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网址︰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470530
2.新闻来源︰
自由
3.完整新闻标题
谣言终结站》藻礁是海水重度污染的指标?混浊不等于污染啦!
4.完整新闻内容︰
〔即时新闻/综合报导〕社群平台近日有讯息指称,藻礁只能在海水污染严重的沿海才能
看到,是重度污染指标物种,珊瑚活不下去的桃园沿海才能轮得到耐汚浊的藻礁在这里混
。对此,台湾事实查核中心(TFC)也向专家请益后做出了查证,发现藻礁生存的水质确
实较珊瑚礁混浊,但水质混浊并不等于“污染”,若“污染”仍会导致藻礁等生态环境受
破坏,因此,判定网络传言为“错误”讯息。
近日,社群平台流传讯息指称,“你知道为什么藻礁在全球很稀有吗?为什么宜兰、花莲
、台东、屏东、小琉球和绿岛几乎没有藻礁吗?事实就是因为人家的海水够干净够清澈,
阳光穿透度高,珊瑚活得很好佷茂盛,没有你珊瑚藻鬼混的空隙嘛!你就是只能在海水污
染严重,珊瑚活不下去的桃园沿海才能轮得到你耐汚浊的珊瑚藻在这里混啊。”称藻礁是
海水重度污染的指标物种。
对此,查核中心今(17)日也发布查核报告指出,在向东海大学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副教
授刘少伦请益后,他指出,藻礁重要的造礁物种是壳状珊瑚藻,如果要建构出礁体,那壳
状珊瑚藻的物种就要能偏好低光源、耐沉淀物、抵抗强浪、适应低水温、忍受砂子随着浪
淘洗的水质环境,且在没有其他竞争者和藻食动物,长时间下来才能累积礁体、有机会发
育形成藻礁。
刘少伦也说,如果水质清澈、水温低的环境,就会像东北角偏好非钙化大型藻类和珊瑚,
但不会有机会发育形成藻礁,而若是水质清澈、水温温暖的环境,就会偏好珊瑚生长;但
网传论点有2点观念要厘清,一是有沉淀物的水质不等于“污染”,二为藻礁在工业区兴
建前就有,不是因为工业污染才形成。
刘少伦更解释,“桃园大潭地区施工后没有常态化海浪进来淘洗,藻礁将被泥沙长期掩埋
,长期下来藻礁生态会死亡,就是现在大潭藻礁G3区的状况。”
查核中心也询问了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助研究员林子皓,他表示,桃园藻礁地
区因为混浊度高,对生物确实是一个有点挑战的环境,但海洋生态系的健康度不是单靠水
体浊度来评估,有些地方水质很清澈,但也可能缺乏生产力;且每个不同的生态系统都有
其独特的生态系服务,不应该为了保育珊瑚礁生态系,不要保育河口生态系。
综合以上,藻礁适合有悬浮物、低光源的水质环境,和珊瑚礁相比水质确实较为混浊,但
水质混浊并不等于“污染”,“污染”仍会导致藻礁等生态环境受破坏,因此,查核中心
判定网络传言为“错误”讯息。
5.附注、心得、想法︰
根据网传的脸书内容找到了此位PO文者
https://i.imgur.com/ZOjLyav.jpg
随便滑了篇文章看到了这个
https://i.imgur.com/DRo3Rzn.jpg
本来想说些什么 但想想还是算了
藻礁查核第几篇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