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avatzky (My Prince)》之铭言:
: 如题
: 高雄 一直都有海洋之都的美名 硬件建设非常强
: 有高雄港 有小港机场 有捷运 有轻轨 有驳二 有世运馆 有卫武营 最近还盖了旋转桥
: 还有中钢 中油 台船 这些大公司的总部也设在高雄
: 数十多年来举债几千亿 盖了这么多建设 经济应该一飞冲天
: 因为盖建设 = 拼经济
: 到底为什么高雄人口会一直外移 然后还输给台中 从第二大城变成第三大城
: 台中连捷运都还没开通,更没有上面说的这么多大型建设
: 为什么高雄市民会一直离开高雄 去其他地方发展呢?
因为产业,产业决定都市发展,这几乎是万年不变的道理
遥想十几年前,自己也很爱比较城市,台北比高雄,高雄
比台中,台中比台北,谁知杀出一个新竹,高收族群都在
那,包含我家人之一,离开高雄将近20年,就在新竹落地
生根,而我呢?也半飘到台中,事实上,若站在台湾的立场
哪个城市哪个产业在一开始就几乎决定了一切,这决定就
影响到薪水,聚落,早期高雄船业,渔业,加工业,重工业
换到现在早已无法持续壮大,因为这些产业都是依靠人力
低廉,以及培养了一批薪水还算不错的技术工,但这些产业
毛利率过低,无法撑起一片天,看看台积电,惊人的毛利
产业才是决定城市薪水,发展的重要项目
那高雄该如何崛起呢?根据我这一年多常跟那些机车国际化的
外国人开会,一场会议就像联合国.从欧洲到亚洲到美国到英
国,甚至印度,得出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产业要升级就要拼
命的提高技术水平后到其他国家驻点外销,将大量的高技术
水平人才拼命往外国送,问题是台湾太怕技术被偷,这是个
真的不需要刻意烦恼的问题,因为关键技术人才只要守住关
键技术即可,不断的创新,卖二手技术给其他国家,整个城
市才会有明显改变。
这样说似乎太抽象了,拿例子来说吧,高雄曾经气爆过,地
下管线过乱,这时候若改变一下,成立一个政府管路专案,
一口气广邀世界优秀人才,一起将地下管路系统化,优化
并让高雄在地产业制作更精良的感应式管路,当城市成功优
化后,推销系统给其他国,并将管路标准证书化,检验化,
当其他国家做出的管路后,用证书卡住其他国,再继续外销
如此,高雄就会多个管路的产业,而最被诟病的就是高雄港
高雄港货柜运输量年年排名掉,看看先进港口,都是无人港
口,港口管控中心统一控制无人卡车,无人吊机,那高雄港
呢?请问谁敢让港口变这样?增加竞争力的代价就是几千人
失业,这些选票的压力就够让港口无法创新了
也就是说高雄港必须在既有的人力需求产业拼命地往外盖,
往外海盖,让那些重视成本的航商能在外档就可以运输货物
并且也只能在外档使用大量的无人化设备,高雄港才有竞争力
问题是,规模过小,要就整个高雄港大变革,但实在太难...
既然高雄港转型成难题,那就只能成立新的科学园区,利用
航运优势来外销,但好巧不巧,高雄的发展就是从港口慢慢延伸
到目前市区,造成港口周边根本无大型地目可盖科学园区,
那就只能往路竹,冈山,台南那盖,但效应远不及在港口边来
的有优势,这点若不懂,看看麦寮港,看看六轻,直接一条龙
产业,让产业竞争力几乎强如泰山。
那高雄到底怎办????
就剩下的解法,就是打掉重练,阿,,,这太偏激了,应该是
重新重视技术人员的转型,高雄有很好的工业基础,但都是毛利
过低的产业,而是应该朝向世界上任何设备都能制作的城市前进
举例来说:某些产业需要欧规的设备,只要高雄有办法要啥有啥
不仅仅制作通用规格,而是各种规格,甚至统合规格制作证书
来好好利用证书赚一笔<===外国产业超爱用这招赚钱
从螺丝,到各种设备,学习,创新,再造,一定可以改变的
而学校也要成立大量的技术学校,并让学校有德国制度的水平
有朝一日创造出新产业,例如洋流发电产业,甚至飞机产业都
有可能从世界拿下,不过这所有的一切,在现实下,非常难成立
高等技术工虽然年薪百万,但终究只是被利用的,必须要有大量
的懂如何创造的工程师结合产业联合力量才有办法创造出可以竞争
的新产业,在目前保守的产业风气,不被重视的技术风气,很难..
说了一堆,其实比城市真的没必要,如果你是领导者,难道会把
新竹半导体产业花大钱搬来高雄?只为了荣耀高雄?还是把麦寮六
轻整厂搬来?或者冒着被数千人骂的风险,把高雄港直接无人先进化?
人口外移是事实,但高雄无可比拟的工业技术稳定度还是很稳..
关键就是看有没有哪个政府,大刀斩乱麻,一次改革到位XDDD
不小心废话了../_\