”?
1949年以前的中华民国,从各种意义上来看都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尽管从1937年到1945
年这段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中国境内绝大多数的军阀曾团结在蒋中正的领导下投入对日抗
战。不过若非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拉抬了中华民国的国际地位,
蒋中正在这八年时间的表现其实更像是勉强把不同派系军阀统合起来共御外侮的“盟主”
,而不是国家“定于一尊”的领袖。
所以根据魏德迈(Albert C. Wedemeyer)将军的观察,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白崇
禧、张发奎、刘文辉与卢汉等军阀对蒋中正的向心力,早已随着日本帝国这个外侮的消失
而荡然无存。少了民族主义的刺激,不要说这些与蒋中正貌合神离的军阀了,就连绝大多
数的国民政府官员都失去了抗战时代自我牺牲的情怀,开始贪图个人享受而日益腐化。
只有数量约1/3的黄埔系部队,坚决拥护蒋中正的领导地位,并在接下来爆发的戡乱战役
中英勇投入对中共的围剿。然而黄埔系部队作为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主要的进攻对象,在内
战爆发以前本来就经历过大规模的损兵折将。然后在经历四年的国共内战之后,又仅有陆
军第52军完整撤退到台湾,其余黄埔系部队不是遭到共军歼灭就是重创。
所以追随政府来台湾的200万外省军民,基本上是中央军与地方军都有,外加遭到中共清
算斗争的地主乡绅,甚至于抗战期间效忠满洲国或汪精卫政权的“通敌者”。把他们团结
到一起的,并不是对蒋中正的忠诚,而是对中国共产党赤色革命的恐惧。从这个角度切入
,相信读者们应该能很轻易的了解到1949年以前没有所谓统一的“中华民国认同”存在。
要等到中共席卷大陆之后,这些过去与中央政府游离的军阀、乡绅还有“通敌者”们失去
了原先的地盘和武装之后,终于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向蒋中正这位最后代表中华民族的反
共领袖低头。反而要等到中华民国失去了大陆以后,以蒋中正为领导核心的“中华民国认
同”才真正在台湾、澎湖、金门与马祖等复兴基地建立起来。
巩固“中华民国认同”的客观条件
要巩固以蒋中正为领导核心的“中华民国”,最大的阻碍还不是被共产党驱赶来台湾的
200万外省军民,而是数量达600万的台湾本省人。在经历了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与50年代
的白色恐怖之后,台湾人对中华民国政府的态度同样是既害怕又质疑。然而有几个客观条
件,让数量占压倒性优势的本省人无法挑战中华民国对台湾的统治,甚至还必须要反过来
支持国民党政府。
首先是本省人缺乏足以抵抗中共犯台的武装部队,这意味着美国如果要避免台湾被共军拿
下,只有可能选择与手中握有军队的外省人合作。考量到反对国民党的台湾人当中,只有
蔡孝干与张志忠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台湾省工作委员会有最基本的武装力量,台湾的大家族
们若想要避免自己的财产被充公,唯一的选择就是依赖国军保护。
尽管中华民国政府发起的“三七五减租”,已经让不少的台湾地主们对国民党抱怨连连,
可是共产党来到台湾的下场却不是只有财产被充公,甚至连全家老小的性命都不保。所谓
两害相权去其轻,这些掌握台湾经济资源的大地主们不难发现与国民党合作才是保障他们
利益的最佳手段。反对中共解放台湾,迅速成为国民党统治集团与台湾本土精英的最大公
约数。
美国在韩战爆发后重新提供中华民国军事保护,支持中华民国维持联合国席位,甚至于继
续担任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安排,也让蒋中正有了把自己塑造成“中国唯一法统
”的正当性。就如文安立所言,蒋中正一辈子经历了各种内忧外患,唯一支撑他战斗下去
的信念就是不断说服他自己“我本人就是中国”(Chiang had come to believe that
he was China)。
当然美国对蒋中正的承认不是没有条件的,那就是中华民国政府必须在不妨碍反共大业的
先决条件下逐步依照《中华民国宪法》走向民主化道路,于是台湾从50年代开始迎来了地
方自治。台湾人首度被赋予了选出地方首长的权力,这是日本殖民统治半个世纪以来都不
曾带来的进步,如此突飞猛进的民权主义发展自然是成功巩固了复兴基地民众对中华民国
政府的认同。
“中华民国认同”的受众为哪些人?
所谓的“中华民国认同”,其实并非是由蒋中正打造,否则的话中华民国也不会失去中国
大陆。幸运的是在中华民国政府撤退到台湾以后,蒋中正能依靠他那留学苏联归国,并且
从史达林(Joseph Stalin)身上学习到“个人崇拜之术”的儿子蒋经国来重新建构复兴
基地军民对中华民国的认同。而蒋经国则将建构“中华民国认同”的目标,锁定在1945年
后成长于自由地区的战后世代。
从1952年起身兼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的蒋经国,深知1945年后成长于自由地区的战后世代
,无论本省人还是外省人都没有经历二二八事件或者大陆撤退的历史记忆,对中国国民党
过去在大陆和台湾犯下的错误一无所知。看在蒋经国眼中,他们完全不知道也没有办法知
道1949年以前的大陆和1945年以前的台湾是什么模样,就如同白纸般的纯洁无瑕。
打从有记忆以来,生长在自由地区的战后世代只听过蒋总统,也只知道蒋总统,远比他们
的家长更容易接受政府或救国团试图灌输给他们的观念,即“蒋总统就是中国”。中共的
军事威胁与美国的外交承认,更是让他们对这样的信仰无法提出质疑,也没有办法提出质
疑。所有人都相信,自由中国的子民唯有团结在蒋中正的领导下,才能阻止共产党的武力
犯台。
既然蒋中正是唯一有资格代表中国,甚至于本身就是中国的化身,那么其他任何质疑蒋中
正的势力,理所当然就是“中共同路人”。蒋经国身为史达林的学生,早已训练大批情治
人员与政工来铲除这些社会上与部队里的潜在威胁。或许也因为蒋经国展现出了他对台湾
的强大控制能力,原本并不喜欢蒋经国,认为他是“亲苏派”的美国人更加确立了支持蒋
家统治台湾的大原则。
这些接受了蒋经国的“爱国教育”,对蒋家父子有高度认同,或者曾经有过高度认同的战
后世代,便是当今台湾政坛上支持泛蓝阵营的中坚力量。在2018年县市长选举及2020年总
统大选中,媒体则更常用“韩粉”来称呼他们。只是与40年前相比,他们不再排斥或者反
对中国共产党,甚至对中华民国的旗帜图腾也没有过去坚持了,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那么“中华民国认同”又有哪些内容?
20世纪对全世界,尤其是饱受殖民主义侵蚀的东亚国家而言,是所谓民族主义的时代。所
以蒋经国对台湾战后世代的教育,与中国共产党一样是从1842年甲午战争失败,清朝签署
割让香港给英国的《南京条约》开始讲起。从鸦片战争衍生出来的“百年国耻”,不只触
发了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的意志,还让不同派系的中国人产生了难得的共鸣。
以顾维钧为代表的北洋政府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为了维护中国对山东的主权大声疾呼,
汪精卫则在1942年纪念《南京条约》签署100周年的大典上呼吁中日两大民族共同奋斗,
将西方殖民主义从亚洲驱逐出去,毛泽东以来的历届中共领导人同样以推动“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为志业。所以蒋经国在台湾的国家认同建构工程,当然不可能排除“百年国耻”
的主旋律。
不过国民党的法统,终究还是传承自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与同盟会,这意味着国民政府北
伐成功以前代表中华民国法统的北洋政府,必须要在蒋经国建构的国族认同中被视之为“
革命对象”。所以北洋政府必须在国立编译馆出版的历史课本上被全面否定,否则就无法
彰显蒋中正挥师北伐的正当性。由于孙中山晚年主张联俄容共的关系,两岸对中国近代史
的诠释直到国父去时前都大同小异。
1927年的清党,应该才是两岸对中国近代史论述分歧点的真正开端。在台湾的历史课本中
,洞悉苏联赤化中国阴谋的蒋中正与中国共产党分道扬镳,并成为唯一能带领中国国民党
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意志的领袖。为孙中山先生撰写《总理遗嘱》的汪精卫,则因为抗战
时决定与日本联手对抗英美的原因,被蒋中正父子贴上“汉奸”的标签。
尽管蒋中正、毛泽东、汪精卫甚至于袁世凯的国族论述,都是建立在殖民列强自清末以来
对中国的侵略瓜分之上,然而各个派系也必须美化各个在背后支持自己的外国势力,以合
理化自己接受外国势力援助的历史。于是在蒋经国打造的“中华民国认同”中,美国理所
当然被描绘成自由世界的领导者与普世价值的捍卫者,呈现的是绝对的正义形象。
保钓运动对“中华民国认同”的冲击
美国在历史上没有占领中国领土的前科,让台湾战后世代普遍接受了蒋家父子对美国形象
的正面塑造。历史课本里的侵略者,完全由侵略中国并且导致中共壮大的日本、暗中指挥
中共赤化中国大陆的苏联担当。偶尔台湾也会谴责一下同属自由阵营的英国,不过大多数
时候不是谴责鸦片战争,而是谴责英国不顾国际道义,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西方国家。
二战时与美国并肩抗日的历史记忆,还有美国在战后的富强形象,都让台湾战后世代一度
对美国产生无限好感。70年代台湾社会一个常见的口号,就是“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
,去美国”。所有台湾的高级知识份子,无论喜欢不喜欢蒋家父子,都以前往美国留学就
业为人生的头号目标。然而台湾战后世代对美国的良好形象,终究还是随着保钓运动的爆
发而走向破裂。
1970年,美国尼克森(Richard M. Nixon)政府与日本佐藤荣作政府达成了将琉球群岛管
理权返还给日本的协议,其中钓鱼台列屿的管理权也将随着琉球群岛一起“归还”日本。
由于中华民国政府对钓鱼台列屿的主权,在此一过程中完全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尊重,许
多台湾人逐渐发现美国并没有国立编译馆教科书中形容的那么良善,甚至行为表现上与传
统欧洲殖民主义国家“别无二致”。
与此同时,他们也发现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为了保住联合国席位,并不打算以强硬姿态保
卫钓鱼台列屿主权。于是有相当部份的台湾留学生,认定蒋中正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与抗
战时的汪精卫政权、签署《二十一条》“卖国条约”的袁世凯同样“别无二致”。这一部
份的台湾留学生从而转向,将收复钓鱼台列屿的希望寄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上,为历史
上第一批转“红”的泛蓝支持者。
其实这些向“左”转的保钓人士,有相当部份也是因为看到中共即将进入联合国,进而获
得美国外交承认之后决定“西瓜靠大边”的投机份子。然而70年代的中共固然在外交场合
上颇有斩获,可是其内部发展却尚未摆脱文化大革命的泥沼,民生发展上还处于一穷二白
的状态,反而是台湾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中,自然是不可能对多数自由地区的子民产
生吸引力。
“汉贼不两立”时代的终结
直到经国先生1988年去世以前,两岸关系的本质都没有显著的改变,台湾虽然开放了老兵
回大陆探亲,但“汉贼不两立”的思想依旧强烈,拒绝一切与对岸的政治谈判。美国与台
湾的断交,并没有弱化台湾人民对中华民国政府的向心力,反而让支持政府的泛蓝人士更
加相信“庄敬自强,处变不惊”是自由中国战胜中共统战的不二法门。
自1979年中美断交以来,“迎接自强年”之类的元旦升旗活动几乎每年都在总统府前广场
举办。十大建设的成功,让支持中华民国政府的台湾人有十足的勇气喊出“莫等待,莫依
赖”以及“爱乡更爱国”的口号。华沙公约组织的瓦解与六四天安门事件的爆发,更加让
他们相信中共政权将如同苏联一样走入历史,中华民国终将和平接管中国大陆,实现“三
民主义统一中国”的美好光景。
然而中共政权并没有垮台,而且还在邓小平发表《南巡演说》以后逐渐走向稳定,靠着改
革开放政策13年以来累积的能量,慢慢成为亚太地区不可忽视的经济大国。接替蒋经国上
任的李登辉,不只与中共没有仇恨,早年还曾经是台湾籍的中共党员。所以他力排众议,
没有在天安门事件爆发后对遭到西方孤立的中共落井下石,反而为台商打开了投资中国大
陆的大门。
也是在李登辉这位前中共党员的允许下,两岸于1992年的香港会台上取得“双方都同意一
个中国,但是对一个中国的内涵,双方可以有各自不同的表述方式”的原则,并以此为基
础促成了1993年在新加坡举办的辜汪会谈。这些参与两岸事务协商的国民党精英们,发现
两岸的宪法虽然排斥彼此之间相互承认的可能性,但是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实质
意义上却是可以共存的。
如前所述,蒋经国的国族教育本身就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的基础上。台湾人本身与中共没有
仇恨,外省二代也从老一辈口中得知内战的残酷,并逐渐认知到国共两党在这段残酷的斗
争中没有一方是真正的赢家。过往“汉贼不两立”的信仰逐渐瓦解,泛蓝支持者们逐渐相
信两岸的“两个中国政权”可经由举办更多的辜汪会谈,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统一方
案。
维护中华民族主义的盟友
当然在进入90年代以后,台湾的蓝营支持者对中共敌意已经大幅降低,但采取的态度依旧
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他们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出发,反对分裂中国的固有疆域,但是
对中华民国的民主制度仍有高度信心,不认为台湾需要为了统一去接受中共的一党专制。
就连明确表态以统一为终极目标的新党,亦以“捍卫中华民国”为口号,明确拒绝了中共
“一国两制”的倡议。
草创时的新党不只要“捍卫中华民国”,而且还一度在党纲内把“冲垮赤色政权”列为首
要目标,是一个标准的反共右翼政党。然而中华民国在1971年被赶出联合国的事实,不只
让台湾失去了在国际社会上继续代表中国的正当性,让部份海外留学的外省二代转而认可
中共,同时还促使许多本土精英转而认为法理台独是确保台湾不被中共统治的不二法门。
而随着国民党内“主流派”和“非主流派”的斗争日益激烈,身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台湾人
总统与国民党第一任台湾人主席的李登辉,决定以操弄省籍情节的方式来对抗党内辈份比
他高的外省大老。伴随着海外归来的台独势力大量渗透原本没有特定统独主张的民进党,
统独对抗逐渐取代过往的左右对抗成为台湾蓝绿斗争的本质。
李登辉推动“本土化”与“去中国化”的政策,暗中扶持民进党为其对抗“非主流派”之
侧翼等做法,令自幼接受蒋经国“中华民国认同”教育长大的蓝营支持者越来越不能接受
。更重要的是,李登辉为了以中华民族主义为核心的传统国民党史观,转而美化日本对台
湾殖民统治的历史,这对支持中华民国史观的蓝营群众而言尤其无法接受。
毕竟日本不只在历史上曾经侵略中国,而且还与台湾存在着钓鱼台列屿的领土主权之争,
李登辉及民进党为了斗争老一代外省元老去美化日本统治的言行看在蓝营支持者眼中已经
超越政治斗争的界线。倒是中国大陆从90年代开始,逐渐抛弃毛泽东与邓小平时代的亲日
政策,走上极端反日的民族主义道路,让蓝营支持者们逐渐把北京视之为共同反对台独分
离主义的盟友看待。
与“中国”脱钩的中华民国
2000年的第一次政党轮替,从各方面看都是台湾政治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主张台独的民进
党上台,让过去坚决捍卫中华民国体制的蓝营群众第一次认知到中华民国不只是可以换党
执政的,而且还可以成为台独分离主义势力的“遮羞布”。如果说90年代与中国大陆的合
作,还只是共同抗击分离势力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那么政党轮替显然让蓝营支持者认
知到中华民国有可能“不再是自己的”。
中华民国的旗号、宪法与图腾被以陈水扁、吕秀莲为代表的分离主义者“借壳上市”,意
味着“中华民国等同于中国”的概念彻底破产。多数蓝营支持者虽然嘴巴上不愿意承认“
中国等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仍坚持以“中共”或者“大陆”称呼对岸,但是此刻他们心
里已经没有人相信“中华民国等于中国”这套由两蒋父子建立的法统概念。
沦为在野党的中国国民党,虽然一改过往“汉贼不两立”的政策,转而积极在民进党执政
的情况下担当台独刹车皮的角色,试图维持两岸关系的稳定,却仍从争取选票的角度出发
,尽可能淡化自身的“中国”色彩。此一举动更加强化了蓝营群体“中华民国不等于中国
”的认知,转而默默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于中国”与“中华民国等于台湾”的两岸现
状。
在确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于中国”后,认同中华民族主义的蓝营支持者转而不排斥,
甚至在相当层面上认同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起来。主张中华民国民主制度为优先的蓝营支
持者,则转变为“永久维持现状者”,甚至于“独台”或者“华独”的支持者。此刻“讨
厌民进党”,又成为了将两股蓝营分裂势力团结在一起的共同信仰。
而连战在2005年对北京的造访,则被蓝营支持者中的“中华民族派”视为“第三次国共合
作”的开端,他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对“中共同路人”的标签避之唯恐不及,而是将在台湾
为中共体制辩护视为自己,乃至于整个泛蓝阵营应有的“民族责任”。至于“中华民国派
”,则在“讨厌民进党”的优先考量下暂时压制自己内心的反共情绪,与“中华民族派”
共同实现了2008年的二次政党轮替。
令蓝营群众失望的中华民国
马英九上台后,对外推行“亲美、友日、和陆”政策,试图在美国和大陆日益激化的对立
中维持战略平衡。对内他则试图当全民总统,同时满足蓝绿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需要。一
方面他积极出席二二八事件的相关活动,试图以真诚道歉的态度抚平台湾的族群对立。二
方面他积极与大陆争夺对日抗战的话语权,试图重建“中华民国等同于中国”的法统,以
恢复“中华民族派”对台湾的信心。
三方面马英九年年要求中共正视“六四天安门”的历史,让“中华民国派”相信他有在捍
卫华人5,000年来的第一个民主政体,不会为了民族主义抛弃民权主义。然而无论是民进
党,还是蓝营内部的“中华民族派”与“中华民国派”都没有为马英九试图当“全民总统
”的努力所感动。他们一致认为,马英九Please everybody等于Please Nobody。
台独认同的趋势,在马英九执政的八年内水涨船高,甚至超过了李登辉与陈水扁时代的总
和,从而促使了野草莓学运与太阳花学运的爆发。“中华民族派”则认为马英九根本不该
把重点放在与中共争夺抗战历史话语权上,而是应该运用国民党掌握行政权与立法权的优
势,尽早和中国大陆展开以统一为目标的政治协商,在统独战场上压垮独派。
当然马英九不可能这么做,于是他成为了“中华民族派”眼中的“台独同路人”,深蓝人
士心目中的“民族败类”。至于“中华民国派”,则认为马英九过度重视两岸的经贸交流
,却放弃了两位蒋总统托付给他促进大陆民主化的历史责任。他们忧虑两岸的过度交流,
会导致“中华民族派”的势力压垮国民党内部的“中华民国派”。
更何况许多“中华民族”派,虽然天天把民族大义挂在嘴边,可实际上重视的还是中国共
产党所赋予的“经贸红利”。他们忧虑马英九“和陆”路线走下去只会便宜这些亲共的买
办,于是许多人也放下了对民进党的犹豫,转而在2016年的总统大选中票投蔡英文。绿色
与红色的两股极端势力相互拉扯,导致蓝营选民没有办法坚守传统立场,走向了进一步的
分裂。
“中华民国认同”的全面瓦解
又经历了蔡英文长达四年的执政,外加川普(Donald Trump)时代美“中”贸易战带来的
时代变局,令蓝营支持者难以同时反台独又反中国共产党。台湾的“中华民族派”不是祖
先随蒋家撤退来台的外省第二代,就是接受了国民党传统民族教育的台湾本省人。要他们
完全接受中国共产党,等于否定自己的先祖与自幼接受的中华民国国族认同,本身并非一
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们是以改革开放的1979年为分水岭,对此前的中国共产党
,尤其是毛泽东的中国共产党采取全面否定的态度。对此后由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
习近平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则是给予全面肯定,甚至过度美化的评价。事实上中共的本质并
没有改变,“中华民族派”之所以产生这样奇怪的认同分裂,唯一的理由不过是要合理化
自己的认同矛盾。
然而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理念,在习近平带领下看似越来越有成功的可能,他
们逐渐连看待历史问题时的反共态度都有了改变。尤其是川普发起的贸易战,更让过去曾
经亲美的他们下定决心与美国说再见,并且把美国视之为比日本、苏联还要更为可恶的“
帝国主义者”。对美国的全面否定,让他们也重新开始“思考”起两蒋父子的历史地位。
笔者认识的不少长辈,开始产生出如果1949年以后的中国仍由蒋家父子统治,就绝对不会
如今天的中共一样成为有能力挑战美国霸主地位的世界第二大强权。就算是恶贯满盈的毛
泽东,也为中华民族打造出了不再需要害怕西方列强殖民的原子弹。他们就此扬弃了蒋经
国传授给他们的“中华民国认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共产党最坚定的捍卫者。
新党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2017年宣布不再“捍卫中华民国”,而且还要与以国民党为
代表的泛蓝阵营分道扬镳,和中华统一促进党、中华爱国同心会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红色统派”。就笔者的个人观察,凡是还会在公开场合中以“中国人”自居的深蓝人
士,尤其是老一辈接受过党国教育的深蓝人士如今在认同上都已全面“新党化”。
国族认同的世代战争
而实际上新党能如此快速的“红色统派”化,除了前党魁郁慕明为了大陆的生意决定“不
演了”之外,最重要的关键推手还是王炳忠、林明正与苏恒等年轻本土世代的推波助澜。
出自台湾本省家庭,并且生长于90年代的他们,本来就不像外省青年一般延续父祖辈的反
共历史记忆,反而从2008年以后的两岸交流中获得大量利益,抛弃“中华民国认同”对他
们基本上无关痛痒。
倒是许多延续了第一代反共仇恨的第三代外省人,因为无法认同第二代外省人大规模“红
色统派”化,进一步向台湾独立的立场靠拢。他们反共的决心或许没有亲身遭到中共迫害
的第一代那么直接,可是他们对大陆故土的认同却也比起第一代而言薄弱许多。所以第三
代的外省人不只更加厌恶中共统战,还十分容易被民进党的“抗中保台”口号吸引。
随着省籍隔阂的逐渐消失,所谓“本土派”与“非本土派”的隔阂在蓝营支持者内部逐渐
消逝,取而代之的是世代战争。基本上以50岁为界,超过这个年龄以上的蓝营就算还没有
到亲共的程度,至少也是不再坚决反共的“中华民族派”。这个年龄以下的蓝营支持者,
则是认定“中华民国等同于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互不隶属的“华独派”或“独台派”

认为中华民国等于中国,并且仍期待有一天可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人,只剩下日益凋零
的抗战先进,他们的年纪平均是95岁以上,还有数量非常非常少的年轻世代,比如创办《
新共和》杂志的林家兴。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参加过对日抗战的百岁老兵,询问我
到底中华民国今天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他身边有太多的人认为中华民国是一个该让
位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朝了。
直到笔者向他保证,中华民国当然还有存在的价值,而且中国国民党应该持续以捍卫中华
民国为职志之后,老兵的内心才得到些许安慰。写到这里,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国民党
上下全体党员给予认真思考,不该逃避的问题。如果国民党的领袖没有办法站出来,告诉
我们为什么今天还要捍卫中华民国,那么泛蓝阵营被红色与绿色分食而亡也只是迟早的事

4.附注、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备注 ※
其实
1901年梁启超建立中国这个令他晚年后悔的概念
原因在于
国共为了争夺中国从此搞得生灵涂炭
今天这些人
不过抢输了还想分食一些残羹剩饭如此而已
※ “Live”、“新闻”、“转录”此类文章每日发文数总上限为3篇,
自删与板主删除,同样计入额度 ※
作者: goetze (异教神)   2021-03-28 18:40:00
那还不宣布独立?等啥?等抢掉在地上的米粒?
作者: tentaikanso (恐龍法醬)   2021-03-28 18:46:00
当中有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中华民国”这四个字被民进党拿来当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别的象征到现在蔡英文总统开始使用“中华民国台湾”可以说是进一步的转化及区辨两岸为不同主权国家的过程。但也代表民进党开始往中间路线靠拢,以争取华独&独台
作者: Hohenzollern   2021-03-28 18:50:00
中国国民党不要挂中华民国的招牌 民进党就拿回家放著
作者: lwt501cx (我的天.)   2021-03-28 18:54:00
这种国民党要垮的文真的从以前到现在都没少过
作者: Behind4 (背后4)   2021-03-28 19:03:00
还在泛蓝支持者? 这种先打包统一的手法早就没用了不支持你 就不是泛蓝好吗!
作者: faiya (Dis)   2021-03-28 19:26:00
国民党不会垮啦,依我在蓝教信仰圈的观察,那忠贞无比的信仰比一神教还强,只是慢慢变成二流和落伍的象征而已
作者: southes   2021-03-28 20:58:00
本来就独立不属于支那
作者: hips (hips)   2021-03-29 09:12:00
所以蓝营的支持者觉得这篇文章的分析到位吗?作者的上一篇文章,像是脑袋进水了。
作者: sxing6326 (话题终结者)   2021-03-29 10:20:00
看内文还以为新党已经是第二大党了
作者: jackyray520   2021-03-29 14:02:00
他的最后结论就是不存在 所以等于提出一篇没什么实际价值的文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