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8835
关键评论网 詹顺贵
如果政府还没意识到台湾是水资源缺乏国家,未来将付出惨痛代价
完整新闻内容︰
※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
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如果水利署乃至整个政府,都还没意识到台湾根本是水资源缺乏国家,其他自然资源也极
其有限,仍然靠运气惯性采行最乐观估算,随意开发农地,抽掉地下水,而没有积极的长
远调适对策,未来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文:詹顺贵(因为喜欢大自然与赏鸟,而把法律用到保护环境与土地上,却满身不合时宜
的律师)
极端气候成常态,缺水已成长期趋势
3月22日是世界水资源日,讽刺的是,目前全球大部分地区都出现水资源不足现象,过往
年降雨量长期名列世界前茅的台湾也不例外。去年整年没有任何台风袭台,当许多人还在
帮政治人物歌功颂德风调雨顺时,气候危机已经悄悄来临。
其实包括笔者在内已有许多人注意到,这是台湾近56年来第一次全年无台,便已开始担忧
没有台风带来降雨挹注水库蓄水,中南部势将面临严重缺水。笔者曾贴文提醒所谓“风调
雨顺”,绝不是无台无雨,而是该来的台风要来(台湾调适风灾的韧性,优于东亚各国)
,该下的雨也要下。
因此,要将全年无台当成日趋极端的气候型态下的气候危机来因应,绝不能再囿于过往经
验、数据,而认为只是少数的例外,殊不知极端气候于未来只会越来越频仍,越来越严重
。
面对西部许多水库蓄水量都已低至10%上下,连一向发言都较保守的文官,如北区水资源
局局长江明郎勇敢地说:“尽管还是有人怀疑说这只是短期现象,但是从长期纪录来看,
短期现象已经延伸成为一个长期趋势,这已经是不容质疑。”只是面对此一已成为长期趋
势的气候危机,政府做了哪些短期因应?又有无研拟长期调适对策?够不够呢?
政府因应缺水问题的对策
首先是去年10月中宣布停灌桃竹苗已经或即将进入抽穗期的1.3万公顷稻作以及6000公顷
杂粮蔬菜;接着11月25日宣布嘉南地区曾文水库、乌山头水库及白河水库的灌溉区,今年
一期稻作停灌休耕1万9385公顷;12月29日宣布今年台中、竹苗地区一期作停灌休耕共2万
7544公顷;再来,今年1月5日宣布桃园地区一期作停灌2万8千公顷。这很可能是政府在全
台盖了许多水库后,有史以来因缺水停灌规模最大的一次。
严重缺水时期,为了节水,优先停灌相对最耗水(但其实从水循环来看未必正确,因非本
文谈论方向。先不细究)的稻作,这选择有其不得已之处,无须苛责。但却也由此可以看
出:为何仅牺牲农业与农民权益(相关产业链还包括育种育秧、代耕等业者)?其他较耗
水工业、服务业中的奢侈耗水行业如游泳池、电动洗车等,为何迄今迟未见限制?
经济部又做了些什么?迄今从新闻上看到的,仍只是在帮忙产业开源,例如援引《开发行
为应实施环境影响评估细目及范围认定标准》第13条第三项“第一项第一款抽水、引水工
程,属临时救急之亢旱救旱,经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同意者,免实施环境影响评估。”大量
使用货柜移动式海水淡化设备进行海水淡化补充供水。
但其实看这法条就知道认定标准第13条第1项第1款指的是都是单纯取(淡)水与引(淡)
水而言,而海水淡化则是规定在同条项第2款,根本无法比照援引适用。又如王美花部长
要科学园区厂商凿井取水,也是话一出口就引来各方适法性与妥适性的质疑,显然都是没
有事先盘点准备即脱口而出。另外,现在才说要研议开征耗水费,这恐怕不仅仅慢半拍,
而是慢了好几拍,而且很快地已有同党立委有不同意见。
其实凿井取水抗旱早已行之有年,短期的海水淡化逸脱环评,一样有不得已之处,笔者也
无意苛责,只想要呼吁经济部应该同时启动,适合台湾地理环境条件的长期调适对策。这
不仅是照顾台湾人民与产业,更是可以在国际宣传台湾实践“永续发展目标”的好题材。
SDGs要求到2030年,全球所有人都能有水可用,但目前联合国数据却显示,全球有40亿人
每年至少有一个月面临缺水,而且水资源短缺现象正在加剧,到2050年,将有半数人口面
临缺水。
面对水资源日渐匮乏,目前适合台湾的长期调适对策可能有哪些?
首先,当然是全面建置可密集蒐集废污水或放流水净化处理为可再利用之再生水的系统设
施。这部分主要透过下水道系统蒐集,称之为“系统再生水”。
104年底通过的《再生水资源条例》虽明定主管机关为经济部,但因近几年没有面临严重
缺水,加上下水道系统的权责机关,是内政部营建署辖下一个没有法律明定编制的下水道
工程处,所以,过往经济部(水利署)其实并不重视。
近二年高雄中钢已开始使用再生水与台南永康的再生水,就笔者了解,实际贡献者其实应
该是营建署下水道工程处,只是因为上述法规因素,大家惯性询问经济部水利署,以致误
为全是水利署执行完成。
笔者在环保署主持环资部组改规划时,即知该处的重要性,曾主动约见该处官员请其针对
极端气候的调适策略,研提从都市疏洪到雨水、生活废水等回收处理的详细方案,试算营
运成本与趋势分析,并于组改员额分配时争取给予较宽裕的员额(此一算黑机关的单位年
度预算几乎都逾千亿元,可惜一直没有受应有重视)。
相较于海水淡化的高耗能、高成本与海水淡化的卤水排放污染问题,将本来即有兴建与兴
建必要之下水道与地面排水沟仔细盘点整合,即能兼收都市疏洪与雨水、生活污水、放流
水等回收处理再利用,应是比海水淡化更理想的优先选择。
其次,尽可能密集回收营建工程开挖前抽掉的地下水,这相当大程度也需靠前述雨水排水
沟与下水道来做回收系统。营建工程每年抽掉多少地下水?恐怕营建署与水利署都不知道
,也无心关注。
笔者试举一例,几年前在一件要兴建二栋35层住宅大楼的环境影响说明书里,笔者看到为
了开挖地下5层,必须每天抽掉地下水36,806.4公吨,预估需抽约450天,总共将抽掉
16,562,800公吨的记载,这样平白抽掉的水量,足可供整个台中市用12天,或让台积电的
中科10奈米厂使用超过300天。
笔者在环保署时曾向林全院长建议应该责成水利署研议如何回收营建工程所抽取的地下水
善用,于是水利署被要求派队来环保署与笔者讨论,但他们的回应很简单,营建工程随时
随地都可能出现而且分散各地,回收成本太高,因此不可行。
但这些地下水可都是非常干净的水资源,作为水利主管机关不仅不知每年抽掉多少地下水
,也完全不在意能否回收再利用,实在让人傻眼,这也是笔者后来宁可找下水道工程处研
议如何将之回收利用的原因。
缺水已是日渐加剧的趋势,于缺水严峻的这一年,经济部却还同时于南部增推设置5个工
业区,并声称供水无虞,会不会太自相矛盾?如前所述,过去的经验与数据,在极端气候
之下,可供未来的参考性越来越低,如果水利署乃至整个政府,都还没意识到台湾根本是
水资源缺乏国家,其他自然资源也极其有限,仍然靠运气惯性采行最乐观估算,随意开发
农地,抽掉地下水,而没有积极的长远调适对策,未来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本文经《思想坦克》授权转载,原文发表于此
责任编辑:彭振宣
核稿编辑:翁世航
5.附注、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备注 ※
1.再生水的成本根据不同新闻,在每吨15~20元。而海水淡化是每吨40~45元。
光比成本,再生水就一定优于海水淡化。可惜很多人还不知道
2.更可惜的是,台湾自来水公司100度以上,每度(=每吨)12元。所以给大户用再生水,
大户还嫌贵而不愿意咧
3.这篇证实我长久的印象:经济部就是王八蛋。
以前很喜欢吹嘘经济部部长沈荣津能组口罩国家队有多了不起?哼哼,原形毕露。
现在烂摊子通通王美花收拾。摆烂的人还升官,真是不公平。
4.因为经济部是王八蛋,所以我从来不相信能源局说地热太贵而不发展这套,
一定是能源局太废。太阳能和风电最好也小心能源局一点,官僚的要死。
5.内政部营建署下水道工程处,在马政府时代是内政部部长李鸿源底下。
李鸿源说是他要盖高雄与台南再生水厂的。从此篇似乎侧面印证,功劳在李鸿源。
6.台南市和高雄市地方政府赖清德与陈菊是被动配合还是主动向李鸿源争取,不得而知。
反正陈菊去凤山再生水厂剪彩是很高兴的宣传:促进绿色循环经济,全国首例。
替她通知记者的该不会就是时任高雄市府发言人丁允恭吧?
※ “Live”、“新闻”、“转录”此类文章每日发文数总上限为3篇,
自删与板主删除,同样计入额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