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教育该服务国家或国民?从“历史课纲”

楼主: vikk33 (陈V)   2020-09-15 13:01:37
1.转录标题︰
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请写名称
教育该服务国家或国民?从“历史课纲”争议思考台湾人文教育
1.转录网址︰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reurl.cc/gmQxy4
2.转录来源︰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 他板文章可免填※
udn
3.转录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近日有媒体报导,根据108课纲,“历史教育”变得面目全非。八年级的“中国史”被改
为“东亚史”,课本也不再提三国、魏晋南北朝。依照惯例,许多保守派的名嘴、艺人、
教师再次对此怒火填膺,他们认为这样的改动是“简化到令人发指”、“可悲的仇中课本
”、“到底在搞什么?”。
其实解严以来,每次国民教育随着时代一同进步,都会让大中国主义者不太开心。例如不
久前,部分教科书出版社替换国文课本中的苏东坡作品,就有国中老师抱怨这会让学生“
灵魂干涸”。而前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韩国瑜的妻子李佳芬,也公开攻击性平教育与母语教
育。还有蔡英文总统连任后,亲蓝“学者”更是不知道第几次抱怨“文史课纲继续沉沦”

不是不能理解,保守派支持者为何如此生气,毕竟,在威权统治下的70年光阴,义务教育
的唯一目标就是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从过度关注古典诗词的国文与历史学科、具
有强烈政战意味的军训与三民主义课程、充斥口号标语的学校空间、目的在培养领袖崇拜
与爱国情感的救国团青辅系统……国家主义的教条无处不在。难怪他们总是无法理解,教
育工作应该有自身的目标,而不只是国家用来灌输特定的信仰。
从“中国”到“东亚”的转向
实际上,整个108课纲的修订过程,始终保持公开透明。新课纲必须经过国教院提案、课
发会审查、线上网络论坛、多场全国公听会、数千人次的民众与专家参与,才会由教育部
公告实施。因此,如果反对者从来没有透过正式管道提出意见,却在实施以后才抱怨课本
没有三国、没有武则天,这样的批评在程序上站不住脚。更何况,只要稍微理解新课纲内
容,我们就能明白,这些改动的原因主要来自各学科的自身专业。
以历史学门为例,在社会领域课纲中反复强调的是,课程目标必须培养“独立思考”、“
民主沟通”、“公民素养”、“全球意识”等等一般性能力。也因此,教学方针的变动,
背后是当代历史学界的重大思想转变。
在今日的历史学家看来,传统的“历史学”,太过于聚焦王朝兴革、帝皇将相、优势群体
的故事,以至我们对过去的理解,往往侷限于“胜利者”的单一角度。因此当代史学的趋
势,在于展开更多重的视点,去思考底层庶民、日常生活、无法书写自身经验的女性、被
农耕民族丑化的游牧族群、被大陆史观边缘化的海洋社会。换句话说,教育应该鼓励受教
育者去思考,所谓“历史”的确存在许多,被主流意识型态所过滤、忽略的不同面向。
另一方面,从更务实的角度,这几年台湾人口结构改变,越南、印尼、菲律宾等血统的新
住民子女,所占中小入学比例已高达8.45%,而且还会继续上升。显然,学生不该对于身
边“新台湾之子”的故乡一无所知。而随着台商因应国际情势退出中国市场,未来台湾民
间也将与东亚、南亚诸国发生更密切的经贸往来。因此,如何从历史教育培养国民的“国
际观”,更加尊重并了解亚洲邻国的社会与文化,是我国教育的当务之急。
108课纲的“东亚”转向,既是反映历史学当代思潮、增进国民的国际视野,同时也呼应
先进国家“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深具现实意义,而完全无关于反对者所忧虑的“去中
国化”、“文化台独”。
文言教育的侷限
除了总是引发辩论的历史教育,也许更待大刀阔斧改革的,是义务教育中的国文课程。即
使我们承认,对某些人而言,中国古典文学或许有其迷人之处;但是,认为所谓“国文教
育”等同于多读孔孟荀朱,背诵史记汉书,吟咏李白苏轼的陈旧观点,其实充满不少偏误

且让我们搁置“台湾是不是中国一部分”这一根本不该是争议的争议。作为使用白话中文
的“现代人”,我们对于“中文”应该有基本认识:战后台湾国文教育核心的“文言文”
,实为古代少数统治阶级的独特文化产物。早在百年前的五四运动,中国近代知识份子就
已经批判,文言文这一困难的菁英书面语言在历史中从未普及,与庶民生活、多数汉语使
用者有着极大断裂。
然而,国民政府领有台湾后,并未延续这种看法。长久以来,台湾的国文教育独尊四书五
经、诗词歌赋,甚至在中学课程中安排古典文学史。这当然是出于民族主义的考量,希望
透过潜移默化,来灌输国民“中国认同”。也因此,如果要批评国文教育存在“政治考量
”,那么过去以文言赏析为教学核心的方式,恐怕尤其难辞其咎。
然而更大的问题在于,过度偏重审美与古典的“国文教育”,并没有办法帮助一般国民的
日常需要,这包括了独立思考、媒体识读、公共讨论,以及在劳动和商业领域表达需求及
陈述意见等实务应用的能力。这也难怪大中国主义者尽管有着强烈的政治立场,但每次讨
论“国文教育”,除了情绪发言,他们总是缺乏理性论述,同时也很少设身处地去从“受
教育者的实际语言需求”来作设想。
在108课纲中,国文科已经开始正视“沟通互动”、“社会参与”等教学目标。而逐渐减
少文言比重,自然也不是任何政治阴谋,而是因为教育当局慢慢理解到:语文教育不能作
为爱国主义的附属,而应该要被视作沟通表达、提炼思想,甚至是发明创新的重要工具。
教育应该为“国民”或“国家”服务?
加拿大国宝级作家爱特伍(Margaret Atwood),曾经在当代经典《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这本小说中,描述了一处由宗教神权严密掌控的法西斯国度。在故事
中,学校除了教授经过扭曲、断章取义后的圣经文本,禁止传授任何知识,并且对于其他
国家、其他文化讳莫如深。尽管这是小说家的反乌托邦寓言,但是那种“闭锁于上古经典
”的教育风格,确实与过去我们对于“古老中国”的迷恋没有实质上差异。
当然,这种一元主义的教育方针,也似乎很有“用处”。它能够帮住“国家”塑造思想单
一、忠党爱国的顺民,社会也因此极度“稳定”。好比我们那个性敏感的邻国,近年来就
正狂热地实践这类作法。
然而在民主社会,教育应该为了“国民”,而非为了“国家”提供服务。这就意味着,我
们必须考虑国民的需求、培养国民回应现实的能力,因此需要去开阔视野、接受不同思想
刺激,并且接触多元殊异的观点。在这种气氛下,人们才能学习与他人辩论、对话、合作
,甚至是“批判”当权者,而不是毫不质疑地服从国家指令。
就此而言,如果我们真的主张“政治归政治,教育归教育”,那么108课纲反而提供了一
个尝试摆脱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健康方向。而对于台湾社会中那些极度恐惧台独的文化
大中国主义者来说,中学历史课本不要谈太多诸葛亮,恐怕也并不是坏事——毕竟从统一
史观来说,这家伙显然是个从事巴蜀独立运动的政治工作者,这对学生的“天真心灵”可
能产生不太好的影响。
4.附注、心得、想法︰
事实上
会反对的
不是懒惰不想吸收新知
就是淡溺于威权往日已被洗脑成僵尸
甚至当僵尸当出某种利益
甚至以上两者兼具
应该丢入铲除费拉的大洪水之中
作者: gogen (gogen)   2020-09-15 13:12:00
哈哈哈哈,kmt过去洗脑课纲才可笑讲一大堆与台湾史地无关的
作者: somehog (低进)   2020-09-15 13:16:00
文末指控诸葛亮是巴独怪怪的,一、他是站队正统汉室列队,具有合法性,二、六出祈山至死五丈原,力图反攻中原完成一统,怎么会是分离主义者?
作者: cohungogogo (柯夯)   2020-09-15 13:17:00
要以台湾为本位 修掉中国古代史 也请补上东亚各国史
作者: chiangdapang (蒋大胖)   2020-09-15 13:17:00
巴蜀独立运动是刘仲敬,而非刘备与诸葛亮
作者: cohungogogo (柯夯)   2020-09-15 13:18:00
这版本超不客观和目前中共克意抹除抹黑近代史一样
作者: jack21023 (就叫我科科)   2020-09-15 13:30:00
KMT过去洗脑反攻大陆 讲一堆中国地理历史 现正舔共中
作者: elainakuo (黑黑)   2020-09-15 13:39:00
联合报讲现在课纲洗脑 才可笑
作者: cohungogogo (柯夯)   2020-09-15 13:39:00
那有讲一堆 都是浅浅带过而已 中国史很厚的 地理也大
作者: elainakuo (黑黑)   2020-09-15 13:40:00
台湾历史讲完 讲东亚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 就够了 爱唸历史的自己去修啦
作者: cohungogogo (柯夯)   2020-09-15 13:41:00
问题就是东亚近代和世界近代也回避殖民史实阿
作者: elainakuo (黑黑)   2020-09-15 13:44:00
回避殖民史实 是要改啊 但不要教人反共自己舔共
作者: cohungogogo (柯夯)   2020-09-15 13:54:00
讲过几次 谁舔请举证 请针对特定人和事像我就不会因为丁丁 就赖上整个DPP全是堕胎渣男 那是丁丁个人行为
作者: elainakuo (黑黑)   2020-09-15 14:42:00
国民党大半都是还要举例哦 现在都被讲成乞讨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