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写给一般人的“经济学家使用手册”林明仁

楼主: takuminauki (蚊子)   2020-10-18 00:07:54
1.转录标题︰写给一般人的“经济学家使用手册”
1.转录网址︰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90/article/10027
2.转录来源︰天下
3.转录内容︰
社会大众对经济学家的正面印象,大约在2005年左右达到高点,其主要原因有二。首先,
1990年开始的全球化,经过十多年后,不论在成长与脱贫都有显著的效果,让大众对经济
学的实用性更有信心。另一方面,经济学强调“使用科学的方法对人性做考察”的公众形
象,透过诺贝尔奖的加持,与芝加哥学派的传播,也带给社会大众不一样的智识新视角。
市场机制、贸易自由化这些名词,自然也就成为媒体与政治人物在政策辩论中经常出现的
主要论点。
但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情况就改变了。人们一方面怪罪这是金融市场遵循经济学家自由
放任不受管制观点的结果;另一方面,大家也觉得,“不是很科学好棒棒吗?怎么没有预
测到危机的来临,把我们害得这么惨?”
尤有甚者,全球化的坏处也开始显现。经济学者如史迪格里兹(Joseph Stiglitz)、皮
凯提(Thomas Piketty),也都开始对“国际贸易带来的好处是否合理分配到所有人身上
”,以及资本主义市场是否“内建一个无法回头的社会不平等机制”提出了许多见解与批
判。对于报章杂志与社会大众来说,即便他们可能并未了解这些经济学家的完整推论过程
与限制,不过只要终于有人出来替大家下个“一切都是新自由主义惹的祸”的结论,找到
替罪羊,也就够了。于是经济学家“把市场万能当作是一种意识形态”、“观点没有人性
”、“作恶的执照”这样的说法,也就在这十年,遵循着市场经济的逻辑,在意见市场跟
畅销书排行榜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你们经济学家怎么没有预见金融海啸?”
持平来说,造成这样的局面,经济学家自己也要负不小的责任。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
在金融海啸刚发生的时候,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到伦敦政经学院视察,沮丧地问了这个
让经济学家哑口无言的问题:“你们经济学家怎么没有预见金融海啸即将来临?”
接到这个世纪问句的倒楣经济学家是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的加里卡诺(Luis Garicano),
当时刚从芝加哥大学商学院转到伦敦政经学院任教。他后来撰文澄清,女王问他这个问题
时他并未结巴,也跟女王详述了金融海啸前因后果以及后续的政策建议。只是报章杂志与
一般人对“经济学者被女王问得哑口无言”这样的标题还是比较有兴趣。“我们已经看到
危机即将来临。如果真的要怪,”他说,“就是我们没有大声说出来。”
为什么不大声说出来?在此请容我先自我辩护:经济学家是一群用模型来了解世界的人。
模型注重的是简化与内在逻辑的一致性,运气好的话,简洁的模型可以对现实提供一个合
理且抓到重点的诠释,这就叫经济直觉,但大部分的时候,我们的运气都很不好。不同的
模型,各自只适合处理不同的问题,而且经常是相互冲突的。当模型的数学愈趋复杂的时
候,也就更难把每个模型的前因后果与限制讲清楚。如果还要考虑实证的资料如何与模型
对话,那就更头大了!
再加上公众通常只喜欢“一句式”的肯定标题,以及经济学界对复杂数学与计量方法的要
求跟“不发表便消失”(PUBLISH OR PERISH)的生存压力,使得许多经济学家,最后宁
可选择与自己的同行对话,也不愿意面对公众做沟通。
比尔.盖兹对以上的现象,也提出了语重心长的批评:“我有时担心经济学家不够谦逊,
不愿意告诉大家经济学能够跟不能够教我们的是什么。”而这本《艰困时代的经济学思考
》,就是两位作者决定“出来面对”,向公众及政策制定者,“大声说出来”所踏出的第
一步。这对他们来说,是很不容易的事。
经济学家都是怎么做出预测?
班纳吉跟杜芙若虽然因为将随机对照试验(Random Control Trial)应用到特别是贫困研
究,而在去年本书英文版出版前夕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殊荣,而且早在2011年他们也写
了一本经济学普及书籍《穷人的经济学》(Poor Economics,中文版由群学出版,我也做
了导读),但本书处理的有关移民、经济成长、不平等、气候变迁、基本收入等议题,在
经济学界,看法仍是相当分歧的。
两位学者认为,经济学最有趣最有用的地方并不在结论,而是过程,也因此他们决定把对
每个议题思考的过程,跟大家分享。对班纳吉跟杜芙若来说,“经济学家如何梳理手上证
据的多种可能解释(alternative hypothesis testing)?这些理论是如何与证据连接起
来的?结论有多可信?”才是经济学的核心。正是这些反复的讨论,让我们更能了解世界
的复杂性,也能更诚实面对自己的看法,到底是出于自己一厢情愿的热血道德坚持,还是
仔细思考后所愿意踏出的改变?
也因此,两位作者提醒要“小心那些观点最激烈、最简单的人”(注意,这些人不只包含
经济学家!)。因为他们可能是“最没有耐心了解现代经济学或社会科学精华的人”。而
在公共论述中自称经济学家的人,有许多则是“所属公司的利益代言人,会不顾一切地乐
观看待市场”。
最好的经济学往往是最不起眼的,因为经济学家不是物理学家,而人性也远比物性复杂太
多,好的经济学家的日常,其实只是就已知的经济理论做出一些猜测,蒐集恰当的资料,
再选取适当的统计方法来对这些理论进行因果测试。如有必要,就基于这些新结果回过头
来修订理论,而运气好的话,会得出一个踏出一小步的解决方案。是的,经济学家的日常
,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不同的考量、不同的模型,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阅读这本书时,读者必须要谨记在心的是,重点不是结论,而是彼此证据交火的过程!
举例来说,在讨论移民的第二章中,他们首先提到,简单的供需模型预测一个地方有大量
低技术移民移入时,由于劳动供给右移,该地的低技术劳工薪资会下降。美国作家史坦贝
克《愤怒的葡萄》一书,其中的经济主轴设定即是由于1933年美国中西部沙尘暴,太多人
逃到加州,导致工资大幅下降,冲突不断的故事。但柏克莱大学经济系的卡德(David
Card)使用1980年古巴“马列尔逃难潮”做为自然实验,发现此一事件虽然让迈阿密的西
语劳动力增加7%,但是双重差异法(Difference in Difference)却发现这对迈阿密居
民的工资没有影响!
然而哈佛大学的波哈斯(George Borjas)反对这个看法。他重新分析资料发现,虽然整
体的工资没有改变,但是占低技术工人大宗的非西语裔高中辍学生的工资确实是开始急跌
的。卡德随后在分析样本加入西语裔高中辍学生,又发现影响消失了。两位作者在这里停
下,并做了西语裔高中辍学生才是受古巴难民潮最大影响的群体,劳动市场不见得适用传
统供需模型这样的结论,似乎是较为支持卡德的论点。但我的看法跟他们不一样。
一方面,1980年代的迈阿密同时也是许多中南美洲资金存放的地点,这提供了西语人士许
多工作机会。另外,政策通常会对不同的群体产生不同影响。非西语裔的高中辍学生工资
急跌,与整体工资未受影响,两者不见得是冲突的。而且这个群体在政治上反弹的力道,
恐怕也远比西语裔高中辍学生要大。更进一步思考,大量移民的影响,在短期跟长期也会
有所不同。短期或许真的会造劳动市场动荡,但长期说来,移民本身也会形成自己的消费
需求,而他们与本地高技术劳工的劳动力也会形成互补的效果,促进生产力的成长。
举例来说,台大刘锦添教授等2011年的研究也发现,台湾外籍劳工的雇用因为互补效果,
增加了厂商的生产力。另外移民的影响也不见得只有集中在工资。波士顿大学的派翠西亚
.柯特斯(Patricia Cortés)就发现,低技术移民对高技术高薪资女性的劳动供给有正
面的影响,因为两者在家务劳动上是有替代性的!整体来说,虽然移民在短期可能的确会
对某些特定群体的劳动条件有影响,但经济学家(包括前述的波哈斯)透过某些微妙折冲
艺术过程所得到的结论倒是十分明确:“如果考虑超过十年的时间(也就是长期),移民
流入对本地人工资的影响非常小。”
而这样的结论,对移民政策有什么意义呢?答案倒也不难,鼓励移民,但细水长流,不要
一下子开放太多,以免造成政治上的反作用力。打造对移民友善的包容政策,让他们融入
原本的社会,如此而已。有关于本书其他章节,我也希望读者可以不被诺贝尔奖光环所迷
惑,带着批判的精神,细细品味经济学家智识交锋的乐趣。
经济学太重要了,不能完全交托给经济学家!
本书出版以后,有许多书评也都不吝给予赞美。像比尔.盖兹就觉得此书对没有经济学学
位的人来说算是易读好懂,而且作者相当擅长有效率地组织事实来解释具争议性的重要社
会问题。伦敦《金融时报》也认为本书对实证经济学可以如何增进我们对社会的了解,给
出了很好的说明。《经济学人》的标题更直接:“(经济学)的意义在于方法。虽然每个
人都会在书中找到他不同意的观点,但读者肯定会为作者们的好奇心、惊人的智识,以及
优雅的谦逊深深感到着迷。”
但并非所有人都对本书感到满意,这也一直是经济学界的常态。比如说在2015年希腊金融
危机时任该国财长的瓦鲁法基斯(Yanis Varoufakis)就觉得该书“具启发性(
enlightening),但是没有讨论资本主义的致命缺点”。然而最有趣的评论,莫过于发展
经济学大师,纽约大学的伊斯特利(Willaim Eastery)在《华尔街日报》的书评。他首
先对书中讨论市场在何时可以顺利运作,在面临黏性(stickiness)时又会如何的部分表
示赞许。但接着话锋一转,批评作者提出重新设计美国税改方案是“转错弯”,因为“如
果要二十年后才能知道它的政策效果,逻辑上要怎么确定现在设计的是一个好的方案?”
但最让他不开心的事,是他认为作者的行文语气“无助于弭平意见的极化”。因为作者虽
然没有指名道姓说谁的经济学是“坏经济学”,但在书中却有“九个保守经济学家,虽有
学术声望,已属上一世代”这样直接的文字,也难怪伊斯特利要对号入座了。不过美国学
界年轻一代(杜芙若还不到50岁)挑战资深学者的气势,可真是毫不手软!
整体来说,对于非经济本科的读者,本书不失为一本有趣的入门读物。但是我还是要再强
调一遍,阅读此书时,“过程比结论重要”。如果到最后你对本书讨论的议题,有一个很
简单的全称式好或坏的答案,那就代表你读错了!经济学家的作用不在给一个简单的答案
,而在协助社会判断哪些做法可能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影响到哪些人,据此给出各种政策选
择,通常这些政策都不会是太大的变动,这些选择也不全然是科学,还是有一些“艺术”
的成分在。重要的是,做法是这个社会共同决定,后果也是这个社会一起承担。不应该在
景气扩张的时候,默默用着便宜的全球化生产Macbook,金融危机来的时候,就把矛头指
向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是一群兢兢业业,将循证为本的政策评估(Evidence-based policy evaluation
)当成信仰,反复思考理论、证据与现实之间关系的人。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别人跟自
己的研究,也都会采取苛刻的批评。正如哈佛大学的罗德里克(Dani Rodrick)所言:“
如果你觉得经济学者对你论点的评论很机车,你该去看看他们是如何在研讨会上对待彼此
的。”我自己就曾好几次在麻省理工或芝加哥大学的研讨会上,被直接纠正:“你的推论
错误”,“文献引用太老旧。”而其中一位,就是杜芙若。但是当你看到即便是教科书级
的大神也一样受到这种待遇时,你就会相信这个社群内在的凝聚力,以及希望大家抛开权
力、阶级与资深程度,一起确保每一个推论正确性的努力。并不是要说只要有我们在,一
切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但扮演假想敌中队,把一厢情愿(wishful thinking)的风险降到
最低这个角色,让经济学家来扮演是再适合不过了。如果能有更多人能理解并欣赏这样的
知识活动,那我们在讨论社会政策时,或许就能在理解自己了解有限的前提上,多一点包
容,少一点坚持,一起慢慢朝向同一方向前进。就如本书的结尾所言:“经济学太重要了
,不能完全交托给经济学家!”
(作者为台湾大学经济学系特聘教授。)
4.附注、心得、想法︰
林明仁教授这篇小文写得真是好,真的不要只看结论,要看研究的证据、论述、资料
与数学模型等,加上自己的判断与思考,才能够更贴近事实,把这些精神用在公共政
策讨论,台湾一定会更进步
作者: webster1112 (webster)   2020-10-18 00:53:00
不要只看结论=>那有几个人读完这导论 更何况整本书?
作者: ggian123 (起)   2020-10-18 03:31:00
前天才听他的课
作者: whitenoise (钢铁牧师)   2020-10-18 05:59:00
推。跟社会学一样,重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的观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